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Web2.0介绍     
毛新生 《程序员》2007,(9):55-57
Web2.0是近来很热的一个词语,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本文梳理了Web的发展脉络,讨论Web2.0的重点、Web2.0同SOA的关系以及如何在企业中应用Web2.0。  相似文献   

2.
杨洪波 《软件世界》2007,(19):88-90
Web 2.0方兴未艾.Enterprise 2.0的概念又接踵而至,Enterprise 2.0讲述的是如何将Web 2.0与SOA结合.并应用于企业当中。在Enterprise 2.0概念提出之时,已经存在基于Web2.0和SOA的开源应用了.在这波浪潮中,开源技术又走在了前面。  相似文献   

3.
Web 2.0大腕     
翟翔 《程序员》2006,(3):28-29
通常的,技术总监在极度无聊时看到了“大腕儿2.0”,然后马上召集Web程序员开会,也要鼓捣个Web 2.0出来。“什么是Web 2.0?”“我们足够成熟来做Web 2.0么?”“普遍的网络环境适合Web 2.0的应用么?”“我们真的需要依靠AJAX来提高用户体验度么?”“开发的Web 2.0应用真的以用户为中心了么?还是依旧炒作技术?”“如何拉拢拥护者?”……Web程序员可能会对技术总监提出针对Web 2.0的各种问题,但是炒作概念is not your Web programmer's business,更不是程序员所擅长的。所以技术总监希望Web程序员更专注于如何在较短的  相似文献   

4.
有远见的企业家、经理人在受到Web2.0的狂轰滥炸时,提出两个问题:企业成功与Web2.0有何关系?对Web2.0熟视无睹,会使企业丧失先机么?  相似文献   

5.
刘如鸿 《程序员》2007,(8):75-77
如果说2003年在这里讨论Web2.0的话,那么会被许多人看成先行者,而今,喧嚣过后,似乎有些老调重弹了。而反过来提到动态业务,似乎属于SOA的领地,于是我们应该去探讨Web服务,探讨集成,探讨ESB(企业服务总线)。可是动态和Web2.0放在一块讨论,也就是我一开始提到的不伦不类了,这么做的理由很简单,我埋了一个很明显的圈套,仅仅为了让各位看官有足够的耐心看完我下面的文字。  相似文献   

6.
Web2.0在给企业带来收益和机会的同时,也应看到其技术开放性和互动性所带来的风险。安全是任何成功Web2.0计划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Web2.0在给企业带来收益和机会的同时,也应看到其技术开放性和互动性所带来的风险。安全是任何成功Web2.0计划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从硬件建设到建站建库,教育信息化经历了两次浪潮后似乎进入了高原期,失去了向前迈进的动力。2005年,席卷全球的Web2.0让互联网恢复了生气,从被动使用到主动创造,让人们重新认识了技术的使能作用。Web2.0已经从商业延伸到了教育,这是一场应用的革命。Web2.0能否催生Edu2.0,推动教育信息化应用,我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9.
2005年.中国的互联网笼罩着Web2.0的空气,互联网天下,莫非Web2.0的疆土。所谓Web2.0并非单单是什么bsp,rss.sns等这些在美国早不新鲜的事物.并且这些模式太虚,看不到明朗的“钱”景;而今年在Web2.0的大环境下,真正催生了中国本土的一个新热点,那就是电子杂志。电子杂志在一开始就被资本看好,与其他Web2.0不同的是,电子杂志有着比较清晰的赚钱模式,不在是雾里看花了。  相似文献   

10.
Web2.0教育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Blog是Web2.0的核心成员。 Web2.0以产品版本命名形式命名网络应用,是一种创意,体现了当前网络应用的一些共性特征,这些特征具体表现在若干被称为Web2.0的相互关联的软件工具与应用技术中。换言之,Web2.0正是这些软件工具与应用技术的特征概括,以此刻画了网络应用发展的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11.
Diann  Daniel  罗小平 《程序员》2007,(8):82-83
在我的记忆里,这些年来能对全体(美)国人产生影响的技术变革并不多,而Web2.0就是其中之一。对亍Web2.0,我们首先得弄清楚这个术语的含义,其次需要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它对企业的价值在哪里。  相似文献   

12.
王翔 《程序员》2007,(9):76-78
近5年来,Web2.0作为一个IT圈的技术概念打包,非常抢眼的出现在众多报道和产品推介会上,与此同时已经有一批互联网企业通过Web2.0的技术产品快速成长壮大,Web2.0不能不说是IT行业突破新千年冰口的一个有力推动力。随着用户对Web2.0相关技术的普遍接受,很多企业的IT决策人员也在考虑如何将这些技术引入到企业内部的生产系统中,  相似文献   

13.
你可以不喜欢它,但你不能不重视它!它就是Web2.0——眼下中国互联网最火的一个概念。有人说它是一个阶段,是互联网的方向;有人说它是一个工具,是创业者讲给VC听的美丽故事;有人说它是一根棒子,是新锐们挥向旧世界的武器;有人说它是一种炒作,根本就没有所谓的Web2.0……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与网络》2011,(3):76-77
这几年Web2.0的应用让开发人员、最终用户和企业都取得了很多了不起的成果,从Google、Sales—force、MySpace、Flickr、YouTube、Linkedin到今天十分火爆的Face—book.这些具有Web2.0特征的公司,创造了很多奇迹。  相似文献   

15.
龙广宇 《Internet》2008,(4):113-113
Serena Mashups是Serena Software刚刚推出的业界第一款面向Web2.0的工作流引擎。它的前身TeamTrack是业界最著名的工作流引擎,被全球众多的软件开发企业视为缺省的问题与缺陷跟踪(IDT)工具。Serena Mashups不仅继承了TeamTrack简单易用、快速实施、流程所见即所得等优点,而且它是一款Web2.0时代基于SOA架构直接实现业务整合(Business Mashup)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关注客户体验的营销模式正借助于Web2.0更灵活、更细化的特点为企业增加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当奇虎、谷歌(Google)、雅虎中国都开始整合众多的Web2.0网站,成为他们的上游内容产品提供商,并通过自己的平台实现其商业价值时,Web2.0公司所要做的就是撕掉贴了两年之久的“Web2.0”标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詹宾 《程序员》2005,(12):82-83
BSS是什么?Tag是什么?Trackback是什么?为什么它们会成为Web 2.0讨论的热点?对于一个善于从技术角度来观看世界的人,可能会遇到困惑,这些东西背后无法体现任何革命性的技术创新——新媒体的潮流往往由技术革命所驱动,所以有理由将问题上升到:Web 2.0是一个确切的潮流吗?还是一个炒作的符号?  相似文献   

19.
方舟 《程序员》2007,(8):25-27
Sandy Carter女士是IBM的副总裁,专门负责IBM的SOA和WebSphere战略。作为SOA的领袖人物,Sandy Carter女士恐怕是世界上少数真正理解SOA的人之一。那么,SOA究竟是什么?IBM倡导SOA的根本理念何在?Web Service、Web2.0与SOA之间究竟有些什么样的关系?SOA中所谓的Governance的本质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程序员》技术主编孟岩先生采访了近Et来华参加“IBM2007SOA与企业成长高峰论坛”的Sandy Carter女士。  相似文献   

20.
Web2.0不仅能让我们享受网络的便捷,还能为企业带来崭新的信息传递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