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如何考虑徐变,收缩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丽  郭志恭 《工业建筑》1995,25(4):40-46
我国现行的《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中,对如何考虑徐变、收缩的作用未作规定;国内已出版的有关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专中,也很少涉及此问题。本分析了考虑此问题的必要性;提供了一种计算方法;讨论了应考虑这些因素的建筑物临界高度。可供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应用。  相似文献   

2.
钢筋混凝土柱收缩徐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准确评估高层建筑中钢筋混凝土柱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竖向变形是设计的一项重要任务。总的竖向变形包括两部分:瞬时弹性变形和随时间变化的收缩徐变变形。钢筋和混凝土是性质不同的两种材料,收缩徐变导致钢筋和混凝土之间内力重分布。把钢筋混凝土柱简化为轴向受力构件进行弹性分析和收缩徐变分析。假设柱子均匀徐变,应力应变均匀分布,满足平截面假定和叠加原理。柱中混凝土应力由常应力σ0 c和变应力-Δσ1 cr两部分构成。收缩徐变模型采用欧洲规范CEB-FIP(MC 1990),计算加载龄期t0=7天到计算龄期t=50年(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时混凝土应力和应变。同时考虑设计轴压比相同时,研究不同配筋率钢筋混凝土柱初始弹性应变和收缩徐变应变以及各部分材料弹性应力和收缩徐变应力。通过对不同配筋率钢筋混凝土柱的收缩徐变分析,得出柱子的最佳配筋率为2%~3%。  相似文献   

3.
从理论上探讨了综合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及强烈地震中的卸载效应时钢筋混凝土柱最大配筋率的工程意义,并导出了最大配筋率的估算公式,供结构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施工期间,框架结构中框架柱之间轴压比的不同以及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的存在,造成了构件之间存在竖向变形差异,进而会对框架结构中梁柱内力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以一栋框架结构高层建筑为分析对象,分析了施工过程及收缩徐变对框架结构竖向变形及内力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结构分析及设计提出了一些有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君凤 《山西建筑》2012,38(24):285-286
针对目前桥梁结构非线性分析软件的不足,按有效弹性模量的计算方法,编制了用于分析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收缩、徐变的程序,并根据工程实例,验证了程序的合理性与实用性,以促进其推广。  相似文献   

6.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的可靠性控制在其工程质量变化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就这方面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7.
高层建筑考虑施工过程的徐变收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现有的试验技术条件 ,高层及大跨度民用建筑的徐变收缩分析还只能参照桥梁结构中比较成熟的徐变系数方法进行。根据考虑延迟弹性的混凝土线性徐变老化理论 ,引用桥梁结构中徐变系数的概念 ,推导了利用徐变系数对高层建筑进行考虑施工过程的徐变收缩分析的有限元公式 ,并编制了相应程序 ,对框架和框支剪力墙结构分别选取算例进行了全过程的弹性和徐变收缩分析。结果表明工程设计人员应当考虑到施工过程和徐变收缩因素对高层建筑变形和内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低温建筑技术》2016,(1):58-60
综合叙述了考虑施工过程后,对于竖向荷载不同加载方式的主要区别,以及收缩徐变对结构变形和内力重分布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方法就平面框架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层框架由于模型竖向加载方式的不同,导致结构分析结果出现显著差异;再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后,随时间的发展,结构部分截面的内力有向一次性加载模型趋近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的《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91)中,对如何考虑徐变、收缩的作用未作规定;国内已出版的有关钢筋混凝士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专著中,也很少具体涉及此问题。本文分析了考虑此问题的必要性;提供了一种计算方法;讨论了应考虑这些因素的建筑物临界高度。可供钢筋混凝士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应用。  相似文献   

10.
施工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实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现场实测,力图全面准确地把握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期的基本特征.特别介绍在施工现场采用多种量测手段较全面地对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荷载、材料、内力、变形等特征进行的全周期量测,以及捕捉到的重要现象.通过对现场实测数据的分析和讨论,获得了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基本特征以及荷载传递的规律.发现楼板随着新浇混凝土强度和刚度的增长,在环境温度变化、混凝土早期徐变等作用下,将逐渐承担其结构自重,从而使整个结构的荷载不断地进行重新分配.  相似文献   

11.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中 ,建造商一方面要确保结构的安全 ,另一方面也要追求工程进度和提高生产率。这就要求施工期结构有一个合理的安全水平来满足两方面的需要 ,而现行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并未为施工期结构提供较统一的安全度要求。这是施工期结构安全事故大大高于使用期结构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经验的工程师固然能够做出好的施工方案 ,但这样的方案并非完全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施工期结构的支撑方案是否安全 ,安全到什么程度 ,是否太保守(过于安全)而增加了材料用量 ,施工能否再快一点等问题 ,一直是建筑施工中各方…  相似文献   

12.
根据钢-混凝土结合梁的受力特点,考虑采用有支架施工方法,由力的平衡条件和变形协调条件,分析结合梁中由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内力重分布,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了连续结合梁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应用该方法分析了两跨连续结合梁算例,计算了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内力重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收缩徐变对钢-混凝土结合梁有显著影响,足以使连续结合梁中支座负弯矩区的混凝土产生裂缝。  相似文献   

13.
根据钢-混凝土结合梁的受力特点,考虑采用有支架施工方法,由力的平衡条件和变形协调条件,分析结合梁中由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内力重分布,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了连续结合梁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应用该方法分析了两跨连续结合梁算例,计算了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内力重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收缩徐变对钢-混凝土结合梁有显著影响,足以使连续结合梁中支座负弯矩区的混凝土产生裂缝。  相似文献   

14.
李宗桧  曹宝珠 《门窗》2013,(12):186
现代人们日渐关注施工期间的高层钢筋混凝土架构存在的安全隐患。结构对于施工期的结构进行准确的分析研究,能够保障安全的进行施工。本文首先对不利于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内安全的因素进行了简要的概述,之后对其施工期安全性能的控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说明。  相似文献   

15.
施工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分析与安全指标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施工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分析 ,应建立在准确把握时变结构的荷载、荷载效应和抗力以及合理计算安全指标的基础之上。本文结合调查统计 ,研究和讨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抗力、荷载及荷载效应的特征和概率模型 ,基于建筑结构可靠性理论进行安全分析 ,建立了考虑荷载重新分配的施工期结构安全指标的计算方法。通过对一批案例的分析和计算 ,讨论了结构设计因素、施工周期、施工活荷载以及支模层数等对安全指标的影响。本文的结论和提出的方法可以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的安全控制、施工方案的比选、优化和决策。  相似文献   

16.
考虑施工过程和收缩徐变的框架结构简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研究了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对框架结构受力的影响。首先根据线性徐变的迭加原理,推导了混凝土构件截面在多级荷载作用下的徐变估算公式,该式可以考虑加载龄期、加载速度、构件厚度以及环境相对湿度对徐变的影响;然后给出了考虑施工过程和收缩徐变影响的框架结构竖向位移和位移差的计算方法。用该方法对一高层框架进行收缩徐变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可以在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估算收缩徐变时使用,收缩徐变对框架结构的受力影响较大,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不能忽略其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质量的可靠性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玉勇 《房材与应用》2005,33(5):21-21,50
有关资料表明,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质量事故在其全寿命过程结构质量事故中占有较大比例.为了控制这种状况的持续,提出了应用可靠性理论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质量控制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小朝 《山西建筑》2010,36(27):81-82
介绍了施工期建筑结构安全分析的内容,分别阐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荷载,抗力及可靠度的特点,并对目前国内外施工期建筑结构的安全分析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促进施工期钢筋混凝土结构安全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建立了考虑建造过程及混凝土徐变效应时简体结构的结构分析方法和计算机程序。在弹性老化徐变理论 的基础上,将得到的微分方程解析解与有限元方法结合,所提出的计算方法合理,计算工作量也甚小。算例表 明,建造过程和徐变过程对结构分析结果影响较为明显,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0.
分别采用CEB-FIP模型、ACI模型、BP模型和GL2000模型对混凝土的收缩、徐变进行了计算分析,且对相同条件下各种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混凝土收缩、徐变产生的原因,最终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