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纤维质量分析仪(FQA)分析纤维长度、卷曲、扭结等参数及细小纤维含量的变化,并研究高浓磨浆对杨木APMP的纤维形态及成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高浓打浆后的纤维随打浆程度的增加,纤维长度下降,扭结和卷曲指数先增加后下降,细小纤维含量增加。随游离度的降低,成纸内结合强度和抗张强度升高,白度和松厚度略微下降,撕裂指数先升高后下降。  相似文献   

2.
高低游离度化机浆配抄对成纸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PFI磨浆机和槽式打浆机对杨木APMP浆进行打浆,分别研究了不同浓度打浆对纤维形态及质量、成纸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及纤维质量分析仪(FAQ)观测了纤维形态变化,分析了纤维的长度、卷曲、扭结等形态参数及细小纤维含量的变化。对两种不同浓度、磨浆方式下的高低游离度浆料进行配抄,与APMP生产线二段磨后浆料即成品浆料的成纸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磨浆程度的提高,纤维长度下降,纤维卷曲指数与扭结指数先增加后下降,细小纤维含量增加。与槽式打浆成浆性能相比,PFI磨浆后纤维的切断少,纤维压溃变得比较显著,纤维分丝帚化优越,表现出了更好的纤维间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采用PFI磨浆机对杨木APMP浆进行打浆,分别研究打浆对纤维形态及质量、成纸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及纤维质量分析仪(FAQ)观测纤维形态变化,分析了纤维的长度、卷曲、扭结等形态参数及细小纤维含量的变化。对高低游离度浆料进行配抄,与二段磨后浆料即成品浆料的成纸性能进行比较。选出性能较好的一组配比浆料,在该配比下进行白卡纸层合。结果表明:随着磨浆程度的提高,纤维长度下降,纤维卷曲指数与扭结指数先增加后下降,细小纤维含量增加。中浓磨浆后纤维的切断少,纤维压溃变得比较显著,纤维分丝、帚化优越,表现出了较好的纤维间结合能力。通过高低游离度配比的浆料成纸松厚度比成品浆成纸松厚度有所提高,仅对抗张指数和内结合强度方面的影响不太相同。而层合后成纸物理强度除抗张强度外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4.
PFI打浆对桉木CTMP纤维形态和物理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PFI磨对桉木CTMP进行打浆,研究了打浆对浆料纤维形态、光学性能和强度性能的影响.利用Kajaani FS-300分析仪分析了纤维长度、宽度、粗度、卷曲、扭结等形态参数及细小纤维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打浆度的增加,纤维长度、粗度、细小纤维含量均呈现出减小趋势,而扭结指数和卷曲指数先增加后减小,抗张指数、零距抗张指数、撕裂指数和耐破指数随着打浆作用的增强呈增加趋势,打浆使白度先增加后减小,使不透明度和光散射系数减小.  相似文献   

5.
利用KRK高浓盘磨机对桉木化学浆进行中浓打浆试验,用L&W纤维质量分析仪分析纤维长度、粗度、扭结等形态参数及细小纤维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变化对成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浓条件下,磨浆浓度对桉木化学浆纤维长度、粗度、扭结指数及细小纤维含量有较大影响;且纤维形态参数和细小纤维含量的变化共同影响着成纸性能。  相似文献   

6.
以杨木BCTMP浆为原料,探讨低浓磨浆对化机浆纤维特性及成纸性能的影响。通过浆料筛分分析和纤维质量分析表明,随着磨浆程度的增加,浆中长纤维组分含量下降,细小纤维含量增加,纤维粗度和纤维平均长度减小,纤维卷曲、扭结程度降低,使纤维得到舒展,改善成纸性能。随着磨浆的进行,打浆度上升,成纸的松厚度下降,抗张强度及耐破度等强度性能逐步升高。当打浆度为35°SR时,重均长度和纤维粗度分别减小2.1%和5.1%,纤维卷曲和扭结指数分别降低8.0%和5.0%,利于纤维舒展;与磨浆前浆料相比,成纸松厚度下降10%,挺度、抗张指数和耐破指数分别提高20%、65.3%、23.2%,磨浆对纸张物理强度性能变化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可以利用磨浆控制浆料中细小纤维含量来调整纸张的松厚度及强度。  相似文献   

7.
用PFI磨对杨木P-RC APMP浆进行打浆,分析打浆对纤维特性和浆料强度性能、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FI磨打浆前期对纤维的切断作用明显,而中后期以细纤维化作用为主,纤维变得柔软。随着游离度的下降,纤维平均长度下降,扭结指数、卷曲指数先提高后下降再缓慢升高,细小纤维含量明显上升;成纸抗张强度大幅提高,耐破度先升高后降低;松厚度、挺度下降;白度、不透明度下降。  相似文献   

8.
选用俄罗斯云杉进行硫酸盐法蒸煮并纯化制备绝缘浆,进一步得到不同打浆度绝缘纸,对比其不同老化时间下纤维特性及绝缘纸机械和电气性能差异,研究打浆度对绝缘纸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打浆度升高,纤维长度和孔隙率降低,细小纤维含量增加,纤维分丝帚化率和弯曲扭结率增大;老化后纤维长度显著降低,低打浆度折断纤维和细小纤维含量越大。随着老化时间延长,不同打浆度绝缘纸性能差距增大;随老化时间延长,高打浆度绝缘纸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降低幅度更小,性能更稳定。当打浆度提高到83 °SR时,热压后绝缘纸的抗张强度达到17.5 kN/m,老化30天后纤维聚合度仍能保持在500左右,且打浆度为83 °SR油纸绝缘材料击穿强度远大于其他较低打浆度油纸绝缘材料,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均低于其他较低打浆度油纸绝缘材料。  相似文献   

9.
用PFI磨对杨木PRC APMP浆进行低浓打浆,分析打浆对纤维特性和成纸强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FI磨打浆前期对纤维的切断作用明显,而中后期以细纤维化作用为主,纤维变得柔软。随着游离度的下降,纤维平均长度下降,扭结指数、卷曲指数先提高后下降再缓慢升高。成纸的松厚度下降,抗张指数和内结合强度均逐步提高,撕裂指数先升高后降低。  相似文献   

10.
利用FQA纤维质量分析仪测定纤维长度、宽度、细小纤维含量、纤维的卷曲与扭结等指标,用于鉴别纤维原料优劣、指导打浆条件控制、预测浆料用途、鉴别制浆工艺优劣、指导造纸原料新品种开发,为造纸生产提供重要支持。该分析仪具有应用范围广、测定快捷准确、再现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差别化聚酰胺纤维的发展 ,并就抑菌、远红外、阻燃、异形、细旦与超细旦、吸湿等主要纤维品种的研究与开发情况分类进行了介绍 ,分析了我国差别化聚酰胺纤维开发的现状 ,提出了应大力开发差别化、多功能化、高性能的聚酰胺纤维 ,力争将我国聚酰胺纤维的差别化率提高到 2 0 %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综述生物质化学纤维、循环再利用纤维和原液着色纤维3类绿色纤维的研发现状和发展前景。生物质化学纤维包括生物质再生纤维、生物质合成纤维;循环再利用纤维的制备工艺包括物理回收法和化学回收法;原液着色纤维的常见品种包括原液着色再生纤维素纤维、原液着色聚酯纤维、原液着色腈纶纤维等。通过分析各纤维的优势与研究现状,为纺织企业提供更多从原料到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根据目前快时尚服装面料的用纱需求,通过测试分析黏胶纤维、腈纶的物理力学性能,选取0.10、0.13和0.17 tex 3种不同线密度的纤维,与锦纶和PBT长丝进行配伍混纺,在相同的纺纱工艺条件下,设计试纺6种相同规格的混纺包芯纱,测试分析最终成纱的强伸度、毛羽指数和条干均匀度.结果表明:不同线密度的黏胶纤维、腈纶与锦纶...  相似文献   

14.
特种植物纤维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特种植物纤维以其环保和可再生性能必将成为未来纺织纤维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介绍了几种植物纤维如乌拉草纤维、藕丝纤维、桑皮纤维、竹纤维及香蕉纤维的提取方法、纤维性能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玉米蛋白粉脱臭的三种方法,即NaClO脱臭法、吸附剂脱臭法和复合纤维脱臭法,其中复合纤维脱臭法效果最好.选择脱脂羊毛、姜纤维、麦麸纤维、蔗渣纤维、魔芋纤维、甜菜纤维六因素做L27(3^13)正交实验,并且考虑前三者交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因素较好的搭配为A3B3C3D1E2F2,但是从经济角度出发取A3B3C3D1E1F1为最佳方案,即脱脂羊毛为1.5%,姜纤维为1.5%,麦麸纤维为1.5%,蔗渣纤维为0.5%,魔芋纤维为0.5%,甜菜纤维为0.5%.  相似文献   

16.
马骏  刘让同 《棉纺织技术》2006,34(10):15-18
为了探讨单纤维强力与束纤维强力的关系,对PBT改性涤纶和羊毛分别进行了单纤维强力和束纤维强力试验,通过分析试验结果,提出了主体强力、品质强力、平均强力、弱强纤维强力和超强纤维强力的纤维强力指标体系,认为纤维强力指标体系中各强力指标与各自的单纤维性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另外,通过改变纤维束的根数,得出束纤维强力折算单纤维强力的"极限阶段"是理想的转化范围.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型色纺专利混棉机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析了一种色纺专利混和技术:一种构思巧妙、结构简单的混棉机器,实现了平铺直取、换向混和等多种混和原理的集成.以此取代色纺生产中传统的手工预混,改善了工作环境,简化了操作管理,色纺混和质量显著提升,资源消耗大幅下降.实践证明,色纺生产运用这一技术能带来显著的收益.  相似文献   

18.
周蓉  杨明霞  刘杰 《纺织学报》2013,34(3):35-39
为了更好地了解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纱线的性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选择天丝、莫代尔、竹浆纤维、圣麻、丽赛、Outlast改性粘胶纤维等六大类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纯纺纱、与棉、涤纶的混纺纱作为研究对象,对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断裂功、3mm及以上毛羽指数(有害毛羽)、弹性回复率、耐磨次数六项指标进行测试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天丝、莫代尔及莫代尔与细旦粘胶混纺纱、丽赛、圣麻和竹浆与涤纶的混纺纱的综合性能好,莫代尔与棉混纺、竹浆及竹浆与棉混纺(18.4tex)纱的综合性能一般,纯棉、竹浆与棉混纺(14.8tex)、Outlast改性粘胶纤维及多种混纺纱的综合性能较差。据此提出了产品开发和生产加工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大豆蛋白纤维混纺纱的混纺比与拉伸性能的关系,对各种不同混纺比例的大豆蛋白纤维涤纶纤维混纺纱、大豆蛋白纤维棉纤维混纺纱的拉伸性做了测试分析,并与传统的简化模型做了对比.结果表明:大豆蛋白纤维棉纤维混纺纱的混纺比与强度之间的关系并不符合简化模型,主要是由于混纺纱中两种纤维的交互作用所产生,交互作用越大,差异越大;大豆蛋白纤维涤纶纤维混纺纱、大豆蛋白纤维棉纤维混纺纱的断裂强度和断裂功随混纺比的变化关系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UHMWPE fiber has high specific strength and specific modulus, hut poor moisture absorption.In the paper, with viscose staple fiber as the outer fiber, and UHMWFE staple fiber yarn( 14.75 tex) and filament( 16.67 tex) as the core yarn, 34 tex core-spun yarn was spun.With viscose staple fiber as the intermediate fiber, and UHMWPE staple fiber yarn ( 14.75 tex) and filainent( 16.67 tex) as wrapping fiber, 34 tex Sirofil yarn was spun.The performance of Sirofil yarn was optimized by changing the spacing between the UHMWPE staple fiber yarn or filament and the fiber stran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or yams with the same linear density, except for elongation at break, core-spun yams and Sirofil yams with UHMWFE filament as the core yam or wrapping fiber were better than core-spun yams and Sirofil yarns with UHMWFE staple fiber yarn as the (tore yarn or wrapping fiber in strength, evenness and hairiness.When Sirofil yams are spun, the spacing between the UHMWPE staple fiber yarn and fiber strand is preferably 8 mm, and the spacing between the UHMWPE filament and fiber strand is preferably 6 mm. © 2021 China Silk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