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介绍了某石化裂解装置水冷器管束腐蚀泄漏情况,并从介质工况和管束腐蚀形貌两方面分析了腐蚀原因.综合阐述了水冷器主要防腐蚀措施,结合装置水冷器的实际情况,重点讨论了管束材质和防腐涂料的选择.最后,提出了水冷器防腐整改措施,认为管程壳程同时含Cl-等腐蚀介质的工况下,管束材料优选碳钢,且管束内外表面均应进行涂料防腐蚀.  相似文献   

2.
炼油厂循环水中采用部分污水处理后的回用水作为水冷却器的冷却介质,使用近1年的时间,造成水冷器碳钢管束泄漏频繁,影响换热设备的运行,生产成本增加。对几个有代表性的水冷器管束发生泄漏的情况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泄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水冷器管束腐蚀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对催化裂化装置轻柴油换热器管束腐蚀原因进行了检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防腐措施,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高压空气冷却器存在严重的铵盐腐蚀,并且难于控制,内部介质为润滑油,一旦腐蚀泄漏,可能引起爆炸及火灾。针对某石化公司2011年加氢处理装置发生的空气冷却器泄漏事故,分析了腐蚀发生的原因,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更换管束材质、改造工艺流程、提高注水量及改变注水位置等措施,成功抑制了高压空气冷却器的腐蚀。  相似文献   

5.
从垢样分析、电脱盐效果、注水量、管束选材、介质温度等方面对换热器管束的泄漏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常顶部位腐蚀介质中氯离子含量较高,其中的HCl,H_2S和NH_4Cl等腐蚀介质在常顶换热器管束的冷凝部位形成了HCl-H_2S-H_2O型腐蚀和NH_4Cl垢下腐蚀的综合腐蚀体系,其共同作用导致了管束的泄漏,而电脱盐效果的好坏、常顶注水量的大小、介质温度的波动对常顶换热器管束的腐蚀都有直接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电脱盐操作、提高注水量、改善注水水质及注水方式的工艺防腐蚀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催化重整装置水冷器的腐蚀泄漏现象,从腐蚀形式、腐蚀机理及影响腐蚀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循环水系统微生物细菌、冲刷腐蚀以及水冷器壳程腐蚀性介质等因素是造成水冷器腐蚀泄漏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加氢裂化装置高压换热器的腐蚀与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氢裂化装置的高压换热经常发生腐蚀泄漏,严重影响了装置的平稳运行。文章介绍了加氢裂化装置高压换热器的腐蚀问题。针对高压换热器管束结晶问题,通过对原料性质、运行条件、防腐措施等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原料中硫氯元素严重超标,其中氯质量分数最高为5.6μg/g,是标准的2.3倍,从而认为高压换热器产生腐蚀的主要原因是原料中的氯化物、硫化物超标,运行温度在氯化铵结晶范围内及注水量不足所致。提出了监控原料中的腐蚀介质、采用原油脱氯技术、优化现有防腐措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加氢精制装置反应产物水冷器E5104多次发生管束腐蚀泄漏,采用宏观检查、垢样分析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泄漏原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壳程循环水的垢下腐蚀和溶解氧腐蚀是造成泄漏的直接原因。从管束防腐处理、循环水流速和关键指标监控、水冷器反冲洗、循环水水环境等角度提出了可行的防护措施,确保了该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润滑油高压加氢装置热高分油气/循环氢高压换热器不锈钢管束腐蚀泄漏的原因。通过宏观检测、涡流检测、材质分析、腐蚀产物分析等技术手段,认定由于在管束内形成NH4C l结晶,导致垢下腐蚀和紊流状态下的冲蚀。从技术上和管理上提出了应对措施,通过控制材质升级、工艺温度调整、增加工艺注水点等,确保了设备的长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   

10.
地下油罐的使用日趋广泛,由腐蚀而引起的泄漏亦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对地下油罐腐蚀机理、腐蚀泄漏防护措施及其最优化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某高压聚乙烯装置换热管堵塞及腐蚀情况严重,换热管腐蚀主要为应力腐蚀。腐蚀产生的原因是换热管焊接过程产生的焊接应力和冷冻盐水介质,导致应力腐蚀裂纹发生扩展,造成换热管应力腐蚀开裂。  相似文献   

12.
刘忠恩 《炼油与化工》2012,(3):28-29,59
某腈纶厂硫氰酸钠回收装置蒸发线换热器列管发生多次泄漏。文中阐述了换热器列管漏点的判断方法、处理措施以及后处理的注意事项,措施实施后,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严卫国  杜东平 《炼油与化工》2011,22(4):45-47,81
E-05为浮头式换热器,管程介质为急冷油、壳程介质为工业水.实际运行中发现管束泄漏严重,高达38%,文中采用微观检测分析方法,找出换热管束泄漏的原因,结合工艺操作条件制定了行之有效的防腐蚀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李健奇  张静  苏毅 《炼油与化工》2012,(2):34-36,59
某企业的工业碱管线多处发生泄漏。通过对管线焊口部位的宏观检查、金相分析及断口分析,结合材料组织的宏观和微观形态,认为该碱管线焊口的开裂属于碱脆破裂,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管壳式石墨换热器及其泄漏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管壳式石墨换热器及其制造情况,结合生产实践的经验,分析了管壳式石墨换热器泄漏的原因,提出了管壳式石墨换热器制造、现场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热交换器制造过程中的瓶颈工序——管束穿管,目前还停留在人工操作阶段,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等缺点.详细阐述了热交换器管束穿管现状及直管热交换器管束自动穿管的设计理念、研究思路及部件功能,通过PLC控制系统和多连动技术等实现穿管工序重要3步,即抬管、认管头、推管的自动化操作.后期经过产品实物验证,应用结果表明,自动化...  相似文献   

17.
扁管管束结构优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 4种不同结构的扁管管束与圆管管束作了传热与流阻性能对比实验研究 ,得到了综合性能最佳的扁管管束结构形式。结果表明 ,在进口体积流量相同的条件下 ,相对于设有折流板圆管管束换热器 ,综合性能最佳的扁管换热器管程传热系数提高约 5 0 % ,传热与流阻综合性能指标提高约 2 0 % ;壳程传热系数提高 6 8%~ 10 0 % ,压降降低 70 %~ 12 0 % ,传热与流阻综合性能指标提高至少 2 0 0 %。  相似文献   

18.
纵向流混合管束换热器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3种纵向流管壳式换热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由扭曲变截面管、绕丝管和光滑管三者组成的混合管束,其总传热系数比纯光滑管管束高1.3~2.3倍。采用混合管束既可获得高的总传热系数和管内外传热膜系数,又可以使管内压降不致过大。改变扭曲变截面管与光管等不同数量的配比和布置方式,可使之满足各种强化传热和限定压降的工艺特定要求。  相似文献   

19.
林4-36X井是二连油田低压区块上的一口开发井,目的层段压力系数0.6~0.9,钻井过程中在油层段1372.4 m和1485.3 m处发生漏失,井漏时钻井液密度1.19 g/cm3;在发生井漏的同时,也存在着油水外浸.在井温低、水泥用量小的情况下,采用低密度防漏防窜水泥浆体系固井,通过降低水泥浆密度并在水泥中加入弹性防漏堵漏材料,提高水泥浆的防窜性能等技术措施进行固井,施工作业顺利,电测固井质量优质.  相似文献   

20.
09Cr2AlMoRE材质混合管束换热器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 0 9Cr2 Al Mo RE材质的纵向流混合管束制造的换热器 ,既可解决石油化工装置 H2 S和HCl的腐蚀问题 ,又可达到强化传热、高效节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