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强墙肢弱连梁”合理耗能机制控制的前提,提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基于能量抗震设计的实施流程。基于大量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算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给出了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各构件累积耗能需求的实用计算方法,包括结构总累积耗能EH,EH 在连梁、墙肢和框架梁中的分配,各类构件累积耗能沿楼层高度的分布,同层同类构件的累积耗能分配。结合合理的构件损伤评价模型,建议了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各类构件的能力设计方法,将基于能量抗震设计方法落实到构件层次。最后,通过一个2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 剪力墙结构算例,说明了所建议的基于能量抗震设计方法的具体应用。与时程分析结果的比较表明,所建议方法的构件耗能需求计算结果与时程分析结果吻合较好,且偏于安全。 相似文献
2.
对结构进行合理的耗能机制控制是实现其基于能量抗震设计的前提。根据我国现行规范设计了多个不同参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算例,并利用多条强震记录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定量研究联肢剪力墙整体系数α、剪力墙截面轴向变形影响系数T Z、框架-剪力结构刚度特征值λ等3个参数对其耗能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一定的T Z,需控制α不超过相应的界限值才能使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形成"强墙肢弱连梁"的合理耗能机制,而λ的变化不会改变结构耗能机制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由联肢剪力墙整体系数α和截面轴向变形影响系数T Z表达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耗能机制控制的具体设计条件,并通过水平分缝连梁的算例验证了该控制条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对结构进行合理的耗能机制控制是实现其基于能量抗震设计的前提。根据我国现行规范设计了多个不同参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算例,并利用多条强震记录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定量研究联肢剪力墙整体系数α、剪力墙截面轴向变形影响系数TZ、框架-剪力结构刚度特征值λ等3个参数对其耗能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一定的TZ,需控制α不超过相应的界限值才能使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形成“强墙肢弱连梁”的合理耗能机制,而λ的变化不会改变结构耗能机制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由联肢剪力墙整体系数α和截面轴向变形影响系数TZ表达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耗能机制控制的具体设计条件,并通过水平分缝连梁的算例验证了该控制条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特点,将其性能划分为使用良好、保证人身安全和防止倒塌三个水平,并用层间位移角限值予以量化。以作用倒三角形水平分布荷载的等截面弯剪悬臂杆的侧移曲线作为其初始侧移模式。对于使用良好性能水平,将侧移曲线上反弯点对应的楼层处的层间位移角刚好达到相应限值时的侧移曲线作为目标侧移曲线,据此计算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等效参数以及原结构的基底剪力和各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对于保证人身安全和防止倒塌的性能水平,根据Pushover曲线与需求曲线的关系对结构予以调整,使结构满足这两个性能水平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基于能量抗震设计方法在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总结现有能量抗震设计方法研究进展,指出在控制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耗能机制的基础上确定构件累积滞回耗能需求是落实该方法的关键。通过大量RC框架结构算例的弹塑性分析,提出基于“强柱弱梁”耗能机制下RC框架梁、柱构件累积滞回耗能需求的计算方法,包括:总累积滞回耗能在框架梁和框架柱的分配和沿楼层高度的分布以及在同一楼层的分布。在此基础上,结合梁柱构件的承载力和变形需求,进行梁柱构件的耗能损伤评价,并据此实现基于能量抗震设计。通过1个4层框架结构的算例说明所建议的基于能量抗震设计方法在RC框架结构的具体应用。结果表明,所建议方法的构件耗能需求计算结果与时程分析结果吻合较好,且偏于安全。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框架-剪力墙结构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分析,结构协同工作的原来及侧移曲线的特点;总结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数量的布置,提出了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计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能量和位移的耗能减震结构抗震设计方法,该法综合考虑了能量和位移指标,无需将结构进行简化,能准确地计算出耗能器的数量和布置位置,减少了迭代计算过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安装位移相关型耗能器的某14层钢框架结构进行基于重要性能目标的抗震设计,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较好地满足预期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城市中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需求,建筑工程的高度逐步增大、数量不断增多,设计工作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形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该结构综合了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的诸多优点,同时在布置方面相对灵活,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本文首先对该结构的基本概念、受力特点等内容进行探讨,并进一步研究该结构抗震优化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9.
为了确定钢筋混凝土框架 剪力墙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合理耗能机制,对多个结构算例进行多条强震记录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通过分析总累积耗能在各类构件中的分配和各类构件耗能沿结构高度方向的分布模式,研究结构的典型耗能机制类型,讨论耗能机制与结构参数的关系,并对不同的耗能机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强墙肢弱连梁”整体型耗能机制使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应作为结构耗能机制设计的目标,“强连梁弱墙肢”耗能机制则应予以避免;连梁与墙肢的相对刚度关系是影响结构耗能机制的关键因素,框架和剪力墙相对数量的改变则不会明显影响结构耗能机制。对具有小跨高比连梁的结构,建议采用连梁水平分缝措施引导结构形成“强墙肢弱连梁”耗能机制,并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11.
基于RC框架-剪力墙结构对各国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了对比,结果认为依照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设计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其安全度水准偏低,特别是对中短周期和延性较差结构其安全度较差。对RC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公认的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体系,它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融为一体,充分发挥了框架与剪力墙的优点,使整体结构抗侧刚度适中,并能提供相应的竖向和水平承载力。 相似文献
14.
由型钢混凝土框架和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两种结构组合而成的结构,外框架的刚度较小,弹性极限变形值和延性系数却较大;内筒RC剪力墙以及竖向支撑RC柱刚度大,弹性极奶变形值和延性系数却较小。整个结构在经反复的水平地震作用下,墙体或坚向支撑很快就超越自身的较小弹性极限变形值,外框架尚未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水平抗力,而RC墙体出现裂缝。本文列举某型钢混凝土框架一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上46层,地面以上高度151.8米,建筑沿高度方向不连续,其中一层至五层为裙楼。五层以上为塔楼核心筒,结构采用三重结构体系抵抗分别由型钢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以及构成核心筒和型钢混凝土柱之间相互作用的伸臂桁架构成。通过ETAB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模型。提出型钢混凝土框架和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协同抗震”的抗震概念设计。对于型钢混凝土框架一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应该提高核心筒剪力墙的延性,使抗侧刚度和结构延性更好的匹配,达到外框架和内筒有效的协同抗震。 相似文献
15.
闫光宇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X):119-119,145
抗震设计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研究的对象,也折射出现行的抗震设计理论的不足。本文进行的是对剪力墙的数量和空间位置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基于能量抗震设计方法研究及其在钢支撑框架结构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作者近年来关于基于能量抗震设计方法的研究工作。首先,说明了基于能量抗震设计与传统抗震设计方法的关系,指出合理的结构损伤耗能机制控制是实现基于能量抗震设计前提,并据此提出了基于能量抗震设计的框架。随后,介绍了基于能量抗震设计用能量谱,包括单自由度(SDOF)体系总输入能量E I谱、SDOF体系累积滞回耗能比EH/EI谱以及多自由度(MDOF)体系E I,MDOF谱与SDOF体系E I谱的关系,并基于这些谱关系给出了MDOF体系的总累积滞回耗能EH的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基于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给出了结构预期损伤部位累积滞回耗能EH需求的确定方法,据此结合构件的承载力和变形需求,进行构件层次的基于能量抗震设计。最后,针对某钢支撑框架结构,介绍了所建议的基于能量抗震设计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抗震设计的基本思路,对我国抗震设计的基点和能力设计法进行了分析,并以框架-剪力墙结构为例说明设计规范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8.
详细地介绍了某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设计。主体结构存在平面不规则性和竖向不规则性。在进行多遇水平地震作用分析时,采用CQC组合进行了谱分析,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以内.根据结构各构件的重要性确定了性能化抗震设计目标,并通过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对框架梁、柱和剪力墙等重要构件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9.
为了满足多种建筑功能的要求,结合剪力墙结构和框架结构的优缺点,提出了框架-剪力墙结构,分析了框架与剪力墙协同工作的原理,对其结构受力性能进行了分析,详细探讨了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指出该体系改善了结构整体的受力性能,并提高了结构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的概念设计,并介绍了抗震概念设计的主要内容,从几个方面研究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可供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