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本文采用现场实地勘查、实测资料分析和理论公式计算等方法对青兰高速泰安-聊城段黄河公路大桥项目的防洪影响进行了研究与评价,内容包括:桥位河段河床演变规律及河势变化分析;主河槽宽度确定;建桥产生的主槽壅水高度、壅水范围;桥墩引起对主槽、滩地的冲刷;建桥后对防洪及河势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等。结果表明:河道中修建的跨河大桥对河道的流势、过流断面、防洪安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一些桥梁受地形和线路的制约,桥位不得不采取与河渠斜交的穿越方式,造成桥墩较大的阻水作用.采用经验公式计算与数值模拟两种方法对某铁路斜交桥的行洪影响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洪水条件下的壅水高度与范围、桥梁一般冲刷与局部冲刷深度、桥梁对行洪断面的阻水比.研究表明:桥梁设计基本满足要求,建桥后河势变化不大,但行洪断面的阻水比偏大.拟建桥采用与既有桥对孔布置,可以减小双桥对行洪的阻滞影响.提出了疏浚开挖边滩来补偿工程占用河槽行洪面积,经计算分析该方案,可以有效减小阻水比与壅水高度,减轻工程局部冲刷,有利于区域行洪安全.  相似文献   

3.
朱少辉 《水利科技》2020,(2):42-44,47
该文以莆田市木兰大道三期城厢段涉河工程防洪评价为例,分析探讨城市道路涉河工程防洪评价中涉及的防洪标准确定、设计洪水及桥址设计洪水位分析计算、梁底高程确定、桥梁壅水及冲刷影响分析计算等若干重要问题,为类似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的编制或审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天津市滨海新区疏港联络线8座桥梁建设进行防洪影响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布置型式分析、壅水分析计算、冲刷分析计算、梁底高程分析计算和防洪影响综合评价等[1]。通过分析计算得出,桥前壅水发生在近桥附近,对下游河道流速、流势的影响较小;跨河桥梁实施以后,桥位处的流速变化不大,对水流流向不会产生较大影响。桥墩局部冲刷深度较小,对总体河势基本不产生影响。同时,为减轻壅水和冲刷造成的影响,提出一些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郑州官渡黄河公路大桥的桥渡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郑州官渡黄河公路大桥桥渡设计实例,对目前黄河下游桥渡冲刷及壅水计算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为解决现行规范公式参量选取人为性大、受断面形态影响过大、对水沙条件反映迟钝等缺陷,计算采用了黄河相应方法.结果表明,运用输沙平衡原理由张红武挟沙力公式导出的黄河桥渡一般冲刷公式,物理概念清晰,反映因子齐全;黄河常用的桥渡冲刷公式考虑了一般冲刷和局部冲刷的相互影响、相互关联,计算结果与实际符合,而且还能计算滩地不同部位桥墩的冲刷深度.壅水计算表明:规范推荐的壅水简化公式计算值偏低较多,需将反映工程阻挡流量与桥址断面流量的比值系数增至0.28;黄河桥前壅水公式可反映出水力泥沙因子的影响,计算结果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6.
冲刷计算是防洪评价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分析河道河势情况、复核墩台基础埋深的依据。根据《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范》(JTJ062-91)推荐的冲刷计算公式,分析了一般冲刷深度与局部冲刷深度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对于黏性土还是非黏性土,局部冲刷深度都不必然大于一般冲刷深度,应视桥位断面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陕西省某农光互补发电项目对研究区域河势及防洪影响,采用HEC-RAS软件建立一维水动力模型并结合河道演变分析、水文分析、水面线计算及河道冲刷计算等分析方法,对该农光互补发电项目进行防洪影响研究和评价。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一维河道进行离散,对该工程的行洪水位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50年一遇洪水情况下,连霍高速跨河桥壅水高度0.23 m,壅水长度107.48 m;X319县道跨河桥壅水高度0.13 m,壅水长度60.75 m;郑西客运专线跨河桥壅水高度0.15 m,壅水长度70.09 m。在考虑桥梁的累计壅高水位影响后,项目场区范围内的现有堤防高度满足50年一遇防洪标准,该段河道可满足50年一遇设计洪水的行洪要求,50年一遇设计洪水不会对工程安全产生影响。工程所在罗敷河河道冲刷深度为0.5 m,冲刷深度较浅,河道水流冲刷不会对岸坡稳定性造成较大影响,在来水来沙条件不发生明显改变的条件下,河段岸线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仍将保持相对稳定。该防洪影响研究可为工程后续建设提供防洪影响评价方面的技术支撑,可为类似项目防洪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黄河上桥梁建设防洪方面的几个主要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翟家瑞 《人民黄河》2006,28(10):1-2,5
根据黄河上非防洪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的审查经验,分析总结了黄河上桥梁建设应把握的几个防洪技术问题,包括:桥梁的密度、桥梁的跨度、主河槽宽度、桥孔跨度、河道的冲刷与淤积、壅水高度和影响长度,桥梁下弦高程等。提出了黄河上不同河段的浮桥建设应掌握的原则,旨在确保不同河段的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山西省中部引黄工程桥头渡槽及朱家川河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渡槽上下游建筑物的位置关系,选择下游小村桥作为河道水力计算的起始断面,通过洪水位及壅水计算、冲刷分析、渡槽梁底部高程复核评价了渡槽工程建成后对河道防洪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防治补救措施,以供其他相似建筑防洪评价及水行政主管部门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丰和联圩昌九快速路堤段改线工程建成后对原有河道的影响,采用水面曲线法进行壅水分析和公路桥位设计中河床一般冲刷公式进行冲刷分析,对计算结果进行防洪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工程建设将对河道行洪、河势、调蓄区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工程建设后将抬高路堤改线河段及以上河段一定范围内的洪水位,会对堤防的防洪安全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其影响相对较小;所在河段上游将产生一定的壅水,壅水对影响河段的排涝泵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利影响较小;局部河段断面平均流速有所增大,将对河道产生一定的冲刷作用,但对所在河段的河势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山区高速公路地形地质复杂,河道众多,桥梁隧洞总长占路线长度的比例较大。桥梁跨越河道,必会对河道行洪及河段涉水建筑物造成一定的影响。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如果涉河桥梁跨河角度和桥墩型式布置不当,将会带来汛期的水位壅高、河道冲刷等一系列问题,对河势稳定、防汛抢险和水利管理带来很大的影响。通过对沈海高速公路复线福安至漳湾段工程跨河桥梁进行分析,对河道泄洪影响进行评价,发现其中布置不当对河道泄洪造成安全影响的因素,并提出整改意见。  相似文献   

12.
采沙河床桥墩冲刷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齐梅兰 《水利学报》2005,36(7):0835-0839
本文根据冲刷机理的不同,将采沙河床桥墩冲刷分成三部分:(1)采沙坑背水面边坡由于增加了水流比降容易形成溯源冲刷,(2)桥渡压缩水流过流断面增大水流挟沙力引起一般冲刷,(3)桥墩周围涡旋流造成局部冲刷。总的冲刷是三种冲刷的叠加。本文采用分步法计算了某河流采沙河床桥墩冲刷深度,各部分不同的冲刷机理采用相应的冲刷计算方法。结果表明采沙坑对桥墩安全的影响与沙坑尺度及其距大桥的距离有关。  相似文献   

13.
基于防洪影响评价和桥梁安全角度对桥梁墩台的一般冲刷进行分析比较,提出防洪评价计算中束窄河床冲刷的概念.利用水动力学泥沙数学模型对束窄河床冲刷进行了量化分析,以冲刷影响系数β来描述桥梁墩台束窄河床对河道冲刷的影响程度,以冲刷影响深度Hβ来描述其对河道冲刷深度的影响,对防洪影响评价中稳定河床一般冲刷计算进行了补充完善.最后利用提出的方法对4个桥梁工程进行了冲刷计算与相关评价,认为提出的束窄河床冲刷影响系数β和冲刷影响深度Hβ可对现行防洪评价有一定的改进.  相似文献   

14.
河道多桥连续壅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际工程中,经常遇到河段多桥连续壅水计算问题,本文在单座桥梁壅水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比较简单实用的关于多桥连续壅水高度的计算方法。对于上游任一断面,当其断面处于下游桥梁的壅水范围之内时,它的壅水高度应该是下游桥梁在这个断面产生的壅水高度之和。黄河府谷段多桥连续壅水的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多桥连续壅水高度的计算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5.
系统梳理了河道调整研究现状,全面论述了与冲积河流调整相关的河相关系、不同边界下河道调整过程、冲积河流线性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新形势下黄河下游游荡型河道调整应重点研究水沙变化与有限控制边界对河道调整的耦合效应、河道断面自调整数理分析中断面形态假定、有限控制边界条件下游荡型河流主槽摆动幅度和频率等问题,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游荡型河道河床演变规律的认识,而且对于河道调整趋势预测、河道整治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河道采沙对大桥基础安全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近年来河道大量无序采沙对大桥安全带来丫隐患。由于采沙破坏了天然河床的平衡状态,可引起长距离河床整体下切,对已有跨河桥梁工程不利。采沙坑距大桥较近时,在水流剪应力作用下沙坑演变可很快造成大桥基础变浅,影响大桥的正常安全运用。本文分析了采沙位置和采沙坑深度对桥墩基础安全的影响,根据采沙坑演变的平衡比降,认为采沙坑距大桥的安全距离主要与河床粒径及水流流速有关。  相似文献   

17.
泥石流泥沙输移比的概念与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泥石流SDR,可将泥石流流域侵蚀产沙、泥沙输移及泥石流沟道和入汇处主河河床演化有机地联系起来,用于推求流域的土壤侵蚀量,泥石流沟道的冲刷与淤积状况,泥石流所输送的泥沙进入主河的数量,以及对下游河道演变、水库使用年限的影响程度等方面。但目前泥石流SDR的研究还没有开始,在分析泥石流输沙特征的基础上,将SDR引入泥石流输沙的研究中,并将泥石流SDR分解为反映泥石流沟输沙能力的沟道泥石流SDR和反映主河输移泥石流泥沙能力的汇口泥石流SDR两个环节。给出了根据定义使用实际的监测数据计算两类泥石流SDR的具体方法,并在蒋家沟中实施,计算出蒋家沟2007年的一场泥石流过程中沟道SDR为0.14,入汇主河后的悬移质汇口泥石流SDR为0.36。泥石流SDR的模型计算法方面也根据定性分析列出了可能的影响因子,在总结河流SDR的研究成果和分析泥石流输沙特性的基础上进行了模型建立方法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考虑河岸冲刷的弯曲河道水流及河床变形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夏军强  王光谦 《水利学报》2002,33(6):0060-0067
本文将正交曲线坐标系下的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和粘性河岸的冲刷模型结合,用于模拟弯道内的水流运动、悬移质泥沙的输移、河床的纵向及横向变形.用水槽试验资料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水流模型,结果表明流速分布、水位等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当符合.应用建立的水沙数学模型以及河岸冲刷模型,模拟了一概化弯道在持续清水冲刷下的主流线位置、断面形态、主槽比降的变化过程,模拟结果符合弯道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9.
岳志春  赵清  梁艳洁  陈峰 《水力发电》2021,(5):11-16,100
以1950年11月至2018年10月黄河宁夏段水沙系列资料为基础,运用统计法、经验公式法、断面法分析并预测该河道冲淤情况。结果表明,近年来黄河宁夏段水沙量明显减少,年内分配不均,小流量天数显著增加;河道有冲有淤、冲淤交替变化,多年冲淤基本平衡。河段年平均冲淤量的预测值为1993年~2018年的年实测大断面平均冲淤量0.082亿t,若按河段划分,其中沙坡头坝下至枣园年平均淤积157万m3,年平均淤积厚度为0.019 m;青铜峡坝下至石嘴山河段年平均淤积量428万m3,年平均淤积厚度为0.009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