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综述了聚乙烯(PE)的主要特性及分类,并介绍了聚乙烯的改性,包括填充、共混、接枝、交联及改性后的应用情况,并指出了今后聚乙烯改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对普通聚乙烯(PE)进行接枝改性,并在常温和高温下测试其耐腐蚀性能及其物理性能。通过聚乙烯改性,大大提高了聚乙烯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3.
余大荣  辛勇 《中国塑料》2022,36(8):135-145
综述了近年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改性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采用辐照交联法、填充改性法及共混改性法等进行摩擦性能改性,和采用涂层改性法、等离子体改性法等进行纤维表面性能改性,并讨论了摩擦性能改性与纤维的表面性能改性研究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聚乙烯(PE)是五大通用塑料之一,其产量和消费量居各种合成树脂之首。但是聚乙烯耐高温性能很差.力学性能及耐化学性能也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因此对PE改性一直是其产品开发应用的关键.而交联则是PE改性的一项重要技术。目前,用于PE交联的方法主要有:辐射交联、紫外光交联、过氧化物交联和硅烷交联等。硅烷法交联聚乙烯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末问世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就聚氯乙烯(PVC)和聚乙烯(PE)共混体系改性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了总结。PVC/PE共混体系改性方法主要有添加增容剂或相分散剂,交联剂和相分散剂-交联剂协同作用。这种相分散-交联协同作用在改性PVC/PE力学性能方面表现出很好的效果。这不但为实现聚氯乙烯和聚乙烯等回收塑料的不需要分拣而直接再生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还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聚乙烯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聚乙烯(PE)的改性方法,包括化学和物理改性。化学改性主要包括交联、接枝和共聚改性。物理改性则包括共混、填充和增强改性。介绍了填充改性时无机填料与聚合物基体之间存在的相容性问题。叙述了各种改性对PE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最后,简介了国内外PE改性新技术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宋剑峰  李曼  梁小良  粟海锋 《化工进展》2018,37(11):4412-4418
以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和三聚氰胺(MEL)复配的膨胀型阻燃体系(IFR)为主要阻燃剂,表面改性后的赤泥(Ti-MRM)作为协效剂阻燃聚乙烯(PE),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PE基阻燃复合材料(PE/IFR-Ti-MRM)。通过热重分析仪(TGA)、垂直燃烧仪(UL-94)、极限氧指数测定仪(LOI)及扫描电镜(SEM)等对其热氧稳定性、燃烧等级、阻燃性能和残炭形貌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加入改性赤泥的PE/IFR-Ti-MRM复合材料形成的炭层更加致密和连续,当最优配比时,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达到32.2,燃烧等级达到V-0级;而PE/IFR阻燃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只能达到27.5,燃烧等级为V-2级。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近年来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的耐热性改性研究进展,介绍了物理改性(与无机物、有机物、纳米材料共混)、化学改性(过氧化物、偶联剂、辐射交联改性)和聚合填充复合改性在PE–UHMW的耐热性改性方面的应用,讨论了不同PE–UHMW的耐热性改性方法的改性效果及改性机理,并对PE–UHMW的耐热性改性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从流变学角度出发,用动态流变行为和瞬态流变行为分析铝酸酯偶联改性的聚乙烯/氢氧化钙(PE/Ca(OH)2)体系,结果表明:以铝酸酯作为偶联剂,对Ca(OH)2具有一定的偶联改性作用,可以削弱PE复合材料中无机粒子团聚,Ca(OH)2在PE中的填充量30%是最适宜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尼龙(PA)11存在的价格昂贵及性能上的某些不足,利用PA1010、PA6、聚乙烯(PE)、(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AL)、蒙脱土等对PA11进行改性,制备了一系列性能优异、价格相对较低的改性PA11材料。介绍PA11及其改性材料在汽车、军事、电子电气等领域的应用情况,指出高性能、低价位的改性PA11材料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曾尤东  贾润礼  闫赫 《塑料科技》2012,40(4):123-126
综述了溶液接枝法、熔融接枝法、固相接枝法等常用的聚乙烯(PE)接枝改性方法,介绍了丙烯酸、马来酸酐等通用的PE接枝单体,分析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助剂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PE接枝反应的影响,预测了PE接枝技术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木塑复合材料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娟  崔怡  李丙海 《塑料科技》2007,35(2):96-98
针对PE、PP、PVC以及废旧塑料和其他树脂基的木塑复合材料体系,介绍了国内外在性能改进方面取得的一些进展;展望了木塑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及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世界聚乙烯工业现状及生产工艺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世界聚乙烯(PE)工业生产和消费现状,介绍了PE生产工艺的最新进展,如冷凝及超冷凝技术、不造粒技术、共聚技术、反应器新配置技术、双峰技术等。提出了发展我国PE工业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向东 《上海化工》2005,30(12):31-35
介绍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的性能和用途,综述了提高UHMWPE加工性能和物理性能的物理改性、化学改性、聚合物填充改性以及白增强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崔小明 《塑料制造》2005,(10):20-25
介绍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的性能和用途。综述了提高UHMWPE加工性能和物理性能的物理改性、化学改性、聚合物填充改性以及自增强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其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黄发荣  方俊 《化学与粘合》1999,(1):21-22,26
本文通过聚乙烯本性改性、表面改性以及粘合剂的选择,探讨了聚乙烯与铝材的粘结,发现通过表面改性或/和使用热交、可以使铝材和聚乙烯达到优良的粘结,在实际上可获得应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膨胀型阻燃剂敌火龙(Deflam)对聚乙烯(PE)进行填充改性,制备了阻燃PE复合材料,研究Deflani添加量对P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阻燃剂的增加,阻燃P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下降,但阻燃等级、极限氧指数均有显著提高,并且有利于提高PE材料的总体热稳定性.热重(TG)曲...  相似文献   

18.
聚乙烯管道系统的连接技术问题(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川 《塑料》2005,34(3):8-14
介绍了各种聚乙烯管道系统的连接技术。连接常是管道系统成败的关键,各种连接技术都有其适用的范围。聚乙烯压力管道的连接以熔接为主,但有些场合需要机械密封连接。在聚乙烯的机械密封连接中特别要注意聚乙烯容易蠕变的特性。有些适用于聚氯乙烯管道的连接方法和设计不适用于聚乙烯管道。聚乙烯无压力管道的连接也有多种方法,要根据对于密封的要求选择。介绍了国内外为解决聚乙烯双壁波纹管承口刚度问题采用的种种做法。简介了交联聚乙烯管道和增强聚乙烯管道的特殊连接技术。提出在聚乙烯管道系统的连接方面希望国内外科技界关注的几个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