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CRT—2聚合物防蜡剂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CRT-2聚合物的分子中含有长的非极性支链和一定数量的极性原子和基团,是一种适用于高含蜡胶质原油特点的高分子型防蜡剂。对含蜡量为16.3%的中原油田原油,当加入100mg/l CRT-2防蜡剂时,其防蜡率高达79.24%,同时使含蜡原油从塑性流体转变成牛顿流体,提高了原油的流动性,是一种新型,高效的防蜡剂。  相似文献   

2.
清防蜡技术一直是开采含蜡原油的必要技术措施。目前常用的清防蜡方法有机械清蜡、热力清蜡、化学清防蜡及磁蜡方法;近几年国外还较大规模地应用了微生物清防蜡技术,获得了较好效果;另外还有环空冻胶封隔防蜡、油管内塑料涂层防蜡等方法。  相似文献   

3.
川中原油含蜡量为16.9~51.0%,目前仍采用清蜡车麻花钻头清蜡工艺。原油含蜡量高,油井清蜡周期短,井场公路路况差,常因下雨路滑无法进车,或由于车辆保修等原因,造成不能按周期对油井进行清蜡,影响油井正常生产,还常因超周期造成清蜡困难,甚至发生事故。因此。保持油井正常生产,延长油井清蜡周期,是有待解决的问题。磁防蜡技术近年来采用的新工艺,采用磁防蜡技术也是解决自喷井采油防蜡的新技术之一。根据磁防蜡器的使用要求,应选择井温低于80℃,原油含蜡量高,清蜡周期短,低含水的连续自喷井。经分析后选择蓬54井进行磁防蜡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4.
固体防蜡块清防蜡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井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油含蜡量高、凝固点高及地层出泥砂等原因,结蜡十分严重。往往造成抽油杆、抽油管和抽油泵卡、堵和断脱。为维护油井正常生产,不得不定期对结蜡井采用清防蜡措施。清防蜡技术在油田现场应用效果明显,但每种技术均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应用新型固体防蜡块技术,弥补了化学加药施工和采油管理复杂等不...  相似文献   

5.
长庆安塞油田长10油层原油为高含蜡原油,开采、集输及管道输送过程中会出现蜡沉积现象。在含蜡原油中添加防蜡剂能够改变其在低温条件下的流变性,减少蜡的沉积,降低原油的凝点、黏度。本文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防蜡剂的添加条件并研究了加剂原油的流变性。  相似文献   

6.
冀东油田柏各庄T2-1区块原油物性有两低、三高,即密度、黏度低,胶质沥青质、含蜡量、凝固点高.多年来,在T2-1区块试验了多种清防蜡方法,如原油热洗、污水热洗、化学防蜡、微生物防蜡等,都没能从根本上解决该区块油井的清蜡问题.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决定采用空心抽油杆电加热装置清蜡.文章介绍了该装置的结构、特点及电加热清蜡的原理.通过T2-18井的试验证明,该装置结构简单,运行安全可靠,可有效解决高凝、高含蜡井难以正常生产的问题,避免洗井造成地层污染,而且杆管不结蜡,延长了检泵周期,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胜利油田太平、英雄滩、邵家等油田原油属于高含蜡、高胶质、高沥青质原油,原油粘度大、凝点高。针对该油田原油特性研制了FJN-6防蜡降凝剂,优选了SJN-1降粘剂。介绍了FJN-6防蜡降凝剂及SJN-1降粘剂的配方设计、性能指标,简要分析了防蜡、降凝、降粘机理。经室内试验表明:FJN-6防蜡降凝剂可以降低原油凝点11℃,防蜡率达72.3%。SJN-1型降粘剂降粘率达98%以上。现场采用在井筒中实施防蜡、降凝工艺,在输油中实施化学降粘工艺的复合工艺,很好地解决了该油田原油开采及输送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声波防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含蜡原油在生产过程中,随井筒温度的降低蜡组分将逐渐析出,这种结蜡现象导致原油粘度急剧增加而影响油井的正常生产,因此,采取防蜡措施对维持油井正常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实验研究表明,声波作用可以破坏蜡晶网状结构,降低原油粘度和凝固点,从而达到防蜡的目的.声波防蜡以其独特的作用机理较其他防蜡方法具有更大的可靠性和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延长油田油井结蜡现状,筛选出了适用于延长油田原油的酯基防蜡剂,复配防蜡剂CH-1:CH-2=1:2,最佳加量为2 000 mg/L,其防蜡率满足实际需要.对延长原油的加剂前后原油的粘温性以及加剂前后原油的流变性的研究发现,该防蜡剂能使延长原油原有的粘度及剪切应力减小,利于原油的流动并达到防蜡目的.对加剂前后原油的显微结构分析发现,加入防蜡剂后含蜡油中的蜡晶消失,说明新型防蜡剂有抑制固相基团沉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油溶性清防蜡剂CL—92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胜利油田纯梁油区高含蜡(10%-25%)高凝点原油的特点,开发了由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蜡晶改进剂,加重剂等组成的油溶性清防蜡剂,牌号为CL-92。室内性能测定结果如下:溶蜡速度6.48g/mL.min(50℃),防蜡率68.9%和73.9%(加量0.1%,两口井原油样);20-40降粘度>90%-70%,CL-92可用于油井的清蜡,防蜡及原油集输管线的清防蜡,纯梁油田在含蜡15%以下的20口油井定期批量加药,在含蜡高于20%的5口油井连续加药,在梁北20号计量站集输管线连续加药进行清防蜡,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讨论了清防蜡机理。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庆肇州201区块原油含蜡量高,凝点高,易结蜡的特点,研制出了效果较好的油基清防蜡剂,确定了最佳配方,并且考察了防蜡剂加量对防蜡率和降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A油样,1^#防蜡剂加量为1.0%时,其防蜡率可达88.6%,凝点可降低7℃;对B油样,4^#防蜡剂具有较好的防蜡降凝效果。  相似文献   

12.
虽然海南3区块的原油中含蜡量不高,但由于所含蜡的分子质量较大,析蜡点较高,油井结蜡已经成为影响油井正常生产的一个重要原因.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对海南3区块结蜡机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多种工艺技术的实验及研究,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和认识.目前,已较好地解决了海南3区块开发过程中的清防蜡问题,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清防蜡体系,为同类油藏的开采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原油开采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的降低和气体的析出,溶解的石蜡便以结晶体析出、逐渐长大聚集最终沉积在管壁等固相表面上,即出现所谓的结蜡现象.结蜡会堵塞产油层,降低油井产量,同时也会增大油井负荷,造成生产事故.油井结蜡是影响油井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清蜡和防蜡是高含蜡油井常规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收集整理现场资料、分析原油性质和综合评价不同清防蜡技术的经济效果,确定宁东油田采用热力清蜡和化学防蜡技术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4.
含蜡原油的开采通常受井筒结蜡问题的影响,预测生产过程中井筒析蜡深度和析蜡量对油井清防蜡作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预测蜡析出的热力学模型,结合井筒多相流理论,提出了井筒析蜡量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井筒析蜡量分布受油井产量、原油含蜡率、含水率和油管内径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产量和含蜡率的增大使井筒析蜡量增加,但高产量条件下受井筒温度增加的影响,析蜡区域显著减小;油管内径对井筒析蜡的影响较小;油井进入中后期高含水阶段时,析蜡量明显降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油井生产参数减少井筒中的析蜡问题。该方法可为高含蜡油井的清防蜡作业提供理论依据,实现高含蜡原油的正常开采。  相似文献   

15.
为防止顺北原油管道集输中结蜡,根据顺北原油析出蜡的碳链分布设计合成了以甲基丙烯酸十八酯、醋酸乙烯酯、对苯二乙烯为单体的超支化聚合物防蜡剂,考察了合成条件对防蜡剂防蜡性能的影响,采用冷指法评价了该防蜡剂的防蜡效果并分析了该防蜡剂的防蜡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顺北原油的含蜡量为6.57%,析蜡点为23℃,在环境温度下极易结蜡。优化得到防蜡剂最佳合成条件为:甲基丙烯酸十八酯和醋酸乙烯酯摩尔比为5∶1,对苯二乙烯加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02%,引发剂加量为单体总量的0.7%,聚合温度70℃,聚合时间为6 h。当防蜡剂加量为500 mg/L时防蜡率达到70%以上,表现出良好的防蜡效果。当加入防蜡剂600 mg/L后,原油凝点降低8℃,析蜡点降低13.4℃,防蜡剂与石蜡形成了共晶,破坏了石蜡的晶体结构,抑制了石蜡的继续增长,从而达到防蜡的效果。图19表1参10。  相似文献   

16.
在含蜡原油中添加少量的高分子降凝剂,可以显著地改变原油中的蜡结晶形态,使其在低温下不易形成空间网络结构,从而降低含蜡原油的凝固点、表观粘度和屈服值,达到改善原油低温流动性的目的。这是实现含蜡原油常温输送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长庆白豹油田在油田的开发过程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结蜡问题,影响原油的正常生产。本文分析了白豹油田结蜡井的原油和蜡样:结蜡井原油中蜡含量高,在15%~20%,胶质和沥青质含量相对较小;蜡样碳数分布主要集中在C26~C39,以微晶蜡为主。应用原油动态结蜡率测试仪和流变仪两种方法测试了MH化学固体防蜡器的性能,它能降低高含蜡原油粘度>80%,降低原油凝点达11℃,防蜡率可达到75%以上。MH化学固体防蜡器在白豹油田现场试验15口油井。现场试验表明,化学固体防蜡器应用后,抽油机载荷明显低于加药前,且能有效地减少常规的清防蜡作业,延长检泵周期。  相似文献   

18.
长10原油析蜡特性分析及化学防蜡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塞油田高52井区开采长10层原油,井筒和集输系统易结蜡。实验原油含蜡13.184%,含胶质1.267%,含沥青质0.029%(丙酮/苯吸附法测定),凝点18℃。用DSC方法测定了原油样由~70℃降温至-20℃的比热曲线,求得该原油析蜡点为41℃,第一、第二析蜡峰温分别为34℃、18℃;取原油结晶热为230J/g,由比热曲线得到单位温降析蜡量曲线,求得41~-20℃区间的总析蜡量为14.26%,其中41~18℃析蜡量为3.62%,约占含蜡量的25%。认为只要有效控制41~21℃区间析蜡,该原油即可安全输送。用冷指法在油温差10℃条件下测定5种防蜡剂控制该原油结蜡的效果,加量为100mg/kg,其中EP-3/35(链节结构与石蜡分子相同的支链聚合物)和多效剂9M(含表面活性剂的复配防蜡剂)效果很好,防蜡率分别为60.0%和59.8%。图3表1参2  相似文献   

19.
《石油化工应用》2017,(9):15-18
针对新安边区块油井原油性质、蜡质特点及油井结蜡规律,研制开发出一种乳液型清防蜡药剂,该药剂的溶蜡率为0.025 g/min、防蜡率为38.53%,且稳定性良好。对新安边4口高含蜡油井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清防蜡剂可使抽油井平均清蜡周期从1.57月/次延长到5.2月/次,单井清蜡次数平均减少5.3次/年,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油井加药防蜡降粘技术现场应用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玉明 《河南石油》1998,12(A05):46-47
在魏岗油田19年的全面开发过程中,针对原油高含蜡量,高凝固点,高析蜡温度等特点,采用化学清防蜡的方法,解决了油井在生产过程中因结蜡严重,给原油生产带来的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