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城市公共游憩空间内涵界定和构建分类体系,运用POI数据和Arc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了长沙市公共游憩空间的分布格局,研究发现:1)长沙市公共游憩空间大致呈现"大分散、小集中"分布特征,不同类别游憩资源数量对比悬殊;2)公共游憩空间分布呈现以五一广场为中心的"圈层式"结构特征,距离城市中心3~6k m是游憩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2.
从影响游憩设施空间的三个要素:主体、客体和介体着手,归纳出长沙市湘江风光带(天心区段)游憩设施空间存在的问题,探讨出其初步的整合意见,以期对滨水游憩空间的优化整合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海水浴场是滨海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品质优化、城市文化遗产的传承、城市面貌的改善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文章通过对青岛市第一海水浴场活动人群行为的调研,引入环境行为学的概念,对特定环境下的游憩者行为模式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从游憩者的行为需求和心理需求两个层面对第一海水浴场进行品质优化策略研究,以期为青岛市第一海水浴场的优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陈渝 《华中建筑》2012,(12):100-104
该文以深圳的游憩规划管理与实践为例探讨城市户外游憩规划。游憩规划是通过土地使用、空间布局开发利用城市闲暇资源,满足人类的游憩需求,其重点是市民户外游憩空间规划设计和活动计划。深圳的户外游憩系统发展具有明显的典型性和先进性。该文将从深圳的城市游憩环境建设中总结户外游憩规划方法,将游憩规划分为物质性层面的规划和非物质性层面的规划,物质性层面的户外游憩规划分为社区、城市、地区3个层面来研究;选取游憩行为研究、游憩活动计划、游憩管理3个方面探讨了深圳非物质性层面的户外游憩规划。  相似文献   

5.
城市公园游憩体验的研究对于解决多样化的游憩需求与有限的游憩资源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将游憩机会谱理论应用于城市公园游憩体验质量改善,提出环境–活动游憩机会谱模型(E-A ROS)。以广州珠江公园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和SPSS统计分析法,从物质、社会、管理3个方面构建珠江公园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指标量化方法,从人口统计学特征、行为特征和行为偏好3个方面进行活动因子研究,探讨珠江公园使用者活动规律,构建珠江公园游憩机会谱。从而为城市公园环境–活动游憩机会谱模型的应用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指引。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对休闲旅游的需求不断上升,城市游憩商业区(RBD)逐渐兴起并受到广泛关注,文化旅游型游憩商业区是其中典型的类型。文章结合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以西安市大雁塔RBD为例,以景观游憩学的视角从城市游憩系统与外在性、游憩物质空间、游憩行为空间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构建模型对大雁塔RBD的空间品质进行评价,最终归纳出文化旅游型游憩商业区规划要点,以期为相似类型的RBD规划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7.
兰强  黄瓴 《风景园林》2023,30(11):105-112
[目的]公共绿地作为公共健康基础设施与提供游憩服务的重要载体,是城市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支撑之一。科学评价公共绿地游憩服务能力,尽可能全面把握游憩服务能力情况,可有效服务于高密度城区游憩服务供给的优化。[方法]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例,通过梳理游憩需求理论,系统反演游憩服务应供给的功能,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分别测度单体公共绿地游憩服务能力、全域公共绿地总体游憩服务能力及公共绿地之间的竞合关系。[结果]研究发现:1)个体公共绿地游憩服务能力呈现“中心低四周高”的特征;2)总体服务能力呈现“中心高四周低”的特征,并显现出“极核-组团-扇形-环带-散点”多模式综合的游憩空间结构;3)公共绿地之间不同的竞合关系形成了差异化的游憩服务供需模式与服务效益。[结论]从衡量标准、评估尺度、认知对象3个方面优化了公共绿地游憩服务能力的评价方法,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打造游憩网络体系、全力提升公共绿地的多维可达性、搭建多元游憩服务供给主体的协同供给平台等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成都市杜甫草堂为例,从游客的角度探讨湿热地区景区中的休憩行为与微气候舒适度的关系,得到游憩活动的微气候舒适度阈值。结果表明:微气候舒适度WBGT值30℃时,微气候舒适宜人,游憩行为与微气候舒适度相关性不高,景区应注重改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或增加参与性的旅游活动来吸引游客;当30℃≤WBGT值31℃时,微气候不舒适而对游憩行为有负面影响,景区需要改善微气候舒适度为游客提供适宜的游憩环境;当WBGT值31℃时,没有游憩行为,景区急需改善微气候舒适度,适宜的微气候也将成为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湿热地区景区夏季微气候舒适度阈值是31℃,达到这个值即不再有游憩活动。研究结果为景区改善场地微气候舒适度的实践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量化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9.
汪劲柏 《中国园林》2006,22(2):57-61
首先对空间半影、基本空间、游憩行为等概念及相互关系进行阐述,进而分析了游憩行为空间半影的重要意义,包括游憩地、游憩行为、游憩规划和游憩学理论研究4个方面。重点在于最后的空间半影的度量方法思考,从人类进行游憩时如何感知外在物质空间并同时对外在物质空间提出要求的角度入手,分析了人类的多种感知器官的空间需求,提出游憩行为空间半影度量的基本公式。  相似文献   

10.
生态游憩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结构中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对旅游城市尤为重要。文章运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对桂林市170个生态游憩空间的可达性进行量化评价,得出以下结论:居民需求视角下的桂林市生态游憩空间整体可达性较好,其中旅游休闲类、风景游赏类生态游憩空间可达性整体较高,城市公园类生态游憩空间可达性整体较低;主客共享视角下的桂林市生态游憩空间整体可达性均大幅下降;桂林市生态游憩空间供需差异明显,城区范围内的城市公园类生态游憩空间可达性较高而县域范围内的较低。同时,文章根据评价结果并基于供需协同视角探讨了满足居民游憩需求、旅游发展需求及便捷可达要求的城市生态游憩空间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公园的定位也更加注重多功能与游憩行为的有机结合,并协调生态效益、社区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平衡。该公园的定位是以儿童体验为主题、复合文化体育和其他游憩为一体的复合型休闲游憩公园。  相似文献   

12.
刘琼 《城市建筑》2014,(20):23-23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公园的定位也更加注重多功能与游憩行为的有机结合,并协调生态效益、社区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平衡。该公园的定位是以儿童体验为主题、复合文化体育和其他游憩为一体的复合型休闲游憩公园。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理论原则与实践--以吉林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宏观区域角度出发,以吉林市为例,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理论、原则与空间布局进行初步探讨。提出绿地系统规划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花园城市理论、游憩行为理论和景观生态理论为基础,以统筹规划、经济生态、环境行为、景观美学为原则,确定了城市绿地规划的指标,总结了城市绿地空间布局的般模式,并针对绿化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制约当前居民游憩活动的3个因素:缺乏闲暇教育、个人游憩资源不足、游憩场所与设施存在问题;以苏州为例提出规划的应对在于进行游憩调查、完善游憩规划内容、保障游憩支持系统、设计游憩活动计划;结论提出城乡游憩规划仅仅依靠物质层面规划的情况应该被改变,对与游憩相关的闲暇教育、游憩活动引入等因素进行积极控制,以激发游憩活动在特定区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城市公园在满足城市居民户外休闲游憩活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植物景观空间是城市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活动的主要场所。以深圳湾滨海公园为例,对植物景观空间特征和使用者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空间与使用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使用者的植物景观空间行为偏好,为建设适宜城市居民休闲游憩需求的高质量城市公园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城市园林游憩活动谱研究——以无锡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俞曦  汪芳 《中国园林》2008,24(4):84-88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园林的原始功能——游憩功能开始老化的同时,游憩活动在园林开发和管理中的地位却日趋重要。从园林使用者的角度,提出园林游憩活动谱的概念,并基于游憩替代性理论总结游憩活动偏好类型,构建园林游憩活动谱,在此基础上形成园林游憩活动适宜性管理方法,确定游憩活动适宜性市场宽度表。本研究是以无锡园林为例,通过对无锡市4个城市园林的2次现场问卷调查,对该方法进行实践检验,从而提出针对无锡市园林的游憩活动适宜性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借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改扩建项目,深入探索以动物为主题的城市游憩空间设计过程,研究以保护动物自然行为为核心、以提升游憩体验度为目标的设计原则,旨在从规划设计层面形成可参考的同类动物主题公园的设计依据。从现有的游憩空间理论入手,将设计内容解构为空间基底、观赏方式、馆舍布局及游线设计4个层面,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专家访谈、场景构建等方法,以游憩空间理论为基础,基于动物的自然生境和行为需求,以拟达到的游憩体验为目标,构建符合动物生境和游客需求的主题游览场景。经过项目实践,改扩建后的大熊猫基地不仅尊重了动物的自然行为,而且提升了游客的游览体验,得到了动物保护专家和公园运营部门的认可。基于研究成果,形成理论研究框架,以期为同类动物主题公园及其他类型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面对我国历史文化景观的旅游开发现状,提出以文化游憩为导向的历史文化景观研究方法,提出从文化、游憩及其时空布局来进行历史文化景观发展策划与规划的理论方法,着重论述了文化、景观、游憩的三元关系以及传统文化在景观中的物化。以玄武湖景观区总体规划为例,论述了其文化游憩定性、定位、文化景观的发掘及其传统文化的景观物化。  相似文献   

19.
游憩是后工业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城市现代化进程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以珠三角旧城滨水地段游憩空间设计为例,探讨游憩空间与城市交通整合设计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毕波  杨婷婷  马春叶  王杉 《风景园林》2022,29(2):119-126
针对大城市中小学周边空间与儿童步行放学活动关系紧张的问题,以北京代表性的新老街区万柳片区和大栅栏片区为例,利用GPS行为追踪与观察方法,调查中小学生放学过程中一般通行、游憩、社交、独处、购物行为的空间分布,归纳梳理放学路径和节点空间类型,分析放学行为与空间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放学游憩行为更适宜在尺度宜人、安全、可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