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莺  万敏 《华中建筑》2006,24(6):44-47
该文结合近几年象征和隐喻手法在建筑创作中的运用实例,通过对具象与抽象、本体与喻体及喻义等几方面的阐述,论述了象征与隐喻在建筑作品中的意义以及其对现代建筑形式产生的美学价值,并指出象征与隐喻诱发的审美情感,才能使建筑形式美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隐喻主义是西方后现代建筑的设计手法之一。虽然后现代建筑思潮已经褪去,但隐喻主义思想及其方法在今天的建筑设计实践中仍然有其生命力。因此,有必要对暗含着隐喻主义脉络的"建筑形式隐喻"这一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文章从隐喻的概念辨析着手,进而阐明建筑形式隐喻的概念及其发生的三要素:本体、喻体、解体。之后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建筑形式隐喻形成过程中的认知机制及其解读机制,分析其感知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从而为探讨建筑形式隐喻现象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3.
郑东军  王芳 《华中建筑》2004,22(3):52-54
基于对建筑语言的思考,从人与建筑,建筑与形式.建筑与文化的内在关系出发,结合语言学、符号学等理论和相关建筑实例,通过“隐喻化”创作模式对建筑形式中的隐喻进行了探讨和类型的总结。  相似文献   

4.
陈雳 《福建建筑》1999,(4):13-15
本文介绍了格雷夫斯建筑思想的发展过程,归纳总结了他的典型设计手法,并对他这些隐喻主义的设计手法进行客观评价,最后指出其对我国当今建筑设计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现代建筑的隐喻主义建筑观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隐喻主义是后现代主义时期出现的,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一种设计方法。由于它不拘泥于后现代,所以将后现代向前推进了一步。隐喻主义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在后现代主义派别中出现的国际式建筑反传统、隔断历史、与环境没有对话、建筑语言贫乏等现象。许多建筑师都用多种手法来创造建筑隐喻,他们强调建筑意义,建筑语言及符号功能,利用符号功能创造出生动而意味深长的建筑形象。隐喻主义手法可以丰富建筑,使建筑易于亲近和熟悉,使建筑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肖晴 《安徽建筑》2011,18(1):36-37
波特兰市政厅——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周身散发着后现代主义"装饰、文脉和隐喻"的特征。通过对波特兰市政厅建筑形象与其蕴含的精神意义的分析,阐述了建筑符号在建筑中的美,并提出了建筑符号的隐喻作用是使建筑完美展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当今时代的进展,科学技术发展日益加速。人们在痴迷于科技的时候,却忽视了建筑的隐喻功能。隐喻的表达匮乏,成为现代建筑表意苍白的症结所在。本文通过阐述说明,如何借助于隐喻的设计手法和构思来阐释建筑隐藏在其表面下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郭锐睿 《城市建筑》2014,(20):247-247
当今时代的进展,科学技术发展日益加速。人们在痴迷于科技的时候,却忽视了建筑的隐喻功能。隐喻的表达匮乏,成为现代建筑表意苍白的症结所在。本文通过阐述说明,如何借助于隐喻的设计手法和构思来阐释建筑隐藏在其表面下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学文 《山西建筑》2008,34(7):80-81
通过对勒·柯布西耶具有代表性建筑作品及设计思想的分析,将其创作风格发展过程分为机器美学、粗野主义和隐喻主义三个阶段,并阐述各阶段的风格特点,以提高人们对勒·柯布西耶建筑作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建筑的隐喻是指人通过建筑本身所显示的人的精神或心理、情感态度或某种认知关系。建筑的隐喻基本取决于人的生理、心理交互作用。本文对隐喻在建筑艺术中(尤其是银行建筑这个特殊的行业领域中)的表现形式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总结,并通过一些建筑实例对建筑隐喻的表现手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戴念牧 《福建建筑》2013,(5):9-11,15
一件好的建筑作品,常常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地域与时代的某些特征,地域性建筑是自然适应性、人文适应性、社会适应性的统一,从空间角度看,内部环境更多地体现了人文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而外部环境则主要体现了自然适应性。文章中以云南怒江州体育馆建筑方案设计为例,探讨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用隐喻、象征等手法,如何更自然地融入其建筑功能内,但又保持体育馆的空间使用和现代建筑技术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建筑师斯蒂芬·布劳菲尔斯 (Stephan Braunfels)设计的慕尼黑现代绘画馆,发端于清晰的概念,受控于严密的逻辑,其结果是富有感染力的精确的建筑空间。本文是作者在参观该绘画馆以后,试图通过分析捕捉到该建筑设计与形式之间的深层线索,并由分析得出形式语言背后清晰的概念,使本文获得了设计——形式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俊伟 《华中建筑》2005,23(6):91-94
该文以建筑造型中的“洞”为研究对象,归纳了“洞”的形象与特征,通过分析“洞”作为一种建筑创作手法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与形成原因,进一步探讨“洞”的建筑隐喻手法和隐喻作用。  相似文献   

14.
郑东军  黄华 《新建筑》1998,(4):78-79
通过对隐喻与建筑语言关系的分析,并结合实例阐述了在建筑创作中如何运用隐喻,增强建筑语言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5.
隐喻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鹏 《山西建筑》2011,37(26):39-40
结合“隐喻”一词的定义,阐述了景观隐喻的概念及分类,从隐喻主题和景观设计语言的对应关系出发,重点研究隐喻的不同主题和隐喻在景观设计不同层面上反映,并探讨了隐喻手法在景观设计中的现实意义,以期指导城市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在前辈对朗香教堂的研究下挖掘朗香教堂的后现代性,从柯布西耶的现代主义建筑意识转变,朗香教堂中透露出来的后现代特征,以及举例说明朗香教堂对后现代建筑的启发与影响来解读朗香教堂。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建筑设计中隐喻理论的解读,论证将隐喻应用于大门方案设计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并结合实例分析,探索隐喻在大门方案创作中的各类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珏 《福建建材》2009,(5):25-27
对隐喻的研究可谓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以前西方的亚里士多德就对隐喻做过系统的研究。作为一种修辞格,隐喻被看作一种特殊的说话或写作方式,最常使用于诗歌之中。同时,隐喻作为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重要基础,常见于认知语言学中,它在人们的语言表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教学实践,辅之具体实例,试阐明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如何应用于英语写作中并体现出其价值性与创造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