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以某一工程为例,详细分析城市道路静态区域绿化景观工程施工的内容要点,主要包括表土的采取和复原、绿化地的整理、加强地形控制、植物配置、施工季节以及施工工期安排,然后对城市道路静态区域绿化景观工程施工的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论述,如加强城市道路绿化施工、注重施工过程管理、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开展施工后期养护工作以及注重生态环保...  相似文献   

2.
沿海景观生态是城市发展建设的关键问题,在意大利VARIGOTTI区域的规划中,以景观生态建设原理为理论框架,依托该区域的自然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其景观生态结构和空间布局。从地区特点和区域发展趋势出发,发展区域经济和保持区域特色并行,明确并充分体现区域沿海景观生态特性,努力创造富有沿海景观生态特性的绿色VARIGOTTI。  相似文献   

3.
区域景观生态营建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风景园林学科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当前,区域景观破碎化程度连续走高对区域整体生态安全格局造成了严重威胁。同时,以科学实证为基础的区域景观生态知识积累及其与区域景观空间规划间的转换反馈、评估应用进程均显滞后。从可持续区域景观生态规划目标确定、条件选择2个方面入手,阐述可持续区域景观规划中生态规划决策框架的搭建过程,对区域景观空间可持续性与生态功能决策两者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沿黄河南岸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应用RS和GIS技术,对研究区域Landsat Oli 8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景观安全为出发点,构建景观流运行阻力面,采用累积耗费距离模型,研究区域景观结构与生态功能,提取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等景观要素,最后提出连通生态廊道、加强生态节点功能的景观格局优化方案,为区域生态空间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尝试提出关于大城市区域景观生态规划的模式与实施过程.在分析大城市区域景观生态规划的指导意义、规划原则的基础上,吸收土地规划与景观规划的相关理论,形成大城市区域景观生态规划理论.并以兰州市景观生态规划为例,阐述了大城市区域景观生态规划的分析与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6.
分析乡村景观区域性、被动性、生态性的三大特征,以区域尺度、城乡联动的意识与生态观点作为乡村景观分析研究与规划设计的出发点,提出主导生态因子修正分析法。该方法主要通过区域生态因子的识别、生态因子相关性分析、分析框架、最终模型与生态分析结论、景观生态时间过程的分析和面向区域景观生态战略的规划来实现,为乡村景观规划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景观生态都市主义的研究方向,论述了景观生态都市主义对城市边缘的作用,并根据我国城市边缘区域景观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城市边缘区域景观发展的原则,从而实现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应,项目管理者需要在施工现场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进行把控。以黄浦江东岸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南码头区域景观工程建设项目为例,介绍了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植物选择与预处理、施工现场管理等,概括了本项目雨水花园营造的方式,以供其他园林绿化施工企业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倪畅  周凯  郑曦 《风景园林》2021,28(5):80-85
随着城市扩张蔓延、自然环境变化,处于城市中的深山区与山前平原过渡地带的浅山区易受到多源因素综合作用。判断浅山区景观生态风险,进行景观格局优化,能够有效实现浅山与城市区域的生态安全稳定。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北京市浅山区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利用景观生态学方法、景观格局指数法、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从景观格局、自然要素、人类社会要素3个方面对景观生态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基于评价结果,采用最小累积阻力(MCR)模型构建生态廊道与生态节点,优化浅山区域景观格局。结果表明:浅山区景观生态风险不均衡,其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基本吻合。共识别了10个生态源地,构建了10条生态廊道、14个生态节点,组成点、线、面交织的多层次生态网络。优化了浅山区域景观格局,将有效改善研究区的生态安全水平,对于北京浅山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推动城市形成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3)
<正>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群众对环境的需求不断增长,园林绿化逐渐成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平衡和环境改善的基础。园林树木是用于城市景观和景观区域的木本植物,包括树木,灌木等。它们在景观城市区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景观树木大而致密,根深,可以有效地作为温度调节器,防风,防尘,降噪和保护土壤的城市景观。经常管理,使园林在环境保护,美化生态和经济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在整个绿化维护管理的整个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11.
苏州城区河道水质提升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华菁 《山西建筑》2014,(7):211-213
对苏州城区水环境的治理工作进行了探讨,并总结了近年城区河道水质提升工作的成效,最后提出了对城区河道水质进一步提升的设想和建议,以达到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城市景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艺术性原则是塑造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不断恶化的环境现状使全球追求生态平衡的潮流此起彼伏,生态效益在城市景观中的意义尤为突出。因此,怎样将城市景观达成美学与生态学的统一,这成为如今人们应当加以重视的一个课题。文章以苏州工业园区为案例,研究其景观设计艺术、景观规划的生态追求以及对未来城市景观建设的借鉴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绿色基础设施理念出发,探讨了"河流廊道"生态建设过程中应有的生态修复和保护、多功能复合以及保持连通性等特点。通过对沈阳市蒲河沈北新区段河流生态廊道建设研究,讨论了绿色基础设施理念在河流廊道生态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4.
城市空间环境品质的提升与城市景观设计水平的提高,引发了人们对城市景观价值的研究,本文以城市景观的空间特质与价值体现为切入点,从实用、美学、文化、生态等方面探讨了适宜性城市景观的价值构成。  相似文献   

15.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风景园林学科教育承担着为社会发展培养具备生态意识和生态素养专业人才的责任。景观生态作为风景园林学科的基础支撑和重点发展方向,生态教育与学科建设的结合程度、开展情况成为衡量学科生态化发展的重要体现。文章选取了国内10所开办建筑类、农林类风景园林专业的典型院校,以近3年的本科培养方案及主要生态学课程内容为研究对象,对其风景园林专业生态教育课程结构、内容分布、教学要求、课程类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了目前国内风景园林专业院校本科阶段生态教育的课程构成现状及基本特点,对风景园林生态教育在新时代生态社会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浅析城市园林绿地景观生态系统建设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李艳  孙青丽 《山西建筑》2007,33(28):348-349
介绍了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景观结构,研究了景观生态建设的理论基础,详细地阐述了景观生态学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应用,从斑块建设、绿色廊道建设、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网络化建设等方面,深入探讨了景观生态建设,以创造高质量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6)
Waterfront is a precious resource in urba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and also a key section for ecological protection,so ecological planning of urban waterfront has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he whole region.This study explored ecological planning and design of waterfro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dscape security pattern,analyzed current waterfront in Xianghe County and construction of landscape security pattern for waterfront,provided a basis for the ecological planning and design of landscape.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北京香山多云亭景区设计、施工和管理中应用生态恢复的原理,以乡土地被植物和多年生宿根花卉对林下植被群落进行重建的工程。通过3年多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实践,营造出了多云亭景区丰富多变,具有乡土风格的林缘景观。为人工干扰较严重的风景林、城市防护林等绿地恢复和建植低维护的林下生态植被群落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城市生态绿地构建对于营建城市生态系统及提高公众福祉具有促进作用。探讨、厘清影响城市绿地生态审美的关键因素,对于健康、稳定的绿地生态景观营造及公众生态价值观引导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探讨生态审美的概念和内涵,总结符合生态审美的绿地特征,提出符合生态审美的城市生态绿地构建原则与对策:基于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绿地基础条件及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将城市绿地划分为生态保育型、生态功能型及生态景观型3类生态绿地,构建生态绿地网络;基于绿地植物群落物种构成、空间布局及绿地功能需求,提出6类自然式植物群落配植模式。旨在为营建高生态效益、高景观质量的绿地景观提供规划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三峡人居空间景观的生态特质是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科学总结其生态经验,对"后三峡时期"库区人居环境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通过对其山水环境、簇群人居、滨江岸线和多维绿地4个方面景观生态特质的提炼,分析三峡人居景观与特殊自然环境的系统耦合关系,识别山水关联、簇群交错、蓝绿网络、复合格局主导的景观生态模式与特征.结合三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