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峰  曹阳  葛菲 《计算机工程》2005,31(4):133-135
在分析和比较各种QoS模型优缺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将IntServ/(RSVP)与DinServ、MPI结合起来的端到商混合QoS模型,详细介绍了此模型各个部分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最后,指出了此模型的优缺点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CDMA2000系统定义的QoS属性及其支持的业务类型,重点分析了系统的端到端QoS模型与承载服务的层次化结构,最后指出了系统端到端QoS的实现对CDMA2000无线IP网络以及无线链路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刘志忠  王勇  贺毅辉  彭辉 《计算机科学》2013,40(Z6):19-21,26
服务组合基于多种基本的组合结构,组合多个已有的服务来满足用户的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即QoS)需求。通常,用户的需求直接是端到端的需求,而服务描述本身具有自身的QoS描述。由于所处的层次不同,端到端的QoS需求描述和单个服务的QoS描述存在一定的语义鸿沟。基于层次化本体模型建立QoS本体模型,建立了用户QoS和服务QoS之间的映射关系。并针对基本的服务组合结构,研究了异构QoS本体环境下服务的QoS聚合机制。基于基本组合结构的QoS聚合,提出了完整的服务组合中的QoS聚合算法和QoS转换算法,以满足端到端的QoS需求。  相似文献   

4.
江魁 《微计算机应用》2005,26(5):570-570
在园区网中部署QoS时,为了保证端到端的QoS实现,目前普遍的作法是依靠管理员在各个网络设备上手工进行QoS定义。在大型园区网中,该机制会带来问题:①当要修改某条QoS规则时,管理员必须在所有涉及到更改的设备上重新配置;②手工配置容易产生错误,一旦某个设备上的QoS配置出现问题,会影响到全局的QoS实施;③手工配置的QoS机制分散保存在各个设备上,管理员很难对全网QoS机制进行统一集中的管理及监控。  相似文献   

5.
MPLS QoS属于层次化QoS,称为MPLS HQoS,是QoS特性在VPN网络中的具体应用,它提供一套完整的MPLS QoS解决方案来满足VPN用户多样化和精细化的QoS需求。针对某专有网络通信隔离性和QoS需求,详细阐述对MPLS QoS各种流量模型及其工作原理,提出一套端到端QoS部署方案。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个IP-DiffServ网络的端到端定量QoS管理机制。它基于用户在市场上评估行为,提出了一个选择方案的优化度评估公式,从用户的利益出发,提出了一个基于最大优化度原则的QoS分割算法。它不但可以为用户的业务或业务应用提供端到端的定量QoS保证,还可以提高它们的性能价格比。实验结果很好地验证了该协商机制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无线多媒体网络中端到端自适应QoS保证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张占军 《计算机学报》2004,27(8):1064-1073
无线网络中较高的信道误码率和不稳定的可用带宽等因素给多媒体传输服务质量(QoS)保证带来了新的挑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级反馈的两层自适应QoS保证方法,即应用层QoS和传输层QoS,提出了将应用层的最小流速率λmax和最大帧错误率Emax两个QoS参数映射到传输层的最大端到端帧延迟Dmax的计算公式.在应用层提出了自适应节的系统资源的分配公式、自适应QoS调节算法A和算法B.在传输层提出了保证端到端帧延迟Dmax的包长计算公式,给出了自适应包长调节算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协议的端到端服务质量(Qo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P网络中保证端到端QoS是近年来网络技术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在研究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QoS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多个协议结合起来提供从发送方到接收方的端到端QoS体系结构。较好地解决了应用单个QoS协议所带来的有关问题,最后提出了今后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首先分析了纯Ad Hoc网络环境下具有QoS保证的几种典型路由协议,然后阐述了异构无线网络的体系架构以及异构网络环境下的Ad Hoc路由,包括基于节点位置信息的路由分级路由、提高网络容量的多跳中继路由、实现网络负载均衡的路由,以及跨层路由协议。最后,总结了在异构网络环境下提出的基于Ad Hoc网络多跳中继路由的负载均衡策略的研究工作,分析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0.
现今人与人之间传输数据时越来越依赖于3G移动通信网络,特别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3G)。尽管3G网络实现了网络组件内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但它并不提供用户端到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而端到端加密的关键是有效地管理每一个密钥。因此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端到端加密的密钥管理方案,该方案基于三方Diffie、Hellman密钥协议算法,充分利用了3G的特殊性,只增加一种新的软件,几乎没有改变3G的物理结构。文章还对方案进行了评估,证明了该协议能够提供消息的机密性,以及通信双方双向认证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对于现今飞速发展的无线局域网,提出一种新的分布式资源预留算法DART,其关键部分在于实时性应用中分布式端到端的时间片分配DEA(Distributed end-to-end Allocation of time slot),并添加干涉保护,对于损坏的预留数据包进行修复,以及释放无用预留资源.模拟试验结果表明DART具有更低的时间延迟和较为固定的传输时间,而且每个预留数据流的传输时间基本上一致.  相似文献   

12.
该文对异构网络环境下的QoS映射方法进行了介绍,提出了一种基于简单策略的动态映射方法和实施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保证业务在异构网络环境下传输时得到有效的服务质量保证,并可在一定情况下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一种端到端ATM网络安全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了一种端到端的ATM网络安全通信系统,介绍了其端系统的设计方案,讨论了系统中各种安全服务的设置,并阐述了系统中各功能部件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人机对话中的情感识别对提升人机交互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人机对话系统中的情感识别主要由特征提取和回归两步完成.但是,通常这两个步骤是相互独立的,目标并不一致,难以判断提取的特征是否为合适的情感特征.再者,在特征融合方面,传统方法仅将不同模态特征简单拼接,忽略了不同模态对分类结果影响的大小.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端到端的对话情感识别模型E2E-CER,该模型将情感识别过程整合在一个统一的系统中.此外,还引入了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多模态融合方法,提高了对上下文语境的学习能力,改善了动态特征融合效果.最后基于公共数据集IEMOCAP进行情了感分类识别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同对话情感识别基线相比,所提模型表现明显高于平均水平,表明其在情感识别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适用于多接口多信道无线网络的路由评价指标,DSRM.与传统的评价指标单纯注重网络吞吐量相比,DSRM采用整条路径的端到端时延作为评价指标,以适应日益频繁的时延敏感的应用需求.在DSRM中,综合考虑了网络传输过程中的竞争接入时延、基于等效带宽计算的传输时延、节点内的信道队列因素,并分析了整条路径的端到端重传时延.通过Qualnet仿真,证明了DSRM较WCETT、WEED等路由评价指标在平均端到端时延等网络性能参数上有了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基于Overlay Network的服务网格(SGON)的概念,以此来生成和部署网络增值服务.带宽分配问题是在Overlay Grid上部署和运行增值服务的关键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Overlay Grid在已存在的数据传输网络的上部建立了一个逻辑的端到端的服务传输基础,通过双边的服务水平协议(SLA),提供QoS约束的带宽.给出了包含SLA、服务QoS、流量需求分布、开销等因素的带宽分配问题的模型,同时提供了静态和动态带宽分配问题的分析模型和近似解,最后设计了一种启发式自适应在线动态带宽分配算法.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18.
一种支持端到端QoS的服务网格体系结构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胡春明  怀进鹏  沃天宇  雷磊 《软件学报》2006,17(6):1448-1458
随着网格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缺乏服务质量保证已成为制约网格应用的瓶颈之一.如何建立一个开放的、可扩展的体系结构,是当前支持端到端服务质量的服务网格体系结构研究的重要问题.提出了支持服务质量的服务网格层次体系结构(QESA),并通过对网格服务容器、信息服务与调度服务的服务质量扩展实现了该体系结构,设计了基于资源能力管理与服务预留的服务质量保证方法,讨论了服务质量感知的服务发现和服务调度的实现机制.通过中尺度天气系统降水量预报的网格应用(AREM)对其进行了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基于QESA的服务网格中间件可为网格作业提供确定的服务质量保证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卫星通信网络组网技术的发展,卫星通信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端到端认证是其中一项关键技术.针对目前认证协议效率过低,认证时间过长的问题,在建立卫星通信网络安全认证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新的端到端认证协议并构建了安全认证仿真系统,以语音和视频业务为例对协议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的结果表明安全认证用时远远小于传输用时,充分体现了该认证协议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20.
1 引言开放系统是当前计算环境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上的许多应用都有服务质量(QoS)的需求,比如视频会议、媒体广播、IP电话、远程教育及实时控制等。QoS是目前开放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同时也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之一,是当前研究与开发的热点。 QoS具有端对端的特性。上述应用往往要跨越系统的多个组件,甚至是多个平台,然而对用户而言,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