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旭辉  王宏菊 《石油化工》2002,31(2):126-127
利用微钻石ATR探头傅里叶红外光谱法 (FTIR)对塑胶料进行鉴定。结果表明 :该方法与传统的热压成膜法、溶液铸膜法比较 ,可无需制样直接测定试样 ,具有快速、简单、准确、无损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采用稀硝酸氧化法对多壁碳纳米管(MWNTs)进行表面修饰。利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以及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样品的形貌与结构,采用Boehm滴定法测定了MWNTs表面的羧基含量。结果表明,经稀硝酸表面修饰后,MWNTs的晶体结构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并没有影响其石墨结构,在MWNTs的表面引入了—COOH基团。  相似文献   

3.
王秀萍  卢惠和 《石油化工》2005,34(Z1):856-858
叙述了近几年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在有机硅新产品研发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4.
采用多维衰减全反射(ATR)Zn Se样品池和Zn Se透射样品池采集二次加氢汽油的红外谱图。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红外光谱测定二次加氢汽油二烯值和PIONA(烷烃、异构烷烃、烯烃、环烷烃和芳烃)含量的IR模型。实验结果表明,ATR法建立的二烯值模型优于透射法模型,PIONA含量模型两者相当;IR模型法预测汽油二烯值的标准偏差为0.011,标准法要求标准偏差小于0.02,表明IR模型法重复性要优于标准法;采用IR模型法与标准法数据差别不大,说明IR模型法可以满足快速测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探索了复合钡基润滑脂的制备工艺,制备出滴点较高的复合钡基润滑脂。利用差热扫描量热(DSC)、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研究复合钡基润滑脂的滴点和共晶聚集态。结果表明:癸二酸复合12-羟基硬脂酸钡基润滑脂的滴点比癸二酸复合硬脂酸钡基润滑脂的滴点高;癸二酸复合12-羟基硬脂酸钡基润滑脂的稠化剂分子间形成了氢键,导致稠化剂内部形成了共晶结构。  相似文献   

6.
采用压力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曲轴箱模拟试验、四球摩擦磨损试验考察了含添加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简称MoDDP)润滑油的氧化安定性及摩擦学性能,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原子发射光谱(ICP)、紫外荧光硫测定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对曲轴箱模拟试验前后油样及其润滑钢球磨斑表面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oDDP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可有效提升油品初始氧化温度,降低曲轴箱模拟试验中油样的氧化程度;曲轴箱模拟试验中,MoDDP的加入使高温沉积物明显增多。沉积物元素分析结果显示,S,P,Mo等MoDDP特征元素是其重要组成;曲轴箱模拟试验后,油样润滑性能显著降低,结合油液元素分析及摩擦副表面分析认为,试验造成的液相中S,P,Mo元素的流失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苏旭  黎晓琼 《石油化工》2005,34(Z1):637-638
提出了一种利用控制热裂解温度分析丁苯胶表面氧化产物的裂解气相色谱/红外光谱(PyGC/FTIR)分析方法.借助热重分析结果确定了合适的热裂解温度,PyGC/FTIR分析结果表明丁苯胶表面氧化主要是由于丁二烯聚合所余双键和苯乙烯末端双键不稳定性所致.利用PyGC/FTIR法不但可以进行高分子单体组成分析,通过控制热解温度还可以用于其表面氧化产物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磷改性Y型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母液合成法制备了含磷的Y型分子筛PY。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固体魔角自旋核磁共振波谱(MAS-NMR)、吡啶吸附红外光谱等方法对PY分子筛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过程中有部分磷原子进入了Y型分子筛的骨架中,磷的引入使PY分子筛的强B酸中心与总酸中心数量均下降。  相似文献   

9.
FTIR法研究IPDI/DMPA的聚合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法研究了脂肪族水性聚氨酯乳液制备的关键反应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 /二羟甲基丙酸 (DMPA)的反应动力学 ,并探讨了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该体系反应属于二级反应 ,其表观活化能为 3 0 .1kJ/mol,催化剂的使用可大幅提高反应速率常数 ,但对表观活化能的降低程度不太大。  相似文献   

10.
《精细石油化工》2017,(2):17-22
采用尿素分解法制备镍铝类水滑石(NiAl-LDHs),考察不同反应时间和焙烧温度对NiAl-LDHs的性能影响。采用低温氮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XRD)、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S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程序升温还原(TPR)、CO脉冲吸附等手段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尿素分解法是一种有效的合成较高比表面积LDHs的方法,反应16h可以合成具有双孔结构较高结晶度的NiAl-LDHs;焙烧温度为500℃时,晶化度高,CO的吸附量最大,为7.601mL/g。  相似文献   

11.
采用发散法合成了以乙二胺为核心的0.5~4.0代聚酰胺-胺(PAMAM0.5~4.0)树状聚合物。通过M ichael加成反应,用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对4.0代聚酰胺-胺(PAMAM4.0G)树状聚合物分子外围末端基进行修饰改性,制备了一种PAMAM4.0G-DMC新型阳离子树状聚合物。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FTIR和NMR表征结果显示,合成的产物为改性的阳离子树状聚合物。絮凝脱水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阳离子树状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絮凝脱水性能。  相似文献   

12.
张驰 《润滑油》2014,(4):27-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是油液监测体系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可以追踪润滑油中化学官能团变化,使得对润滑油的整体质量评估更加完善和准确,从而为是否换油或采取其他措施提供参考。傅里叶红外光谱能够提供积炭、水分、乙二醇、氧化程度、硝化程度、添加剂含量等重要信息,这些信息正是新油逐渐劣化的重要指标;从检测效率来看,目前红外光谱最快的检测速度达到120个样品/小时,完全可以满足大型工矿企业数目众多的设备油液监测需求;定量红外光谱技术已经开发出多种与油样状态相关的多种方法,能够确定油样中的酸、碱及水分等含量。在油品分析中心实验室,这些方法避免了ASTM滴定方法程序的繁杂,扩展了红外光谱技术的总体适用性。论文对基于红外光谱技术的状态监测进行了综述,对该技术已经取得的成绩、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并以加强红外在润滑油分析方面的应用为目的,讨论了最新的定量红外光谱技术、红外光谱存在的问题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将制备好的Na Y分子筛同NH4Cl进行铵交换、过滤、干燥并焙烧制得HY分子筛,然后再将HY分子筛同CeNO3进行稀土交换、过滤、干燥并焙烧最终制得CeHY分子筛。对CeHY分子筛进行傅里叶红外(FTIR)、X射线衍射(XRD)表征。FTIR及XRD谱表明稀土Ce的掺杂没有改变分子筛的基本结构,但其结晶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4.
AlPO_4-11和SAPO_4-11分子筛的微波合成及结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二异丙胺为模板剂,利用微波辐射法合成了AlPO4-11和SAPO4-11分子筛,考察了合成压力、HF用量对合成AlPO4-11分子筛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所合成分子筛的结晶度及晶体形貌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微波技术合成的具有AEL晶体结构的AlPO4-11和SAPO4-11分子筛结晶度高、晶粒均匀(为长约5μm的棒状晶体)。通过考察晶化时间对合成产物的影响发现,微波合成的AlPO4-11分子筛是由六方晶系的正磷酸铝发生晶相转化而来的。利用X射线能谱对合成的SAPO4-11分子筛表面硅原子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结合吡啶吸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证实,SAPO4-11分子筛具有B酸和L酸两种酸性位,但由于合成产物表面硅原子含量较少,因此酸性位也较少。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环氧树脂防腐涂层对甲醇质量影响尚不明确的情况,以市售环氧富锌底漆、黑色环氧抗静电防腐涂料以及胺类固化的环氧树脂为防腐原料,将甲醇溶液存放于含这些树脂的容器中,利用高锰酸钾试验法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甲醇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时间和环氧树脂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甲醇能够渗入这三种树脂中,使树脂溶胀并溶出胺类固化剂、锌粒子、黑色导电颗粒到甲醇溶液中,导致甲醇溶液受到污染,甲醇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6.
以氧化铝为载体,Keggin型磷钨酸为改性剂,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氧化铝吸附剂,并对其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以焦化蜡油为原料,考察了负载型氧化铝吸附剂的负载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及剂油比对焦化蜡油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钨酸负载在氧化铝上,磷钨酸仍保持Keggin型结构; 在磷钨酸负载量为20%,吸附时间为50 min,吸附温度为90℃,剂油质量比为1∶10的条件下,焦化蜡油的脱氮率达83.66%。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电弧喷涂方法在钢表面制备了铝锌伪合金涂层和铝涂层.通过力学试验、实海试验、室内腐蚀挂片试验等对比分析了铝锌伪合金涂层的优势.采用电子探针(EPMA)、X-射线衍射(XRD)技术分析了铝锌伪合金涂层在质量浓度为35 g/L NaCl水溶液中的离子渗透情况和腐蚀产物成分,并结合电化学阻抗谱(EIS)方法研究了涂层的腐蚀机理;指出铝锌伪合金涂层鼓包主要是由于涂层发生含锌相选择性腐蚀引起,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在使用铝—铝材料的销—盘试验中,发现C_(36)二聚酸和1,2—亚乙基二醇的单酯能减少磨损。本文在销—盘试验中,使用铝试样,对磨损痕进行研究,力求了解可能发生的表面化学反应和摩擦化学反应的详情。运用的技术包括低倍放大摄影法,扫描电子显微镜法,傅里叶变换红外显微分光法。研究结果显示:在单酯和铝基片间除了摩擦聚合外,还有表面反应。基于这些发现,提出了一新的抗磨机理—首先与表面  相似文献   

19.
采用超声波辅助溶液共混的方法,将多壁碳纳米管(MWNTs)分散在聚乙烯醇(PVA)溶液中,制备了MWNTs/PVA混合悬浮液.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导率的变化和傅里叶红外光谱等对悬浮液的稳定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VA对MWNTs强烈的包覆作用改善了MWNTs在PVA水溶液中的分散性,质量分数为0.5%的PVA水溶...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无需涂层就可获得较高Pd负载量,且分散性好的Pd/堇青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对堇青石载体及孔道表面进行氨基官能团化,然后负载金属Pd。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以及滴定方法表征载体表面及负载的Pd粒子。结果表明,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S)与载体质量比0.015、80℃条件下对堇青石改性12h,所得载体负载金属Pd,可得到最高的Pd粒子分散度,制备的Pd/堇青石催化剂表现出对苯乙烯加氢反应最高的活性。采用N-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TPED)改性堇青石载体,Pd粒子负载量能提高1倍以上,但Pd粒子的分散度降低。此外堇青石的酸预处理不利于其氨基官能团化和Pd粒子在其上的分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