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侯元昇  王晓波 《当代化工》2014,(8):1444-1446
用鄂雅错盐湖卤水进行兑卤,通过改变卤水的镁钾比,使其在蒸发过程中不会析出钾石盐,直接析出含钾品位较高的光卤石。实验结果表明:兑卤蒸发的析盐顺序为氯化钠、硫酸镁—氯化钠、光卤石,蒸发过程中钾收率达79.26%。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四川邛崃平落坝四井所产卤水在常压沸腾蒸发过程中蒸发浓缩规律及盐类析出规律,实测了蒸发过程中卤水的组成及质量浓度,并用物料衡算得到了卤水蒸发过程中体积变化、蒸发水量,以及氯化钠、氯化钾和硫酸钙的析出规律。  相似文献   

3.
针对硫酸盐型盐湖含锂卤水的深度蒸发及浓缩提锂过程,进行了蒸发锂盐析盐规律和一水硫酸锂提取技术研究。以东台吉乃尔盐湖老卤为参考卤水,采用常压等温强制蒸发装置,通过多段蒸发浓缩,获得了锂盐的蒸发析出规律和影响锂盐收率的关键因素;通过卤水除硫、多段深度蒸发,获得了锂离子质量分数高达3.14%,镁锂比从24.52降到1.64的高锂浓缩卤水。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水硫酸锂提取工艺研究,获得了卤水转化法生产硫酸锂的关键过程数据,其中硫酸锂的单程析出率可以达到78.18%。上述研究成果可为硫酸盐型盐湖卤水锂资源开发及其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盐湖提锂后的母液除含有部分未利用的锂之外,还含有大量的钾、镁等资源。提锂母液直接排放一方面会造成有用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会对整个盐湖系统造成破坏。提出一种盐湖提锂母液有用资源回收利用的方法,即将提锂母液在盐田中摊晒浓缩,然后分别与夏季晶间卤水和冬季冻硝卤水兑卤,在盐田中进一步蒸发浓缩,析出的硫混矿用来生产钾镁肥,析出的钾混矿用来生产氯化钾,液相卤水作为生产碳酸锂的原料卤水,从而实现提锂母液有用资源的回收利用,并在相图上对整个兑卤过程进行分析。该方法所有过程均在盐田中实现,工艺成本低、无污染,符合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避免了提锂母液大量排放对盐湖系统造成的破坏。  相似文献   

5.
地下卤水、盐湖卤水及矿石中含有丰富的锂资源,锂的提取多从前两者中进行,所以需要对此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主要对湖北江陵地下卤水蒸发浓缩过程中锂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首先对江陵地下卤水浓缩过程中的析盐规律和锂离子浓度变化规律分别进行研究。蒸发浓缩江陵地下卤水对其进行常量化学组成分析和锂离子浓度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氯化钠浓度随着蒸发率的增大先增大再减少,氯化钾浓度随着蒸发率的增大而增大。在蒸发率为34.80%时,氯化钠开始析出;在蒸发率为66.10%时,氯化钾开始析出。锂离子浓度随着蒸发率的增大而增大。确定析钾点并测出母液中各离子含量,继续蒸发母液研究浓缩过程中锂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为今后从江陵地下卤水中提取锂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察尔汗盐湖灶我国最大的钾镁盐湖,钾盐资源主要赋存在钠盐层的晶间卤水中,晶间卤水主要含KCl、NaCl、MgCl_2。卤水自然蒸发浓缩结晶路线是:首先结晶氯化钠,其次结晶光卤石(KCl·MgCl_2·6H_2O),最后结晶水氯镁石(MgCl_2·6H_2O)。从这种类型的卤水中提取钾盐产品的方法,通常是抽取晶间卤水,在钠盐池蒸发析出氯化钠,卤水浓缩至光卤石点时,将卤水排入光卤石池继续蒸发析出光卤石,卤水在光卤石池浓缩至水氯镁石点时,作为老卤排弃。收获光卤石池中的光卤石矿运到加工厂经冷分  相似文献   

7.
西藏朋彦错盐湖碳酸盐型卤水15℃等温蒸发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开展朋彦错盐湖夏季卤水15℃等温蒸发实验,参考Na~+,K~+∥Cl~-,SO_4~(2-),CO_3~(2-)-H_2O五元体系25℃介稳相图,获得了卤水在蒸发过程中Li、K、B、Na等元素的浓缩富集规律及各盐类矿物的析出顺序。结果表明,朋彦错盐湖卤水在15℃等温蒸发过程中,先后析出菱镁矿和芒硝矿物,最后析出少量含K和B矿物。K和B分别以钾芒硝和硼砂的形式少量沉淀析出,氯化钠在整个过程中持续析出。Li在整个蒸发过程中未见析出,处于持续富集状态。  相似文献   

8.
钾肥生产中产生大量的含钾尾盐水,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如果直接回收会有一部分氯化钾因形成钾石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研究一种将尾盐水及原矿生产车间产生的老卤水进行兑卤的工艺,高浓度氯化镁的老卤液使氯化钠快速析出,而且卤水中氯化钾与氯化镁的大量析出,减少氯化钠的含量,获得优质的光卤石矿。实验结果表明加大兑卤比例,就会加快固样结晶速率,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成矿。同时将本文的研究规律用于指导工业实际操作,获得较好的选矿结果。  相似文献   

9.
硫酸镁亚型盐湖提取锂时,由于卤水中镁含量很高,造成镁锂分离困难。碳酸盐型盐湖在锂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受到碳酸根浓缩的影响,锂离子不能高度富集。通过把两种类型的卤水进行兑卤,析出大量三水合碳酸镁,基本去除体系内镁离子和碳酸根,卤水体系得到简化,得到锂含量较高的富锂卤水,富锂卤水通过添加碳酸钠析出品位较高的碳酸锂,锂的单次收率在80%以上。该方法既解决了硫酸盐型卤水镁锂分离的问题,也解决了碳酸盐型卤水锂的富集问题。  相似文献   

10.
黑北凹地位于阿尔金山山前,其富钾地下卤水储量巨大,该卤水以钠、氯含量占绝对优势。富钾地下卤水化学组成简单,易于提取,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以该富钾卤水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进行了自然蒸发实验。通过实验发现,卤水经过较长的石盐(NaCl)析出阶段后,分别达到光卤石(KCl·MgCl2·6H2O)和水氯镁石(MgCl2·6H2O)析出阶段,最后蒸干于南极石阶段,其析盐顺序为石盐—光卤石—水氯镁石—南极石;其中钾只以光卤石矿物析出,且析出阶段比较集中,在整个蒸发过程中氧化硼(B2O3)和锂则都在卤水中浓缩富集,没有析出。根据卤水蒸发过程中的析盐规律,其与K +,Na +,Mg 2+//Cl --H2O(25 ℃)介稳相图相符,蒸发过程中的体系变化趋势为液相体系点在石盐相区逐渐向远离石盐相点的方向移动,到达石盐与钾石盐共饱线后沿此线向石盐、钾石盐、光卤石共饱点移动,后沿石盐、光卤石共饱线移动,最终蒸干于石盐、光卤石、水氯镁石共饱点。经过对整个蒸发过程中卤水pH及密度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指出可以通过pH及密度的变化来控制卤水的制卤过程。通过该蒸发实验研究,将为黑北凹地地下卤水的提钾工艺实验和后期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富硼锂的青海一里坪盐湖卤水自然蒸发过程的固相夹湿率和物料平衡,计算了各分离阶段和蒸发全程的蒸水率、析盐率、成卤率,分析了整个蒸发过程物料守恒情况。结果表明,各个分离阶段的蒸水率、析盐率和成卤率三者之和均接近100%,整个蒸发过程物料守恒。固相夹湿率呈现的规律性与结晶盐类型及特征有关。本文可为盐湖卤水蒸发过程析出混合固相的组成分析计算、精确配盐以及固、液相中硼、锂等有益组分的分布及流失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过流式电容法(FTC)排出的海水淡化浓盐水为原料,按照制盐工业通用国家标准中的化学分析方法并结合钾钠火焰光度计等仪器分析方法,在蒸发率不同的情况下测定了蒸发结晶盐及剩余浓盐水中的元素组成。对不同蒸发率条件下析出盐和剩余溶液中元素组成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对蒸发剩余溶液中的离子含量进行数据拟合,利用溶度积常数回算得到的误差符合标准。在浓盐水蒸发率为12.67%~39.33%时可以得到平均质量分数达到99.08%的氯化钠;在蒸发率为72.58%~81.58%时硫酸钙析出最多;在蒸发率为66.00%~81.58%时镁盐析出较多。得到的析盐规律为进一步对FTC海水淡化浓盐水进行资源化处理提供重要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盐湖资源长期开采,吉兰泰盐湖卤水逐渐老化,导致再生盐品质逐年下降。为解决卤水老化、SO4 2-富集等问题,对吉兰泰盐湖所处的Na +、Mg 2+∥Cl -、SO4 2--H2O体系,采用恒温冷冻法与强制蒸发恒温平衡法,对船采区卤水冷冻析硝和冻硝后卤水蒸发析盐规律进行研究。考察了冻硝温度、加水率、冻硝时间等因素对析硝率和SO4 2-去除率的影响以及蒸发水率对蒸发析盐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船采区卤水加水率为8%(质量分数)时,卤水密度降至1.197 8 g/cm 3,在-10 ℃冷冻12 h,冻硝后的卤水密度为1.186 6 g/cm 3,卤水中SO4 2-质量浓度降至8.84 g/L,芒硝析出率为73.76%;冻硝后卤水在25 ℃蒸发,卤水密度达到1.260 1 g/cm 3,氯化钠析出率为93.14%,析出固相中氯化钠纯度为96.23%。该研究为船采区卤水生产高品位再生盐的工艺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尧 《河北化工》2014,(6):135-136,139
本实验通过对乌尊硝钾盐矿卤水进行自然蒸发实验,确定盐类结晶析出顺序和钾矿物的最佳分离点,取得卤水到达钾饱和点时KCl的含量以及不同阶段分离时光卤石中KCl含量等基础数据,对提高乌尊硝钾盐矿的盐田收率以及成矿品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放热段设计工作是整个盐水再循环多级闪蒸装置的重要环节。该文讨论了末级闪蒸室盐水温度、浓度、补充水量,补充水管路以及放热段闪蒸室级数等对盐水再循环多级闪蒸装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针对蒸发塘在处理化工浓盐水中自然蒸发缓慢,易出现溢塘的缺点,阐述了在蒸发塘采用机械喷雾蒸发装置,加速化工高浓盐水蒸发的技术。介绍了机械喷雾蒸发器的工作原理;对比分析了不同机械雾化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结合我国西北地区地理环境,阐明破碎式机械喷雾蒸发技术在我国西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下,提高化工高浓盐水蒸发效率的优势及该技术应用引起的水雾漂移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强制蒸发在大柴旦盐湖卤水提钾工艺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柴旦盐湖由于地处草原带,蒸发量小,雨水较多,自然蒸发不能满足钾盐结晶要求,为此本文研究了强制蒸发在大柴旦盐湖卤水提钾工艺中的运用,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可获得KCI质量分数大于95.0%的优质氯化钾.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利用西台吉乃尔盐湖析钾后老卤及冻卤中的锂、硼等元素,对西台吉乃尔盐湖析钾后老卤和冻卤展开了25 ℃等温蒸发实验,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粉晶衍射等方法对析出固体矿物的含量及物相进行了分析,并依据Li+,Mg2+∥Cl-,SO42-—H2O四元体系25 ℃介稳相图对盐类析盐路线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析钾老卤蒸发过程主要析出钠石盐、光卤石、水氯镁石、四水泻盐和一水硫酸锂,其中Li+富集到5.4 g/L左右时开始析出锂盐,而硼富集到46.73 g/L时仍无明显析出;冷冻后老卤蒸发过程中可获得较高品质的水氯镁石,冷冻脱硫后可以提高Li+的富集浓度,但最终仍有一水硫酸锂析出。该老卤25 ℃的蒸发析盐规律与Li+,Mg2+∥Cl-,SO42-—H2O四元体系25 ℃介稳相图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