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几种电磁无损检测方法的工作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宜华  宋凯  杨建桂  任吉林 《无损检测》2008,30(12):928-930
从工作原理入手,对电磁无损检测中的涡流(单、多频和脉冲涡流)、交流漏磁、交变磁场等方法,剖析了它们在激励磁场的成分、频段、作用区域及检测磁场的特性方面的联系和区别。对比了各方法的用途和特点,以期对无损检测应用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在工程中必须对建筑材料质量进行检测。共振法无损检测是一种在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特性检测中广泛使用的技术。介绍了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建筑材料弹性模量进行测量的无损检测新方法,它利用成熟的计算机软硬件以及功能强大的VisualBasic软件开发系统,能方便快捷地测量建筑材料的动态弹性模量,结果稳定可靠,界面可视性强,系统简单。该技术已经成功应用在作者所开发的动弹仪产品中。  相似文献   

3.
红外热波技术在飞机复合材料损伤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外热波无损检测基于物体的热辐射特性,利用主动加热技术,通过相关的检测系统记录试件表面缺陷和基体材料由于不同热特性引起的温度差异,进而判定飞机复合材料表面及内部的损伤。较之于常规检测方法,红外热波无损检测具有非接触、快速、直观、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用于硬币鉴伪的固频涡流传感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常见的一元假硬币特性参数的测量、研究基础上,总结了真伪币电特性上的区别。提出了采用固频偏谐振电涡流传感器进行幅度测量的方法。实现了硬币真伪的快速无损鉴别,获得较高的识别率。基于这种方法的电路设计成本低、识别率高、可应用于商业领域。  相似文献   

5.
复合材料制品的超声检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超声检测技术,对复合材料及其制品进行无损检测,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近年来,国内外的无损检测工作者,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开发工作,并取得巨大进展和明显社会经济效益。美国费城Drexel大学机械工程系J.L.Rose教授主持的材料无损检测实验室,在研究复合材料超声检测方面,成就卓著,富有新意。本文为国内外研究复合材料超声检测技术的新进展及其在生产检测中应用情况的简介。  相似文献   

6.
聚焦于埋地PE(聚乙烯)管线外部土壤空穴的无损定量检测,分析了PE管道内检式微波检测方法。搭建了试验平台,结合多频段微波检测探头,进一步证实内检式微波检测方法及所提检测信号特征、定量评估算法等在埋地PE管线外部土壤空穴无损定量检测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探地雷达(GPR)在木材无损检测应用中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地介绍了国外已有的树木雷达(TRU)系统,运用其基本原理进行了探地雷达(GPR)应用于木材无损检测的理论可行性分析。由于木材本身的复杂成分,因而其介电性质的影响因素很多,对采集到的电磁波进行客观地解释分析仍存在很大困难。笔者列举了探地雷达的处理、分析和解释的方法,指出若合理、选择性地进行树木雷达分析,可以比较科学准确地对内部腐朽、空洞等特征进行探测。  相似文献   

8.
无损检测文化概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曾祥照 《无损探伤》2002,26(2):34-37,31
认为无损检测技术具有丰厚的历史底蕴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无损检测文化体现一种技艺精湛和品质优良完美统一的质量理念。“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量将成为新世纪的主题”,无损检测技术作为“质量卫士”,在现代化大工业生产中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更快、更可靠和更直观--第16届世界无损检测会议综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耿荣生 《无损检测》2004,26(11):565-569
介绍了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的第16届世界无损检测会议的概况,就我国当前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情况和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大型化工装置产品建设质量,就其工艺管道系统错综复杂、焊接与无损检测管理难度大的特点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焊接与无损检测信息进行系统管理,因此NEWS应运而生,本文对该系统的产生、现状、基本功能和发展前景进行了介绍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张小海  陈兵芽 《无损检测》2006,28(11):582-586
无损检测与评价的可靠性取决于检测过程的可靠性。采用适宜的质量控制技术对检测过程的抽样、检测人员、检测仪器、检测数据和缺陷评定等因素进行分析与控制,可以提高检测与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简要介绍了统计抽样、测量系统分析、不确定度评定、故障树与事件树分析等质量控制技术的理论及应用方法,并结合无损检测与评价过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超电磁材料在无损检测领域的应用,采用双负超电磁材料球壳包覆一个微小电流元的模型,应用基于有限元法(FEM)的Ansoft HFSS软件,模拟超电磁材料改善无损检测探头电磁辐射的特性。电磁模型的内半径r_1=1.0 mm,外径为变量;介质ε_r=μ_r=-3,电损耗和磁损耗为0.1;电流元为长0.3 mm、直径0.2 mm,激励电流1 mA,频率为10 GHz,辐射边界。模拟了三种情形下近电场随球壳内外径比值的变化、涂覆超电磁材料的探头在表面开口裂缝附近形成的电场,并与涂覆常规电磁材料的探头形成的近场量值进行对比。试验得出,涂覆超电磁材料的探头其近场电磁特性优于涂覆常规材料和不涂材料,可用于开发未来超电磁材料的无损检测探头。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了太赫兹无损检测技术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应用德国SynViewScan 300连续太赫兹成像系统对复合材料与钢板黏合面进行了检测,研究了太赫兹无损检测技术对黏合面质量的检测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太赫兹波能透过复合材料,获得样件与钢板黏合面的二维太赫兹图像,并能据此评估黏合质量,满足其无损检测的要求。研究结果为复合材料黏合质量及脱黏状况的测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场(厂)内机动车辆无损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泽华  沈功田 《无损检测》2006,28(11):595-597,601
场(厂)内机动车辆属于特种设备,国家对其实施强制性监督检验,而无损检测技术在确保其安全运行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综述了在其检验过程中分别采用的各种无损检测技术,包括目视检测、超声波检测、表面检测以及噪声测试、速度测试、转向测试和液压系统测试等,并阐述了采用这些检测技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To assure the reliability of products and their fitness for use, an approach is described that starts from the required inspection effectiveness targets. Use is made of parameters which characterize the performance and reliability of nondestructive procedur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ondestructive inspection techniques that is required to reach the targets is defined by means of these parameters. This approach allows selection of nondestructive inspection systems based on general objectives regarding detection performance and reliability.  相似文献   

16.
研制了一种高灵敏度的工业管道漏磁无损检测仪,其传感器由多个独立的检测模块拼装而成,每个检测模块的磁化器与检测部件分开。检测部件由相互独立的检测单元铰接而成,能适应工业管道的工况特点,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7.
军用飞机无损检测设备发展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义鑫  杨小林  许泱 《无损检测》2005,27(8):416-417,422
着重回顾国内军用飞机结构件损伤无损检测设备的历史,经历了目视检测、模拟式设备和数字式设备三个阶段;并对相关无损检测设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认为早期诊断、原位检测微机处理及网络化远程探测和评估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高压加氢阀门的工况条件对铸件材料的要求,分析了奥氏体不锈钢阀体铸件的铸造工艺参数及其生产过程中主要的铸造缺陷,从浇冒口设计、型砂工艺、熔炼和浇注、清理及热处理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工艺改进措施。所生产铸件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显微组织、无损探伤及尺寸和外观检测结果均达到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电网绝缘子的无损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红  丁杰  陈汉明  丁辉 《无损检测》2004,26(3):129-131,143
介绍国内外电网绝缘子无损检测的现状,包括产品的出厂质量控制以及挂网后的无损检测方法,指出目前无损检测技术在绝缘子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有色金属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哲军  苗月忠  沈功田  钱华 《无损检测》2005,27(7):379-385,391
有色金属压力容器是航天飞行器关键部件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飞行器的安全及使用寿命。综述了有色金属压力容器在制造和验收过程中重点采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常规射线、超声和渗透及非常规的声发射、激光全息、泄漏和目视检测等,且分别介绍了它们的应用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