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东北电力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以培养卓越创新人才为目标,通过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校内外实习、社会实践等环节完整的教学体系改革,聚焦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通过改革培养现代经济社会所需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强、具有跨界整合能力和动态适应能力的卓越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2.
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开放性食品科研实验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开放型的实验教学模式,作为食品传统实验教学的有效补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证明:食品实验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实验教学是深化传感器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分析浙江农林大学的该门课程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措施。通过优化验证性实验、增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改革实验评价考核机制等,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探索农林院校通过实验教学培养现代化农林业创新人才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4.
《食品物性学》是一门集多领域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基础课,其应用性强、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在当前"双一流"建设和学科工程认证背景下,提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力和竞争力是人才培养必须关注的课题,基于这样的思考,本文对《食品物性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实践进行探讨。通过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究,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实验动手能力,还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及就业竞争力,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广西轻工业》2019,(6):151-152
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培养具有双创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是高职教育的新要求。本文以适应新技术为前提、培养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双创能力为目标,从实践课程改革、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平台体系建设和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对高职机电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对培养创新型设计人才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教学资源,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方法、考评措施,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设计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响应“新工科”培育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人才要求,高校需要对工科专业的教学模式做出改革和创新。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是工科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在培育学生实践、创新等能力上有着较强的优势,为了更好地满足新工科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当前需要针对此课程教学的缺陷,对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培育出优质的人才。对此,文章分析了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内涵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新工科”背景,对其实验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探索,从修订实验教学大纲、增加实验教学课时、建立仿真实验系统、设计多种实验类型、创新实验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职高专电子类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昕鸷  倪勇 《广西轻工业》2008,24(7):125-126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时代对高职高专院校的要求。为了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就要对创新人才的内涵、培养目标等有个清醒的认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本,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介绍了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电子类特色班培养创新人才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总结了以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本的培养思路和培养过程。  相似文献   

9.
《广西轻工业》2018,(5):162-163
为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对生物工程专业《生物分离工程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索。通过改革课程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手段、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和以科研促教学等方面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科研教学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清萍  尧俊英  何培新 《广西轻工业》2011,27(1):155-155,162
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打造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从教学与实践的关系方面探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增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学生实验兴趣,增强实验主动性,培养学生研究型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针对环境科学专业的环境生物学实验教学做了改革尝试,确立了“紧跟学科发展,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改目标;设置了合理的实验内容,压缩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加强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探索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尝试了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建立了合理的实验成绩评价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是我国科技创新、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实验室,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是有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适应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综合分析能力的有的效途径。开放实验室是对实验教学的一种改革,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本文结合吉  相似文献   

13.
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包装工程专业人才、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当前很多高校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制度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建设、教材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本研究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为例,提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提高人才素质培养为目标,通过建设以能力为导向的实验教学体系和特色课程体系,健全实践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实验教学基础设施,努力提升学校师资队伍质量,构建具有包装工程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结合STCW78/10公约以及我国航海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从教师-学生、学校-企业、理论-实践、机制-环境四个方面论述大工程观视觉下轮机人才综合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的基本特征和内涵;依托学校船舶与海洋工程的省级重点学科,提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培养知识广、基础实、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新时代创新精神的轮机应用型人才的新思路;通过四个维度培养平台来实现新时代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能源与动力工程特色专业学生的工程素质,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紧密结合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开展实验室的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校外实践环节的建设、毕业设计以创新和素质培养为中心的一系列教学改革,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我国纺织服装院校"创新人才"培养定位及方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燕 《纺织教育》2006,(5):29-32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变,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上,加强研究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纺织服装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以"创新教育"为理念,以"教育创新"为手段,已成为新时期纺织服装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一、"十一五"期间,我国纺织服装院校人才培养定位不同时期,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改变,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教育要适应时代的变化,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为了满足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高职教育需要培养具有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本文详细介绍了河南农业职业学院通过开展项目设计性实验,在"饮料生产技术"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一些有益的探索,实践表明,基于项目教学理念的实验教学改革,有益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及实验中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改目的。  相似文献   

18.
工科本科实验教学是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印刷工程与包装工程专业为例,结合工科专业的特点和工科本科毕业生的培养目标,针对目前工科本科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实验教学创新改革等方面,对如何提高工科本科实验教学质量进行探讨.本文提出,提高现有实验仪器设备利用率、加强校外实验基地建设;增加实验教师的进修机会、提升实验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待遇;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等措施都能有效地提高工科本科实验教学质量,有助于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许多学科都开始进行改革,高校体育教学也不例外。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渐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当今社会是创新型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注重创新能力和意识,在当前的体育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并且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就高校体育教改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价值进行分析.找出其培养方法,使学生的素质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这就决定了实验必须为此服务。本文从师资队伍、实验设备、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手段、实验考核和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探讨了提高染整实验教学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