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首先介绍了流域管理和不透水面分析的概念,并提出小流域是区域层面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的最佳单元,而不透水面比例是城市建设开发的依据。通过将规划区依据自然地形特性划分为小流域,根据不透水面分析结果进一步将其划分为敏感区、受影响区域、无支撑区域及城市化地区。针对各分区提出不同的开发指导策略。最后以重庆为例说明如何通过小流域的不透水面分析来指导海绵城市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2.
当前城镇化研究关注的重点已从城镇化数量转变为城镇化质量,国内也有较多研究对城镇化过程中的生产要素利用效率进行了探讨,但综合两者对城镇化发展绩效进行解读的研究并不多。本文以长三角41市2010—2018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构建社会、经济、生态三个维度的指标体系来评价其城镇化质量,并利用DEA模型探究其历年的城镇化效率,从质量和效率两个视角解读长三角地区的城镇化发展绩效,进而探讨其空间格局演进特征。结果表明:总体来看,长三角各市的城镇化质量呈上升趋势,但三个维度的城镇化质量演进趋势存在差异,而各市的城镇化效率在整体上提升幅度不明显。从质量与效率分析结果看,长三角城镇化质量较低地区还有较多的规模效率潜力有待挖掘,而城镇化质量较高地区须重视推进技术效率;综合来看,长三角城镇化发展绩效总体上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的空间集聚态势,且城镇化效率对城镇化质量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研究有助于把握“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下的城镇化本质,进而指导未来区域层面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及相关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进行识别,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修复,文章以南昌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采用InVEST模型、ArcMap中的Linkage Mapper模块构建了南昌市基础生态安全格局,并通过电流理论对南昌市国土空间的生态修复关键区域—生态“夹点”及生态障碍点进行识别。结果表明:(1)南昌市共有生态源地42块,共计1697 km2,主要由河流水系和森林公园组成,生态廊道98条,共计568 km,呈现“建成区少而长,周边区域生态廊道多而短”的分布特征;(2)南昌市共有生态“夹点”14处,共计24.36 km,生态障碍点12处,共计32.77 km;(3)综合生态“夹点”、生态障碍点分布及其用地类型,针对性地提出了各类型生态修复及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4.
5.
探究公园绿地与城市功能空间的分布关系及其演变 特征,是促进二者高效协同发展的基础。基于POI及土地利用 数据,借助核密度分析、双变量Ripley''s K函数等方法,以 南京为例揭示了2012、2016、2020年公园绿地、各城市功 能空间的时空关联关系及其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公园绿 地、各城市功能空间分布呈现古城聚集并向主城外围扩散趋 势;2)主城区范围内,分别以公园绿地视角观察功能空间、 以功能空间视角观察公园绿地,均呈现逐年减弱的聚集趋势, 且距离阈值、变化趋势双向趋同;3)古城区范围内,城市功 能空间在公园绿地周边聚集,除商业、居住空间聚集强度先增 加后降低外,其余均持续增强,而公园绿地在各城市功能空间 周边呈现逐年减弱的离散模式。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公园绿地 与城市空间演化理论,为二者高效协同和高品质人居环境营造 提供科学支撑和规划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