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风景园林史作为风景园林专业核心课程,具有赓续本相、以启未来的重要价值,而在专业内涵与外延不断拓展的学科背景下,其教学体系有待不断优化。通过调研,分析归纳当前课程教学中大纲框架“揣小失大”、案例解析“情理两分”、授课方式“重讲轻践”等现实问题。基于协同论视角提出三系交织优化知识结构、情理相融深化认知模式、关联实践形成历史思维的教学体系。教学实践表明,学生能突破传统视角,关注整体环境,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得到根本改变。通过递进式实践体系的建构与实施,培养学生的风景园林历史思维。  相似文献   

2.
许愿  朱育帆 《中国园林》2020,36(1):87-90
生态伦理的概念在其演化进程中因语境转换出现了多种阐释方向。当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础更加偏向于依据生态学框架对传统伦理学范畴进行拓展的狭义生态伦理,其框架是由科学描述推出道德规定。在实践应用中,生态伦理的伦理优越性易被表象化为特定研究方法或量化指标的绝对正确性,从而产生消极影响。对此,近年来学科内不断涌现拓展生态设计人文维度、松动人与自然物二元对立模型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杨锐 《中国园林》2021,37(1):6-11
回顾了《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史》写作的缘起,总结了学科史的特征、结构和内容,划分了世界和中国风景园林学学科的发展阶段.世界风景园林学学科的发展可划分为5个阶段:造园阶段(1828年以前)、孕育和创立阶段(1828-1900年)、现代主义运动阶段(1900年-1960s)、生态运动阶段(1960s-1980s)、多元发展阶...  相似文献   

4.
口述史方法在风景园林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学中,园林历史文化的传承与研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高校教育中,除了历史知识、文化内涵的传授、讲解外,如何发挥高等教育及当代"人"在历史与文化中的主动性亦是一个重要课题。"口述史"方法有别于传统历史建构及研究方式,为学习者提供了解、认知、参与风景园林历史脉络的梳理及文化传承中的新可能。因此,以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教学中的2项实践"口述工艺"及"广州市城市公园建设与发展研究"为例,探讨口述史在专业教学操作过程中的课程设计方法、应用范围以及与传统历史研习思路的差异。认为"口述史"的教学应用更多地以学生主导、以实践操作为主,推进学生多视角的历史认知、参与风景园林历史脉络的梳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推动风景园林历史教学改革与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5.
中国风景园林,是集自然生态、人文理想与人类智慧之大成的产物,而风景园林的品题,则是融合了大量哲学经典、诗词曲赋、书法绘画、民间传说、文人轶事等于一体的、独特的中国艺术,别具一格的东方审美文化。  相似文献   

6.
从城市史和城市化角度对新加坡田园城市建设进行再认识,跳出过去多从绿化手法与形式方面的理解,总结在创造人与自然和谐人居环境的过程中应当学习的几个原则:(1)在合理的生态单元中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化空间模式;(2)放眼大地景观制定长远规划,合理保护与营造自然系统;(3)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城市文化的培育。  相似文献   

7.
刘彤彤  陈芬芳 《中国园林》2012,28(9):108-113
营造学社是我国第一个以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造园史的研究团体。通过对比营造学社与同时代其他研究者的工作,发现营造学社具有研究深入、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对工作思路、研究内容的分析表明,营造学社的研究工作在古代造园研究史中具有重要的奠基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邹文 《风景园林》2011,(6):147-147
对于公共艺术与公共生活的结合,人们听到最多的一个动词是"植入"。它意味着培养、萌发、互动、融合、共同成长,也让我们对两者的未来产生许多期待。城市的主体是谁?我们为谁做设计?随着公共生活的扩展,这些反思声音近年来在设计领域此起彼伏。公共语境下的艺术有哪些特征?正发生着哪些改变?现代风景风林,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载体之一,应...  相似文献   

9.
从因素与机制层面论述了风景园林对公共健康的积极影响与促进作用,对公共健康视角下风景园林建设的原则进行剖析,并提出在园林选址、空间布局、绿化树种选择、种植方案设计、施工质量控制、植物绿化养护等方面进行深化研究,进一步健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0.
从不同的高度,我们会看到不同的世界,也会对观察对象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有不同的认识。如果在杭州西湖小瀛洲之上100m的高空按下一台相机的快门,我们会拍摄到一个被湖水环绕的美丽小岛。经过数百年的营建,这个由西湖疏浚淤泥堆积的圩堤环水小岛,已成为西湖上一座结构独特的精美园林。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园林史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史课程是城市园林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理论课,就史论史的讲解方法不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而应以激发学生热情、分析优秀园林案例造景要素为主,使园林史课程真正起到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翅  徐桐 《中国园林》2020,36(7):54
为使风景园林评论更雄辩,需让评论建立在坚实的证据之上。引入现代口述史作为风景园林评论的一项重要证据,并提出风景园林四重证据法,即让文献资料、影像资料、调研数据和口述史资料相互印证补充。现代口述史既指记录和保存口述内容的方法,也指该过程的产物。区别于传统口述史,其因严谨的操作规范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现代口述史在风景园林评论中的运用方法分为收集式运用和验证式运用2种。收集式运用是现代口述史在风景园林评论中的基本运用;验证式运用是创造性运用。2种方法可以分别或结合使用。最后强调通过严守操作规范、减少听者设计、提前策划倾听和保持评论距离来保证现代口述史在风景园林评论中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邹萍秀  曹磊  王焱   《中国园林》2020,36(7):105
通过文献计量法对已有的科研成果进行统计分析,验证湿地美学在景观美学心理物理范式中的研究意义。研究结果表明:近40年,关于心理物理范式的湿地美学研究主题的已发表文献数量显著增加,特别是从2000—2010年达到峰值时开始呈指数增长,将近一半以上关于心理物理范式的湿地美学研究内容的出版物都在2000年后出版。这些出版物通常来自3个杂志: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环境管理杂志)、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景观与城市规划)和Wetlands(湿地);通过四大范式的分析比较,检选的136篇出版物在景观美学范式下提到了湿地美学,其中大部分概念都是等义或近义的,验证了景观美学范式同样也适用于湿地美学;在湿地美学研究中,有部分文章跨越了一个以上的范式,其中心理物理范式的使用频率高于其他3种范式,心理物理学范式的综合运用已经成为很多学者的共识。最后从心理物理范式中对湿地美学未来的主要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应该完善其理论体系,丰富其研究内容,综合考虑公众态度对湿地美学研究的影响,以期为湿地空间的可持续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湿地美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现代中式设计风格已在建筑,环境和室内设计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通过对其概念和发展的诠释以及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认为现代中式别墅建筑与环境设计主要经历了商品房发展雏形期、竞争rJ热化期和理性回归期3个阶段,有形式仿古式和简化传统式2种主要设计手法,其设计要点主要集中在景观元素运用、建筑单体设计,材料应用、色彩选用和文化元素应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冯纪忠先生在《人与自然——从比较园林史看建筑发展趋势》一文中,以人与自然共生问题为核心,紧扣不同时期的审美主客体关系,用“形、情、理、神、意”五字中文范畴概括了中国传统风景园林审美历程的重点阶段,并以此为参照对日本(古坟晚期至江户时期)和英国(17世纪末至20世纪初)园林史进行梳理,其研究有着不可低估的跨文化美学意义。通过解读此文中有关中国传统园林史的断代思路、三国园林艺术的优缺点比较以及全球审美环境发展趋势展望等观点和论述,认为他的综合比较研究模式和“形情理神意”五字逻辑范畴序列,可为研究、整理、发掘、传播中国乃至世界各个地域传统园林发展史中的生态智慧提供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16.
段旭东  刘原平 《城市建筑》2014,(24):121-121
美学思想一直在园林建筑发展过程中有着很深刻的影响。在园林建筑修建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体现禅宗美学思想,将禅宗美学思想应用到园林建筑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对中国园林建筑的良好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美学思想一直在园林建筑发展过程中有着很深刻的影响。在园林建筑修建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体现禅宗美学思想,将禅宗美学思想应用到园林建筑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对中国园林建筑的良好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