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言华 《园林》2021,(3):38-46
采用文献学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明清时期古徐州之地的徐派园林。结果表明:文献记录这一时期园林共115处,其中,皇家园林14处,私家园林73处,官署园林2处,寺观园林6处,书院园林8处,公共园林12处。由于漕运的发达,带动古徐州地区的经济繁荣,人文交流不断深化,区域园林进一步发展繁荣,徐派园林进入成熟期。  相似文献   

2.
董彬 《园林》2021,(3):27-37
依据大量查阅历史文献资料,对古徐州地区宋元时期的园林类型进行收集和整理归类,梳理出7个类型: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祠堂园林、书院园林、陵墓园林、公共园林。结果表明,以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为主体的宋元传统园林,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已形成整体风格为"自然、大气、厚重、精致"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恰逢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徐州举办,是向公众展示徐派园林的好机会。【方法】徐派园林展园(即徐州园)设计以徐派园林发展的3个重要历史时段为切入点,展现出徐派园林的起源期、鼎盛期和定型期的造园艺术特色。【结果】总体设计采用三段式的空间布局形式,形成台地城苑、汉代庭园、山水诗园3个叙事篇章:第一篇章采用高台筑园的形式来表现徐派园林起源于“台地城苑”的概念;第二篇章采用中国传统“一池三山”的造园模式,展现徐州汉代庭园堂榭高悬的景观特色;第三篇章以叠石假山结合摩崖题刻的形式,展现徐州宋代园林的天然与雅致之美。徐派园林展园造园艺术特色鲜明,园林建筑采用新汉风风格,叠石理水技艺高超、富于变化,植物配置古朴写意,园林小品极具徐文化特色。【结论】徐派园林展园旨在溯源徐派园林根脉,展示其不同时期的独特造园艺术特色。希望吸引更多的专家学者加入徐派园林的研究中来,让更多的人知晓这类地域性代表园林。  相似文献   

4.
徐派园林是徐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和载体,其孕育于先秦,鼎盛于两汉,发展于唐宋明清,焕发于现代。该文首先从汉代建筑营造思想、布局形式入手,探究当代新汉风建筑的合理布局;其次,从汉代建筑构造形式特征入手,提取汉代建筑的细部特征和做法;最后,采用现代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及新工艺的“四新技术”,以古为新,蕴以新意,以期为当代新汉风建筑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依托典籍、诗文中有关六朝时期园林造园意境的论述,从史学角度对中国园林意境理论的起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晋永嘉前后至刘宋末年的南渡徐人在解放个性、亲近自然的过程中,思想、情感与自然山水相互融通,提出一种全新的造园理念——"师造化""意境念"。这是目前有据可查的中国园林意境理论最早的论述,亦是中国园林意境理论之发端。  相似文献   

6.
姚雪艳 《园林》2001,(6):10-11
在欧洲古典园林之中,意大利园林具有非常独特的艺术价值,不管是其丰富多变的园林空间塑造,还是其独具匠心的细部设计,都反映出耐人寻味的造园特质,而这种特质是其它欧洲国家的那些气势轩昂、规模庞大的皇家贵族园林所无可比拟的。意大利古典园林的规模可能不大,但它与当地的气候、地形、人文  相似文献   

7.
隋唐时期室内设计艺术文化成就非凡。本文研究了隋唐时期建筑的木结构、材料、壁画纹样和室内陈设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隋唐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至今影响着中国现代室内设计,在有效促进现代室内设计不断朝向民族化本土化发展的同时,也不断书写着中华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有着悠久造园历史的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世界三大造园体系之一,在世界造园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古典园林与其他园林体系相比.有着独特的个性和本质上的区别,它滥觞于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华夏传统文化,并根植其中,同诗歌、绘画等艺术形式互相影响.彼此渗透。河南在北宋之前一直是汉文化的中心地区,唐宋时期的河南园林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产生过~定的影响。本文试对唐宋时期河南洛阳园林的起源、形成,发展、文化内涵和地域性特点作如下探析,以求加深人们对它的存在价值以及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上的地位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9.
赵光华 《古建园林技术》1985,(9):12-17转52
园林是把自然美、人工美,与为了提供生活上的便利所进行的各种构筑物,以及人文景观,这四者,密切的融汇起来。本文介绍了从战国时代到民国时期北京地区园林的变化和发展。同时介绍了北京地区园林的历史久远与内容深厚的全面的概念。  相似文献   

10.
赵光华 《古建园林技术》1986,(11):45-48转23
园林是把自然美、人工美、为提供生活便利所建造的各种构筑物以及人文景观这四者密切融汇起来的产物。本文介绍了从战国时代到民国时期北京地区园林的变化和发展,同时介绍了北京地区园林的久远历史与深厚内容的全面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该文先对隋唐时将作监的组成、职责及长官的选任进行了阐述,然后从三个不同方面进一步探讨了将作监在隋唐皇家建筑业和其他工程营建业上的作用,以及将作监如何在工程修建中行使法令规定的职权,具体表现为将作监在修建宫殿建筑,以及修建陵庙、太庙和庙观,疏通道路和运河、制造军需器械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最后总结指出将作监所负责营修的工程以及在隋唐土木营建中的作用,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了隋唐时期的建筑工艺水平和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12.
卫红  刘保国 《华中建筑》2011,29(12):154-156
从汉至唐,洛阳私家园林类型多样,其美学特征鲜明,主要通过园的规模、性质、环境空间以及追求的艺术境界来体现的,往往与园主的社会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个人情操以及造园的选址、手法有很大关系.该文通过对汉唐时期洛阳私家园林典型实例的分析,来论证其具备自然山水和写意山水同存的环境特征、恢宏壮阔和平淡青远并蓄的空间特征、雄浑壮美和...  相似文献   

13.
玄胜旭 《华中建筑》2013,(10):136-141
在佛教寺院中的经楼与钟楼是早期佛寺的重要布局要素之一.但是,由于中国早期佛教考古发掘资料的缺乏,我们尚不知道其具体布局情况如何.因此,该文基于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有关佛教文献记载,以及敦煌莫高窟佛寺壁画和韩日早期佛寺遗址资料,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佛寺中的经楼与钟楼布局变化进行整理分析,得到如下结论:由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在佛寺布局中的经楼与钟楼,由佛殿后边至佛殿前边、由中心院落以外至中心院落以内迁移,但其左右位置却无定制.  相似文献   

14.
曾雅洁 《室内设计》2023,38(1):147-152
在历史城市保护和发展的动态过程中, 叠加的历史环境是重要的研究对象。不同“时 态”的历史遗迹不仅表现了当代历史环境的复杂 性,也表达着城市时空演变的内在逻辑。聚焦金 元洛阳城(洛阳老城)与隋唐洛阳城的空间叠加 现象,剖析两座古代城池内在的空间和功能联 系。探究从隋唐到金元时期,洛阳城池规模骤 减的现实背景下,古人在充分尊重山水格局、利 用自然资源环境、沿袭街巷空间结构、保障城市 功能复合、恢复人文生活场景等维度的营城策 略,总结洛阳老城隋唐时期的历史环境和选址 逻辑,窥见先人借势营城的规划智慧。  相似文献   

15.
区域自然山水对营造诗意的栖居环境具有根本性作用,探究传统智慧中基于自然山水格局的都市区域景观营造的理论方法至关重要,隋唐长安都城区域景观是综合性、区域性考虑的典范。首先研究关中自然山水空间内外层次与组织结构,然后将研究区分为外圈边界关隘层、中圈水利农田层、内圈城市本体层,从结构、模式、分区、选址、朝对关系、借景、轴线等角度讨论结合关中自然山水格局的区域景观营造方法。研究所得结果显示:山、塬、原、滩、河嵌套穿插的山水空间,4类关隘景观,6类水利农田景观区,"高敞-六爻"模式的空间规划原则,以南山为阙的朝对关系,融合南山峰谷与功能需求的非均衡复合轴线景观等。对隋唐长安都城区域景观营造与自然山水和谐统一的方法措施进行研究,以期有助于区域空间规划等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李畅 《古建园林技术》2023,(164):115-118
湖石是中国传统园林营造理想山水的核心之物。以明清江南地区纸上园林中的湖石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园主、观游者等纸上园林作者对湖石园林环境描述的主位视角,从形貌特征、场景要素和空间图式三个方面提炼出明清江南文人在园记和园画中的集体湖石意象,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湖石景观在主观环境体验中的观、游和品题意趣,以便认知明清江南地区园林中湖石景观的物化之形和象外之意。  相似文献   

17.
广州园林发展史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宏烈  潘广庆 《规划师》2002,18(5):25-28
岭南的气候环境,为广州自古以来的园林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作者系统梳理了广州园林发展的历史脉络,旨在为今天的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研究之用。  相似文献   

18.
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一书被引率极高,说明文化成为园林研究的热点。中国传统文献学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也是其表现形式,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可缺少对文献学的学习。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拓展,文献的利用范围也随之变换和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