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针对高职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出现的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脱节、职业能力重视不够、招生形势低迷等问题,提出了实施计算机类专业整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思路,以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例,制定了"基于三重能力培养,面向岗位自主选修"人才培养方案并阐述了其内涵,给出了自主选修模式的课程体系构建步骤及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为其他高职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大学工程类专业教师不仅应具有较强的课堂教学能力,而且必须具备指导学生实验、实训的技术指导能力。这是保证大学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条件。因此,大学工程类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必须重视教师的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建设"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3.
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校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结合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注重职业技能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为目标,探讨了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改革与实践,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实验教学在培养药学类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我校药学类专业实验教学现状,从管理模式改革、实验教学新体系构建、多元化考核方法建立,对药学类专业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与探索,改革后的实验教学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验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为我校该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电信销售流程再造为背景,以高职通信服务类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阐述了电信全业务经营下服务类人才素质技能要求,在分析通信服务类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技能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培养符合行业要求的通信服务类专业人才提出四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工科院校材料类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制定和执行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工程应用性人才,如何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尤为重要。结合我院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优化了专业课程体系,经过实践,实现了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7.
新工科建设给应用型本科教育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思路。如何适应新工科的要求,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培养出满足地方和国家当前产业发展需求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是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内涵建设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以河南工学院计算机类专业建设为例,探讨了在新工科背景下如何通过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工学结合、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出了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  相似文献   

8.
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有待解决。以本校市政工程专业硕士为例,探讨了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强调应着重培养专业硕士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强就业竞争能力;改革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把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的评价作为主要评价目标。实践表明,本校市政工程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为其它工程类专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纺织工程专业人才专业素质培养成效明显。本文分析了纺织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从课程体系、工程实践训练和课堂理论教学质量的改革等方面探讨现代纺织工程专业人才专业素质培养质量提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了一大批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优的中药类大学生,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作者希望通过本文对中药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现状的分析,给中药类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提供一些方法与途径,为完善中药类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尽一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1+X”证书制度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研究,阐述目前在“1+X”证书制度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模式改革所面临的问题,依托现有校企合作平台,通过建立电子商务专业与“1+X”实训基地试点,探索“1+X”证书制度下实训基地教学改革模式,带动专业内涵建设的改革与创新,以期实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职业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职“百万扩招”最大的突破是,高职院校招收了大量的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由于高职学生生源结构不同和发展途径不同,高职院校应采取分类教育和差异化培养的方式,实施“1234人才差异化培养模式”,即坚持“1个中心”,构建“2个模式”,培养“3类人才”和加强“4项管理”,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双高”院校文化建设现状和文化自信培育的良好契机,对“双高”院校建设面临的挑战进行文化分析,阐述文化自信对“双高”院校建设的独特价值,为探索基于“双高”院校建设的文化高职建设策略,推动学校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为实现“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双高”院校建设目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精细合成单元过程是化工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直接影响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通过对该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同时改革课程评价方法,教学实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高职水利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遵循"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专业技能与岗位技能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对接"的原则,对水利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等内容进行改革,提出了水利类专业工学结合的"2+1"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项目化课程体系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实践。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应准确认识和理解“互联网+”的内涵,充分利用和发扬“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和优势,通过引入校外资源、建立量化标准、制定考核方案等举措,建立健全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和高职院校特点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效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17.
结合教育部提出的“新工科”建设思想,对传统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课程建设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革。通过“换热器原理与设计”课群建设,设计了理论与实践、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相结,形成学科知识的交叉与融合的专业教学改革方案;同时,对“新工科”背景下的课程群的建设及教学方法改革和专业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为工程素质教育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分层次培养电子商务实用性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商务作为新兴的专业,其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就业出现了诸多困难。本文结合作者所在学院进行的高职高专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工作的改革实践,提出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分层次培养电子商务实用性人才”的人才培养思路,探讨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19.
“3+2”中高职衔接转段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培养模式。这种联合培养模式有利于中职学生职业技能提高,达到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更能适应区域经济及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人才的需求,也可推进高职教育的发展。从分析中高职衔接转段的现状的基础上,以吉林化工学院为例,从将高职网络课资源覆盖合作的“3+2”衔接培养的中职学生、学生中职期间已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者免考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学分累计与转换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被称为“静”的逻辑的形式逻辑与被称为“动”的逻辑的辩证逻辑,二者既对立又统一。虽然在研究对象、适用领域以及产生依据等方面有所差异,但二者之间密切相关、互为补充。“静”的逻辑是“动”的逻辑的前提和基础,“动”的逻辑是“静”的逻辑的动力和目的。形式逻辑作为“静”的逻辑,既不是形而上学的世界观,也不存在被辩证逻辑彻底否定的可能。青年学生要正确认识两种思维工具的重要性,自觉树立“动”“静”结合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