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民城市"理念的引领下,探索社区生活圈公共绿地与大都市发展之间的有机协同路径,阐释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社区生活圈内涵和精明规划治理途径,分析公共绿地在大都市中的发展特质、外延价值、管理权属,以问题为导向建立多维度分级目标框架。首先从空间维度的整体层面满足人民的美好需求,使社区生活圈公共绿地适应城市空间结构,保证具有公平性的系统性网络布局;其次从价值维度的要素层面把握人民城市的人本价值,使社区生活圈公共绿地满足多元人群需求,提供具有包容性的公共服务;最后从时间维度的机制层面依托人民城市的主体力量,保证社区生活圈公共绿地可持续良性运行,形成精细化协调统筹、精确评估供需、精准落实对策的多维度精明规划,从而塑造具有凝聚力的、有机秩序的社区生命体。  相似文献   

2.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全域休闲化发展阶段,以人为本、人民城市等理念的提出也意味着如今的规划越来越重视居民个体的生活需求。在此背景下,文章依据不同的出行时间、距离及频次,划分“社区—城镇—都市”三级休闲生活圈,并提出各圈层休闲规划要素及管控指标,构建休闲生活圈体系框架。然后,以嘉定新城为例,结合高德地图POI数据探究休闲生活圈体系规划的具体内容,并与嘉定新城空间规划对接。这将补充现有城市专项规划,有助于高品质人居生活的落实保障,具有服务未来城市人居生活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7)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沈阳市民在日常、周末、节假日三个生活圈内的运动休闲行为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日常生活圈,以对场地和器材要求不高的传统性项目为主,住所旁的小区空地、公园绿地、社区健身点是主要活动空间,利用半径为1公里;周末生活圈,以健身类、娱乐类项目为主,社区健身点、广场、公园是主要活动空间,利用半径为3公里;节假日生活圈,以与自然环境十分贴近的项目为主,旅游景点、远郊公园是主要活动空间,利用半径为400公里。  相似文献   

4.
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资源,在人民城市理念下,这一城市最好的空间资源应转为面向市民的生活空间,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上海西岸更新为例,应用空间生产理论,分析多元主体协同生产滨水生长型空间的机制显示了其必要性.其中,由政府生产的空间表征层面、由开发商运用资本循环逻辑生产的空间实践内容,以及由公众使用...  相似文献   

5.
梁启航 《城市住宅》2022,29(3):54-56
随着上海城市建设进入存量规划时期,居住社区人口的构成复杂多样、居民的生活需求各有不同、居住空间的环境要求愈来愈高等问题逐渐突出,通过分析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规划理念和实践建设经验,提出提高居民社区生活品质的城市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6.
裴雨凝  汪永臻 《居业》2022,(11):118-120
步行生活圈的提出,标志着新时代城市规划理念和方法的重要转型。本文基于开放住区概念的界定和基本特征的概括,梳理了我国住区的发展演变历史,并指出了封闭住区的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步行生活圈视角下城市开放住区规划设计的主要方法与思路,即优化空间结构与功能组织、构建完善的配套设施、优化交通服务系统、优化公共活动空间、提高住区的安全性等。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升,城市公共服务由重绝对数量转向重精细质量。供需矛盾突出、评价方法落后、精确定量化程度低等问题均影响着城市公共绿地服务评价有效性和策略针对性。现有评价方法倾向从区域整体衡量服务水平,然而通常情况下,日常生活圈才是使用者享有公共服务的主要范围,已有评价体系未能准确评估公共绿地的实际能效。以广州天河区为例,展开需求导向的15分钟生活圈视角下城市公共绿地服务评价研究,复合应用多重数据和分析方法,对城市公共绿地服务进行了多指标、多层级评价,并针对不同类型空间提出针对性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丘陵城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形成了差异化的社区生活圈地理区位模式,进而影响居住用地空间形态建构。本文以具有典型丘陵地貌特征的大连市为实证研究对象,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空间研究基本单元,通过内部地貌特征、近邻环境条件共同作用,归纳不同社区生活圈地理区位模式,分析居住用地空间演变过程与空间形态特征,并提出居住用地发展策略。研究表明,社区生活圈地理区位模式分为山谷式、边坡式、山麓式、城鞍式、近港式;不同地理区位模式的居住用地在空间演变过程与形态特征方面构成着对应关系,以此提出生态补偿与查漏补缺、地域要素向城市渗透、因势附形与虚实结合、整合预控与高效供给并置的适地性居住用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10.
传统城市规划对公共服务配套重视 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城市公共服务 的完善程度,也对生活圈的构建提出了新的 挑战。本文以重庆市潼南区为例,通过研究 中小城市居民生活的行为特征、对公共服务 的需求以及城市服务配套现状,从生活圈尺 度、边界、设施配套等方面提出了中小城市 公共服务规划对策,以期为生活圈时代的中 小城市公共服务规划提供参考,丰富生活圈 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1.
李乐宁 《城市住宅》2022,29(3):202-204
在生态文明新时代背景下,城市有机更新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发展理念,通过对衰落的城市区域进行改造与建设,以全新的城市功能替换衰败的空间,促使其重新焕发发展活力与人文记忆再生,进而实现高质量城中村改造.立足城市有机更新视角,结合"十四五"发展方向,对王湖村城中村改造规划新理念、城市更新视角下王湖村城中村改造规划的强化...  相似文献   

12.
首先从医疗产业的基本特性出发论述了医疗规划在控制医疗成本、改善医疗资源配置方面的重要意义,指出医疗圈的划分是医疗规划的前提和技术难点,并分析了国内外医疗规划的经验与问题。然后基于医疗规划与医疗层次、医疗模式等方面的关系,从环境行为的视点对日本的三个典型医疗圈划分进行了案例分析,重点探讨了基于居民的购物圈与通勤通学圈等生活圈来划分二次医疗圈的具体路径与方法。最后将我国南京市、上海市的医院分布数据与日本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以此探讨日本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发展由增量转向存量阶段,社区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空间,其可持续发展方式是城市规划领域积极探讨的热点,关于生活圈的研究也逐步成为城市社区更新的重要方面。通过文献研究和分析,首先总结出大型居住社区生活圈在建设规模、功能布局、交通体系及人口构成4个方面的特点和相关的问题;其次基于"城市人"理论提出生活圈优化的三大途径,即基于社区空间环境整合的绿色空间更新途径、基于多维活力的功能布局营建途径以及基于资源共享的城市路网激活途径;最后针对龙泽园街道的空间环境进行详细研究总结,从绿色开放空间体系、就业与服务设施布局、街区尺度与路网密度3个角度提出生活圈优化策略,进而为同类社区生活圈更新治理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4.
张浪 《园林》2021,(5):1-1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膨胀和城市规模盲目扩延导致了城市环境污染愈加突出、生态系统破碎、文化延续断裂、供给服务不均和人性关怀薄弱等一系列生态、文化和社会问题.我们不得不思考:怎样的城市才是人民向往的?怎样的风景园林才是人民需要的?怎样的风景园林才能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从"绿化城市"到"...  相似文献   

15.
陈圣华  陈俞静 《建筑经济》2023,(S1):258-261
在全民休闲时代的大背景下,休闲已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这对新一轮的城市更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研究全民休闲时代居民休闲需求变化的新特征,剖析新时代城市更新中需要破解的城市休闲问题,分析城市功能休闲化的趋势,据此提出全民休闲时代背景下城市更新的思路和具体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需求的不断提高使得传统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与城乡居民日常需求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社区生活圈”概念在对城区中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进行规范的同时,也间接导致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日益递增,亟待在城乡融合规划视角下对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统筹配置。文章基于现有公共服务设施规范标准,结合现状基础、发展潜力和人群需求,对云南普洱市思茅区的城乡地区进行生活圈体系重构,对城区划定5 min步行生活圈、10 min步行生活圈和15 min多方式生活圈,对乡村划定10 min步行生活圈、15 min电动生活圈和30 min机动生活圈,并提出全域生活圈概念。在此基础上,根据地区经济情况、人口规模和发展潜力等因素确定各级公共服务中心,提出城乡融合规划视角下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优化思路。  相似文献   

17.
钟梦琪  陈晓明 《城市建筑》2023,(15):93-95+109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以人为本、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乡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村民作为乡村生活的主体,其日常活动反映人们对乡村空间环境的使用情况。研究从不同村民的日常活动的时空范围与特征出发,结合问卷调查与访谈数据进行调研与分析,构建适应人口结构、产业特征、交通方式的岭南新型乡村社区生活圈,以及其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活动空间,从而探索适应岭南乡村特色的新型社区生活圈的规划策略与方法,为岭南地区乡村公共服务配套及乡村规划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体检在城市更新与治理中的 重要性日益凸显,既有城市体检的不足也日益明 确。既有工作框架一方面存在人本化考量不足 的问题,多为自上而下的分析视角且数据时空精 度受限;另一方面缺乏数字化的通用性架构,难 以适应新时期精细化的分析需求。本研究一方 面基于2022版住建部城市体检指标体系,探索 在多源时空大数据支持下,融入人民城市理念, 拓展和优化人本化体检指标体系;另一方面探 索数字化城市体检云平台建构,满足动态监测、标准口径和实时交互需求,从而实现城市体检的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治理创新。最后以徐汇滨 江某片区为例,展示该平台的应用。本研究为人民城市理念下的数字化城市体检提供了新思路, 是数字技术促进城市体检范式创新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休闲时代”悄然来临,越来越多的城市正结合自身特色,努力建设成为高品质“休闲之都”。本文分析梳理高品质城市休闲要素体系包括文化要素、景观要素、空间要素、产业要素和公服要素。并以潍坊为例,探讨构建高品质城市休闲要素体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基于时空间行为的城市生活圈规划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北京的城镇化发展由“外延式”走向“内涵式”的深度发展时期,着力解决职住错位、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公共设施配套不足、与周边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城市生活问题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居民对重构紧凑、完整、便捷、网络化的城市生活空间的诉求日益强烈,城市空间结构亟需调整.在贯彻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人为本”的思想,结合国内外城市生活空间研究与生活圈规划实践进展,梳理、总结已有研究中城市居民时空间行为特征,提出构建以“基础生活圈-通勤生活圈-扩展生活圈-协同生活圈”为核心的城市生活圈规划理论模式,并在北京的实体空间上进行了实践探讨.认为基于时空间行为的城市生活圈规划可以推进公共服务在不同阶层、不同地域空间上的均等化,是解决目前城市问题,优化城市生活空间结构,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切实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