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猛志 《山西建筑》2014,(1):201-202
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背景,对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进行了研究,分别介绍了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对皇家园林、文人园林、日本园林的影响,指出园林艺术产生在古典文化氛围中,中国的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传统艺术。  相似文献   

2.
刘庭风 《园林》2021,(3):1-1
园林流派常以地域划分,最常见的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岭南园林和巴蜀园林特色较为鲜明.这一园林流派的划分是因为研究、生产、宣传和旅游4个方面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经济腾飞直接触发园林事业的蓬勃发展,原来以上述4个地域为中心的园林架构,已经满足不了全国各地园林对自身定位的需求,小地方园林流派由此诞生.  相似文献   

3.
梁敦睦 《中国园林》2000,16(6):65-67
本文先阐明点景的含义,再从点景的实践与目的,辨景施治,点景物的造择与定位,材料的量和质等5个方面说明了点景施工的准备工作。然后根据实例归纳出衬托、平衡、呼应、镇定、对比、逗引、强调、暗示、诗意、动感、野趣、自然等12种点景艺术手法作为本文的重点,最后指出点景的“八要八忌”作结。  相似文献   

4.
沈福煦 《园林》2009,(4):40-41
园林作为一种艺术文化,它的研究方法除了与其他艺术文化门类(如绘画、诗歌等)比照外,还须从深层哲理中去分析、但中国古代的艺术文化研究,一般都不是主动地作深层哲理性研究,而多是从表层的互相因借中来表示、领悟。园林的学问.多是在园林以外,在诗词歌赋、绘画书法中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及佛教思想等传统文化与中国园林的关系,得出了中国古代园林在传统文化沃土上最终成为自然情趣和文化精神相融合的产物的结论,提出了应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汲取提炼、丰富园林创作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传统文化观看中国园林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吴隽宇  肖艺 《中国园林》2001,17(3):84-86
中国园林艺术之所以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蓄的意境,原因在于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的丰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本文尝试从中国传统文化各教派的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禅宗思想及其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来窥探中国园林发展之一斑。  相似文献   

7.
理解园林文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金柏苓 《中国园林》2003,19(4):51-53
园林自初创之日起就是人类意识中理想王国的形象模式,也是各文明民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理念的艺术模式。一个园林造出来了,文化层次是高是低,基本上就决定了,并不以人们对它的解释为转移。园林文化应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创造,即:创造景观和创造生活。缺乏生活园林艺术会趋于空洞化,并指出探索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应该借鉴传统的智慧和精神。  相似文献   

8.
常敬靖 《居业》2021,(3):18-19
建筑是园林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人与景物之间进行沟通的特殊途径.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建筑艺术的魅力久经千年而不衰,依旧散发那无与伦比的美丽与光彩,这充分的反映出中华民族先进的审美观点.本文主要是通过了解园林建筑特点、传统园林建筑形式与现代景观设计中仍常见的建筑类型,来阐述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建筑艺术.  相似文献   

9.
余高红 《华中建筑》2011,29(9):38-40
该文对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当代价值进行探讨。鉴于有学者把中国传统文化视为当代景观建设中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该文首先剖析了传统园林文化与当代环境危机及当代中国景观的文化认同危机之间的逻辑关系,指出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然后,通过论述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中的观念体系和技术体系,指出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传统园林的观念体系在应对当代生态危机、重建中国景观认同中的价值。最后,对传统园林技术体系的发展空间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林晓东  苏加群 《广东建材》2011,27(7):194-194
(1)中西园林起源的形似性:前者起源于灵囿和园圃;后者的源头是圣林、园圃和乐园。园囿是各自私家园林的原型。灵囿和圣林则用于“通神明”或是“敬上帝’均与早期宗教活动有一定关系,也分别是各自游乐园的先声。  相似文献   

11.
彭钟 《华中建筑》2006,24(2):129-131
中国体现在古典园林方面因地制宜、以小见大、情景交融等经典的造园手法值得我们传承下来并有所运用。  相似文献   

12.
左燕平 《城市建筑》2014,(27):200-200
本文从水的形态、特质简要阐述了水在山水园林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系统地整理分析,对中西方园林理水艺术进行了比较,对两者各自的艺术风格和特点进行了论述,探讨了东西方在园林理水艺术手法上融合创新的可能,以及园林理水艺术在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宏顺梅园为例,探讨了如何将中华古老的梅花文化融入园林设计与梅园景观建造之中,通过园林造景要素符号的变形、夸张、寓意、组合,达到外在的梅花园林景观形象与内在的梅花文化趣味的妙合,从而创造出高文化品位、耐人寻味的梅园景观作品。  相似文献   

14.
张杰  黄哲  陈月华 《华中建筑》2009,27(9):141-144
该文首先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语素概念,并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了能够运用于现代造园之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语素之种类。为了更好地将中国传统文化语素与现代景观设计结合在一起,对其景观设计中的转化手法和应用方式做了初步探讨。最后通过案例与应用说明,我国的传统文化语素具有富有特色的表现力,任何一种都具有其内在的美学规律,如何在设计实践中体会和灵活应用,对我们设计的民族性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园林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儒、道、佛思想体系交融渗透其中,恰似“三教合一”的传统文人思想的物化.人们可以从园林的组成元素中感受到这些无形的思想理念.声景的构成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有自然的风声、雨声、水声及虫鸟之声,更有古琴之韵与戏曲之境.由此构成的园林声景,与古典园林的环境浑然一体,构成了自然与人文和谐交融的绝妙交响曲.  相似文献   

16.
17、18世纪中西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激发了欧洲对中国艺术的热情,追溯了这一促使中国造园术在欧洲得以传播的时代背景,着重分析了其中对中国造园术在欧洲传播影响甚巨的人物与思想,诸如"中国热"的兴起与法国"洛可可"风格的关系,传教士对中国园林艺术的推介作用等。特别论及中国造园术在英国"如画园林"的兴起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威廉·钱伯斯对中国造园术在欧洲传播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拓展中的传统园林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园林在当代城市发展中仍具有强大生命力。结合现代中国城市景园的经典实例,从城市拓展本身在风景绿化方面的需要进行剖析,指出对中国传统的园林本质要素继承和发展的重要性现实性。以及传统园林在城市拓展中的发展趋势,并提供绍兴柯岩景区的规划与设计案例,以期达成对城市园林艺术的传统精神与现代需求最佳结合之共识。  相似文献   

18.
邬东瑶  庄岳 《中国园林》2010,26(1):37-40
同一文化系统中的各种文化形式间都有着内在、有机的联系,这些文化形式从不同程度上具有共通性。带有强烈精神特征的中国古典园林属于中国文化大系的一员,它与诗、书、画、语言、戏剧等同属心态文化的产物,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深层的文化共通性。流传至今的古代造园专著非常有限,而诗词、画论、文论等却浩如烟海,如果能够把握不同文化形式的共通性,把相关文化形式拿来作一种"通感"式的比照研究,将大有裨益于我们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研究。以园林文化与语言文化为主线进行对比论证,初步探讨中国传统文人思维的3种典型特征,即综合整体性、辩证性和诗性在园林文化与语言文化等相关文化形式上的共通性表现。  相似文献   

19.
王洪海  唐安惠 《山西建筑》2007,33(29):351-352
详细地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分布,深入地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几种造园手法,展示了我国古典园林独特的艺术风格,以促进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研究,从而推动现代园林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传统文化对苏州造园艺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新美 《安徽建筑》2008,15(2):10-11
文章从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四个基本要素出发,探讨了"天人合一"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对造园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