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公园城市"理念的提出开启了新时代中国城市绿地发展的新篇章,适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当前,在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之下,城市绿地系统结构优化、管控革新和内在进级面临全新挑战,亟待探索公园城市目标下的中国城市绿地系统新型发展模式与可持续优化路径。工业革命后,英国伦敦城市绿地系统历经百年发展,完善的绿色框架受到全球广泛推崇。在系统梳理英国伦敦城市绿地系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政策框架、建设实施、信息共享、绩效评价、后续管理、运营参与等方面重点阐述其在我国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方面的特色亮点和成功经验。对标当前我国城市绿地系统建设面临的问题与需求,从战略指引的顶层设计、问题导向的功能响应、数字支撑的管控平台、多方协同的建设实施、灵活多样的运营模式5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城市绿地系统优化建设路径,进而为我国"公园城市"目标下的城市绿地系统的科学建设提供参考借鉴与发展指引。  相似文献   

2.
张浪  朱义 《园林》2019,(1):2-7
中国城市经历近40年高速发展之后,逐步进入了质量转型发展期,以上海为例,在高质量转型发展阶段,提出了建设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总目标,建成更具活力的繁荣创新之城、更富魅力的幸福人文之城、更可持续的韧性生态之城。城乡绿化是支撑"创新、人文、生态之城"的重要绿色基础设施,为建立与全球卓越城市相匹配的超大型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提升城市绿化品质的"绿化、彩化、珍贵化、效益化"(以下简称"四化")建设,出台了《关于落实"四化"工作提升本市绿化品质指导意见》(沪府办[2018]60号),本文重点对其概念内涵、工作基础、主要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进行解读,探索超大型城市绿地系统提升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十八大"提出了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上海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领跑城市,在未来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进一步聚焦发展质量、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充分学习借鉴国际经验,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中心城公共空间建设,强化城市软实力提升,建设"魅力上海"。  相似文献   

4.
从1970年代提出以来,生态城市经历了从构想和概念到目标体系,再到具体行动的演进过程,是美国城市规划理念应用和务实演进的典型代表,研究其演进规律和发展趋势对总结美国城市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从发展阶段来看,生态城市可细分为理念探索,目标设定和应用,指标评价体系构建和广泛实践、完善和务实推进四个阶段。在城市规模扩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以及各类主体对城市治理诉求增加的背景下,美国的生态城市理念也产生了新的内涵和特点,在目标体系方面,更加注重经济的生态化转型、社会进步和以人为本,更加突出目标体系对行动的指导性和政策有效性的评价,强调基于"目标—行动路线"的建设模式,在建设行动方面,更加强调行动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以及管理手段的信息化。总结美国生态城市理念的务实演进规律和发展趋势,有利于推动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实现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相似文献   

5.
张浪  仲启铖  张瑞  张桂莲 《园林》2024,(1):4-10
中国城市建设在近50年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快速城市化过程也导致了生境破碎、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低效等问题。在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和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背景下,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的建设对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旨在辨析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的概念及内涵,总结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的主要特征,梳理其发展历程,提出城市绿地生态网络主要构建方法 ;同时,明确其作为应对城市生态环境胁迫和挑战的重要途径之一,及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以期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理论,为中国城市绿地网络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生态园林城市是中国城市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和挑战所提出的,是在园林城市基础上新的发展阶段和目标。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为指引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发展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基本保障,其规划如何进行调整与响应,仍需进一步探索。在基于生态园林城市新的要求分析和当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约束剖析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目标与功能响应内容,并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评价展开讨论。对于规划编制,从规划空间、关注范畴、编制策略、编制程序和辅助决策五方面提出了响应的可能。而在实施评价方面,从实施评价过程、内容和力度方面提出了响应。研究对当前我国生态园林城市的申报和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生态文明"和"城市双修"两大国家战略的指引下,中国城市进入了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以下简称"上海2035")明确提出建设"低碳韧性的生态之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的努力,上海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中心城区与伦敦、纽约等全球城市相比,生态空间品质仍是影响上海城市竞争力的短板。选取上海市中心城区的典型代表——静安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高密度城区当前发展面临的困境,引入"城市针灸"的原理,对生态空间进行渐进式的干预,践行卓越全球城市的品质追求,同时提升生态空间质量。  相似文献   

8.
袁川乔  卢旸 《城乡规划》2023,(3):99-107
城市绿地系统的科学规划与有效管控对城市的生态功能、景观价值、社会效益均有重要的意义。在公园城市理念下,城市绿地系统面临从保量到提质的重要转型,其规划与管控也面临更加精细、高效的现实需求。文章探索了成都地区城市绿地系统体系构建,立足功能需求、要素供给研究绿道选线方法,基于定性与定量评估探究公园绿地规划布局及设计策略,并探索精细化、定制化功能引导方法,高水平构筑公园城市绿地空间结构;在绿地系统管控层面,从指标、空间、功能三个维度构建一套“底线约束+目标引导”的管控模式,在满足城市绿地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建立绿地品质提升和特色塑造的管控体系,支撑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  相似文献   

9.
城市绿地空间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研究——以无锡市区为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颂  刘滨谊 《中国园林》2010,26(3):14-18
在当前快速城市化进程和资源紧缺条件下,迫切需要以发挥生态功能、社会效益等综合功能为目标,符合城市空间快速演化规律,指导城市绿地规划与建设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城市绿地的发展与城市空间的发展相辅相成,或相互抑制、或相互促进,是一对耦合的关系。探索和研究二者的耦合规律和模式以达到双方共存、综合效益最大化应列为重要的研究内容。提出一种城市绿地空间与城市生态功能、城市发展空间相互促进的耦合分析方法,基于GIS和多目标分析技术,以无锡市区为例,确定城市绿地与城市发展的耦合区域,为无锡市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张浪 《园林》2024,(1):2-3
<正>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人类与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具有一定功能的网络结构,在其概念范畴下,形成了城市生态网络、城市蓝绿空间生态网络、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等。其中,城市绿地生态网络是在城市及其影响范围内,以提供生态与社会双重服务功能为目的,以城市建设用地内的城市绿地及城市建设用地外影响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林地、湿地等生态空间为要素,以连续性生态廊道为联结,所形成的网状空间系统。在用地紧张的城市化区域,城市绿地生态网络是提高用地复合效能的主要途径,其组分构成决定了其是城市生态系统组分主体之一,是与人居环境关系最密切、最可调、且投资相对低的生态空间载体。与传统城市绿地系统不同,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与居民对城市绿地的 功能需求发生着较大的变化,人们越来越重视人与自然的交流 和共处。城市绿地更新从只满足基本的生态功能向公园的共享 和花园的生活演变。而花园作为城市绿地的一种表达方式与场 所空间,在城市绿地更新中扮演着由量到质的重要角色。从分 析花园的概念特征、发展及在上海城市绿地中扮演的角色出 发,建立起以场所属性为主导的花园设计理念,进而以此理 念在上海城市绿地更新实践中进行探索,为建设花园人居城 市、改善城市公共环境、打造宜居城市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上海城市困难立地识别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策  郑思俊  张浪 《园林》2021,(2):7-12
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上海在建设用地紧张与生态之城建设的双重压力下,存量用地转型发展成为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途径.上海作为典型的高度城市化地区,未来生态建设极大依赖于城市困难立地开发与利用.对上海城市困难立地资源进行识别及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上海市开发边界内(中心城区域)已规未建绿地中城市困难立地占比达到76.2...  相似文献   

13.
首先分析了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指出包括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内的城市管理能力是实现人们享受较高的城市交通方便性(城市机动性的提高),同时避免城市交通的外部性及对城市环境和全球气候环境的影响的重要因素。正是由于有比较明确的城市交通政策导向,面临城市快速经济发展和城市面积的扩展,与国内一些曾经希望适应小汽车发展的城市相比,上海城市交通状况和城市环境质量具有明显的优势。为此,对上海的城市交通政策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指出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一些曾经十分有效的政策其作用正在降低,人们必须对上海城市交通政策的顶层设计进行调整,将上海建设成为世界绿色城市交通之都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绿地生态城市已经成为各大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各大城市都在开展园林绿地工程的建设,以便更好地保证城市生态环境。园路是城市园林绿地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为此,论文探讨了园林绿地工程中园路的具体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5.
赵毅  李伟 《规划师》2020,(5):42-44
建设人民城市、健康城市,提升城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露出的城市发展问题和短板,文章提出"厘清两对关系、构建两个体系、提质四类空间"的规划思考,具体为厘清平时与疫时、城市与区域的关系,构建适应性强的公共卫生体系、现代化的城市治理体系,通过规划这一公共政策补齐"医护空间"短板、重视"社区空间"建设、发挥"蓝绿空间"功能及再现"乡村空间"活力。  相似文献   

16.
自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以来,中央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绿色环境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迁安市的绿地系统规划为例,阐述如何在旧城更新的趋势下,完善旧城区的绿地系统,形成绿色网络,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7.
王丹丹  李雄 《华中建筑》2012,(7):109-112
“绿地”是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空间体具有综合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面对不同类型的城市灾害.绿地可在不同层面发挥避灾作用,从而完善整个城市的综合防灾体系。该文通过相关文献回顾,指出目前城市综合防灾体系规划中绿地避灾功能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从规划和建设两个层面探讨城市绿地避灾作用的实现途径,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防灾体系、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相协调。实践以承德市营子区绿地系统规划的避灾建设作为实例.从而达到理论对实践的综合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国土空间品质优化与美好人居创建的背景下,城市设计由侧重于物质形态空间设计转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绿色城市设计,并更加积极地从公共空间塑造走向城市全域的体系构建。在此背景下,通过回顾以绿道、古驿道及碧道建设为代表的珠三角线性廊道实践,从规划目标、技术手段及建设成效3个方面总结分析实践中的经验与不足。分析认为蓝绿网络整体向着复合化的方向发展,但其网络性和系统性的不足导致生态要素的流动循环效应发挥不充分,城市建成环境所需的绿色资源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在此基础上,从绿色城市设计所关注的自然、社会、城市三者间互动的视角出发,提出全域蓝绿空间网络构建策略及实施路径,以蓝绿网络作为韧性绿色基础设施支撑城市生命系统,以网络的再自然化实现城乡环境修补,以社会文化活力丰富网络内涵,以蓝绿网络构建为契机,促进社会经济协同发展,为高质量城镇化发展提供绿色路径。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建设导向下的城镇发展建设,需要切实平衡人与自然的空间发展矛盾,应用多源数据分析和判断如何建设一个体系更健康、结构更合理、功能更完善的城市绿色空间体系,具有重要的规划探索和实践意义。选定目标鸟种,研究建立其潜在生境空间参数指标体系,运用多源数据分析潜在生境、廊道和踏脚石增设需求。构建以鸟类生境为代表的特定类型生境网络、指导城市绿色空间布局。随着多源数据获取成本的逐步降低和物种类群生境参数的逐步深化发展,该方法在研究城市生境网络构建和绿色空间布局上的作用还将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20.
在绿色生态城区理念的指导下,章丘绣源河绿色生态城区在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绿色市政4个专项方面进行规划设计,设定各自的设计目标,明确了绿色生态城区的发展方向,确定了生态城区的最终目标定位,打造一个绿色、生态的绣源河城区。绣源河生态城区的规划设计丰富了现阶段的生态城区建设的内涵,为改善城市粗放发展模式和提高城市建设水平提供借鉴,引导城区绿色化、生态化和低碳化发展,为以后章丘市城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