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2.
超高压致死微生物技术在饮料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峙 《冷饮与速冻食品工业》2000,6(3):15-16
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如要杀灭微生物,工业上大多采用改变环境温度的热力学杀菌法。但热力杀菌常会使食品产生加热臭,并使热敏性营养成分损失、变色,及产生其他难以克服的变异现象。对此日、美等国自1989年以来相继推出了超高压杀菌技术,应用于饮料等食品加工中,且其实际应用方面的技术问题已被不断攻克,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作现就超高压致死微生物技术在饮料生产中的应用作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4.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茶叶的国家,现在是世界上第二大茶叶生产国和出口国,同时也是茶叶消费大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对茶叶的消费向多样、优质、方便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茶饮料随之问世。茶饮料在功能上既有解渴功能,又具有营养保健的功能。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防癌抗癌、防高血压、抗辐射作用;茶氨基酸是茶叶中特有的氨基酸,近年发现其具有防治老年痴呆的作用;咖啡碱可以增强循环,有利尿的作用;茶汤中所含的VC、溶于水中的钾、钠、铁、氟等元素,对调节人体血液的pH平衡,保持人体健康也… 相似文献
5.
7.
植物组织培养是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项生物技术,它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植物体的一部分进行无性繁殖,而产生完整植物个体的方法.组织培养具有生长周期短,增殖率高,培养条件可人为控制,管理方便等优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种植业尤其是设施园艺产业的发展,以及对优良药用植物和绿化树木等高品质种苗需求的日益增加,组织培养技术在众多植物品种中逐步取代营养繁殖或种子繁殖来生产种苗.组织培养技术不仅能实现在人工可控环境下进行种苗的工厂化高效生产,而且还能脱去植物的病原菌和病毒,保持优良特性,因而得到广泛采用.目前,组织培养方法已在花卉、林木、药材、果树、薯类作物等100多种作物快繁领域得到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8.
9.
10.
提出了饮料生产中所使用的甜味剂应具备的条件要求。在比较了蛋白糖、甜菊糖、甜密素、糖精钠等甜味的味质、使用安全性后,着重阐述了蛋白糖的构成、溶争、常温与热稳定、酸稳定、营养、等特性,也讨论了在使用中应与其它甜味物质混合使用的必要性。还介绍了蛋白糖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12.
13.
大豆油体富集物是一种天然的乳化剂并具有独特的豆香风味,将其溶于水形成的乳液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及稳定性,以大豆油体富集物为原料制作新型饮品,不需要额外添加乳化剂,且省去了繁琐的均质过程,本文以大豆油体富集物为原料,研发一款新型饮品,确定了新型饮品的配方参数:大豆油体富集物添加量7.00%(w/w)、脱脂牛乳添加量45.30%(w/w)、白砂糖添加量5.02%(w/w)、低甲氧基果胶添加量0.19%(w/w)、饮用水添加量为42.49%;确定了新型饮品最优杀菌方式为750W微波杀菌90s。在不加任何防腐剂的情况下,杀菌后的新型饮品在最佳贮藏温度4 ℃,可保存30日以上,贮藏15日内为最佳饮用期。研究可为液态食品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以枸杞叶为原料,开发研制具有保健作用的枸杞叶饮料及枸杞叶茶。介绍了这两种饮品的生产工艺,并对其护色方法及稳定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为了充分了解生物技术在食品分析中的作用,对近年来在食品分析中出现的生物芯片、生物传感器、免疫技术和酶法分析等新的生物技术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主要特点及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认为生物技术检测方法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在食品分析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能,其应用几乎涉及到食品分析的各个方面,尤其能对许多过去难以检测的成分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简要阐述了生物技术目前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几个主要领域,介绍了现代生物技术对食品加工工艺、改善食品营养组分、食品添加剂的功效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