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油气回收的关键环节是回收“大呼吸”排放的油气。  相似文献   

2.
油气集输工艺和自控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工艺系统(1 )西部油田。长庆油田油气集输过程经历了“单管常温输送工艺”、“单管常温密闭输送工艺”、“井口加药、管道破乳、大罐沉降脱水技术”、“井口投球、多井阀组常温密闭集输工艺”和“含蜡原油热处理常温输送工艺技术”等 5个阶段 ;在原油稳定和轻烃回收利用方面采用了“大罐抽气与轻烃回收联合工艺技术”、“伴生气轻烃回收工艺技术”和“轻烃综合利用技术”,较好地解决了轻烃的回收问题 ,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吐哈油田油气集输主要采用单管不加热混输、投球清蜡、一、二级半布站相结合、计量站选井计量、余热利用、中低压…  相似文献   

3.
随着奥运会临近,北京市环保局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治理行动,其中实施加油站油气回收综合治理项目尤为引人瞩目,北京1100多座加油站将在2007年加装油气回收系统。美国OPW石油设备有限公司作为“油站安全环保设备专家”,一直致力于以现代化的加油站产品、技术和服务来提升加油站安全环保水平。围绕油气回收项目的话题,本刊近日专访了OPW公司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大中国区总经理陈春辉先生。  相似文献   

4.
衣巍  崔丹 《石油库与加油站》2021,(2):19-23,M0003
对近年来一些加油站依据《GB 20952-2007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安装的三次油气回收系统运行效果不十分理想的问题,从产品设计、标准规定和运维监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建议:一是在油气回收系统真空泵后的油气管道上增加一台流量计;二是在解析泵后的管道上增加一个气/液分离计量筒;三是在膜组件之后的排气管上增设一个油气浓度传感器;四是在PLC和触摸屏内增加“油气回收系统运行自诊断”程序;五是PLC装置与环保检测部门联网的RTU装置进行整合;六是合理储备油气回收装置易损件;七是在油气回收系统膜组件后对空排放管上安装一台油气浓度传感器;八是建议对有关标准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等方面阐述了油气回收的必要性,结合国内外油气排放标准,重点对冷凝与吸附组合法油气回收系统进行了介绍,提出了油气回收技术的适用性建议和安装油气回收装置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油气回收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介绍了不同油气回收方案,对油气回收技术的规模和经济效益进行了论证。指出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油气回收装置,避免造成有害气体的转移排放。  相似文献   

7.
详细阐述了加油站卸油油气回收、加油油气回收和油气排放处理系统的工艺设计,分析了现有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8.
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受环境、运维保养以及设备本身等因素的影响,故障率会逐渐增多,从而影响加油站加油油气回收效率。从油气回收工艺入手,分析了影响油气回收效率的因素,并结合工作实际,针对油气回收设备出现的故障,对加油油气回收设备的各个部位进行分析,提出故障的排除方法和应对措施,从而确保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的正常使用,有效保障油气回收系统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加油站排放的油气不仅加重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同时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油气回收技术是减少加油站油气排放最有效的方法。在简要介绍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的基础上,阐述了三次油气回收系统在整个油气回收系统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三次油气回收系统的工艺流程,论述了当前在我国应用的加油站油气排放处理装置主流处理工艺;根据装置的工艺特点,从管道设计和设备布置的角度,针对新建加油站和已建成运营的加油站,均提出了增设三次油气回收系统的工艺设计方案,为三次油气回收技术的实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根据强制执行的有关控制汽油油气排放污染的三个国家标准,阐述了实施三个《标准》的环保与节能意义,强调汽油密闭装卸、密闭储存和密闭运送是实施三个《标准》的关键,探讨了汽油装卸时气液比对油气回收设计的影响,以及内浮顶油罐不能在汽油装卸过程中实现油气回收和现用的压力/真空阀不能有效控制移动储油容器“小呼吸排放”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加油站建设应设置油气回收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单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加油站在设置油气回收系统的情况,指出加油站油气产生及分布的主要部位和设置油气回收系统的必要性,建议在新建或改建加油站时,应做好安装油气回收系统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2.
大庆外围气田复合排水采气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排水采气技术是气田进入高采出程度期间 ,探索出的新的排水采气工艺。本文从低压低产气井的特点出发 ,对什么是复合排水采气及复合排水采气原理进行了阐述 ,并结合现场实验数据 ,对复合排水采气技术应用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吉拉克凝析气田发育有两套含油气层系,上部为带油环、具正常压力、高凝析油含量的三叠系凝析气藏,下部为异常高压、低凝析油含量的石炭系凝析气藏。根据这两套油气层的特点,提出利用下部石炭系凝析气藏天然气对上部三叠系凝析气藏实施自流注气开发的设想,并围绕这一设想,进行了开采方式论证、室内实验、数值模拟等研究。研究结果认为:井下控制自流注气的开采方式对提高三叠系凝析气藏的凝析油和油环油采收率有显著效果,方案具有实施性。推荐的实施方案是:憋压1年,再自流注气开采20年。其开发指标与衰竭式开采20年的开发指标相对比,可提高三叠系凝析气藏凝析油采收率85%、油环油采收率32%、天然气采收率39%。  相似文献   

14.
枯竭油藏改建储气库注采运行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先进的可视化气驱物理模拟研究手段,设计出直径为6 cm,长度为60 cm的高温、高压钢管填砂模型,模拟地层条件下枯竭油藏改建储气库注采运行;分析了储层物性对储气库库容的影响;测定多次注采后油气水饱和度的变化,研究多次循环注气、采气过程中的气液渗流特征及对注采气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枯竭油藏改建储气库多次注采,既能提高原油采收率,又能增加储气库库容.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洛阳石化总厂瓦斯及凝缩油回收设施的概况,回顾了近几年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整改过程,从能源的回收、安全生产和环保治污三方面入手,对瓦斯储存设备、瓦斯输送设备、火炬点火设施、凝缩油回收系统和高低压瓦斯管网工艺流程等几方面进行了问题分析和效果对比,提出了利用卷帘式干式气柜和喷水式螺杆压缩机回收压送瓦斯实现节能。  相似文献   

16.
郑颖 《断块油气田》2006,13(1):50-52
目前对具有气顶的普通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方面的研究甚少,主要矛盾是在合理利用气顶能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原油的产量但又不至于发生气窜。通过对实例的研究,采用水平井进行开发,在进行水平井参数优化的基础上,解决了该矛盾。  相似文献   

17.
������������������б�ʵ���о�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是我国陆上发现的较大气田之一 ,目前对该气田分析的 5口气井的气油比为 15 .9× 10 4~ 98.9× 10 4m3 /m3 ,是个湿气田或干气田 ,然而初步的实验研究结论恰恰相反 ,该气田确是一个凝析气田。气藏类型经验判断表明 ,该气田可能是“常规干气田” ,也可能是“无油环凝析气田” ,处于干气藏和凝析气藏的过度带 ,没有统一的结论。相态实验研究表明 ,该气田为特低含凝析油的凝析气田。实验还发现 ,退泵降压观测到的露点压力与进泵升压观测到的雾和油花消失的压力不相同 ,后者大于前者 ,而且相差很大 ,说明该气田凝析油一旦析出 ,就较难气化。气油比改变露点压力也相应改变 ,气油比升高 ,露点压力降低 ,说明高气油比井的气含量大、油含量少 ,使油完全溶解在气中的压力就低。定容衰竭预测结果表明 ,该气田的反凝析油量很低 ,但是如果气井在井底压力低于露点压力下经过长时间生产 ,井底周围地层中仍然会有凝析油聚集 ,造成反凝析油动态污染  相似文献   

18.
In the field of global oil and gas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ve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deep sea exploration,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deep exploration in mature areas, and improvements in recovery efficiency and supporting technologies. The oil and gas industry in China has entered the stage of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of both shallow and deep sea areas, conventional and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and onshore and offshore exploration", withonshore deep areas,deep sea areas,and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as important exploration priorities. Oil and gas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has seen 14 breakthroughs made in key areas and 6 key tasks to be completed in the fields of "onshore deep exploration, deep sea exploration,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recovery efficiency improvement and support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ies". These developments will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orderly succession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nd the efficient use of oil and gas resources to achieve a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oil and gas industry in China and boost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overseas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9.
苏畅  郭平  李士伦  郭肖 《海洋石油》2003,23(2):41-44
时至今日 ,获得凝析油气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方法仍旧是常规的实验手段 ,即采用模拟油 (如煤油 )和模拟气 (如氮气 )。模拟流体典型的界面张力值约为 3 0mN/m ,这与凝析油气的界面张力范围相比高出数十倍 ,在应用该实验曲线时通常采用经验的界面张力校正方法。文章采用实际凝析气体系在真实长岩心上采用稳态法测量了真实凝析油气相对渗透率曲线。而后 ,用常规的煤油和氮气体系测量了目前用于数模和试井输入曲线的代凝析油气相渗曲线。比较两者的区别 ,并采用CMG单井径向一维数模比较了采用不同相渗曲线作为输入曲线时的地下径向凝析油饱和度分布 ,油气采收率。结果表明 ,凝析油气相对渗透率与常规的煤油 -氮气体系相渗差别很大且凝析油气相渗具有明显速敏性 ,两个不同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对凝析油气的最终采收率影响差别很大。凝析气田开发时应用真实的现场凝析气流体和储层岩心作真实凝析油气相渗曲线来作为指导开发方案设计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
������������PVT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凝析气井在高温高压下取其储层流体称之为PVT取样,其目的是通过在室内分析该流体,得到表述储层流体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参数。在现场中通常不采用井下取样,原因是:井下温度、压力高,作业困难;井筒中自上而下的温度和压力变化,导致凝析油析出,使油气比随井筒变化且规律难循;地面取样安全可靠、施工方便。对如何在地面取PVT样作了全面和详细的介绍,包括:取样井的选择;取样前的设备选择;各类取样井的产量调整;取气样的工艺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取液样的工艺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分离器样品的质量检验等。该技术在对塔里木盆地凝析气井地面PVT取样时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PVT样品的室内分析,获得油气的摩尔组分、双相偏差系数、流体变化规律、露点压力、压力和体积关系、反凝析液量、反凝析压力、全相图分析等数据与资料,为优化开采方式和制定增产措施,提高油气采收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