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岳峰  傅凡  戴菲  曾辉 《中国园林》2023,39(7):109-114
气溶胶污染对人居环境健康构成了严峻挑战,绿地是缓解气溶胶污染的重要有机生命体。既往研究集中于二维形态绿地与气溶胶的相关研究,对三维绿量景观格局与气溶胶空间规律的定量化研究很少。基于遥感影像提取AOD数据并结合三维绿量模型得到三维绿量,并计算三维绿量景观指数,然后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定量探讨了两者的相关和回归规律,进而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探讨了两者的空间规律特征。研究揭示了:1)CA、PLAND、LPI、COHESION、AI的增加对降低气溶胶浓度具有核心作用,PD、LSI的增大对气溶胶浓度增加具有核心的促进作用;2)气溶胶与各指数因子都属于非线性关系,CA、PLAND、LPI与气溶胶浓度呈反比关系,而PD、LSI与气溶胶浓度呈正比关系,三维绿量调控气溶胶浓度的协同作用规律模型为Y=1.154 7-0.000 1CA-0.007 2PLAND+0.029 1LSI;3)缓解气溶胶污染的三维绿量核心景观指数为CA、PLAND、LSI,其阈值分别为602、87.61和4.56,并提出阈值调控策略。旨在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交通和工业排放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先前研究 并未充分理解剔除交通和工业排放前后绿地景观格局对气溶 胶光学厚度(AOD)的影响,比较分析了疫情封城前后社会经 济、路网密度、绿地景观指数与AOD之间的因果关系,采用 随机森林量化不同绿地景观百分比下影响AOD的主导因子, 探测绿地景观指数和AOD的空间自相关特征,然后采用多尺 度地理加权回归来量化绿地景观指数对AOD的影响。结果表 明,在不同绿地景观百分比和疫情封城前后影响AOD的主导 因子具有差异。与疫情封城之前相比较,封城后绿地景观指数 削减气溶胶污染的能力被减弱了,但影响因子对AOD的相对 重要性得到了增强。绿地景观指数和AOD均存在显著的空间 集聚特征。绿地景观指数在疫情封城前后对AOD的影响大小 和尺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有助于基于缓解AOD下绿地景观 格局优化和政策制定。  相似文献   

3.
岳峰  傅凡  戴菲  曾辉 《中国园林》2021,37(3):83-88
颗粒物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宏观尺度监测空气颗粒物污染与三维绿量的关系对缓解空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既往基于遥感反演的植被覆盖与颗粒物污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维绿量方面,对于三维绿量与AOD代表的颗粒物污染的深入研究很少,旨在从三维绿量缓解颗粒物污染的角度为城乡规划设计提供定量化的参考。以中国特大城市武汉为对象,通过遥感反演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AOD)、landsat 8解译土地覆盖类型并获取比值植被指数RVI,进而根据回归模型获取三维绿量,分别在500m×500m、1km×1km、2km×2km、3km×3km的网格尺度上,探讨AOD与三维绿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4种尺度下,都在0.01水平上呈极明显负相关,且3km尺度最显著,进而得到4种网格尺度的相对最优回归模型作为三维绿量与AOD的预测模型,揭示了两者的初步变化规律;进而探析了AOD、三维绿量及两者之间的空间分布规律,发现它们都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最后根据三维绿量形成中度及以上污染的阈值,提出缓解颗粒物污染的三维绿量调控策略。从之前常见的二维绿量对空气污染的缓解进一步扩展到三维绿量和颗粒物污染的缓解研究,旨在从缓解空气污染视角为相关规划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13)
基于ArcMap10.1环境,运用景观格局程序Fragstats3.4分析计算景观与景观组分的相关指数,获得一系列南县现状绿地景观指数。针对研究区现状绿地分布数量、景观空间布局、景观结构特征进行系统分析,选取影响城市排水压力的重要因子进行空间叠加,得出城市排水压力空间分布图,在此基础上指导低影响开发设施布局、优化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现有的植物景观空间营造的理论研究,对指导广西地区的城市绿地植物景观空间建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通过对广西公园绿地植物空间营造案例进行实测和量化分析,基于封闭程度与人的活动行为、空间的围合感与盖度、空间的形态特征与空间指数、空间的垂直结构与植物高度之间关系的角度,总结广西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规律与数量关系,探求不同类型空间的常用配置模式,以期为广西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6.
贵阳城市的喀斯特地貌特征明显,地形破碎度较大,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对贵阳市中心城区绿地景观格局的研究对于西南山地城市具有很好的实践价值。首先,对贵阳市的绿地景观类型进行形态学空间格局MSPA分析,提取生态源地与景观阻力面进行成本距离(Cost Distance)计算,生成最小累计成本地图;同时基于最低成本原理,使用成本连通性(Cost Connectivity)工具生成中心城区的潜在生态网络,并对各条网络路径的阻力大小进行评价;最后,在生态网络构建的基础上,对其现状景观格局进行分析,识别出贵阳市中心城区景观格局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景观格局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常采用撤市设区的行政区划调整,以更好地延展城市文脉,发挥中心城市的集约效益、规模效益和生态效益。文章以哈尔滨金源文化为代表的阿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采用多个景观空间格局指数计算方法,量化分析其景观格局特征,探讨不同类型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及其对阿城区整体生态效益的影响,以期为阿城区今后的生态发展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优化策略,为与阿城区具有相似行政区划调整和景观格局特征的景观规划和建设提供方法层面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城市绿地作为陆地区域范围内主要的碳汇用地,对实现国家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宏观的区域绿地层面研究了绿地空间格局与碳汇能力的时空耦合关系,并分析了各类绿地的景观格局对整体碳汇的影响,从而优化碳汇用地空间布局,构建高碳汇导向的城市绿色空间规划方法。研究以娄底市为实例,通过遥感解译获取2015、2017、2019、2021年份的碳汇量空间分布以及土地覆盖类型分布,得到区域内碳汇量的时空变化情况。此外,研究运用景观指数量化林地、耕地和草地的空间布局结构和形态特征,对其进行时空变化分析,为未来城市的优化布局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麻菁  谷康 《园林》2022,(7):82-89
城市景观格局反映城市不同要素、资源分布与组成方式,影响城市健康发展,探究城市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能为城市未来规划提供科学数据支撑。利用福建龙岩市多时段遥感影像,运用监督分类方法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划分,通过景观转移矩阵、景观格局动态度、景观格局指数计算,提取动态变化信息,借助灰色关联度系数,对研究区域中驱动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年间,研究区域内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农田和林地大面积转化为建设用地;优势景观林地依然呈现明显优势度,但呈下降趋势;整体景观格局破碎化增强且趋于均匀分布;人口数量和结构、城市规划和产业发展情况是主要驱动力,共同作用影响景观格局变化。针对现状提出策略:(1)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农田;(2)增加城镇区域绿色环境;(3)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相似文献   

10.
向炀  周志翔 《中国园林》2023,39(1):105-110
城市热岛是城市环境中的典型问题。景观指数影响范围的空间异质性很少被理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拟采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来分析景观指数,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与地表温度(LST)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和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和地理加权回归相比较,MGWR揭示了不同景观指数的空间影响尺度,具有更接近真实值的拟合效果。增加绿地和水体景观百分比及NDVI能够很好地缓解LST,其他景观指数则与LST的关系在不同的位置呈现正或负相关,需在特定位置进行优化才能有效地缓解LST。总的来说,形状简单且聚集分布的较大绿地斑块和形状复杂且较小的绿地斑块,以及在大多数情况下形状复杂、连通性强的水体景观更利于缓解LST。  相似文献   

11.
陈明  杨超  戴菲 《中国园林》2023,39(10):104
城市公园绿地具有较大的生态功能,尤其对PM2.5 的消减作用显著,然而当前研究缺乏对公园绿地空间格局及 周围环境的考量。以武汉市10个公园绿地为对象,通过实地 测量PM2.5数据,从绿地的总体特征、绿色空间格局、周围 建成环境3个方面定量分析它们对PM2.5消减的影响。结果表 明:1)公园绿地规模与PM2.5消减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绿化 覆盖率具有潜在影响;2)公园绿地的绿色空间格局方面,核 心、分支越多的绿地,其PM2.5消减量越少,其中核心的贡献 度更高;3)公园绿地周围建成环境方面,最高建筑指数、建筑 密度、平均建筑高度、建筑体积密度在5个缓冲区中发挥着对 PM2.5消减的相似作用,且对PM2.5的贡献度依次递减,尤其 需注重300m范围内这4项指标的管控。从改善大气颗粒物污 染的角度,为公园绿地自身的空间格局及周围建成环境的优化 调控明确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从“三生空间”视角,以昆明市为例,从国土空间数量变化、重心迁移、转移特征和景观格局变化等方面,分析研究昆明市国土“三生空间”的结构特征,探寻其空间结构演化的过程和规律。结果表明:昆明市的优势功能空间是农业生产空间和绿地生态空间,所占面积超过区域总面积的70%;各功能空间在研究期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或减少,除农业生产空间、水域生态空间和其他生态空间减少外,其余类型空间转入面积均大于转出面积;国土空间景观类型的异质性程度、土地利用均衡度和破碎化水平均降低,而集聚度和景观间的连通性在提高。该研究为今后昆明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和格局优化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绿地系统作为构建城市海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要素,通过优化绿地景观格局以提升城市整体滞蓄能力的方式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沈阳市三环内建成区为研究范围,利用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对城区、场地2个研究尺度的绿地景观格局进行评价,并利用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2个研究尺度的绿地景观格局与内涝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戴菲  毕世波  陈明 《风景园林》2021,28(2):10-15
城市绿色空间在提供舒适人居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CiteSpace进行文献分析,探讨近年与城市绿色空间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产出成果的热点内容与相应技术方法,总结存在的不足。结果表明:近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调节微气候、缓解大气污染、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景观格局、城市绿地率及促进公共健康6个方面,前两者以实测与模拟为主要研究方法,中间三者分别以模型评估、指数计算、差异分析和空间分析为主流方法,后者则以模型计算、问卷和结构方程模型为主导方法;公园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为城市绿色空间研究的新兴领域,有持续的研究前景。以此满足风景园林视角下的国家重大发展需求,为城市绿色空间的后续研究提供思路引导与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5.
城市生态绿地构建对于营建城市生态系统及提高公众福祉具有促进作用。探讨、厘清影响城市绿地生态审美的关键因素,对于健康、稳定的绿地生态景观营造及公众生态价值观引导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探讨生态审美的概念和内涵,总结符合生态审美的绿地特征,提出符合生态审美的城市生态绿地构建原则与对策:基于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绿地基础条件及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将城市绿地划分为生态保育型、生态功能型及生态景观型3类生态绿地,构建生态绿地网络;基于绿地植物群落物种构成、空间布局及绿地功能需求,提出6类自然式植物群落配植模式。旨在为营建高生态效益、高景观质量的绿地景观提供规划依据。  相似文献   

16.
曹朔  刘晖  陈宇  许博文 《中国园林》2023,39(9):61-66
景观连接度距离阈值的选择直接决定着景观连通性的评价标准。若以鸟类、哺乳动物等物种的扩散能力作为景观连接度距离阈值的参照,通常会超出城市建成环境中小尺度绿色空间景观连通性评价的阈值范围。以西安市4种典型街区样方为研究对象,基于昆虫扩散能力,选取25、50、75、100、125、150、175、200m共8个距离阈值,采用整体连通性指数、可能连通性指数和斑块重要性指标,对研究区域内绿色空间景观连接度距离阈值进行分析和筛选。结果表明:1)不同研究与实践尺度下应选取适宜的指示物种,以其扩散能力作为景观连通性评价的参照,其中,城市街区尺度绿色空间景观连接度的相关研究宜选择昆虫作为指示物种;2)2020年西安市街区尺度城市绿色空间景观连接度的适宜距离阈值范围为50~150m,以125m为宜;3)西安市4种典型街区样方的绿色空间格局对景观连接度距离阈值的选择存在一定影响,景观连接度距离阈值的选择可依据城市绿色空间景观连通性的优化目标适当增减。  相似文献   

17.
陈烨  杨冰慧 《中国园林》2023,39(4):91-96
15min生活圈能够提升老年人群健康安全的生活质量。老年人群与城市绿地的连接既依赖道路体系,又面临空气污染隐患。基于大数据与ArcGIS平台,从绿地可达性视角展开对南京市中心城区“绿-居-人”体系的空间分布研究。从健康出行视角综合判断绿地规划、可达便利与老年人群的呼吸健康。研究发现如下。1)老城区中5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比(4.23%)高于新城区(2.86%),1997年及之前的老旧小区面积占比高达64%。2)老城区有67%的居住区在绿地15min步行范围内,是新城区的2倍多。以老城区为中心向外辐射,绿地对老年人群的服务效能逐级降低。3)老城区绿地受到的道路空气污染压力约为新城区的2倍。可达性高的绿地,所受道路污染源影响也更大。主干道对绿地空气污染压力的源头供给占40%,对绿地可达性的支持达33%。提倡为老年人群出行构建健康绿色路网,满足绿地15min可达和低空气污染。研究成果对城市更新中统筹绿地、路网、居住区布局,优化生活圈适老化环境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北京市中心城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大量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被侵占,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影响。以北京市中心城1992和2016年的遥感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对其用地转换以及空间分布变化进行分析,运用In VEST模型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对中心城生境的影响,获取北京中心城生境质量和生境退化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表明:1992—2016年北京市中心城绿色空间用地绝大多数转变为建设用地,除草地面积增加外,其他绿色空间用地均有所减少;中心城高度生境和中度生境面积均缩小,一般生境面积显著增加,到2016年轻度退化生境占总面积的80.5%。在"留白增绿"的政策背景下,生境评价的结果为北京中心城绿色空间规划及城市森林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