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彩艳  王世荣  夏丹  李祥高 《精细化工》2007,24(5):417-420,444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α-甲基丙烯酸和苯乙烯为单体,以过硫酸钠为引发剂,温度控制在78℃,搅拌速度为800 r/min,采用半连续加料法,经乳液聚合分别制得了种子、核及具有核壳结构的聚合物粒子。用动态光散射(DLS)、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镜(SEM)测得其平均粒径分别为72.1、400及500 nm。核壳粒子用w(NaOH)=10%的水溶液进行溶胀,得到的粒子经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显示为中空结构,在SEM下观察,其平均粒径在900 nm左右。用微电泳仪测得,该中空粒子在四氯乙烯分散介质中电泳淌度为0.004 98 s2.mA.kg,Zeta电位为0.032 2 mV,在水分散相中,Zeta电位为-43.880 mV。  相似文献   

2.
黄增芳  瞿晓岳  陈正  马军现 《涂料工业》2012,42(7):70-74,80
综述了国内外通过乳液聚合制备聚合物包覆无机纳米复合粒子的方法及包覆效果,包括纳米SiO2/聚合物、CaCO3/聚合物、TiO2及其他无机粒子/聚合物,介绍了复合粒子的形成机理及其在电极材料、阻燃和感光树脂中的应用,并对其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核壳结构聚合物复合粒子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过去几十年,由于核壳结构聚合物复合粒子在合成聚合物材料的抗冲改性和增韧、涂料、粘合剂等诸多领域的成功应用而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核壳结构聚合物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从热力学和动力学2 个方面探讨了形成核壳结构聚合物复合粒子的条件,介绍了该类粒子的表征方法。  相似文献   

4.
核壳结构和层状结构改性剂的制备及其对PC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含有纳米SiO2或纳米CaCO3的核壳结构改性剂、含有蒙脱土的层状结构改性剂,并将这些改性剂与聚碳酸酯(PC)混合,考察其对P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改性剂后,PC的加工性能得到很好的改善,冲击强度提高30%~50%,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基本不降低。改性剂还使PC的储能模量降低,损耗模量提高。同时,用扫描电镜对PC及其合金的拉伸和冲击断面进行观察,并观察了改性剂粒子在PC合金中的分散情况,从微观上解释了PC合金力学性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以轻度交联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弹性粒子为核芯、端异氰酸酯基聚乙二醇(NCO-PEG)为壳层的PDMS-聚乙二醇(PEG)核壳结构复合粒子,并表征了其结构。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时间为6 h;PDMS弹性粒子表面的硅羟基与NCO-PEG的端异氰酸酯基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PEG被成功接枝到PDMS弹性粒子表面,PDMS-PEG中Si,O,C,N元素含量与理论值基本相符;PDMS-PEG为两相结构,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壳层厚度在130 nm左右;PDMS-PEG的初始热分解温度在300℃以上,可以满足聚乳酸增韧改性研究要求。  相似文献   

6.
无机-有机核壳结构纳米复合粒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耦合剂、LBL等技术,通过模板反应、乳液聚合等制备了无机-有机核壳结构纳米粒子。结果表明,无机纳米粒子能均匀分散在有机体中,或包覆于有机物的外层,有效防止了纳米粒子的团聚;该类材料不仅具有核、壳两类材料的性能,也具有某些独特的性能,其在光、电、磁及光催化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应加强该类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技术研究,挖掘其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7.
宋夜  郑玉芹  博海洋  贺中亮 《陶瓷》2009,(12):14-16
随着纳米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将两种或两币叶,以上的纳米粒子有效结合,会有很多新的性质出现。核-壳型纳米粒子是一种构造新颖的,由一种纳米粒子通过化学键或其它相互作用将另一种纳米粒子包覆起来形成的纳米尺度的有序组装结构。这种结构的纳米粒子具有单分散性、核壳结构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核壳聚硅氧烷弹性粒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核壳聚硅氧烷弹性粒子的合成方法和不同因素对形成核壳聚硅氧烷粒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电泳粒子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电子纸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泳粒子在电泳显示型电子纸中是一种重要的显示元素。综述了颜料型、核壳复合型、胶囊型和聚合物型电泳粒子研究现状,并介绍了电泳粒子在微胶囊电泳显示和微杯电泳显示2种类型电子纸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苯乙烯(PS)/无机粒子(核/壳)复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如化学沉积法、静电自组装法和化学镀法等,简述了PS/无机粒子(核/壳)复合微球的优异性能及其应用,展望了PS/无机粒子(核/壳)复合微球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电子墨水是制备柔板显示器的核心功能材料。以十八胺化学修饰的酞菁蓝为电泳颗粒,Span-80为稳定剂,四氯乙烯和乙苯为分散介质,通过电泳液组分正交设计实验,制备了分散性和稳定性良好的电泳液。采用红外光谱、粒度分布、电泳实验和显微镜技术对酞菁蓝BGS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电泳液构成与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十八胺化学修饰酞菁蓝BGS在分散介质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显著提高,所制备的蓝色电泳显示液在110V/mm电场下实现了灵敏的电场响应。  相似文献   

12.
以汉沙黄10G为原料,以超分散剂和协同分散剂为改性剂制备了颜料电泳粒子。研究了改性汉沙黄10G在电泳介质中的分散性、粒径分布和电泳淌度,通过FTIR和SEM对超分散剂改性的汉沙黄10G进行了结构和形貌的表征。并以包含改性汉沙黄10G的分散液为核材料,通过复凝聚法制备了电子墨水微胶囊,研究发现改性汉沙黄10G在微胶囊内具有可逆的电场响应行为。  相似文献   

13.
笼型倍半硅氧烷基聚合物是一种典型的多面体有机/无机分子复合物材料,因其具有优异的光、电、热、磁、声、力学和化学相容性等性能,所以近年来被引入较为尖端的技术领域进行研究和应用。本文归纳总结了笼型倍半硅氧烷基聚合物的现行制备方法,讨论了笼型倍半硅氧烷结构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最后,对笼型倍半硅氧烷基聚合物材料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
双面粒子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宇航 《湖北化工》2012,(10):14-20
从聚合物、无机物、聚合物/无机物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双面粒子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核-壳结构纳米CaCO_3/SiO_2复合粒子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在氢氧化钙碳化过程中向体系中滴加硅酸钠溶液的方法来制备核-壳结构的纳米CaCO3/SiO2复合粒子。将超细碳酸钙的制备和表面包覆改性工艺融为一体,在碳化反应的末期加入硅酸盐水溶液,通过控制碳化末期的反应及硅酸盐水解反应的进程,有效地防止了碳酸钙粒子的团聚,同时在超细碳酸钙粒子表面成膜包覆二氧化硅薄层,获得核-壳结构的CaCO3/SiO2复合颗粒。用耐酸性测试、吸油值、TEM、IR等方法对复合粒子的包覆效果、粒径大小、形貌、化学组成等做了分析和表征。  相似文献   

16.
绿色溶剂离子液体的性质和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离子液体即在室温或近室温温度下呈液态的完全由离子构成的物质。作为一种绿色溶剂,其具有熔点低、蒸气压小、电化学窗口大、酸性可调及良好的溶解度、粘度和密度等特点。离子液体由于其优良性质在分离、有机合成及催化反应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其对环境友好使得在工业上的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7.
离子液体中CuO纳米棒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bm im]C l)为介质,以Cu(CH3COO)2.2H2O和NaOH为原料,采用溶剂热反应法,制备了一维CuO纳米棒。用XRD、FESEM和TEM/SAED对产物进行了结构和形貌表征,结果表明:经140℃恒温反应20 h,可制备出CuO纳米棒,其长度约为70~100 nm,直径约为15~20 nm,两端为半球型;离子液体作为软模板剂,引导纳米晶体沿[010]方向生长。FTIR和TG分析表明:离子液体修饰在CuO纳米棒的表面,从而有效地阻止了CuO纳米棒的团聚。应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估测CuO纳米棒的带隙能量为2.64 eV。离子液体在反应中发挥了助溶剂、模板剂和修饰剂的三重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分离科学与技术》2012,47(14):2393-2400
Abstract

The aggregation states of the extracted organic phase in a saponified naphthenic acid extraction system were studied with FT-IR. TEM, and SAXS methods. Ultrafine particles of lanthanum hydroxide were prepared in the water core of a water-in-oil microemulsion formed by a saponified extractant and the extracted complex thereof.  相似文献   

19.
以丙烯腈为单体,利用沸腾法制备了聚丙烯腈微球,并与一定浓度的盐酸羟胺溶液发生肟化反应,得到含有偕胺肟基的微球。系统地探讨和研究了pH值、反应物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对聚丙烯腈微球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腈微球在pH值为 6~7,温度65~75 ℃,盐酸羟胺溶液浓度40 g/L,反应时间3.0 h时腈基转化率最高。进一步研究了含有偕胺肟基的聚丙烯腈微球在处理镀镍废液中的应用,改性后的含偕胺肟基团的微球用量为4.0 g时,可一次性处理电镀废液100 mL、累积处理300 mL的废液达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