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启龙  朱伦才  曹成虎  崔磊  舒宏富  郑晴 《炼钢》2019,35(2):46-50,56
针对高强汽车用钢QP980连铸坯的深振痕、表面纵裂纹与角部横向脆性断裂等质量缺陷,经测定QP980钢的高温塑性与导热系数,明确造成质量缺陷的原因为该钢种包晶反应剧烈,热应力大;通过对结晶器保护渣、二冷与热装工艺进行优化后,消除了铸坯质量缺陷,热轧卷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2.
对河钢唐钢淬火配分钢QP980进行了化学成分、组织及夹杂物分析,认为造成其热轧断带的主要原因是快冷、快热导致铸坯内外热应力过大,使得微裂纹在内应力的作用下不断扩展。通过将连铸坯入缓冷坑,调整加热炉低温加热区(加热一区)的驻炉时间≥30 min,严格控制板坯除鳞温度≥1 120℃,降低过粗轧除鳞的板坯速度,QP980钢再未出现热轧断裂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供冷轧QP980高强钢用热轧原料生产中存在中间坯断裂的问题,通过观察裂纹缺陷的宏观、微观形貌,以及分析其热轧工艺和化学成分,找出了裂纹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板坯导热系数小且冷装以及加热速率快导致板坯内应力过大,使板坯在加热炉内产生微裂纹,并在粗轧过程中不断扩展,是造成热轧中间开裂的主要原因.板坯热装,降低加...  相似文献   

4.
对冷轧高强双相钢DP980的组织和力学性能、成形性能进行研究,分别进行金相组织试验、常温力学性能测试和成形极限试验.结果表明,DP980钢的力学性能和成形性能良好,满足生产B柱等结构件和加强件冲压用要求.经多家汽车厂冲压使用,其性能指标和表面质量完全满足汽车厂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应用Hopkinson拉杆及改进后的中断试验技术,对QP980钢的动态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X射线衍射试验测得0.001s^-1和800s^-1应变率下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的演化规律。分析表明与准静态相比,在800s^-1下QP980钢的高流变应力会加快马氏体相变的速率,导致均匀延伸率的下降;动态预变形的试样再次受到动态加载时会呈现出更高的流变应力。  相似文献   

6.
王金凤  苏文超  蔡笑宇  袁耀  郭亿 《钢铁》2023,(12):119-127
QP980淬火-配分钢属于第三代先进高强钢,具有强塑积高、成形性好等优点而成为汽车轻量化发展的重要材料。对国内某公司生产的1.5 mm厚的QP980淬火-配分钢采用机器人MAG焊(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焊)进行焊接,分析焊接工艺参数对其焊接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考虑到焊接的淬火作用以及焊接接头的等强匹配原则,采用ER50-6焊丝作为填充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在合适的焊接工艺窗口内,减小焊接热输入有利于提高焊接接头的强度,但对其塑性有不利影响。焊接接头横截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变化非常大,焊缝金属区主要由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硬度较低,但能达到原始母材的硬度值;靠近焊缝的热影响区主要是完全相变区,该区是由原始母材组织发生奥氏体转变后冷却产生的以板条马氏体为主的组织,硬度较母材有较大提升,该区成为焊接接头的硬化区,而靠近母材的焊接热影响区主要包括两相区和回火区,两相区中部分组织发生了奥氏体转变,冷却后转变的组织较原始组织中的马氏体含量有所降低,硬度略有下降,而回火区是由原始组织中的铁素体、少量奥氏体以及发生了回火的马氏体组成,由于马氏体的回火作用,硬度也略有降低。在该钢的MAG焊中,焊接接头软化现...  相似文献   

7.
分析980 MPa以上超高强钢氧化斑迹缺陷的发生规律,以及斑迹缺陷形成原因、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指出,主要由于超高强钢本身含有相对高的易氧化元素,生产时防锈油和平整液局部聚集,产出后长时间放置,局部与微量水和氧接触,发生氧化反应,从而产生斑迹缺陷。针对各原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8.
利用CMT5105电子万能试验机和HTM 16020电液伺服高速试验机对超高强热成形钢进行拉伸试验,应变速率范围为10-3~103 s-1,模拟热成形零件在不同应变速率下的碰撞情况.结果表明:在低应变速率阶段(10-3~10-1 s-1)实验钢的应变速率敏感性不高,随应变速率的升高,实验钢的强度和延伸率变化不大;在高应变速率阶段(100~103 s-1)实验钢具有高的应变速率敏感性,随应变速率的升高,实验钢的强度和延伸率都呈增大的趋势,并且抗拉强度的应变速率敏感性要大于屈服强度.这主要是由于在高应变速率阶段拉伸时产生的绝热温升现象和应变硬化现象共同作用造成的.实验钢颈缩后的延伸率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减小,主要是由于高应变速率下马氏体局部变形不均匀造成的.实验钢吸收冲击功的能力随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大,实验钢达到均匀延伸率时吸收冲击功的大小对应变速率更敏感.与低应变速率阶段相比,实验钢在高应变速率阶段的断口韧窝的平均直径更小,韧窝的深度更深,这与高应变速率阶段部分马氏体晶粒的碎化有关.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在高应变速率拉伸时晶粒有明显的拉长趋势,并且在应力集中的地方有一些微空洞的存在,应变速率为103 s-1时部分区域有碎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10.
对本钢HC260LA、HC340LA、HC420LA系列汽车用高强低合金钢进行金相组织检验、常温力学性能测试和成形极限试验,并将力学性能试验和成形试验结果导入AUTOFORM仿真软件,进行冲压仿真模拟。结果表明:本钢汽车用高强低合金钢系列产品力学性能和成形性能良好,加工硬化指数n≥0.11,塑性应变比r值约1.0,伸长率A_g≥12%,在平面应变状态下的极限应变值FLD0大于20%,满足生产汽车纵梁等结构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12.
1000 MPa以上超高强钢在国内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该级别钢材强度极高且碳当量高,使其焊接工艺制定非常困难.而点焊参数的选取对点焊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为解决此类问题,特对MS1300超高强钢进行点焊工艺参数摸索,通过调整焊接电流和焊接时间,研究了不同的电阻点焊工艺参数对接头性能的影响.观察了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测试...  相似文献   

13.
成分及工艺对加磷高强IF钢成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低碳加磷高强IF钢是利用超低碳无间隙原子钢超深冲性的特点,与磷的固溶强化机制相结合,生产具有超深冲性和高强度汽车板的新型钢种。本文在实验室的条件下,研究了该钢的成分及工艺对性能的影响,从而为国内生产该钢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辊冲成形工艺为一种新型成形工艺,该工艺兼具辊压和冲压特点,特别适合超高强、尤其是超高强变截面梁类零件的生产。筋槽是汽车零部件中常见的局部形状,在各类纵梁、加强梁等零件上用于装配定位、避让和加强刚度。针对筋槽的辊冲成形,选取了平底筋槽和圆底筋槽两类典型的筋槽形状,基于ABAQUS软件平台,建立了筋槽辊冲成形仿真分析模型,并对不同尺寸筋槽的辊冲成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筋槽圆角半径增大时,辊冲成形过程最大Mises应力、最大应变和最大减薄率均减小;采用辊冲成形工艺,两类筋槽安全成形的最小圆角半径分别为8mm和4mm。  相似文献   

15.
从热轧及冷轧工艺参数与设备运行情况入手,分析了DP980高强双相钢冷轧环节带钢头部和尾部厚度波动大的原因。认为热轧带钢在冷却过程中组织及性能差异,是造成带钢头部与尾部厚度波动的主要原因。采用U型冷却方式后,热轧带钢组织和性能更加均匀,避免了带钢长度方向的强度差异造成的冷轧厚度波动。  相似文献   

16.
新一代汽车用先进高强钢的成形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目前国内外汽车发展现状及对汽车用高强钢使用性能的需求,综合分析了先进高强钢研究开发的热点和发展趋势,重点分析了新一代先进高强钢的变形行为、成形技术及成形性、构件碰撞性能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同时指出,在先进高强钢(AHSS)的开发和应用上,面对来自客户和加工制造方面的挑战,需要搞清和解决先进高强钢微观组织的精细构成特征与变形过程中微观缺陷形成发展的内在规律、高强钢板在动态变形条件下的变形行为表征、高强钢板构件碰撞性能科学评估方法及体系。形成新一代汽车用先进高强钢的成形及应用技术基础,为实现以节能减排和安全性为标志的新一代汽车用先进高强钢在中国的加快发展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利用干湿循环试验与随车挂片试验方法研究了6种超高强钢在典型环境下扩散氢变化规律及延迟开裂行为,并分析了环境对超高强钢延迟开裂行为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种在模拟服役环境下,除预变形11.3%的B-1钢在模拟服役环境下扩散氢含量更高外,其他样品扩散氢含量极低。实际服役环境下6种超高强钢均没有发生延迟开裂,表面完好,且实际服役环境下超高强钢扩散氢含量高于模拟服役环境。  相似文献   

18.
连波  何方  吉伟 《河北冶金》2024,(4):6-11
随着汽车行业在车身安全性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开发出具有更高强度、更高碰撞吸收能等优异成形失效特性的新一代汽车用先进钢铁材料是汽车制造领域快速发展的迫切需求。超高强冷轧淬火配分Q&P钢是具有高强度、高碰撞吸收能的新一代汽车用先进钢铁材料的代表,符合汽车等先进制造行业发展需求,但其冲压成形失效等问题,制约Q&P钢的进一步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分析980 MPa级超高强Q&P钢的成形失效现象,发现冲压失效现象主要发生在钢卷头尾部,失效部位取样的屈服强度及抗拉强度均明显高于正常部位,且总伸长率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失效部位的显微组织特征是残余奥氏体含量下降。引起冲压失效的工艺因素主要是热轧卷取阶段的温度稳定性差,头尾部的卷取温度过低时,得到的热轧组织不利于后续淬火配分中获得大量稳定性良好的残余奥氏体。通过工艺优化改进,并经过成形极限评价,980 MPa级超高强Q&P钢成品卷冲压成形性有了很大提高,用户反馈良好。  相似文献   

19.
20.
借助MMS-2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Cr-Mo-Ni-B系工程机械用超高强钢连续冷却条件下的相变行为,通过热膨胀曲线、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镜(SEM)分析了冷却速度(0.5~40℃/s)对其相变温度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度增大,钢相变温度Bs、Bf、Ms、Mf均降低,中低温相变加强。冷却速度在2℃/s以下时,发生珠光体相变和贝氏体相变;冷却速度在2~5℃/s时,出现粒状贝氏体和板条马氏体的混合组织;冷却速度在5℃/s以上时,粒状贝氏体消失,微观组织为单一的板条马氏体。在中低温相变组织形成温度范围内,冷却速度对M-A岛的形貌、尺寸、数量以及马氏体板条宽度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冷速的增大,M-A岛的形貌由块状向颗粒状变化,其尺寸减小,数量增多;马氏体板条的平均宽度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