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1近视眼的发展概况近视眼是指在无调节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屈折后,成像在视网膜前,使远距离物体不能清晰地在视网膜上成像。我国近视眼人数连年攀升,已经成为影响人民健康的重要问题。据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对近视眼有一定的了解,身边大多数人来说,戴的都是近视眼镜,而对于远视眼,我们了解的不多,更不用说近视眼与远视眼的区别,下面跟大家来介绍一下近视眼与远视眼的区别。正常眼、近视眼、远视眼的区别正常眼:眼在调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的折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上。就是人们所说的正常视力。  相似文献   

3.
<正>近视是指眼处在静态屈光时,无限远点成像在视网膜之前。近视在成年之前是一个不断发展、逐渐加深的过程。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患病率不断攀升,近视患者在升学、参军和工作方面都会受到限制。然而,传统理论认为,近视眼按屈光因素可分为轴性近视、曲率性近视及屈光指数性近视~([1])。也有人认为角膜曲率和眼轴长度的改变与屈光不正密切相关~([2])。近年来,相关报道已很多~([2,3]),同时,眼的屈光状态受很多因素影响,其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视光学理论的逐步完善,技术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传统的屈光检查仅完成对球镜(近视、远视、老视)柱镜(散光)和双眼平衡的做法,已不能满足临床验光的需要。比如近视眼屈光矫正以后,为什么还会出现视疲劳?近视眼是足矫好还是欠矫好?近视眼长期配镜,度数为什么还是越戴越深等等,  相似文献   

5.
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等等)造成的视力下降,是影响人们工作学习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屈光不正的检查及验光与配镜。在眼科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据调查,在所有屈光不正的患者中,近视眼约占65%。因此正确检查、诊断近视眼、预防近视眼,则是我们验光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6.
一、近视眼的形成 在无调节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屈折后,成像在视网膜上,这样我们就能看清物体,这叫正视眼,如果成像在视网膜前,那么远距离物体我们就看不清,这就叫近视眼,近视眼看远不清晰,但看近却是清晰的。近视眼分为轻度(300度以内),中度(300—600度),高度(600—900度)及超高度(>900)。 近视眼平均患病率:3—6岁为1%—3%,7—12岁为  相似文献   

7.
第二章咨询、商品介绍 1、试答散瞳与不散瞳验光的异同。解:散瞳验光是用药物将瞳孔散大,使睫状肌麻痹,在人眼失去调节作用的状态下,用客观或主观的方法验光,测出静态时的屈光(远点屈光)。不散瞳验光是指在人眼常态下的验光。对于儿童或青少年验光时,因为他们眼调节力丰富或处于调节痉挛状态,不用麻痹剂,睫状肌紧张状况难以完全消失,会产生一些假象,往往近视眼表现深一些、远视眼表现浅一些。  相似文献   

8.
在验光过程中,常有顾客会要求视力矫到0.8~1.0就可以了,有的参考书上对验光处方原则也这样要求,主要是担心近视眼过矫(近视眼成因的调节假说认为.眼睫状肌的过度收缩会导致近视眼或使其程度加深),这其实混淆了屈光矫正与视力矫正的含义。我们有时在验光过程中会不断地强讽眼镜只能矫正眼的屈光缺陷,看得更清楚是因为屈光不正矫正后,提高了视网膜的成像质量,作为视觉信息感知功能的视力并未发生改变。矫正屈光不正,可能提高视力,也可能不提高视力。比如轻中度远视眼矫正前后视力并无显著变化。矫正视力与矫正屈光不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现在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家里小孩接触电子产品的也越多。由于不健康的用眼习惯,很多小孩年纪轻轻就患上了近视,并戴上了眼镜。视力不断加深、眼镜镜片越来越厚,很多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近视眼是指看近处清楚而看远处不清楚的一种病理状态。即只能看近,不能看远,属于一种屈光不正,视物通过眼球屈光系统的折射,无法汇聚在视网膜上,因此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运动生理角度来探讨不同屈光状态对睫状肌的动力学影响。方法:选择燕山地区年龄6~16岁的中小学生62人123眼,屈光度在(+6.00D~-6.00D)之间,按0.75D间距将检测眼结果分为13组,测定其眼睫状肌远点肌张力及肌力。结果:睫状肌远点肌张力在不同眼屈光状态为一稳定值,且随眼静态屈光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眼静态屈光的静态是远视标注视状态;在近视眼发生过程中调节功能没有发挥主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视眼是一类常见的屈光不正,指看远物模糊、看近物较清晰的一种视觉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学习负担的加重,近视眼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由于人们缺少相关知识,再加上不注意用眼卫生,造成近视眼屈光不正程度加重。不仅限制了人们从事某些工作,而且影响外界更多信息的传入,给正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弄清近视眼的形成原因,矫正近视眼并预防近视眼,已成为视光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内容和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现在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家里的小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也越多。由于不健康的用眼习惯,很多小孩子年纪轻轻就患上了近视,并带上了眼镜。视力不断加深、眼镜镜片越来越厚,很多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近视眼是指看近处清楚而看远处不清楚的一种病理状态。通俗一点说,是眼睛看近清楚,而看远不清楚的种状态,即只能看近,不能看远,属于一种屈光不正,视物通  相似文献   

13.
验光结果是反映眼睛的自然屈光状态,确定矫正眼睛的屈光度数,配制眼镜必须考虑以下配镜矫正原则,即要提高视力符合眼睛的屈光生理适应功能,又要建立双眼单视避免视疲劳现象。 近视眼配镜用使视力达到最佳效果、最低度数的眼镜片矫正,远视眼应当用使视力达到最佳效果、最高度数的眼镜片矫正。这是指一般低度和中度屈光不正而言,对于高度屈光不正者,散光较高者,屈光参加较大者,配镜时要根据患者眼睛的接受情况,工作和生活需要加以适当调  相似文献   

14.
正近视眼是指看近处清楚而看远处不清楚的一种病理状态,属于屈光不正——视物通过眼球屈光系统的折射,无法汇聚在视网膜上,因此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一般认为,非遗传性近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地阅读及其他近距离活动给眼睛带来超负荷的调节负担,长时间近距离使用眼睛,睫状肌会痉挛,暂时失去放松的能力,造成视物不清,从而形成假性近视。如果长此以往,痉挛的睫状肌可能刺激眼球前后轴的拉伸,进而造成真性近视。当近视眼眯起眼睛看事物的时候,眼睛就可以对光线  相似文献   

15.
<正>大家都知道,近视眼如果不佩戴眼镜的话,看东西的时候都喜欢眯着眼睛。近视眼是指看近处清楚而看远处不清楚的一种病理状态。属于一种屈光不正,视物通过眼球屈光系统的折射,无法汇聚在视网膜上,因此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一般认为,非遗传性近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地阅读及其他的近距离活动给眼睛带来的过度的调节负担,长时间近距离使用眼睛,睫状肌会痉挛,暂时失去放松的能力,造成视物不清,从而形成假性近视。如果长此以往,  相似文献   

16.
<正>2005年,Smith等发现了视网膜周边离焦对正视化的影响,提示周边视网膜是决定眼轴增长、影响形成近视眼的决定区域。当黄斑区的屈光状态为正视,周边视网膜相对黄斑区视网膜为相对近视时,有助于延缓近视眼的发生与发展;反之,则会诱发其发生与发展[1]。离焦性框架眼镜是基于视网膜离焦理论设计,具有矫正屈光不正、控制眼轴增长、减缓近视发展的功能性眼镜。动物实验表明,外界的视觉刺激对眼球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在眼前放一个凹透镜模拟远视性离焦时,脉络膜会变薄,  相似文献   

17.
1.预防青少年儿童近视眼的发生。有效控制(阻止或延缓)近视眼的发展 小儿眼科的研究表明,由于眼球形态和眼内构造尚未发育完善.新生儿普遍呈现不同程度的远视眼屈光状况。先天性的正视眼和近视眼的比例很低.所以青少年儿童眼睛的发育也是一个正视化或近视化过程。实际上.大多数近视眼都是青少年儿童阶段伴随着近距离用眼和眼球发育过程而逐步发生、发展形成的。权威的近视眼研究也表明.虽然影响近视眼发生、发展的因素很多.有关近视眼形成的机制也还不十分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近视眼的形成发展主要受用眼方式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青少年儿童发育阶段的长时间近距离疲劳用眼更是导致近视眼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只有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学生的近距离用眼负担问题,同时适度进行视功能锻炼.推动眼球屈光系统的优化整合.才能够真正有效地预防、控制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视眼在屈光不正中全球发病率最高。目前,不仅近视眼的发病年龄提前,发病率增高,且近视发生后呈进展趋势,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将近视眼的防治列入全球防盲计划。在我国,近视眼患者超过3亿,其中变性近视患者超过1千万。由于远视力对就业、入学、选择工  相似文献   

19.
近视作为一种普遍的屈光不正状态,主要由于眼轴过度增长与眼的光学表面机能不相匹配所致。高度近视眼眼轴的增长主要由于玻璃体腔长度的增大,也有部分是因为前房深度和晶状体厚度的异常。  相似文献   

20.
世界人口的1/4是近视患者,而我国更是近视眼高发区,据上海等地调查医科大学生毕业时近视眼患病率高达70%,且还有上升趋势,防治近视眼是有关民族健康的大问题。 判断一种治疗方法是否有效,可从其作用原理来考察分析,用手术改变角膜曲率(如角膜放射状切开,准分子激光光学角膜切除等)与戴眼镜(包括角膜接触镜)一样可矫正屈光不正,使所视物成像在视网膜上。此外,几乎无任何方法可改变真性近视。 配戴框架眼镜矫正屈光不正是科学、安全的方法,几百年沿用至今。但对于高度屈光参差患者,二侧物象相差悬殊,不能融合,导致无立体感,无双眼单视,并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