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察了产油菌株粘红酵母(Rhodotorula gutini As2.107)的产油特性.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NH4)2SO4为氮源,培养基中加入微量Mg2 ,CB2 和Fe2 ,接种量为5%,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180 r/min时,菌体的生物量可达到11 g/L,油脂产量可达4.3 g/L,其油脂的酸值为26.31 mgKOH/g油,皂化值为231.86 mgKOH/g油,平均分子量为818.78.油脂主要成份为软脂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质量分数分别为17.80%,10.27%,53.02%和5.29%.以枯红酵母发酵所产微生物油脂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当醇油物质的量之比为20: 1,催化剂用量1.5%,反应温度60℃时.脂肪酸甲酯得率可达93%.  相似文献   

2.
化石燃料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生物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经济有效的可行之路。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微生物在石油化工中生化脱硫和生化脱氮的应用,并阐述了微生物在改良化石燃料的应用前景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能源部下属的Joint生物能源研究院(JBEI)于2010年1月28日宣布,开发出的微生物可从生物质直接生产出先进的生物燃料。JBEI研究人员部署合成生物学工具,使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菌株工程化,从而使其可从脂肪酸生产生物柴油燃料和其他重要的化学品。  相似文献   

4.
以藻类为原料的生物燃料不仅可作为石油燃料的替代燃料使用,而且可应对地球温暖化问题、粮食问题及能源安全等问题,因此,藻类生物燃料倍受关注。介绍了藻类生物燃料研究的概况、日本藻类生物燃料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微藻制取生物燃料的最新进展,对利用微藻制取生物柴油、热裂解油、生物氢气以及从微藻中提取高附加值的化学品的方法和技术进行总结与概括,并将微藻与其他能源作物制取的生物燃料作比较,指出微藻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可再生能源.另外提出应从生物、化学和工程3个方面同时入手,以解决当前利用微藻制取生物能源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风俐竹 《广东化工》2014,41(20):67-68
从全球情况来看,化石燃料的储量日益减少,原油价格不断上涨,温室效应越发严重,这些问题促使了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发展。而生物燃料是一种新型的利用效率较高的可再生能源。由微藻生产生物燃料,则是一种更为经济环保的方式。文章从微藻生产生物燃料培养系统等方面,介绍了微藻生产生物燃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厨余垃圾水热液化制取生物燃料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冀翔  王东  蒋宝辉  魏耀东 《化工学报》2016,67(4):1475-1482
以厨余垃圾为原料进行水热液化,考察了反应温度和料液比对产物分布的影响。温度320℃、料液比1:15时,生物油产率最高为16.7%,继续升高温度或降低料液比将促进气体产物生成。与重质原油、常减压渣油相比,生物油氧、氮元素含量较高,热值为32.33~34.82 MJ·kg-1,其中汽油和煤柴油馏分超过50%。利用GC-MS、FT-IR和FT-ICR MS对生物油化学组成、官能团和杂原子组成进行了表征。生物油是一种复杂混合物体系,已检测出烃类、酸类、醛类、酮类、酯类、胺类、酚类、醇类和含氮杂环类等多种物质,对其酸性组分进一步分析显示,含氧组分主要是O2、O3类化合物,含氮组分主要是N1O2、N1O3和N1O4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发酵制备生物柴油油脂原料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一株酵母菌为产油菌株,研究了在1 L发酵罐中发酵油脂的工艺条件,以苏丹黑染色法定量分析油脂,并对发酵油脂组成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结果表明发酵罐最佳培养条件为30℃,通气量1.1 vvm,pH=6,转速300r/min.分析表明发酵油脂中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其中软脂酸17.80%、硬脂酸10.27%、油酸53.02%、亚油酸5.29%,这与植物油组成相似.同时以微生物发酵油脂为原料,初步研究了碱催化制备生物柴油.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微生物油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比分析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生物柴油质量标准。介绍了微生物柴油的生产工艺,包括微生物油脂的筛选与培养、微生物预处理、油脂的提取精炼、微生物柴油的制备,并对微生物柴油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生物酶法转化酵母油脂合成生物柴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一株高产油脂圆红冬孢酵母菌(Rhodosporidum toruloides Y4#)干菌粉为原料,利用酸热法提取了该酵母油脂,并对所得油脂进行了分析. 进一步利用该酵母油脂为原料分别研究了无溶剂体系中三步甲醇法及在叔丁醇介质体系中脂肪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发现脂肪酶可以有效转化该酵母油脂制备生物柴油. 在优化反应条件下,生物柴油得率可达90%左右,略低于相同条件下利用精制大豆油合成生物柴油的得率.  相似文献   

11.
李艾 《化工进展》2015,34(6):1762-1767
微生物油脂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新型油脂资源, 具有制备功能性油脂和生物柴油的优点, 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微生物油脂生产时所用原料成本高, 导致微生物油脂的产业化发展受到制约。因此寻找廉价易得的发酵基质将促进微生物油脂生产的工业化进程, 同时解决了日益严峻的能源与环境安全问题。本文简述了各种工业废水、剩余活性污泥及餐厨废弃物等废弃物的特点, 总结了产油微生物利用该类废弃物生产油脂的研究现状及可能存在的发酵工艺及经济成本问题, 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开发附加值产品及廉价高效的絮凝剂以降低油脂成本、探究利用微生物前期处理降解剩余污泥中的毒性物质、探讨酶与酸碱联合水解餐厨废弃物的工艺等。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生物燃料加氢脱氧催化剂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贵金属催化剂较传统催化剂具有更强的反应活性,但价格昂贵,贵金属回收也增大了加氢脱氧工艺的成本;过渡金属负载型催化剂虽价格便宜,但易失活;硫化物催化剂虽然具有较高的活性,但制备过程需要预硫化,制备过程复杂;碳、氮化物催化剂价格便宜,且具有与贵金属相似的电子结构和催化活性,被称为\"准铂催化剂\";磷化物催化剂作为最具潜力的加氢脱氧催化剂具有较高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唐国范 《化学工程师》1996,(2):15-16,52
1前言脂肪酸和甘油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范围十分广阔。为了获得这两类产品.在我国目前工业上油脂水解通常采取两种工艺:其一是常压皂化法,但工艺繁琐,消耗大量的酸碱,产品收率低Z其二是高压水解法,此法对设备条件要求较苛刻,设备投资费用大,能耗高,中小型企业不容易实现。本文介绍的是采用脂肪酶的生物化学方法对油脂进行水解的新工艺,其要点是开发利用微生物特有的强分解能力及促进反应专一的特点。分解反应式如下:本法反应历程短,且脂肪酶在我国已商品化,这就为改变传统的油脂水解工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2实验部分2.1…  相似文献   

14.
《应用化工》2016,(7):1354-1358
在分析总结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脱氮原理的不同观点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碳氮比、溶解氧、pH值、外阻和温度等因素对MFC脱氮及产电性能的影响,介绍了MFC脱氮工艺的单室、双室及三室结构,阐述了MFC脱氮未来需解决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2001年开始规模生产生物燃料以来,近几年发展速度很快。据有关部门公布,2006年我国生产燃料乙醇132万吨,替代车用汽油123万吨,含10%生物乙醇和90%汽油的混合燃料已在5省份全部及4省份的27个市试点使用,乙醇汽油调和能力达到1020万吨。表1是我国近几年来一些生物柴油中试规模生产厂家和使用原料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针对原料油在转化成生物柴油的过程中易使催化剂失活等问题,合成了3种离子液体: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盐([ BMIm] Cl)、1-丁基-3-甲基咪唑氟硼酸盐([BMIm] BF4)、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 PF6),并对合成的产物作了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的结构表征.3种离子液体催化剂均用于催化自制微生物油脂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结果表明,在醇油摩尔比n(醇)∶n(油)=15∶1、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油质量的10%、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16 h的条件下,生物柴油产率可达95%以上.[BMIm] PF6相较于其他2种离子液体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产率,且与产品易于分离,重复使用6次以后,仍然保持良好的催化活性,产率仍保持在90%以上,说明其在生物柴油生产产业具有广泛应用的潜质.  相似文献   

17.
微藻是最有潜力的生物燃料原料之一。综述了微藻生物油制备的研究进展,包括微藻油脂抽提法、微藻热解液化法以及超临界液化、微波热解液化、热化学催化液化等几种新型热解液化技术。介绍了现有技术的特点、优势,指出了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国内对石油需求量日益增长的情况下推广和普及新型能源的重要性。对新能源在替代和缓解我国石油不足方面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概述。指出寻找新型可替代能源成为中国未来能源战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概述了以天然油脂为原料生物柴油与化工产品综合制备技术,介绍了由油脂双键衍生的3大系列化工产品C21二元酸、C22三元酸和C36二聚酸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范围。结果表明,利用油脂部分双键结构可以制备许多具有较高利润的化工产品,用以弥补单纯生产生物柴油综合价值不高的缺点,提高生物柴油生产线的综合经济效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生物柴油的特点以及国内外制取生物柴油的原料油现状.对微生物油脂的结构、原材料及其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指出秸秆的预处理、水解方式的选择、糖液发酵、微生物油脂的转酯化是以生物质为原料制取生物柴油路线存在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