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察了产油菌株粘红酵母(Rhodotorula gutini As2.107)的产油特性.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NH4)2SO4为氮源,培养基中加入微量Mg2 ,CB2 和Fe2 ,接种量为5%,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180 r/min时,菌体的生物量可达到11 g/L,油脂产量可达4.3 g/L,其油脂的酸值为26.31 mgKOH/g油,皂化值为231.86 mgKOH/g油,平均分子量为818.78.油脂主要成份为软脂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质量分数分别为17.80%,10.27%,53.02%和5.29%.以枯红酵母发酵所产微生物油脂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当醇油物质的量之比为20: 1,催化剂用量1.5%,反应温度60℃时.脂肪酸甲酯得率可达93%. 相似文献
2.
3.
4.
以藻类为原料的生物燃料不仅可作为石油燃料的替代燃料使用,而且可应对地球温暖化问题、粮食问题及能源安全等问题,因此,藻类生物燃料倍受关注。介绍了藻类生物燃料研究的概况、日本藻类生物燃料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5.
6.
从全球情况来看,化石燃料的储量日益减少,原油价格不断上涨,温室效应越发严重,这些问题促使了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发展。而生物燃料是一种新型的利用效率较高的可再生能源。由微藻生产生物燃料,则是一种更为经济环保的方式。文章从微藻生产生物燃料培养系统等方面,介绍了微藻生产生物燃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厨余垃圾水热液化制取生物燃料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厨余垃圾为原料进行水热液化,考察了反应温度和料液比对产物分布的影响。温度320℃、料液比1:15时,生物油产率最高为16.7%,继续升高温度或降低料液比将促进气体产物生成。与重质原油、常减压渣油相比,生物油氧、氮元素含量较高,热值为32.33~34.82 MJ·kg-1,其中汽油和煤柴油馏分超过50%。利用GC-MS、FT-IR和FT-ICR MS对生物油化学组成、官能团和杂原子组成进行了表征。生物油是一种复杂混合物体系,已检测出烃类、酸类、醛类、酮类、酯类、胺类、酚类、醇类和含氮杂环类等多种物质,对其酸性组分进一步分析显示,含氧组分主要是O2、O3类化合物,含氮组分主要是N1O2、N1O3和N1O4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发酵制备生物柴油油脂原料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一株酵母菌为产油菌株,研究了在1 L发酵罐中发酵油脂的工艺条件,以苏丹黑染色法定量分析油脂,并对发酵油脂组成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结果表明发酵罐最佳培养条件为30℃,通气量1.1 vvm,pH=6,转速300r/min.分析表明发酵油脂中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其中软脂酸17.80%、硬脂酸10.27%、油酸53.02%、亚油酸5.29%,这与植物油组成相似.同时以微生物发酵油脂为原料,初步研究了碱催化制备生物柴油. 相似文献
9.
10.
11.
微生物油脂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新型油脂资源, 具有制备功能性油脂和生物柴油的优点, 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微生物油脂生产时所用原料成本高, 导致微生物油脂的产业化发展受到制约。因此寻找廉价易得的发酵基质将促进微生物油脂生产的工业化进程, 同时解决了日益严峻的能源与环境安全问题。本文简述了各种工业废水、剩余活性污泥及餐厨废弃物等废弃物的特点, 总结了产油微生物利用该类废弃物生产油脂的研究现状及可能存在的发酵工艺及经济成本问题, 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开发附加值产品及廉价高效的絮凝剂以降低油脂成本、探究利用微生物前期处理降解剩余污泥中的毒性物质、探讨酶与酸碱联合水解餐厨废弃物的工艺等。 相似文献
12.
13.
1前言脂肪酸和甘油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范围十分广阔。为了获得这两类产品.在我国目前工业上油脂水解通常采取两种工艺:其一是常压皂化法,但工艺繁琐,消耗大量的酸碱,产品收率低Z其二是高压水解法,此法对设备条件要求较苛刻,设备投资费用大,能耗高,中小型企业不容易实现。本文介绍的是采用脂肪酶的生物化学方法对油脂进行水解的新工艺,其要点是开发利用微生物特有的强分解能力及促进反应专一的特点。分解反应式如下:本法反应历程短,且脂肪酶在我国已商品化,这就为改变传统的油脂水解工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2实验部分2.1… 相似文献
14.
15.
16.
3种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制备以及在以微生物油脂合成生物柴油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原料油在转化成生物柴油的过程中易使催化剂失活等问题,合成了3种离子液体: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盐([ BMIm] Cl)、1-丁基-3-甲基咪唑氟硼酸盐([BMIm] BF4)、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 PF6),并对合成的产物作了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的结构表征.3种离子液体催化剂均用于催化自制微生物油脂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结果表明,在醇油摩尔比n(醇)∶n(油)=15∶1、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油质量的10%、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16 h的条件下,生物柴油产率可达95%以上.[BMIm] PF6相较于其他2种离子液体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产率,且与产品易于分离,重复使用6次以后,仍然保持良好的催化活性,产率仍保持在90%以上,说明其在生物柴油生产产业具有广泛应用的潜质. 相似文献
17.
微藻是最有潜力的生物燃料原料之一。综述了微藻生物油制备的研究进展,包括微藻油脂抽提法、微藻热解液化法以及超临界液化、微波热解液化、热化学催化液化等几种新型热解液化技术。介绍了现有技术的特点、优势,指出了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国内对石油需求量日益增长的情况下推广和普及新型能源的重要性。对新能源在替代和缓解我国石油不足方面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概述。指出寻找新型可替代能源成为中国未来能源战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