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为了有效解决在成都富水砂卵石地层掘进时出现的滞后沉降、人员和环境不安全状态等问题,利用富水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的技术特点和盾构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参数,根据设计、施工、监理、监测、第三方监控等信息,开发基于智慧互联技术的盾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系统主要包括公共事务管理、安全风险管理、远程视频监控管理、现场门禁管理和远程视频会议5个模块,可实现盾构实时数据监控、量测数据监控、视频监控、安全风险综合管理("三监控,一管理")和监控巡查管理的功能。智慧互联技术即以移动互联网和网络传输为基础、以"互联网+"的思维为理念,结合物联网、"Web GIS"及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不同类型数据的集成、分析与管理。该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为成都地铁盾构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为减少地铁工程建设安全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李菲 《北方建筑》2021,6(3):75-78
随着经济的发展,地铁工程的建设也加快了步伐.因为地铁出行的交通方式具有载量大、污染少等优点,已成为大中型城市解决交通出行问题的主要方式.而城轨交通工程由于投资巨大,因此其风险管理非常重要.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施工相比传统施工方式具有很多优势,但盾构施工中也存在一些弊端,如设备投资大等,往往会由于不确定因素而存在各种风险.近年来,我国地铁工程盾构施工发生多起安全事故,严重威胁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鉴于此,研究盾构施工安全管理方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查阅相关资料研究地铁盾构施工中安全风险管控对策,首先阐述地铁盾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理论,通过对地铁盾构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价,重点总结地铁盾构施工安全风险管控对策.通过地铁盾构施工安全风险分析管控研究,为地铁工程盾构施工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盾构已成为隧道施工的主要技术设备之一,为了提高盾构施工技术安全,降低或减少盾构施工风险,针对盾构施工事故及主要风险,本文系统介绍了盾构隧道施工风险事故数据库系统及其功能.该系统主要包括后台风险数据库和前台应用程序,可实现方便地录入盾构施工风险事故信息和记录事故相关的风险因素,并通过多种方式检索各类风险信息,提供盾构施工案例及风险事件的编辑、统计、分析、备份和还原等功能.该盾构隧道施工风险数据库系统可为我国盾构施工风险管理和技能培训提供学习案例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对地铁隧道工程进行安全风险管理能有效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论文以某地铁区间盾构隧道为例,进行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首先根据地层条件和近接环境对隧道进行风险管理组段划分,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3个方面的风险管理工作,可望在施工准备期建立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为尔后盾构安全施工控制与管理提供依据,从而规避或降低施工风险。  相似文献   

5.
在地铁盾构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地铁盾构施工中常见的安全风险,提升地铁盾构施工技术的可靠性。因此,论文在分析安全事故的基础上,阐述地铁盾构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并提出控制风险的管理措施,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广州地铁二号线赤岗-鹭江区间盾构隧道工程,在分析盾构法隧道施工过程以及工程特点、施工扰动引起周围土体变形的规律、土压平衡盾构各种施工参数对施工变形的影响程度、盾构隧道土体及相关构筑物的沉降监测方法的基础上,对盾构隧道工程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类,开发了“盾构隧道施工多媒体监控与仿真系统”软件。建立了工程信息数据库、施工监控与施工参数自动采集、地面沉降预测、盾构施工参数控制和地表沉降三维可视化显示等功能,通过多种数据查询器对工程信息实行集中维护和查询,进行地层及相关构筑物和管线沉降的预测、报警,并根据监测数据对盾构施工参数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7.
以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盾构区间施工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应用BIM技术建立盾构施工信息模型,基于B/S架构进行盾构施工信息监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运行结果表明,系统支持对盾构施工数据的实时采集与传输,满足数据共享与风险预警调控需要,能够为同类型盾构施工项目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多变的地质空间环境和复杂的盾构施工操作流程,给盾构隧道建设的进度、质量、成本和安全管控带来了严峻挑战。盾构隧道在建造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数据,其蕴含的工程信息因缺乏科学高效的信息管理方法无法充分利用。本文分析了现有盾构施工信息管理系统的不足,即多源异构信息整合不全、工程数据关联分析不足、决策支持可视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本文结合BIM技术在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优势,设计了基于BIM的盾构施工信息管理系统。文章首先归纳了盾构隧道施工的信息类型,分别建立了地质空间、隧道结构和盾构机三个子模型,并采用IFC标准与施工进度、质量等信息集成为一个完整的盾构施工信息模型。基于此模型,开发了B/S架构的盾构施工信息管理系统,并对其主要功能和初步应用效果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门窗》2019,(13)
结合实际,对市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施工风险管理方案进行分析。首先地铁区间隧道工程涉及的内容进行阐述,其次在对盾构法施工机理分析的同时。分别从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施工风险识别、城市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施工风险管理措施等方面,论述了地铁区间隧道盾构施工风险管理方案实施要点。目的在于提升城市地铁区间隧道工程建设的进度与质量。  相似文献   

10.
以北京轨道交通7号线东延豆各庄站为例,阐述了BRMR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平台的应用。该平台将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纳入到BIM+GIS系统中,使施工安全风险得到了更有效地控制和管理,且通过该平台可及时收集、查看、分析和管理施工阶段的安全数据信息,增强了工程安全信息的共享程度,实现了安全隐患和风险的预警,为决策者提供了决策依据,提高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信息化和集成化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盾构隧道施工风险管理数据库系统开发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文章结合盾构隧道施工风险管理软件的研发情况,重点介绍了软件风险数据库的研究成果。该数据库系统主要包括风险信息数据库和工程风险数据库两部分。风险信息数据库对盾构隧道工程常见的风险事故、致险因子以及规避措施进行了归类、总结。工程风险数据库主要是具体的工程风险信息,满足整个风险管理过程风险信息的存储和输出要求。文章对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物理模型设计工作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2.
钱江特大隧道盾构推进段施工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钱江特大盾构隧道为背景,对盾构推进段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点进行辨识,探讨了各项风险的发生机理,并采用同济大学开发的盾构隧道施工风险管理与控制软件(TRM1.0),对调研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以评定风险等级,最后结合分部工程分析给出了风险控制措施以及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胡鹰志  李锦富 《建筑施工》2020,42(7):1294-1299
以深圳地铁3号线南延线3131标福保-益田区间盾构施工项目为例,围绕施工过程管理,以智慧化信息系统的构成、智慧化工地体系的建设、智慧系统的集成及其研究和运用为主线,建立互联协同、智能生产、科学管理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生态圈,并将此数据在虚拟现实环境下与物联网采集到的工程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实现工程施工可视化智能管理以及工程管理相关人与工程施工现场的整合,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来改进工程各干系组织和岗位人员相互交互的方式,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地铁盾构施工经常要穿越江河、溶洞等复杂地质条件,本文通过对穿越复杂地质条件的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详细介绍了施工安全风险的辨识、针对不同风险等级采取的应对措施,通过采取一系列风险管理措施,确保地铁盾构穿越江河、溶洞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5.
陈小亮  刘彬 《建筑知识》2014,(2):391-391
盾构施工技术在地铁隧道建设中应用较为广泛,其具有安全、适用性广、快捷及智能等特点,但同时该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盾构施工技术在应用中易受工程地质条件及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在施工中容易引起地表变形。盾构施工地表变形会影响地铁隧道施工整体质量,当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地表变形时应及时采取合理的控制技术措施。本文结合某地铁盾构施工实例对盾构施工地表变形规律及控制技术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地铁土建部分的区间盾构施工较为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已产生较大风险。在地铁建设中,降低盾构施工安全风险、形成完善的施工风险管理体系尤为重要。通过对地铁盾构施工进行深入分析,结合目前地铁施工现状,提出盾构施工风险影响因素,并对地铁盾构施工风险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保障地铁建设行业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南水北调团城湖至第九水厂输水工程盾构近距离侧穿肖家河桥,为保证周边环境体和桥梁结构安全,通过使用岩土工程数值模拟软件得出盾构掘进影响桩体变形规律。盾构施工中采用科学的多元安全监测施工手段和响应联动措施,实时收集变形信息,不断优化盾构施工参数,指导盾构安全、顺利穿越了桥区,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根据目前盾构施工软件的缺陷,结合国内盾构施工管理的需求和盾构施工数据的特点,建立了一个关系型数据库,开发了盾构施工管理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论文较详细地阐述了该系统的组成、功能和特点,以及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北京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盾构区间隧道先后近距离穿越高速路、高层建筑、地下管线等设施,施工难度大,为保证临近设施的安全,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信息化施工技术。结合工程实际,详述了盾构隧道信息化施工的监测内容、监测方法、资料整理和信息反馈。实践表明,信息化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为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盾构近距离穿越建(构)筑物的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0.
地铁工程施工属于高风险工程,其建设过程的风险管理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建立和实行工程风险管理制度已刻不容缓。该文针对地铁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风险,将工程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应用到地铁盾构法隧道施工实践中,有效地分析和探究地铁盾构法隧道工程建设中的各项风险识别、风险评价与具体应对措施,从而详细诠释了风险管理在盾构隧道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