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工作是在考古研究的基础上,仿制成功的唐代长沙窑复制品.研制促进了考古研究与工艺研究两个学科的相互结合,使对"长沙窑"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从唐代长沙窑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历史背景下切入.阐述长沙窑装饰艺术以及艺术气质形成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章晨  付丹 《陶瓷研究》2020,(3):45-48
长沙窑又名铜官窑,是我国唐代兴盛的民间窑口,其风格多样、品种繁多,是唐代南方大型青瓷窑场之一。长沙窑在陶瓷史上的突出贡献在于其开创了陶瓷釉下彩绘画装饰的先河,将绘画及文字作为瓷器的装饰题材,打破了唐以前以单色釉为装饰的单一手法,为此后各个时期陶瓷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我国陶瓷彩绘工艺的重要起点。本文通过对长沙窑的起源、发 展、种类及风格特点等方面的论述,从历史背景、海上丝绸之路贸易以及民俗审美等方面阐述了唐代长沙窑的设计内涵与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4.
唐代长沙窑艺术的装饰之越来令世人赞叹,本文试图从唐代长沙窑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历史背景下切入,来阐述长沙窑装饰艺术以及艺术气质形成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论唐代长沙窑陶瓷绘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六庆 《陶瓷研究》2003,18(3):25-33
唐代长沙窑陶瓷绘画的产生,振奋中国陶瓷史的一件大事。以花鸟画为主,同时展开的人物画、山水画以及书法表现,一开中国陶瓷装饰的新格局。而其绘画风格的粗笔放写,完全迥异于唐代宫廷工笔写实的工笔表现风格。那种自由潇洒的挥写笔意,却合当时“逸品”绘画的格调。如果中国文化艺术有南、北不同文化属性存在的话,长沙窑陶瓷绘画显然具有“南方性”的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6.
孔六庆 《陶瓷研究》2003,18(4):30-34
唐代长沙窑陶瓷绘画的产生,是振奋中国陶瓷史的一件大事。以花鸟画为主、同时殿开的人物画、山水画以及书法表现,一开中国陶瓷装饰的格局。而其绘画风格的粗笔放写,完全迥异于唐代宫廷工整写实的工笔表现风格。那种自由潇洒的挥写笔意,却合池时“逸品”绘画的格调。如果中国文化艺术有南、北不同文化属性存在的话。长沙窑陶瓷绘画显然具有“南方性”的艺术物质。  相似文献   

7.
长沙窑前期和岳州窑的制瓷技艺甚至釉色都如出一辙,后因为想要在市场占一席之地,另辟蹊径,创下釉下多彩瓷,因为诗文瓷的销售量好,为了迎合商贾之民,大量生产诗文装饰瓷,开下诗文装饰的先河,它的很多诗文也为唐诗的完善做了一个补充,留下看得见摸得着的研究史料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1长沙窑的状况 长沙窑,又名铜官窑或石诸窑.唐、五代釉下彩窑.窑址位于今天湖南省长沙铜官及望城县书堂乡石诸湖一带,而以蓝岸嘴为中心,分别向尖子山、枫树嘴两侧和高处司坡、谭家坡一带扩展,面积为二十万平方米之多,龙窑长41来左右.主要有壶、碗、罐、瓶、水注、灯与烛台、玩具等制品,以釉下多彩、釉中彩、点彩、诗词、图案(包括花鸟、走兽、人物、山水和抽象图形)等装饰方法,而闻名于世界.  相似文献   

9.
牡丹纹在陶瓷装饰史上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陶瓷装饰中重要的题材之一。唐代长沙窑开创了釉下彩装饰的先河,并将绘画和书法艺术融合在陶瓷装饰中,为后世的瓷器彩绘装饰开辟的新的天地。其装饰纹样以花卉为主,形态简单,色彩多变,其中牡丹纹饰在此时也形成了独特的装饰特征。  相似文献   

10.
唐长沙铜官窑乳浊釉不含微米级的颗粒。暗场显微镜下发现其中含亚微米散射粒子。透射电镜和微区电子衍射确定了该乳浊釉的组成。显微图像仪求得了孤立小滴的粒度分布。化学分析了胎釉的组成。其组成与历代中国分相釉对比,具有分相釉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长沙窑是中国陶瓷釉下彩的发源地。在陶瓷装饰上,从注重瓷器的釉色美转移到瓷器彩绘装饰美的发展方向,它是我国釉下彩绘的第一个里程碑。古老的长沙窑,虽然己经逝去,但我们能从它民间名窑画风洒脱、俊逸、空灵的釉下彩装饰艺术中感受到湖湘文化精神气质,客观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情趣和民间风俗,也为后人研究中国陶瓷史以及现代陶瓷装饰留下丰富而详实的考证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装饰纹样作为陶瓷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唐代长沙窑釉下装饰题材丰富,其中以动物纹样题材为大宗,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不仅展现美的表现形式,更包涵无尽的历史文化精神。文章以唐代长沙窑动物纹样的装饰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唐代长沙窑动物纹样的表现类型、表现形式、表现审美特征。透过唐代的历史文化背景,将动物纹样类型进行分类,以传统动物纹样与融入异国文化元素动物纹样本身的形态、构图及文化表现特点为依据,解读长沙窑动物纹样装饰的图像内容以及探析阐释动物纹样表现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分析纹样发展下的文化历史背景影响及意义。长沙窑动物纹样是文化符号与纹样特色的印证,研究为实现对长沙窑装饰设计中动物纹样的渗析以及为长沙窑纹样的深入探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长沙窑是中国陶瓷釉下彩的发源地。在陶瓷装饰上,从注重瓷器的釉色美转移到瓷器彩绘装饰美的发展方向,它是我国釉下彩绘的第一个里程碑。古老的长沙窑,虽然己经逝去,但我们能从它民间名窑画风洒脱、俊逸、空灵的釉下彩装饰艺术中感受到湖湘文化精神气质,客观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情趣和民间风俗,也为后人研究中国陶瓷史以及现代陶瓷装饰留下丰富而详实的考证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唐代在中国封建时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在艺术方面除了诗歌、散文、绘画等外,陶瓷艺术和书法艺术都有极高的发展,陶瓷艺术中最具有创作意识的当属长沙窑。唐代长沙窑是第一个将书法艺术与陶瓷工艺相结合的瓷窑,唐代长沙窑诗文壶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不仅丰富了陶瓷装饰的内容,也直接影响到了宋金元磁州窑陶瓷书法的出现和发展,其上的精美书法为整个陶瓷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现将以唐代长沙窑行草诗文壶为研究对象,对长沙窑陶瓷书法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相似文献   

16.
长沙窑的釉下彩绘瓷,是长沙窑瓷器中最富艺木魅力的品种。长沙窑陶瓷釉下丰富色彩,特别是透过釉面突现的各种彩绘纹样,有一种活泼、富有生命力的感觉。色彩是人类共同的追求,长沙窑陶瓷之所以能广为流传且远销海外,被誉为"天下第一窑"。  相似文献   

17.
长沙窑在唐代富裕、稳定、自由的社会风气下,地处偏僻之乡的长沙窑工匠们在没有样式限定、思想自由的状态下大胆操作,以娴熟的技法随性而就,其概括性,写意性,趣味性,文化民俗多元性等造型语言,对传统陶瓷艺术在当代的文化传承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陶瓷与绘画理论的角度出发,通过以“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中国陶瓷贸易中具代表性的唐代长沙窑考古实物为依据,阐述谢赫在《古画品录》提出的核心观点“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经营位置”、“随类赋彩”、“传移模写”。唐代长沙窑陶瓷由于其材质与工艺的独特性以及特殊保存环境,为研究唐代绘画史提供了大量真实可靠的实物资料,是美术史研究中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9.
20.
彭莉  汤红艳 《佛山陶瓷》2013,23(9):46-47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全球化文化浪潮的风靡,使得设计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如何在众多作品中找到自身的特色,发挥优势,是当今设计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民间陶瓷作为民众使用最广的陶瓷器具,在历史时期中是最受老百姓喜爱的器物。本文以湖南长沙窑为例,探讨民间陶瓷长沙窑的地域特色和艺术个性,为现代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