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0 毫秒
1.
掺气分流墩墩头的动水压强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掺气分流墩墩头的动水压强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 ,以求了解墩头的抗空蚀性能及动水压强特性 .试验结果得出 :时均压强P/Pmax沿墩高和时均压强系数Cp 沿横断面的分布规律 ;墩头轴线与来流有夹角时Cp 沿横断面的分布规律 ;墩头壁压脉动压强特性以及探讨了柘林掺气分流墩 (墩头的θ =75°)的安全使用范围 ;在墩后充分供气时 ,墩头的空化特性 .  相似文献   

2.
高雷诺数下并列双圆柱绕流的大涡模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澄清并列双圆柱结构发生偏向流现象的流场机理,采用大涡模拟(LES)方法,在高雷诺数下(Re=1.4×10~5)研究了并列双圆柱的气动性能及其流场特性随圆柱间距比P/D(P为圆心间距,D为圆柱直径)的变化规律,重点探讨了小间距并列双圆柱的偏向流现象及其对圆柱气动性能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大涡模拟方法得到的气动力结果与文献风洞试验值吻合良好;随着并列双圆柱间距的增大,绕流场会呈现单一钝体、偏向流和平行涡街等多种流态结构;当P/D=1.1时,绕流场会间歇性地出现单一钝体和偏向流流态,两种流态的气动性能和流场特性有很大差异,圆柱的气动力会随时间发生剧烈变化,呈现非稳态特征;当P/D=1.2~1.5时,绕流场呈现偏向流流态,两个圆柱的气动力和尾流呈现不对称现象,偏向流的偏转方向会出现间歇性地变化,尾流涡脱强度弱,气动力脉动小;当P/D=2~4时,绕流场总体呈现平行涡街流态,尾流涡脱强度强,气动力脉动大,气动干扰减弱.  相似文献   

3.
垂直洞塞作为一种新型消能工,其出口水流状态可视为淹没射流,出流区域为射流冲击区,受结构自身特点的影响,该类射流的流速大,射流冲击区壁面受到的压强大,为探索垂直洞塞出口冲击区附近有界区域内的壁面压强分布规律,为结构设计及水力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作者结合某大型泄洪洞工程,采用模型试验、理论推导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不同的出口射流流速及不同压坡位置,研究了垂直洞塞出口射流冲击区的壁面压强特性。结果表明:冲击压强的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良好;当轴线上压强测点同压强最大值处的距离和压强半宽值的比值小于1时,试验及数模得到的壁面压强与理论分析曲线贴合,但当该比值大于1时,且压坡段与射流中心之间距离和射流直径之比较小时,两者结果明显高于理论曲线,理论曲线此时不适用。定量分析表明:随着下游压坡段与射流中心之间距离的增加,底板轴线压强分布逐渐贴合理论曲线;当压坡段与射流中心之间距离和射流直径之比大于2.35时,冲击区下游压坡段位置对底板压强半宽值无显著影响,各试验组次中底板压强半宽约为射流直径的0.3倍;射流冲击区内,顶部和侧壁壁面的压强随着离射流中心的距离减小而降低,在泄洪洞上游封堵处压强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4.
错列双圆柱的脉动升力特性及其流场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受到上游圆柱尾流作用,下游圆柱在小风向角下易发生尾流激振现象,脉动升力与尾流激振联系紧密,但以往针对脉动升力特性的研究较少,其流场作用机理尚未澄清.针对间距比为P/D=1.5~4的错列双圆柱,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在高亚临界雷诺数下(Re=1.4×105),重点研究小风向角下(β=0°~30°)圆柱的脉动升力和流场结构之间的内在关系,基于流场特征讨论了上、下游圆柱之间的干扰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风向角范围内,上、下游圆柱的脉动升力和流场特性变化剧烈,双圆柱会经历尾流干扰、剪切层干扰、邻近干扰、旋涡撞击及涡的相互作用五种干扰流态;在尾流干扰以及剪切层干扰流态下,下游圆柱的脉动升力远小于单圆柱;在邻近干扰流态下,上、下游圆柱相互间干扰较弱,下游圆柱的脉动升力接近于单圆柱;而在旋涡撞击流态和涡的相互作用流态下,下游圆柱的脉动升力则大于单圆柱,上游圆柱的尾流旋涡对下游圆柱的撞击或者与下游圆柱旋涡的相互作用会导致下游圆柱的脉动升力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5.
实验研究了液体射流垂直冲击在加热竖直小壁面上的局部换热特性,在Re_d=4.04×10~3~1.37×10~4范围内,驻点换热可以用方程 Nu_d=1.29P_r~m·Re_d~(0.5)表示,对于湍流,势流核心长度L/d与速度无关,L/d=5,建议势流核心外驻点Nu与Z/d的关系用 Nu_d/Nu_(max)=[(L/d)/(Z/d)]~(0.5)表示,势流核心区内换热系数的径向分布用以下方程表示: 驻点区:Nu_d/Nu_(max)=(r/d)~(-0.5)tanh~(0.5)(0.88r/d) 壁面射流区:Nu_d/Nu_(max)=0.348Re_(d,u_0)~(n-0.5)·(r/d)~(-1.25)实验比较了自由射流与浸没射流的换热效果,发现驻点及径向分布结果相同,喷距的影响有差别。  相似文献   

6.
d/D值及导流转速对螺旋升流反应器流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螺旋升流反应器流态试验的思路及原理;并通过寿命停留时间分布(R1D)试验及多段串联模型,探索d/D值及导流转速(n)对螺旋升流反应器的流态的影响规律;由正交回归试验得到:当d/D=0.50、n=15r/min时,在试验条件下反应器的流态最优,此时平均停留时间t=1.87、串联级数Ⅳ=4.5;并得出和Ⅳ与d/D值和导流转速(n)之间的数学关系。  相似文献   

7.
消力池导墙点面脉动壁压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坝洲水电站消力池导墙上点、面脉动壁压的同步试验资料为基础,通过随机分析对点、面脉动壁压强度与谱密度函数的变化进行了探讨,并用VITA法对点面脉动壁压的相干模式进行了识别,得到如下成果:作用于消力池导墙上的面脉动壁压强度最大值与上、下游水位之差有关,而点脉动壁压强度与其基本无关;在谱密度函数中,点脉动壁压存在f-1和f-7/3的频谱段,而面脉动壁压的f-7/3频谱段并不明显,且其优势频率略小于点脉动壁压的优势频率;所研究的水流脉动壁压与平顺水流情况下的脉动壁压时间相干模式颇为相似,且点脉动壁压的相干时间比面脉动壁压小.  相似文献   

8.
修圆优化是缓解钢筋混凝土岔管锐角区应力集中现象的有效措施之一.针对该措施对岔管水力特性带来的显著影响,作者选取Realizablek-ε模型,结合实际工程进行CFD数值模拟,在对岔管的流态特征与水头损失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典型断面及管壁压强分布的不均匀性进行定量研究,给出了典型断面压强分布不均匀性衡量标准.结果表明,分岔处附近管壁压强分布不均匀且左右呈现较明显的不对称性,锐角区修圆半径的增大能略微降低岔管水头损失,正常发电工况下,修圆半径小于约0.5倍最大公切球半径时能小幅改善岔管流态,但继续增大修圆半径会恶化流态并增大近分岔处压强分布的不均匀程度.  相似文献   

9.
在控制方程中引入了组分传输方程的条件下,运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对超声速空气流中二维平板上异质氮气侧喷流的稳态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了壁面静压、分离区长度、喷流穿透高度随侧喷流与来流滞止压强比的变化规律,并与理论计算及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欠膨胀喷流迅速膨胀形成的障碍物使自由来流分离,使流场出现分离激波、诱导激波、再压缩激波及漩涡等复杂形态,并在喷流出口前后壁面上分别形成高压和低压区;随着喷流与来流滞止压强比增加,分离区长度、喷流穿透高度、壁面高压区及低压区范围增大;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实验数据趋势吻合。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高坝泄洪建筑物亟待解决的高速水流问题,提出了新型的阻塞旋流泄洪洞。本文采用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该类泄洪洞在不同阻塞体型下的流态、泄流量、壁面压强、空腔直径、旋流角和流速等水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基于准自由涡分布理论对旋流流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阻塞有利于改善旋流洞内流态,增大壁面压强,可大大减小空化可能性;阻塞使旋流空腔半径减小,旋流角增大,同时阻塞处水流急剧紊动,提高了水流消能率;阻塞可减小泄流能力是其不利之处。依据水流流动的形成机理分析和试验实测流速分布特点,基于准自由涡分布规律对切向流速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相关参数;建立了壁面压强、旋流角、空腔直径、泄流量与切向流速分布参数等水力特性间的关系式和相对轴向流速的计算表达式,并通过试验实测数据验证了旋流准自由涡运动规律的正确性。研究成果可为阻塞旋流泄洪洞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南翼山Ⅲ+Ⅳ油组初期因地层亏空严重,地层压力已低于饱和压力,如不及时补充地层能量,将会导致原油脱气、原油粘度升高、渗流阻力增加、采油指数降低等情况的发生.针对Ⅲ+Ⅳ油组开发过程中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注水压力以及合理地层压力的研究,确定油组注采系统合理压力.  相似文献   

12.
使用基于Labview虚拟仪表的压力测试仪,测量了8名实验对象穿着典型压缩式运动文胸在静止以及分别以2. 5 km/h,5 km/h及7. 5 km/h的速度在跑步机上步行或跑步时,文胸罩杯、下围、肩部及背部4个部位8个点的静态及动态压力。分析了静态及动态压力分布情况,以及各个状态下压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每个状态下动态压力均大于静态压力。各点平均压力和最大压力都有显著性差异,各区域平均压力也有显著性差异,各部位平均压力大小为肩部>背部>罩杯>下围。在静止及低速跑步运动时运动文胸各点压力受运动速度的影响较少,但在中速跑步运动时运动速度对各点压力的影响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3.
金刚石合成用介质的传压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与对比,对叶腊石、滑石、氯化钠等金刚石生长用传压介质的传压效果与传压性能,进行了较详细地研究。在金刚石合成或生长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当压机的油压相同,即总压力相同时,反应腔内的压力由于传压管的材质不同,而有差别,最大可达18%;而当室温时,为得到反应腔内5.5(GPa)的同等压力,由于传压管的材质不同,压机的油压差别可达6%。可见,材质的传压性能,由材质而不同;还随温度有变化。这一结果,对金刚石等高压合成与多晶体烧结所用传压介质的选择,以及合成工艺条件的确定,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坑围护结构承受的水压力计算理论的试验验证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土体中水压力的传递试验和对水压力传递过程进行理论推导 ,证明了土体 (包括粘性土 )是可以传递水压力的 ,而且土体中的水压力均衡时间在工程意义上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 ,在水土压力计算中 ,应当应用有效应力原理  相似文献   

15.
筒仓动态压力的计算和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钢筋混凝土筒仓在装卸料时所产生的仓壁动态压力,由于筒仓的流动压力随着仓体深度变化而变化,根据此实际情况,推导了仓壁动态压力的计算公式 。计算结果与筒仓试验测得的动态压力值相接近。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研究了动力系统中非紧致集合上拓扑压函数的性质,及与紧致拓扑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条并卷联合机的棉卷成型良好,对3种棉卷加压机构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表明,传统加压机构存在"爬行现象"的缺陷,齿轮齿条式加压机构及气缸式加压机构消除了"爬行现象",机件动作准确,加压稳定,但气缸式加压机构对气体的压力及其变化规律的要求较高.对齿轮齿条式加压机构进行了力学分析,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得出了保持棉卷成型良好的压力曲线及方程,将压力方程输入可编程控制器PLC,可对条并卷联合机的棉卷加压进行在线控制.  相似文献   

18.
Given the 7123 working face in the Qidong Coal Mine of the Wanbei Mining Group, nine dynamic roof monitors were installed in the crossheading to measure the amount and velocity of roof convergence in different positions and at different times and three steel bored stress sensors were installed in the return airway to measure rock stress at depth. On the basis of this arrangement, the rule of change of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ide abutment pressure with the advance of the working face and movement of overlying strata was studied. The rule of change and the stability of rock stress at depth were measured. Secondly, the affected area and stability time of the side abutment pressure were also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During working, the face advanced distance was from 157 m to 99 m, the process was not effected by mining induced pressure. When the distance was 82 m, the position of peak stress was 5 m away from the coal wall. When the distance was 37 m, the position of peak stress away from the coal wall was about 15 m to 20 m and finally reached a steady state; 2) the time and the range of the peak of side rock pressure obtained from stress sensor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from the dynamic roof monitors; 3) the position of the peak pressure was 25 m away from the coal wall.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善增压中冷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及污染排放,有必要通过试验对其工作过程和气缸内的燃烧状况进行了解和分析。采用先进的内燃机试验台架反复测试,对增压中冷柴油机的供油提前角、增压压比、外特性等各项性能参数进行数据采集,并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这一系列的测试分析有利于时增压中冷柴油机的燃烧组织和结构优化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分析高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的系统几种给水方式的优缺点,推荐采用减压阀分区给水方式,并分析了比例式减压阀的特点及安装使用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