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细镍粉的溶液还原法制备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张楠  翟秀静 《功能材料》1999,30(3):263-264,267
以NiSO4.6H2O为原料,N2H4.H2O为还原剂,NaOH调节溶液的PH值,控制反应条件为:Ni^w2+的浓度1.0mol.L^-1;N2H4.H2O/Ni^2+为2.0;NaOH/Ni^2+的1.0,反应温度为90℃,将得到的沉淀物洗涤,干燥,得到了平均粒度为62nm的超细镍粉,考察了反应条件对还原反应的影响,并对制备的粉末采用TEM,XRD,IAS及BET法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本法制力  相似文献   

2.
超细镍粉电解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循环电解实验装置对超细镍粉的电解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温度,Ni^2 ,Cl^-浓度,pH值,阳极电流密度ic对阴极电流效率的影响,采用NiCl2 NH4Cl电解液,镍为阳极,不锈钢为阴极,t为65℃,ic为2.5A/cm^2的实验条件稳定地获得平均粒径为1.5μm,球状镍粉产物,阴极电流效率为65%。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研究制备球形镍粉、棒状镍粉以及各种纤维状、空心、纳米管等特殊结构和形貌的镍粉的进展,概述了球形镍粉的各种制备方法,包括溶液水合肼还原法、微乳液法、水热和溶剂热法、多元醇还原法等,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认为我国当前应加强纳米镍粉的产业化和应用研究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以锂离子电池为微反应器,电化学还原NiO制备了超细镍粉。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所得粉末为纯相Ni,晶粒尺寸约5nm。激光粒度分布测试结果表明Ni粒度分布较窄,中位径集中在200~600nm。透射电镜照片显示颗粒粒径在80~200nm之间;放电电流密度的增加和放电温度的提高都使产物粒径有变大的趋势;在分散过程中加入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产物Ni的分散性能。  相似文献   

5.
超细镍粉/微米镍粉复合电磁屏蔽涂料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水溶液中制备了大量的直径约为0.5μm的超细镍粉,将其与微米镍粉以不同的比例进行复合作为导电填料制备电磁屏蔽涂料.结果表明当超细镍粉与微米镍粉的比例适当时(质量比=1:1),得到的涂料在130MHz~1.5GHz频段内具有比纯微米镍粉涂料更好的电磁屏蔽性能(40~55dB).  相似文献   

6.
用超细镍粉代替多层陶瓷电容器内电极用贵金属是一种发展趋势.主要介绍了镍粉用作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内电极的主要特点,详细介绍了生产超细镍粉的方法和工艺,并讨论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展望了MLCC内电极用超细镍粉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水热过程—一种制备超细粉末的特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热过程是指高温、高压下,于水、水溶液或蒸汽等流体中所进行的有关化学反应的总称。以往,它仅作为一种研究地球化学,了解矿物成因的手段。70年代后,它已发展成为包括氧化、沉淀、分解、烧结、合成、晶体生长等全湿法化工过程,用以产生和改进无机氧化物产物,这些改进的无机氧化物可在要求超精细、高纯度的高级染料、陶瓷制品和电子材料等领域中得到应用。自1982年召开第一届国际水热反应学术会议以来,水热制备超细粉末和晶体材料引起了世界性的重视。从两届国际会议发表的论文来看,  相似文献   

8.
超细镍粉的制备及还原生长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湛菁  岳建峰  张传福 《材料工程》2011,(7):10-14,65
以联氨为还原剂,在硫酸镍水溶液中控制液相还原反应条件制备了超细镍粉,并讨论了超细镍粉的还原生长机理.通过实验分析了工艺参数对还原反应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测定等分析手段对超细镍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超细镍粉的形核和生长独立进行;温度、Ni2+浓度和pH值调控着溶液中镍离子的释放并...  相似文献   

9.
据报道,中科院化冶所最近研发成功了一种碱式碳酸镍水浆加压氢还原制备超细镍粉的新工艺。该工艺采用纯水作为分散介质与一定组分的碱式碳酸镍制浆进行加压氢还原,可以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制得0.1~0.5u不同粒度的镍粉,镍粉粒度均匀、颗粒呈圆球形。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Zeta电位及浊度的测量,表征了镍粉在PVP-水-乙醇及酒石酸钠-水体系中的分散性能.结果表明,镍粉在两种体系中皆具有良好的分散效果.  相似文献   

11.
纳米级超细粉,无论是作为粉体材料,还是作为具有新型固态结构的纳米晶块状材料的基体,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实例,综合介绍纳米级超细粉的几种有效或有潜在可能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辐射分解法和超临界流体技术。  相似文献   

12.
超细氧化亚铜粉体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备超细氧化亚铜粉体主要有固相法、液相法和电解法。固相法和电解法制备高纯度超细Cu2O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液相法可制备出粒径小、纯度高、形貌可控的粉末。超细Cu2O粉体除传统的用途外,还可作光催化剂、阻燃抑烟材料、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电极用铜粉制备的中间体材料等。本文就有关超细Cu2O粉体的制备与应用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需开展的工作进行了综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材料导报》2004,18(4):106-106
一种高性能、适应性广的新一代高速旋转剪切式超细粉碎设备——QFJ纤维超细剪磨机(又名CXJ超细纤维粉碎机)由浙江丰利粉碎设备有限公司研发成功,并于日前通过浙江省新产品技术鉴定。专家认为产品具有超细粉碎效果好、能耗低、粉碎过程中物料温升低、出料流畅、维修保养方便等特点,其技术处于国内领先、达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相似文献   

14.
超细铜粉的制备方法、存在问题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细铜粉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方面的性质已经广泛应用于导电材料、催化、润滑油添加剂、纳米晶铜、医药等多个领域中.介绍了目前超细铜粉的制备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及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并概述了存在的问题及目前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超细鳞片状金属及复合粉体由于其特殊的二维平面结构,具有良好的附着力、遮盖力、显著的屏蔽效应、反射能力和良好的导电性能;超细鳞片状金属及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很多,有物理法(PVD法和机械研磨法等)、化学法以及机械化学法等,机械化学法是制备超细鳞片状金属粉体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B4C超细粉末的制备及烧结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气流粉碎对B4C粗粉(比表面积0.52m^2/g,中位粒径20.4μm)进行了一系列粉碎实验,研究了气流粉碎次数,成形压力和烧结温度对烧结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粉碎次数达到3次后,可获得<1μm的B4C超细粉末。经过4次气流粉碎的B4C超细粉末的比表面积为2.53m^2/g,中位粒径为0.56μm;该粉末分别于2200和2250℃无压烧结1h,其烧结密度分别达到理论密度的78.6% 82.5%,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28和50μm,抗压强度分别为390和555MPa。  相似文献   

17.
《中国粉体工业》2009,(4):62-63
一、成果简介超细银粉在电子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生产各种导电浆料,用于印刷电路及电子元件的内外电极。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印刷电路及电子元件的精密化和小型化要求银粉向高纯、高分散和超细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超细空心粉末制备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细空心粉末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质在国内外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本文介绍了超细空心粉末的制备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制备方法一般可分为雾化热分解法、置换反应法和模板法,并简单介绍了由本实验室提出的利用自催化还原反应制备空心镍粉的方法,这种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正在本实验室开展.同时对超细空心粉末在化工、生物制药、军事工业和光学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9.
《新材料产业》2004,(12):84-85
氮化硅及氮化硅基复相陶瓷是当代公认的最重要的高温先进陶瓷之一。作为高温结构陶瓷已在陶瓷刀具、轴承上实现了产业化,并是陶瓷发动机高温部件的首选材料。此外,氮化硅作为功能陶瓷也有巨大潜力。但是,目前氮化硅粉末主要是在高温条件下由硅粉和氮化合而成,反应时间长达72h以上,周期长,耗能多,粉末成本高,国内价格在250~400元/kg。  相似文献   

20.
《新材料产业》2009,(1):93-93
日前,攀钢钛渣制备高档钛白研究第一阶段工业试验顺利结束,取得阶段性成果,实验室样品质量达到锐钛型钛白的最高档次PTA120水平,合格率大于80%。这标志着我国硫酸法钛白生产技术与国外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