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历年观测数据统计,冰雹是罕见的复杂天气,出现日数不多,14年中共发生4次,冰雹出现在4-9月[1],季节性明显,且来势凶猛,持续时间短促,一般在午后至20时为最多,当冰雹出现时主要伴随雷暴现象,因此对飞行危害严重,本文选取2013年6月3日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一次强雷雨伴冰雹的天气过程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一些经验,结果表明积状云的演变发展对强对流天气的预示起到一定作用,利用气象雷达回波图形来辨识对流天气的强度和移动方向,做好天气突变时的观测工作,对流天气发展时,能见度,风向风速,温度会发生剧烈变化,总结变化规律,对今后的天气保障有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2.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MICAPS、临河CINRAD/CD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及探空等资料,对2016年6月3日午后发生在五原县的一次大范围的冰雹天气过程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次冰雹过程属于高空蒙古冷涡伴随低槽及低层切变线、地面倒槽的抬升,配合上冷下暖的环境场,为该次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潜势条件;正涡度区和大片...  相似文献   

3.
利用三维风速仪、激光云高仪、Ka波段云雷达、X波段双偏振雷达和微雨雷达等特种仪器的观测资料,对六盘山区2021年7月12日一次冰雹灾害性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合同期大气环流形势和地面气象资料,采用统计法分析了该天气过程的大气环流形势、动力场及微物理特征,并比较了山顶山脚降水粒子的差异。结果表明:此次冰雹过程中冰雹单体生命史接近1 h,降水回波从生成到消散持续时间约为2.5 h;此次降雹过程20 min内伴随大风与降温,发生位置在六盘山脉的东坡,降雹过程主要是由于地形作用导致的;降雹发生前15 min开始出现3层云,云系发展较旺盛,云层厚度较厚(约2 km),且降雹过程云底高度变化速度较快;降雹发生前20 min云体内回波有跃增现象,从初生对流到降雹结束,整个过程回波维持时间较长,移动方向为西北—东南,组合反射率最大值达52.5 dBZ。  相似文献   

4.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雷达产品、NCEP再分析格点资料等,对石嘴山市2020年6月17日雷雨大风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雷雨大风是一次典型的飑线过境现象,主要影响系统为500 hPa横槽、700 hPa低涡、地面冷锋及干线;湿对流有效位能、大风指数和0~6 km垂直风切变及K指数对石嘴山市雷雨大风的预报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雷雨大风期间,散度场的分布特征是高层辐合、中层辐散、低层辐合,石嘴山市处于较强的对流性不稳定区;从雷达回波来看,雷雨大风发生在弓状回波的前沿,在飑线回波的强盛阶段,最大反射率因子的值为55~60 dBZ,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最大值为20~25 kg/m~2,回波顶高9~12 km。  相似文献   

5.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2006年7月13日和2012年7月29日2次发生在贺兰山东麓的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天气学分析,并对物理量场进行诊断分析,得出造成宁夏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有副热带高压、青藏高压、西风槽、西风急流.其中,副热带高压为暴雨提供充沛的水汽与能量,青藏高压提供了高空辐散场的维持机制和次级垂直环流的加强作用;700 hPa相对湿度≥80%为宁夏暴雨出现的必要条件,而相对湿度≥90%是大暴雨出现的必要条件;当暴雨发生时,暴雨区上空存在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垂直结构和次级环流;抬升指数LI均对强降水的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宁夏平罗一次雷雨大风、冰雹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探空资料、卫星云图及银川天气雷达资料对2013年7月4日发生在宁夏平罗的雷雨大风和冰雹过程进行简要分析.结果表明,降雹前地面有弱冷空气的入侵,850 hPa为暖湿切变,700 hPa为干暖气团控制,500 hPa则为干冷空气;K指数、沙氏指数Si和θse都表明有较强的不稳定天气产生;降雹前700 hPa之上大气垂直速度为负值区,最大上升速度位于400 hPa附近,最大速度区位于-10~-30℃层,有利于冰雹对流的形成和发展;在多普勒雷达反射率因子图上出现"V"形缺口回波,最大反射率与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中心最大值相对应,在雹云演变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临近预报指示意义.冰雹指数当持续出现"△"或""报警时,极有可能产生强烈的对流天气.  相似文献   

7.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宁夏夏季两次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两次降雨过程天气系统配置相似,副热带高压位置的不同造成水汽来源和输送的差别;各层涡度散度场配置及垂直速度场的不同,导致降雨强度和时间范围的区别;水汽条件不同是影响降水量差异的原因;雷达产品表明,...  相似文献   

8.
利用NCEP/NCAR北半球逐日再分析和T213实况要素场资料,对宁夏2次秋季连阴雨过程(2007-09-25—10-09)和(2008-09-21—09-27)的环流形势、热力学特征和水汽条件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次过程持续时间、明显降水落区、降水强度不同;但在副热带高压位置,远距离台风间接影响及200hPa风矢量场分布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在500hPa距平场上,亚洲中纬度地区均处于"东高西低"环流型下,有利于包括宁夏在内的西北地区东部发生阴雨天气.T213,EC数值预报产品对预报宁夏连阴雨天气过程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北半球逐日再分析等资料,对宁夏2013年5月14日到16日和2011年5月7日夜间到9日夜间2次久旱转透雨过程从高空环流背景、中低空影响系统、温度及物理量场特征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次过程的500 hPa平均高度距平场上,亚洲中纬度地区均处于"东高西低"环流型下,水汽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及南海地区;主要影响系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东高西低"环流型东高所处位置的不同,造成出现透雨范围的不同;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垂直速度、散度、涡度、经向风和能量、温度分布的不同导致2次透雨过程降水特征的不同.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宁夏春季久旱转透雨预报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11.
为使预报业务人员进一步了解宁夏初夏季节连阴雨过程的成因,积累预报经验,依据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NCAR北半球逐日再分析资料,利用客观分析方法,对发生在2007年6月和2013年6月宁夏石嘴山地区2次连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重点对比分析了2次过程发生时,最强降水时段系统配置及物理量场.结果表明,2次连阴雨的产生是西风带、副热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北支干冷空气与南支暖湿气团稳定交绥于宁夏上空的结果;从副热带高压小规模的西伸、北抬、维持、东退变化,对应着连阴雨中降水过程的开始和结束,而影响系统的配置及强度变化对应着降水过程的强弱及落区;最强降水时段的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和大气稳定度不同,产生的降水量级也不同;低空急流及低涡对宁夏连阴雨最强时段产生暴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次降水过程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结合宁夏精细化预报产品,对2003年9月5日的一场降水过程进行了雷达气象学和中小尺度天气学分析,得到了一些初步结果,分析表明:多普勒雷达降水回波强度变化、降水回波总面积、强回波面积与降水过程相吻合,多普勒速度场、回波顶高、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对应的上升气流以及温度平流对这次降水具有预报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利用银川河东机场日常观测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7月20日、7月29日2次强雷暴伴强降水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迅速西伸至西北地区东部,有利于西南暖湿气流向河东机场的输送,为河东机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和持续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中低层低涡与河东机场强对流天气有着重要的关系,配合低层有暖平流时,容易诱发河东机场强对流天气;冷空气的侵入速度以及强度,决定着河东机场雷暴天气发生时的强度以及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4.
受不同理论的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经历了对比分析、错误分析、中介语三个阶段。其中,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是中介语理论形成的基础,对探究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分别分析了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的优点和局限性,并得出两种理论的区别和联系,以期能更好地指导第二语言教学和学习。  相似文献   

15.
对黄栗树水文站E-601型蒸发器与φ80 cm口径套盆式蒸发器14 a蒸发量观测资料的分析计算,得出两种蒸发器的换算系数.为保持观测资料的连续性,有效利用蒸发资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雷达在定量测量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在精度方面仍存在着很大的误差,如何利用雨量站的降雨信息与雷达信息进行降水数据的同化是提高雷达估算降雨精度的主要方向之一.分别利用平均校准法、卡尔曼滤波校准法、最优插值法、变分校准法和统计权重集成法对由分组Z-I关系估算的雷达降雨资料进行同化,并将同化后的雷达降雨与雨量站实测降雨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同化方法估测的面平均降水量与雨量计场比较吻合,估测精度比Z-I关系法有了明显的提高.统计权重集成法、最优插值法和变分校准法的同化效果总体较好,其次是卡尔曼滤波校准法,平均校准法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7.
2016年6月3日在冷涡天气背景下巴彦淖尔市出现冰雹、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过程,对比分析冰雹和短时强降水的云图和雷达回波特征,找出其共性与差异,为利用云图、多普勒天气雷达等手段监测和预警冰雹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提供一些指标。分析发现,在云图上,冷涡云系的后部极易产生强对流,短时强降水云图强度较弱,亮温梯度较小,冰雹云团边界清晰,亮温梯度较大;在雷达回波特征上冰雹云呈块状对流型,短时强降水云为絮状混合型。冰雹云的回波强度、强回波高度、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值均明显高于短时强降水云体。强回波高度达到-20℃层以上,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VIL)在降雹前3个体扫内有跃增,对预报冰雹天气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某煤矿新建桥梁工程为例,经稳定性分析和沉降观测,在不满足承载力、沉降量要求的情况下,拟采用CFG桩或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地基处理;通过理论计算对比分析,得知CFG桩明显优于水泥土搅拌桩,不仅承载力高,沉降量小,且能节约成本,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711B雷达强降水天气的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玲  赵光平  胡文东 《宁夏工程技术》2004,3(3):231-235,240
利用中卫数字化711B测雨雷达观测降水天气的资料,分析了冰雹、暴雨等强对流降水、混合型降水、层状云降水天气的雷达回波强度、回波形状、顶高、水平尺度、持续时间等特征.讨论了冰雹云与暴雨云的回波差异,及不同种类过程的雷达天气学预报指标.针对2003年中卫三次人工增雨作业,初步分析了增雨效果;从雷达气象学角度,讨论了适合增雨防雹的最佳作业条件.分析表明:适宜火箭增雨的云顶高度在6.0km左右,强回波区高度越高,增雨效果越好.云顶高度较低时,火箭增雨无明显效果.该研究对指导人工增雨作业、提高人工影响天气水平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与之相应的基坑工程技术也得到不断发展与更新,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在深基坑工程中,支护体系的选型和设计工作十分重要.本文列举了目前国内对高层建筑基坑支护的一些技术,对常用的一些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其中存在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从而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