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以空调工况下地铁站台区域PM值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动态监测的方法,对上海某地铁车站站台1. 5 m高度典型代表点及站台典型送风口和回风口处、屏蔽门附近、楼梯处和新风井区域的PM值和温湿度值进行动态监测,获得站台及其相关因素PM值的动态变化特性。结果表明:送风口平均PM值比站台平均PM值高25μg/m3,站台屏蔽门附近处平均PM值比站台平均PM值高50μg/m3。本文还利用CF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正交试验数学方法分析各因素对站台PM浓度影响的显著性,结果表明:送风口PM和屏蔽门PM对站台PM值影响非常显著,送风口风速和回风口风速对站台PM值影响显著,送风温度、屏蔽门处温度和站台温度对站台PM值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在以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带动下,全球空气质量越来越差,由此导致的灰霾、光化学烟雾事件越来越多,尤其在我国近几年这样的空气污染事件已经常态化,其中的罪魁祸首就是PM2.5,而火电行业是产生PM2.5的最主要行业之一,因此关于火电行业如何治理PM2.5已经成为当前政府和科研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简述了在当前火电行业治理PM2.5的主流技术,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标准生活》2014,(1):14-25
空气质量,已经成为百姓生活中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从PM2.5到空气预警,人们对空气质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作为影响空气质量十分重要的因素——机动车排放,已经成为各地治理空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的重要对象。  相似文献   

4.
PM2.5     
《标准生活》2013,(12):64-65
三年前,PM2.5这种半径只有2.5微米的细颗粒物,飘在空气里,为人们所感受,却不为人熟知。越来越多的雾霾天,越来越多的呼吸道疾病,伴随着人们对空气质量的担忧使得PM2.5逐渐走向幕前。  相似文献   

5.
维持地铁环境中的空气清洁对乘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尽管地铁站的屏蔽门(PSD)可以很好地改善地铁站内空气品质,但地铁隧道内的空气品质却仍然很差,隧道内CO2浓度和颗粒物(PM)值均较高。增加列车运行的频率和数量,均会导致地铁环境内的空气品质变差。因此,为获得更好的空气质量,地铁隧道的通风系统需要进一步改进。数值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用来分析地铁双轨隧道通风系统的性能。本文对位于韩国首尔的地铁双轨隧道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ANSYS CFX软件对列车正常运行时隧道内的气流进行了非定常计算。分别针对一辆列车在隧道里运行,或者两辆列车同时运行时,对隧道内的气流进行了模拟研究。当所有的竖井用于自然通风时,分析了隧道里的活塞效应。结果表明,竖井送风对隧道内污染气体稀释以后,通过机械通风井排出;当双轨隧道内仅有一辆列车运行时,供气量和排气量是平衡的;当同时有两辆列车相向运行时,隧道内的污染空气浓度很高,且竖井里没有电力供应时,所有的竖井用于自然通风。车站门被打开时,停留在隧道内的污染空气就会进入车站站台。  相似文献   

6.
下图为成都过去22天空气质量指数趋势图。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缩写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非线性无量纲指数。其数值越大、级别和类别越高、表征颜色越深,说明空气污染状况越严重,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也就越大,适用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空气质量指数分级计算参考标准是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现行)[1],参与评价的污染物为SO2、NO2、PM10、PM2. 5、O3、CO等,发布频率为每小时发布一次。  相似文献   

7.
利用便携式的空气质量检测仪,对杭州市下沙地区五条道路及三个小区进行了PM2.5的测量.2010年下沙道路PM2.5的质量浓度在40~136μg/m3,2012年道路PM2.5为18~67μg/m3,说明下沙地区空气质量近年得到改善.同时还对不同空间分布的道路与小区空气质量进行了对比,五条道路按空气质量由好到坏依次为:沿江边的之江东路、高教园学源街、靠近商业区文渊路、途经高架桥的学林街以及靠近工业区的围垦街.三个小区空气质量由好到坏依次为:居住密集区内的小区、高教园周边小区、商业区周边小区.分析了影响PM2.5的因素,认为道路上汽车排放的尾气是小区的污染源之一,而天气因素对PM2.5的多寡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 《标准生活》2012,(11):81-81
暖气来了,屋里的PM2.5却超标了。近日,关于暖气“烤”高PM2.5的微博受到网友关注。不过多位环保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供暖与否与居室PM2.5浓度的高低没有太大联系,要想屋里空气质量好,减少屋内污染源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常磊  王迪军 《制冷》2005,24(4):54-57
本文在分析地铁站台火灾特点、乘客疏散特点、烟气扩散规律、现行<地铁设计规范>和结合广州市公安消防局对广州地铁近年来建设过程中防排烟系统设计审查、试验的经验上,总结提出了适合地铁车站站台火灾烟气控制排除新模式,并在相关城市地铁设计中进行了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亚热带地区修建地铁,必须解决环境控制空调能耗大的难题。根据广州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地铁建设工程实践,广州地铁研究建立了适合亚热带地区的地铁环境控制系统——应用站台屏蔽门的节能型环控系统,为低纬度地区的地铁建设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地铁引起的站台邻近建筑楼层振动进行预测,提出并验证半经验半数值的振动预测方法,即运用实测经验法确定振源强度,有限元法分析建筑结构振动传递函数,将源强与传递函数相结合对建筑结构振动响应进行预测。利用半经验半数值的振动预测方法,对某地铁站台及其邻近建筑进行环境振动预测分析,得到地铁运行引起站台邻近建筑室内振动加速度级随楼层变化规律及其频谱特性。结果表明,半经验半数值的振动预测方法可行;地铁引起的站台邻近建筑内,随着楼层升高,低频振动受结构固有频率影响逐步放大,高频振动受阻尼影响能量衰减逐步减小,总振级随楼层增高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该结果对地铁运行引起的站台邻近建筑室内环境振动预测及隔振设计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上海地铁站台热舒适状况调查与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地测量与主观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地铁站台的热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利用统计的方法分析了实验数据,得出中性温度为20.02℃,期望温度为20.7℃,80%的人可接受的温度范围上限为23.2℃,均略低于ASHARE舒适区标准。调查显示人们对上海地铁站台热舒适状况基本满意,而适当降低站台环境温度应是下一步的调整方向。另外,还对“病态建筑综合症”(SBS)进行了一定研究,结果发现人们对环境的不舒适感会引发SBS相关症状的发病率上升。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复杂环境下连续墙的爆破拆除技术。为了保证连续墙内侧已建地铁站台的稳定和防水的要求,采用了多循环少进尺与多打孔少装药相结合的爆破方法来控制最大段的装药量,从而保证了爆破拆除的振动和噪音控制在相应的国标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作为扑救火灾的一项新技术,有污染小、安全等优点,但使用时受到火场气流速度的限制。为研究能否将该系统用于地铁车站公共区,本文以地铁车站站台发生火灾为场景,开启地铁车站防排烟系统,测量站台典型点处气流速度;测试结果显示站台内最大风速小于3m/s,在地铁车站公共区应用高压细水雾系统可以满足风速方面的要求;测试数据为进一步开展地铁车站火灾防护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专门面向HVAC领域的Airpak软件对某地铁站台环境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了地铁站台温度场、速度场、PMV-PPD及空气龄的分布。在分析室内流场分布的基础上,基于人体舒适性指标PMV-PPD与衡量空气品质指标空气龄,对室内气流组织及空气品质进行预测与评价。模拟结果表明:站台区域温度场,速度场纵向梯度变化小,比较均匀。热感觉表现为微凉或凉。但右侧区域的平均空气龄最高达1 460 s,该处气流几乎停滞,通风换气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重庆地铁六号线红土地车站站厅、站台、出入口通道进行环境逐时监测,分析对比了各区域的温湿度状况,针对空调季工况下站厅、站台环境状况及长出入口通道单排风运行状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站厅存在风机节能潜力,长出入口通道在运营初期采用单排风方式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正空气质量,已经成为百姓生活中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从PM2.5到空气预警,人们对空气质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作为影响空气质量十分重要的因素——机动车排放,已经成为各地治理空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的重要对象,相应排放标准也随之升级,从国一到国五,我国对机动车排放的相关标准不断出台。与此呼应,车用油的标准也在不断升级,国三、国四、国五,各种指标相应提高,这些都为了降低排放有害物质,提高空气质量。"油品先行"已经成为机动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们对改善工作以及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室内环境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置换通风因其舒适度高、空气品质良好、节能等优点,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不同送回风方式对主动式置换通风的效果具有很大影响,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针对某住宅建筑三种通风方式下的室内速度场、室内CO2浓度、室内PM2.5浓度等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单送单回方式通风时,通风效果明显弱于多送单回与多送多回方式,而室内CO2浓度和室内PM2.5浓度均较高;冬季室内CO2浓度较高,夏季室内PM2.5浓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樊莉  潘嵩  李炎峰  严健  程作 《安装》2014,(2):25-26,29
随着空气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PM2.5成为了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威胁。针对像地铁这样的人流集中,密度大,情况复杂的公共场所,关于PM2.5的研究信息却很有限。本文通过对北方城市某地铁站PM2.5的浓度进行现场实测及数据分析,得出地铁站PM2.5浓度的变化情况,为提出控制PM2.5的措施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空气质量,已经成为百姓生活中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从PM2.5到空气预警,人们对空气质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作为影响空气质量十分重要的因素——机动车排放,已经成为各地治理空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的重要对象,相应排放标准也随之升级,从国一到国五,我国对机动车排放的相关标准不断出台。与此呼应,车用油的标准也在不断升级,国三、国四、国五,各种指标相应提高,这些都为了降低排放有害物质,提高空气质量。"油品先行"已经成为机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