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俊  童磊  张国栋 《混凝土》2014,(3):109-112,115
针对目前工程中对风化砂利用率较低的问题,研究了风化砂作为混凝土细骨料的可行性,通过不同养护龄期下的混凝土抗折、抗压试验,深入分析了风化砂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随龄期的增长规律。研究表明:风化砂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和易性,便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现场滑膜摊铺机具的摊铺作业;风化砂取代细骨料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早期抗压与抗折强度,3、7 d的抗压、抗折强度均大于同等养护条件下普通混凝土的强度值;风化砂混凝土的后期抗压、抗折强度的增长速度较慢,28 d抗压强度仅达到了设计强度的89.2%,抗折强度较普通混凝土略低,达到了设计强度的96.81%,满足规范中对于轻交通混凝土路面的抗折要求。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2016,(6)
分别采用替代率为0~50%的II级粉煤灰等体积替代细骨料拌制11种配合比C30混凝土,在标准蒸汽养护下对不同替代率不同龄期的混凝土抗压、抗折强度进行了测试;同时利用抗折破坏试块进行了抗压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作为细骨料能够提高混凝土抗压和抗折强度。粉煤灰水化反应效能而言替代率25%为佳,替代率25%以上时充填效应显著。通过对试验结果解析得出粉煤灰细骨料混凝土抗压与抗折强度关系表达式;提出了粉煤灰混凝土标准抗压强度与采用抗折破坏试块测得抗压强度两者间的相关性计算式,为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和测试技术提出了一种较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2016,(12)
煤矸石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是指在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的基础上用煤矸石取代其中部分或全部天然石子,可合理利用煤炭行业产生量巨大的煤矸石这种材料。为了研究该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及不同煤矸石掺量对保温混凝土抗压和抗折性能的影响,设计了5种不同煤矸石掺量的保温混凝土方案。通过试验研究,得出随着煤矸石掺量的增加,保温混凝土的抗压与抗折强度均会下降,并且两者降低的幅度基本一致,进一步回归了抗折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换算关系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陶粒保温承重混凝土力学性能与热工性能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各因素对其表观密度、导热系数、抗压、抗拉、抗折强度的影响,并确定了主次顺序,同时通过功效系数法,确定了混凝土综合性能最佳配合比。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酸碱环境下(pH值=3、7、11)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坍落度、抗压和抗折强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玄武岩纤维掺量的增加,拌合物的坍落度逐渐减小;当玄武岩纤维掺量为0~0.6%时,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折强度随纤维掺量的增加逐渐提高,其最高抗压和抗折强度在pH值=3、7、11环境下分别为53.1、6.3 MPa,55.1、6.7 MPa,53.5、6.4 MPa;当玄武岩纤维掺量为0.6%~1.0%时,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折强度随纤维掺量的增加逐渐降低;随着酸碱侵蚀时间的延长,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折强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掺入钢纤维的活性粉末混凝土不同尺寸试件,以及在相同尺寸前提下有无掺入钢纤维的试件进行了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等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探讨了尺寸效应以及钢纤维对试件抗压、抗折强度的影响,在对掺入钢纤维混凝土试件进行弹性模量试验的基础上,得出其与抗压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尺寸效应对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大,对抗折强度影响较小;而钢纤维的掺入能较大地提高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改善其脆性大的性质。  相似文献   

7.
朱波  戴睿  李坦 《砖瓦》2016,(4):9-11
将膨润土按一定比例置换水泥加到混凝土中,开展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试验,研究膨润土对混凝土的强度的影响。试验显示,随着养护天数的增加,膨润土-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均成增大趋势,但随着膨润土含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均有所减小,膨润土含量最大的混凝土试样抗压、抗折强度最小,混凝土中少量的添加膨润土,其强度减小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8.
基于正交设计研究多因素对玄武岩纤维(BF)增强混凝土(BFRC)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优化其配合比。选取BF长度、BF掺量、减水剂、速凝剂作为试验因素,通过极差分析得出各因素权重关系。利用SEM观察BFRC微观结构,分析BF对混凝土增强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BF掺量为3kg/m~3时,抗压、抗折强度最大,掺量继续增大,抗压、抗折强度均明显下降;抗压、抗折强度随BF长度增大先上升后下降,长度30mm时最佳;减水剂、速凝剂较前者相比对BFRC力学性能影响不明显。各因素对BFRC 7d抗压与抗折强度影响权重一致,均为BF掺量BF长度减水剂速凝剂,对BFRC 28d抗压、抗折强度影响权重分别为BF长度BF掺量速凝剂减水剂及BF长度BF掺量减水剂速凝剂。当纤维长度为30mm、纤维掺量为3kg/m~3、减水剂为0.7%、速凝剂为10%时,BFRC相对于素混凝土的28d抗压和抗折强度分别提高了21.7%和37.8%。  相似文献   

9.
钟文乐  陈蓓  蒋凤昌  朱威 《混凝土》2011,(10):22-24,27
试验研究了无砂多孔混凝土水泥浆体流动度与浆体配合比关系,并经过试配得出无砂多孔混凝土适于采用的浆体流动度范围.研究了浆体流动度、骨胶比对多孔混凝土孔隙率和抗压、抗折强度的影响,并发现随骨胶比增大,多孔混凝土强度降低.分析了浆体与骨料对多孔混凝土性能的综合作用.提出了无砂多孔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合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纤维类型对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分别使用钢纤维与玄武岩纤维配制的不同配比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抗压、抗折性能试验,研究纤维类型对混凝土抗压、抗折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使用钢纤维与玄武岩纤维作为增强纤维均能配制出性能良好的高性能混凝土;钢纤维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抗折性能均优于玄武岩纤维高性能混凝土;掺入钢纤维可以有效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掺入玄武岩纤维会降低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的收缩、开裂及其评价与防治   总被引:79,自引:4,他引:75  
长期以来,混凝土的收缩性质受人关注,但除了大坝以外,通常只测定混凝土的干缩值,并以其评定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然而,随着对水泥与混凝土工程技术的不断研究发现,温度收缩和自身收缩的引起开裂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加速,弹性模量、徐变松弛等参数随之变化,造成开裂趋势明显加大。因此,更新评价和预测混凝土收缩与开裂的方法,寻求改善现今混凝土抗裂性能的方法已经十分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2.
陶桂全 《山西建筑》2010,36(5):37-38
通过胡庄镇全镇村庄规划编制现状的分析,对村庄规划编制的必要性和机遇作了一些探讨,并根据已经完成的试点村庄规划提出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回顾1982年以来30年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发展历程,初步分为历史文化名域保护兴起、历史文化街区深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全面保护3个阶段.从历史文化名域名镇名村评选评价、保护体系、保护规划等方面探讨了一些概念和方法问题,并对我国今后的历史文化名域名镇名村保护提出了工作和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志 《山西建筑》2002,28(8):11-12
通过方案设计实践,对建筑设计构思、环境设计要点、建筑空间组织形式和使用功能等方案设计要素作了阐述,并探讨了中学科教体文建筑组群空间组织设计中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防灾减灾的问题日益突出。从我国大部分城市防灾规划所考虑的主要灾种出发,文章选择了地震、火灾和洪水这3类灾种来探讨城市防灾减灾问题。同时,结合已发生的典型灾害和潜在的灾害,从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出发,分析了各灾种对城市的危害,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防灾减灾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与景观规划设计的拓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文章分析了在全球化发展趋势下景观的形式与内涵的深刻变化 ,研究景观规划设计在观念、方法等方面的相应拓展策略 ,并针对中国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困境与机遇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天沟、檐沟溢水与漏水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沟、檐沟、水落头时有溢水、积水、漏水等弊病,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分析产生的原因有:设计原因、施工不规范、使用管理维护不当等,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风景名胜区与旅游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嘉乐 《中国园林》2000,16(2):29-31
本文论述了旅行与游览的不同概念,列出了风景名胜区的功能,保护与开放的辩证关系。强调风景名胜区不是产业没有理由成为企业,不能利用人民自己的财产从人民身上谋利。明确了风景名胜区管理与旅游服务是两种不同的专业领域,就深入了解各自的本质,掌握不同的运行规律,严格分工,紧密衔接,才能使风景名胜区得以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李凯 《中国建材科技》2017,26(6):124-12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发展也取得重大突破,加之各类工程建设数量的不断增多,机电设备的应用愈加普遍。机电设备是社会生产以及人们生活当中重要的设备,其质量同人们关系密切,因而人们对于机电设备安装的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在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不断总结实际工作当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加以妥善解决,最终促进机电设备安装的质量。文章重点围绕机电设备安装中的常见问题展开论述,并就其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王文玲 《山西建筑》2007,33(33):246-247
指出真、善、美三位一体的审美思想是人们评价设计作品的标准,分析了真、善、美的内涵,并将现代室内设计的评价标准"实用、经济、美观"与真、善、美的内涵对应起来进行诠释,以创造出安全、高效、经济和舒适的室内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