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独立光伏系统是光伏应用的重要方面,蓄电池容量关系着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成本.利用Trnsys软件建立了独立光伏系统的模型,在同一光伏系统中,相同的环境下,对三种典型的负载以及不同容量的铅酸蓄电池下的系统工作情况进行了模拟,并对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对独立光伏系统中蓄电池容量设计方法提出了改进.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直流母线式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供电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以蓄电池组作为储能单元,选取具有电气隔离的双向DC/DC变换器来实现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根据光伏阵列输出功率和负载功率之间的关系以及蓄电池组端电压的不同将系统分为6种工作模式.给出了系统在各个模式间切换的程序流程图,设计了单向变换器和双向变换器的控制策略.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制作了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当系统的光照或者负载变化时,通过控制能量在蓄电池组和直流母线之间的传递以及系统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性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对于独立光伏发电系统,通常需要储能系统来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为了吸收光伏电池发出的脉动功率,从而抑制直流母线的电压波动,并满足向负载提供短时大功率的需求。提出了采用超级电容器和蓄电池混合储能方案,并进行了充放电仿真分析,验证了超级电容的蓄电池充放电特点,提出了充放电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4.
针对光伏发电输出电压低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多个光伏阵列串并联结构,包括直流负载和蓄电池的串并联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以独立发电系统为控制对象,提出一种以电导增量法为基础的优化控制策略,实现系统的最大功率追踪控制。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实验平台,建立串并联独立光伏系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在实现系统的最大功率输出及独立可靠稳定运行上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在蓄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中,为了减小系统体积及提高系统抗扰性,采用单向Cuk变换器代替传统Boost变换器实现光伏电池最大输出功率点追踪,采用双向Cuk变换器代替传统Buck/Boost双向变换器连接储能系统与直流母线。系统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光伏电池输出功率波动及负载发生突变时,在稳定母线电压及平抑负载功率波动方面,Cuk变换器均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利用蓄电池稳定直流母线电压的方式改进传统独立光伏系统的新结构,采用蓄电池与直流母线并联方式,避免蓄电池放电时DSP控制器对放电电路的控制.根据不同的光照条件和蓄电池储能情况,通过PI反馈调节Buck-Boost电路驱动信号占空比,以稳定输出电压.在光照条件及蓄电池储能不足时,切换到市电状态与光伏支路互补工作.  相似文献   

7.
提出并研究了一种用于独立构网的光储混合供电系统及其不同介质储能的协调控制方法。独立构网型光储混合供电系统由光伏发电回路、蓄电池充放电回路、超级电容器充放电回路共同组成,光伏发电回路为负载提供能量,多余或不足的能量由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进行动态调节。分析并给出了构网型光储混合供电系统能量管理核心控制算法,使得系统可根据光伏电池和蓄电池的工作状态,自动控制光伏逆变器和储能双向变换器工作模式,确保光伏阵列和蓄电池、超级电容器协调工作,实现独立供电系统高效稳定运行及快速的动态响应。最后通过系统仿真和样机实验验证了混合系统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能量管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陈耀 《电源世界》2011,(6):47-49
独立光伏系统蓄电池是仅次于光伏组件的重要部件,本文主要从蓄电池种类选择、容量选择、串并联确定三方面进行了方法和计算研究,并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9.
直流微网系统能量管理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基于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以及蓄电池储能的多电源直流微网系统。归纳总结出了系统的九种工作模式,提出了包括最大功率跟踪控制、蓄电池充放电控制和直流微网系统的整体协调控制策略。根据分布式电源、电网、负载和蓄电池的工作情况,进行不同模式之间的转换,并完成相应的控制策略,实现了多电源供电的微网系统运营的可靠性。最后通过仿真证实了控制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周建萍  朱建萍  崔屹  薛亚林  王朔 《电源技术》2016,(12):2400-2404
针对由光伏、蓄电池及可变负载组成的独立直流微电网,提出电压和电流分段式协同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将能量管理划分为4种工作模式,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充分利用太阳能,将蓄电池作为支撑单元,当光伏模块不能稳定直流母线电压的时候,蓄电池才工作,从而降低蓄电池的切换频率。为了防止过充,将蓄电池充电分为恒流充电和恒压充电两种模式,从而增加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建立Matlab仿真模型,其仿真结果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