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郭嘉 《北京纺织》2009,(10):240-241
中医曰“四季五补”,即春季“升补”,夏季“清补”,秋季“平补”,冬季“滋补”,四季宜“通补”。 进入秋季后,人们的胃口随着气温的下降逐渐好转起来,再加上许多地方都有“贴秋膘”的习俗,因此一到秋天,许多人就张罗着吃各种各样的食物进补。其实,进补不要操之过急,要依据个人特点选择不同的食物。因此,本刊特选了几种秋季必备食物,看看你该吃些什么?又应该注意哪些呢?  相似文献   

2.
吃药膳有讲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更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的。就拿黄芪炖鸡、菠萝鸡片、冰糖莲子这3道常见的药膳来说,吃的讲究就很多。黄芪炖鸡春季食用.菠萝鸡片是夏季佳肴,冰糖莲子秋季食用最佳。不论时节,单论作用,这3道菜也很不同。菠萝鸡片、冰糖莲子适于阴阳平和健康的人食用.黄芪炖鸡则是增强抵抗力的药膳。  相似文献   

3.
滋补汤羹     
阿笑  于瑶 《食品与药品》2007,9(10B):62-67
会喝汤的人,就是懂养生的人。 食物经过炖煮,营养一一融入水中,汤由此而熠熠生辉,乃成食之精华。[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欧阳军 《烹调知识》1997,(10):40-41
入秋以后,气候逐渐转凉,同时天高气爽,空气干燥,传统医学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秋燥”。秋燥是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而且最易伤肺。加之人们经过炎热的夏天,身体消耗大而进食较少,故常有体重减轻、倦怠乏力、食欲减弱等症状。所以此时调养一下身体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容小翔 《烹调知识》2005,(11):45-46
秋商气爽,气候干燥.气温逐渐降低,湿度逐渐减小,有时秋雨连绵.天气忽冷忽热,变化急剧。因此平时要多饮水.以维持水代谢平衡,防止皮肤干裂、邪火上侵:应多吃蔬菜、水果,以补充体内维生紊和矿物质,同时中和体内多余的酸性代谢物,起清热解毒之效;多吃豆类等高蛋白植物性食物.少吃油腻厚味。  相似文献   

6.
秋季需进补     
元子  司成毅 《缤纷家居》2010,(11):120-123
干燥寒冷的季节,一碗湿润的浓汤令人顿感通透滋润。山里的野猪、土鸡、老鸭、草药、菌类构成了大西南醇美香浓的明亮汤色。  相似文献   

7.
上海唯一供应“鹿菜”的绿杨邨酒家,为了让消费者在今冬吃到更多更好的以鹿为原料的创新佳肴美点,早在春天,就运筹帷幄,精心策划。以绿杨邨经营(集团)公司总经理陈富祥为首的研究小组,经过对养鹿场的现场踏勘、对宫廷鹿宴的反复研究、对鹿菜烹制与本店川扬特色的结合,进行深入的探讨求索,终于制订出一整套“鹿菜”和“鹿宴”的系列菜谱,这是对当今饮食文化的发展、对消费者口惠及健康的有益奉献。 四月里春光明媚的一天,研究小组成员在总经理的率领下,来到占地面积10亩、养鹿400多只、地处松江县天马镇的上海天云中药保健品厂附属的天马山养  相似文献   

8.
《川菜》2016,(10):54-56
“民以食为天”,面对这个干燥天气,我们秋季养生应该吃什么呢?其实很简单,来看看秋季养生食谱,让你滋润地度过干燥的秋季……  相似文献   

9.
洪咏 《烹调知识》2011,(3):22-22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医食同源”之说。医药与食物本来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不少中药既是药物,又是食物。例如:萝卜、生姜、大葱、大蒜、大茴、小苗、花椒、胡椒、桂皮、大枣、莲子、百合、山药、绿豆、黑豆、扁豆、赤豆、蜂蜜、桂圆、核桃、芝麻、南瓜子、茯苓、黑木耳、白木耳等。  相似文献   

10.
《川菜》2013,(10):58-59
秋季干燥容易上火,由此引发的缺水常让人觉得喉咙不舒服,此时多吃些保护嗓子的食物尤为重要。雪梨,马蹄和白萝卜这三种蔬果都有清润消炎降火的功效,因此秋季上火不妨试试。  相似文献   

11.
《饮食科学》2009,(9):66-67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时令进入初秋。天气会变得更加凉爽。有些人却觉得浑身皮肤发紧,口干舌燥、皮肤干涩、咽干口渴、声音嘶哑、便秘以及小便少等现象.尤其是老年人和儿童有这些现象的比较多。这是由于秋季气候干燥引起的“秋燥”症。宜多食秋季时令的果蔬。如:甘蔗、秋梨、苹果、石榴、藕、百合、红菱、银耳等。鸭子、鲫鱼、鸽子、甲鱼等都是秋时除燥的上佳食物。  相似文献   

12.
可餐 《食品与生活》2005,(10):30-31
秋季,自然界阳气渐收,气候由热转凉,空气中缺乏水分,导致出现秋凉而干燥的气候。但是随着热气的消退,人们从暑热的困乏中解脱出来,食欲逐渐提高。按照传统的观点,饮食上要“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具体来说,要少食葱、姜、蒜、椒等辛味之品,多一些酸味果品蔬菜。由于秋季干燥,容易伤津液,要多食用滋补汤菜。  相似文献   

13.
杨红  双福 《烹调知识》2014,(10):36-47
《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食,寒衣服。”根据秋季津亏体燥、易致津伤肺燥的特点,秋季饮食养生宜生津润燥、滋阴润肺。常用食物:秋梨、甘蔗、银耳、百合、山药、花生、杏仁、苹果、蜂蜜、猪瘦肉、鸭肉、牛奶等。饮食宜忌:直食甘寒滋润的食物,以利生津养肺。不宜食辛热香爆类的食物,以免助燥伤津。  相似文献   

14.
张瑶 《中国食品》2011,(18):82-83
在感受秋高气爽之时,也不要忽视了干燥的秋季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在秋季里,人们更容易由于秋燥所引起的"上火"。所谓"上火"是中医术语,意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主要指咽喉干痛、两眼红赤、流鼻血、情绪不稳、心烦意乱等症状。秋季上火主要是由于气候较为干燥或饮食过于辛热所引起。"上火"可通过饮食调节,但在吃的过程中也要有一定的节制.且"食疗"有独特的效果。那么"上火"该吃什么好?  相似文献   

15.
唐莹莹 《烹调知识》2011,(29):62-63
酷热的夏季渐渐远去,秋高气爽的日子,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空气渐渐干燥起来,这时候最容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故,秋季养生先从养肺开始。养肺,从多方入手燥是秋季气候的特点。秋燥消耗津液,并从口鼻先行入肺。如不及时化解,会出现口干口渴、食欲不振、尿少便秘、皮肤干燥等现象。因此,秋季养生主要应从润肺、养肺、补肺入手。  相似文献   

16.
《江西食品工业》2009,(3):59-60
秋天,从立秋开始,历经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其中的秋分为季节气候的转变环节。《内经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时至秋令,碧空如洗,地气清肃,金风送爽,万物成熟,正是收获的季节。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故有“秋老虎”之说。“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大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  相似文献   

17.
立秋之后天气由热渐凉,进入了"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初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气温仍然很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常有"秋老虎"出现。但中秋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身体一旦不适,便易伤风感冒,旧病也易复发,所以有多事之秋的说法。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因此,秋季必须注意保养内守之阴气,凡饮食方面调摄皆不能离开"素食养收"这一原则。中医认为,秋季的人体内阴阳偏盛偏衰、太过或不及均会伤致身心,只有常摄素食"和谐阴阳"才会百病不生。正如古典《大戴礼记》有云:"食肉荤,勇而悍,阴阳失衡;食谷素,慧而巧,养阴平阳。"  相似文献   

18.
防燥护肺5法     
茜茜  潘铭  小风 《食品与药品》2011,(8):74-75,6
金秋时节始于立秋,五谷丰登,瓜果飘香。这时,炎热的天气渐渐有了一些凉爽的感觉,但燥气也会随之而来,令我们不得不防。中医认为,外燥伤人,消耗津液,并从口鼻先行入肺。如果不及时化解,很容易引起口干口渴、食欲不振、尿少便秘、体重下降、皮肤干燥等现象。  相似文献   

19.
《江西食品工业》2011,(3):63-63
吃酸的是为了抑制肺气对于秋季的饮食养生,中医有少辛增酸的说法。人们一般理解,就是要少吃辣的多吃酸。这种理解是否正确呢?专家说,所谓少辛,就是要少吃一些辛味的食物,这是因为肺属金,通气于秋,肺气盛于秋,少吃辛味,才能防止肺气太盛。中医认为,肝属木,金克木,即肺气太盛可能损伤肝的功能,所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秋天无病三分虚。"入秋后,天气比较干燥,对人的新陈代谢会产生很大影响,如果不及时调整很容易患病。秋季是滋补养阴、储存能量的好时机,能为"秋冬养阴"打好基础。中医还有"燥易伤肺"的说法,而"肺燥"是秋季就医时患者听到最多的名词。因此,秋天养生,最重要的就是润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