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水泥土拱与灌注桩组合的空间支护结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软土地区临江大面积深基坑采用拱形水泥土架刚架式钻孔桩空间组合支护结构作为挡土防渗支护体系,可充分利用桩的空间组合效应,发挥水泥土抗压强度高的性能,其结构形式新颖,受力合理,挡土防渗安全可靠,应用在软土地区不能采用锚杆和内支撑的狭窄场地的大面积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以工程实例讨论深基坑水泥土挡土结构墙体兼作基础外模的可行性及墙体变形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3.
简要概述了加筋水泥土支护结构的研究现状及不足,结合碎石类土场地中加筋水泥土桩的成桩工艺,基于土压力拱理论,提出了非咬合的分散式加筋高压旋喷桩布置方式。介绍了加筋高压旋喷墙锚复合支挡体系的结构形式、组成构件和构件的设置方式,阐述了该支挡体系设计计算的基本假定,建立了该支挡体系的力学模型;提出了基于等刚度原则的分散布桩墙体与实心墙体的转换方法。基于静力平衡原理,提出了悬臂墙+桩锚力学模型的抗倾覆、抗滑移整体稳定性分析方法;在基本假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墙体内力转化为桩轴力的方法,并给出了强度验算的方法。最后,通过重庆市某深基坑的项目应用,验证了加筋高压旋喷墙锚复合支挡体系及其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水泥土挡墙支挡结构抗倾覆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炎  蒋明星  尚兵 《江苏建筑》2004,(2):53-54,57
指出了目前水泥土桩墙支挡结构抗倾覆稳定验算中的不合理现象,分析了这种支挡结构不同类型的倾覆失稳机理,在考虑墙体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和墙底土体性质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抗倾覆稳定验算公式,并对影响抗倾覆稳定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熊巨华  杨敏 《工业建筑》1998,28(5):1-4,13
讨论了目前水泥土桩墙挡土结构抗倾覆稳定验算中的不合理现象,对比了朗肯土压力理论用于水泥土桩墙挡土结构与重力式挡土墙中的区别,在分析这种支挡结构不同类型倾覆失稳机理的基础上,通过考虑墙体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和墙底土体性质,建立了新的抗倾覆稳定验算公式,克服了存在的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6.
水泥土桩墙支挡结构抗倾覆稳定验算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讨论了目前水泥土桩墙支挡结构抗倾覆稳定验算中的不合理现象,分析了这种支挡结构不同类型的倾覆失稳机理,在考虑墙体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和墙底土体性质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抗倾覆稳定验算公式,最后对影响抗倾覆稳定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TRD(Trench cutting Re-mixing Deep wall)工法构建的等厚度水泥土搅拌墙可内插型钢作为基坑止水和挡土结构,在基坑工程实践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作为两种刚度差异较大材料的组合结构,TRD工法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承载变形性状和作用机理较为复杂,现阶段的工程实践尚缺乏理论计算的支持。以上海典型软土地层为背景,采用三维"m"法对型钢和水泥土的相互作用和承载变形性状进行了理论分析,主要通过对其变形、弯矩分担和局部抗剪的规律研究,对工程设计中的相关问题予以明确,并结合实测工程墙体变形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8.
侯波 《山西建筑》2006,32(8):91-92
介绍了深层搅拌水泥土桩在基坑维护中的应用,以某焦化装置内贮焦池具体工程为例,探讨了这种坑内无支撑、挡土挡水型帷幕的做法及应用效果,以推广应用该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的特点,采用一种新型的支护形式——预应力管桩水泥土复合挡墙(PCMW),即在水泥深层搅拌桩的施工过程中插入大直径预应力管桩,从而形成挡土、止水合二为一的连续墙体。与传统的钻孔灌注桩、SMW、地下连续墙等支护形式相比,PCMW具有承载力大、变形小、占用空间少、低污染、施工速度快、节省造价等优点,提高了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介绍了该支护形式在城市隧道支护工程中的应用及现场测试情况。根据实测的水泥土强度、深层土体位移、支撑轴力以及邻近房屋、道路沉降等数据可知,PCMW支护形式用于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是可行的,并且在技术、经济指标上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深基坑开挖时土坡稳定、施工安全,一般选用排桩、地下连续墙、水泥土墙、逆作拱墙或上述结合的形式作为支护结构进行临时支挡。其中有水泥土桩墙包括搅拌水泥土桩墙、高压旋喷桩墙等类型,其适用于侧壁安全等级为二、三级、施工范围内地基土承载力不大于150 kPa的基坑。本文结合某三甲医院基坑围护工程并从施工工艺、技术要求等方面来阐述如何强化围护工程中的搅拌桩施工管理。  相似文献   

11.
软土中超大面积深基坑逆作法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铁路南站北广场基坑为超大面积深基坑工程,周边环境保护要求极高;为了控制基坑的变形和达到经济合理的设计目的,采用了主体结构与支护结构相结合的逆作法设计方案,其中包括地下室外墙与围护墙体相结合,结构水平构件与基坑内支撑相结合,结构竖向构件与临时立柱(立柱桩)相结合.实施结果表明本基坑工程设计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确保了周边环境的安全,同时也为软土地区超大面积深基坑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软土地基临江特大型相邻深基坑同期施工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软土地基临江两相邻深基坑施工监测数据,分析两基坑同期开挖过程中邻近位置围护墙变形、支撑轴力和立柱沉降受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相邻位置中部的围护墙变形呈增大趋势,角部及远离相邻位置的围护墙变形受邻近基坑影响较小;相邻基坑开挖对邻近位置的围护墙顶竖向位移影响较大,基坑距离越小,相邻位置围护墙顶水平位移越大;邻近基坑处支撑轴力达峰值后呈变小趋势,立柱竖向位移值呈加大趋势;与已有理论对比发现基坑相邻位置围护结构变形不同于独立基坑开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Excavation works in soft clay require the installation of a retaining wall together with a means of holding the retaining structure in position.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braced wall system (TBWS) used for that purpose unfortunately narrows the spacing between struts during excavation works. To address the issu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odified braced wall system (MBWS) for widening the horizontal intervals between struts. Case studies were performed to validate the MBWS by comparing its costs, schedules, constructability, and safety to those of the TBW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BWS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TBWS.  相似文献   

14.
以某地铁车站深基坑为背景,对施工期间的围护墙体水平位移、墙体沉降、地下水位、钢支撑轴力和立柱隆沉等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实测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到基底时,坑壁2/3深度处水平变位最大,达7.57 mm;钢支撑轴力远小于设计值,有较大的空间可以利用,可对设计进行优化;地下水位的变化说明车站的施工未对周围环境造成太大影响;坑底最大隆起值为13.8 mm,墙体最大水平变位7.5 mm,地表沉降最大值为-2.4 mm,均远小于警戒值。监测数据及分析表明,基坑采用地下连续墙加3道支撑的支护方案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两墙合一"设计关键技术问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两墙合一“是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一种基础结构型式.笔者结合在深基坑“两墙合一“领域方面的研究与实践,论述了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设计中普遍存在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主要包括地下连续墙竖向承重、地下连续墙与主体结构之间的变形协调、结构后浇带及沉降缝位置、地下连续墙的防渗漏、地下连续墙预留连通道位置设计以及地下连续墙墙体质量方面的研究,并提出各项关键技术的针对性设计建议和对策.希望促进两墙合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杭州地铁秋涛路车站深基坑信息化施工监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杭州地铁秋涛路车站深基坑工程东区施工中围护桩水平位移、钢支撑轴力、地表沉降和地下水位等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实测表明:桩体水平位移能直接反映围护结构的变形特性,是评价围护结构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桩体的侧向变形主要是由土方开挖所引起,与开挖后墙面暴露时间长短相关;钢支撑的轴力随开挖深度增加而增加,其大小变化与开挖方式、开挖速度、气温以及下层支撑的拆除有关;基坑东侧的地表沉降曲线呈抛物线形分布,基坑南侧的地表沉降曲线呈三角形分布;坑外地下水位的变化可反映围护结构的止水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与宽基坑相比,窄基坑由于基坑开挖宽度小,围护墙的稳定性有很大的提高。对纵向长度长达数公里的窄基坑工程,在满足稳定的前提下,如果围护墙的插入深度可以得到优化,其经济效益将是巨大的。以福建省某城区电缆隧道的窄基坑工程为依托,开展窄基坑围护墙插入深度优化的研究。首先,采用解析的方法对比了不同开挖宽度条件下围护墙的受力及变形特征。结果表明,开挖宽度减小时,作用在围护墙的水平附加荷载将大幅降低,同时墙体的内力和变形也大幅减小。基于此,提出适用于窄基坑的坑底土体抗隆起稳定性安全系数计算方法,改进规范提出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由改进的计算方法得到的安全系数大于规范方法算得的安全系数。若按照改进的计算方法进行设计,围护墙插入深度可减少25%。最后,基于离心物理模型试验对提出的理论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窄基坑,规范提供的围护墙临界插入深度计算方法确实过于保守,在设计窄基坑时有必要对围护墙插入深度进行优化。研究成果可为窄基坑工程围护墙插入深度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福州新都会花园广场深基坑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耀年  刘锡安 《岩土工程学报》2006,28(Z1):1799-1801
福州新都会花园广场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始于1992年。基坑平面面积7000 m2,开挖深度10.7 m。支护结构采用内支撑柱列式排桩,内支撑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基坑开挖在土体水平位移监测的指导下进行,分东西两部分进行。本基坑工程进展顺利,未发生任何意外,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主体地下结构与支护结构相结合的复杂深基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一具体工程对主体地下结构与支护结构相结合的复杂深基坑进行了分析。基于土体硬化模型的平面有限元方法对基坑的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模拟围护结构的变形和墙后的地表沉降;同时主体地下结构的巨大支撑刚度有效地控制了基坑的位移,因而基坑开挖对地铁没有产生不利的影响。采用考虑梁板共同作用的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变标高的首层水平支撑体系的受力和变形,基于切向弹簧边界分析了地下一层水平支撑体系的受力和变形,分析结果成功地指导了基坑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针对兴化市供电公司生产调度综合楼基坑支护工程的特点,结合场地地质条件和场地环境,分别采用格栅式水泥土墙支护和水泥土桩防渗、放坡开挖的复合支护方案进行处理,既保护了周围环境,又节省了工程造价。在提出支护处理方案的基础上,侧重论述水泥土墙复合支护结构的设计施工要点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