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超滤膜和微滤膜的应用范围和规模正在逐年扩大,作者引用了29篇文献,概述了超滤膜和微滤膜在污(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王立彪 《广东化工》2014,(14):175-177
文章介绍了微滤膜、超滤膜、反渗透膜、纳滤膜技术的主要特点,着重介绍了超滤膜材料、膜组件的研究现状,论述了近年来超滤膜新技术及其与预处理联用在自来水净化中的研究进展,展望了超滤新技术在我国自来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以海带酸性提取液为原料,采用膜技术除杂纯化褐藻胶。比较了微滤膜和超滤膜的纯化效果,并探讨了淀粉酶酶解提取液对膜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微滤膜相比,超滤膜纯化褐藻胶的收率更高;优化的诺维信480L型中温淀粉酶酶解条件为:pH值6.0,酶加量0.3‰,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2h;提取液酶解后,微滤膜和超滤膜的膜通量分别提高了34.3%和27.3%,但对褐藻胶的质量指标影响较小。最终确定的优化方案为:先将提取液中的褐藻淀粉酶解,再采用超滤膜除杂,所得褐藻胶浓缩液质量接近国标规格,褐藻胶损失很少。  相似文献   

4.
以2级厌氧发酵生产沼气后的乙醇发酵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滤、超滤膜分离技术对其进行处理,考察了操作压力对膜分离效果的影响、4种超滤膜对废水COD和色度的处理效果,以及清洗方式对超滤膜通量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尼龙66微滤膜在0.15 MPa下对废水COD和色度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选取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03的聚酰胺复合膜作为超滤膜。经微滤和超滤膜2级处理后的废水COD和色度分别小于400 mg/L和80,达到GB 27631-2011的间接排放标准。酸洗+碱洗+次氯酸钠溶液组合清洗方式能有效恢复超滤膜通量,其纯水膜通量和废水膜通量分别可恢复至93.74%、91.55%。表明膜分离技术可以有效地处理乙醇废水。  相似文献   

5.
马斌  毛兵  李彬 《广州化工》2012,40(9):109-110
比较了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对丁烯水合工艺水中重质物杂质的脱除效果,经过综合分析最终选择超滤膜进行重质物脱除。实验选用的超滤膜材质为聚丙烯腈(PAN),截留分子量60000,膜组件类型为中空纤维型,实验结果表明该膜对重质物的截留率达到90%以上,脱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针对截留分子质量和材质对浸没式超滤膜处理微污染地表水过滤性能的影响问题,研究了两者对膜去除水中颗粒物和有机污染物的特性及其对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膜截留分子质量的减小,超滤膜对浊度和各有机物指标的去除率逐渐升高,但超滤膜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率较低;不同材质的超滤膜对有机物的去除率存在差异。不同截留分子质量和材质的超滤膜过滤原水时的污染程度不同,截留分子质量较小的超滤膜污染程度较轻,但容易引起不可逆膜污染;聚砜(PS)膜抗污染的能力要强于聚偏氟乙烯(PVDF)和聚氯乙烯(PVC)膜,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不同水质特点合理选择超滤膜的截留分子质量和材质。  相似文献   

7.
郝松泽  张宏伟  吴云  王捷 《化工学报》2019,70(11):4377-4386
双金属催化滤料生物滤池替代传统生物滤池,作为超滤膜系统的预处理工艺,可提高三氮的去除效率,保证产水水质稳定,显著减缓超滤膜污染,延长膜使用寿命。生物催化滤池内催化还原反应促进反硝化系统的进行,保证了水中硝酸氮和亚硝酸氮的分解去除;研究表明,生物催化滤池预处理较常规生物滤池可将TOC的去除率由73.2%提高到81.5%,其增加部分的主要成分为可引起膜污染的芳香蛋白类和富里酸类有机污染物。此外,双金属催化滤料增加了滤池的过滤精度,其出水胶体平均粒径明显小于常规生物滤池。催化还原反应产生的铁离子在过滤紊流的环境中微絮凝,进一步去除了微污染水源水中的胶体和悬浮物,减轻了胶体颗粒对超滤膜的污染。除具有常规滤池的生物降解、过滤作用外,双金属催化滤料生物滤池还具有催化还原和微絮凝的协同作用,显著提高了水中有机污染物和胶体颗粒的去除率,超滤膜污染得到有效减缓。  相似文献   

8.
超滤膜技术术语是一种膜透过分离技术,具有净化、分离和浓缩溶液的功能,介于纳滤与微滤之间。超滤膜能够有效过滤胶体物质以及悬浮颗粒,此外还可以有效去除"两虫、藻类、细菌、病毒及水生生物",进而实现净化、分离和浓缩溶液的目的,本文尝试探讨超滤膜技术在水处理方面的具体应用以及其所存在的改进空间,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双金属催化滤料生物滤池替代传统生物滤池,作为超滤膜系统的预处理工艺,可提高三氮的去除效率,保证产水水质稳定,显著减缓超滤膜污染,延长膜使用寿命。生物催化滤池内催化还原反应促进反硝化系统的进行,保证了水中硝酸氮和亚硝酸氮的分解去除;研究表明,生物催化滤池预处理较常规生物滤池可将TOC的去除率由73.2%提高到81.5%,其增加部分的主要成分为可引起膜污染的芳香蛋白类和富里酸类有机污染物。此外,双金属催化滤料增加了滤池的过滤精度,其出水胶体平均粒径明显小于常规生物滤池。催化还原反应产生的铁离子在过滤紊流的环境中微絮凝,进一步去除了微污染水源水中的胶体和悬浮物,减轻了胶体颗粒对超滤膜的污染。除具有常规滤池的生物降解、过滤作用外,双金属催化滤料生物滤池还具有催化还原和微絮凝的协同作用,显著提高了水中有机污染物和胶体颗粒的去除率,超滤膜污染得到有效减缓。  相似文献   

10.
集成膜技术处理微污染水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0.45μm微滤膜、不同截留分子质量的超滤膜(100、80、50,30.10、5 kDa)以及不同型号的纳滤膜(NF90、NF270、NF70)为试验用膜,并将这些膜进行优化组合,直接处理浙江省某流域河水.结果表明,采用0.45μm微滤膜、截留分子质量5kD的超滤膜作为预处理工艺,经NF90处理后,COD_(Mn)去除率达到89%,离子的去除率达到83%.采用直接膜处理工艺,可用微滤、超滤替代传统给水处理中的混凝、过滤、沉淀及澄清处理等微污染水预处理工艺,集成膜分离技术能很好地实现对微污染原水的彻底处理,出水水质稳定安全,完全达到健康饮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11.
膜污染的机理和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琳  秦国彤 《水处理技术》2007,33(6):1-4,17
本文对微滤、超滤膜污染物类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膜污染的相关研究方法,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膜污染机理及膜污染数学模型的研究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的基本性质,综述了膜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和实际运行中膜污染问题与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聚砜为原材料,通过向铸膜液中混入纤维素微纳晶体,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工艺制备了纤维素填充聚砜基复合超滤膜材料。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各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并得出了制备复合超滤膜的最优条件:当聚砜质量分数为18%,添加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30)为0.3%,纤维素微纳晶体加入量为聚砜质量的15%,空气中溶剂蒸发时间为10s,然后在凝胶浴水中凝胶成形。并测定复合超滤膜的水通量、截留率、平均孔径、孔隙率、强度等一系列性能,膜的水通量为152.72L/(m2·h),截留率为93.98%,孔隙率为63.22%,平均孔径为46.03nm,膜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4.
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超滤、微滤、液膜、动态膜等膜技术在含油废水、生活废水、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如超滤膜可用于处理含油废水、分离悬浮颗粒等。  相似文献   

15.
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超滤、微滤、液膜、动态膜等膜技术在含油废水、生活废水、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如超滤膜可用于处理含油废水、分离悬浮颗粒等。  相似文献   

16.
湿式催化氧化/膜过滤组合工艺膜过滤机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湿式催化氧化/膜过滤组合工艺,以Mo-Zn-Al-O粉末作为催化剂降解阳离子红GTL模拟染料废水,探讨在膜过滤过程中平均孔径为0.1 μm的微滤和0.022 μm的超滤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的过滤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膜过滤组合工艺对染料的降解效果均优于单独湿式催化氧化,0.01 MPa恒压条件下运行120 min后微滤和超滤的膜通量分别衰减了26.63%和16.48%,其原因是粉末催化剂可在微滤膜孔内部沉积形成中间阻塞过滤,后在表面形成滤饼层;而在超滤膜表面仅形成滤饼层。通过实验结果对膜阻力进行计算,可知在相同反应过程后微滤膜产生的不可逆阻力大于超滤膜。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催化剂的沉积量与膜阻力呈现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7.
夏利国 《山东化工》2010,39(9):48-51
介绍了近年来新型材料即膜分离设备的工艺技术特点、应用范围及其分离介质类型。详细、准确阐述了超滤膜、微滤膜、纳滤膜、反渗透膜、电渗析膜等设备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和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微纳纤维素一聚砜制膜液的水通量、截留率、黏度的测定、相分离结构分析及凝胶特性分析等,研究其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研究结果表明,一定共混比例下,微纳纤维素在聚砜制膜液中分散均匀,黏度曲线呈非线性,该共混体系为部分相容体系.当聚砜质量分数18%,添加剂为PVP K30,添加质量分数为0.3%,蒸发时间为10 s,凝胶浴为水的制膜条件下,微纳纤维素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超滤膜水通量最高可达235.27 L/(m2·h),截留率达95.35%.随着凝胶浴温度升高,复合超滤膜膜孔的梯度变好.  相似文献   

19.
针对超滤膜污染问题,在微絮凝-曝气-超滤水处理工艺中,以自然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跨膜压差(TMP)的变化趋势来反应超滤膜污染过程,着重考察了在不同曝气量作用对膜污染速率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以氯化铁为混凝剂时,曝气的扰动作用可以促进微絮凝反应的进行,并且曝气的扰动作用可以抑制滤饼层的形成,从而减轻膜污染现象,但曝气量超过100 mL/min时,微絮凝产生的絮体会被气泡打碎,料液侧有机物再释放从而加重膜孔堵塞现象。曝气量100 mL/min的操作条件下,膜污染速率最低,适用于超滤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20.
《应用化工》2017,(4):734-737
基于超滤膜对有机物去除率低和超滤膜污染严重的现状,构建了传统工艺+超滤以及传统工艺+粉末活性炭(PAC)+超滤两组工艺,并对处理前后水样的浊度、UV_(254)、高锰酸盐指数进行检测,对比了两组工艺对微污染水中的污染物的处理效能。结果表明,两组工艺对于浊度的去除效果都比较好,出水浊度不受原水水质的影响,传统工艺+超滤组合工艺对于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不理想;传统工艺+PAC+超滤组合工艺对有机物有着良好的去除效果,出水的浊度、UV_(254)和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率分别为90.9%,84.6%和77.0%;超滤膜表面污染物主要为腐殖酸类物质和蛋白质类物质,经过化学清洗,基本上能恢复TMP,PAC的存在能有效减缓超滤膜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