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万洪容  陈怀新 《电讯技术》2007,47(3):131-135
多源信息融合是海上目标综合信息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分析了海上目标的多源异类信息融合的特点,给出了基于信息融合的海上目标判证仿真系统体系结构,并建立了信息融合功能模型.系统采用分布式处理结构,包含战场目标模拟、信息感知、航迹关联与融合、目标判证、性能评估、态势评估与显示等功能.仿真结果验证了系统体系结构和各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遥感图像的语义信息提取正成为城市规划利用、土地覆盖勘察、灾害变化检测以及海上态势感知等研究方向的关键技术之一。文中从由“单源”向“多源”发展的遥感图像智能处理需求出发,首先概述并分析了大数据时代和深度学习背景下的遥感图像语义分割发展现状,主要包括单一来源图像语义分割、多源遥感图像融合语义分割和多源(同质/异质)遥感图像变化检测。然后在阐述主要方法的基础上,提炼并总结了多源遥感图像语义分割的关键技术,主要有单源遥感图像快速语义分割、语义信息辅助的多源遥感图像精确配准与融合、基于多源遥感图像的语义信息智能提取。最后,针对多源遥感图像在轨处理需求,概括出高分辨率多源遥感图像智能一体化信息提取所面临的技术挑战,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基于随机集理论的多源信息统一表示与建模方法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徐晓滨  文成林  刘荣利 《电子学报》2008,36(6):1174-1181
 由于信息形式的多样性及其特征的复杂性,使得对不确定、未知性、非精确和不完全等类型信息的表示和建模都要通过相应的方法完成,由于方法的不统一,从而很难实现对异类信息的融合.所以,能否找到一种统一的理论实现多源异类信息的表示与建模,最终实现融合成为信息融合中的关键问题.众多研究者经过多年的探索发现,随机集理论有望解决这个难题.本文首先对各种多源信息进行分类,并介绍几种常用的表示和建模方法及其适用范围;随后引入随机集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综合论述该理论与已有方法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并进一步论证用随机集统一表示和建模多源信息的可能性;最后,介绍随机集理论在信息融合中的应用并指出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多域光网络的生存性作为衡量网络性能优劣的关键指标,与实际网络应用的关系最为密切,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聚焦高速化、多业务化驱动的多域光网络环境下的生存性技术.基于光网络的多业务、分布式控制的特性,分析了多域光网络生存性机制的研究现状及面临的挑战;给出了一种针对多域光网络生存性问题的分类方法;结合多域光网络对生存性的需求,对相关关键技术进行了归类和研究,并指明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5.
以往对多源信息融合系统的研究大多是基于某种算法,针对某一层级或某一类传感器数据的特征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和综合。为优化多源信息融合系统综合处理及集成能力,针对多级多源信息融合处理系统进行领域工程分析,提出了该领域的通用软件架构模型,对软件构件化技术在多级多源信息融合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随着作战装备多元化以及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源信息融合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成为提升信息化装备战斗能力的决定性因素.证据理论因其在不确定性表示、量度和组合方面的优势而得到广泛应用,是实现多源信息融合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实际作战中,对目标的融合识别是一个过程,现有的融合识别算法大多忽略了应用中的过程性.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时域信息积累的多源信息融合模型,理论分析和实验仿真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直升机载多传感器的性能特点和作战过程低截获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多源信息融合仿真系统,该系统在融合处理火控雷达、数据链、地理信息系统等数据的基础上,利用融合后的目标信息引导光电系统进行协同探测,实现对目标的快速精确瞄准.首先介绍了仿真系统组成功能和运行流程,然后详细研究了数据生成、数据融合、数据处理与显示等模块的设计思...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最新的国外双/多基地雷达的发展状况以及双多基地雷达的典型分类。讨论了有关双多基地雷达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如三大同步、多源信息融合、抗干扰、长时间相参积累、多元正交波形设计与接收以及单元延时及相位估计等。总结了双多基地雷达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联合作战评估系统可用于评估人员、部队指挥员等不同对象掌握作战过程整体与局部态势,评判构成作战能力的各技术要素、装备要素及战术要素运用水平.围绕系统的设计实现,介绍了系统的组成架构和系统的功能组成.重点针对多源数据时空一致性融合和基于层次分析法(AHP)-Fuzzy的分析评估方法,阐述了系统应用到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多源信息类型不一致影响信息利用效率的问题,文章在分析传统多源数据融合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多源信息融合软件的架构及相关技术,设计并开发的软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集成电路芯片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现状 ,着重综述了这些规律在微电子学领域所遇到的物理极限挑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新技术 ,并预测了 2 1世纪集成电路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吴秀芝  赖际舟  于明清 《现代电子技术》2012,35(16):114-118,129
为了保障导航的精度与可靠性,目前常采用多源信息融合导航。针对ADS/IRS/GPS组合导航系统,采用基于自适应信息分配的联邦滤波结构处理信息融合问题,并把模糊推理技术融入到ADS/IRS卡尔曼滤波器中,对IRS/GPS子滤波器采用紧组合模式,上述结构算法能对多源导航信息进行最优融合与处理。建立了ADS/IRS模糊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模型以及IRS/GPS紧组合滤波模型,设计了自适应信息分配的联邦滤波算法,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设计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战场多源信息融合的典型应用需求,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目标信息融合技术思路,并对其中的两项关键技术,即新型融合知识库构建技术和基于本体核的目标知识融合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多源信息融合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王颖  赖凡 《微电子学》2022,52(3):339-350
我们所处的物理世界是模拟的。在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计算系统中,模拟电子的作用包括物理世界感应与交互、计算、控制、数据转换、通信、供电和测量等环节。以模拟集成电路为主体的模拟微电子器件是当今几乎所有以数字为中心的系统中的关键组件,对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为了实现以5G、6G通信为代表的新一代ICT、工业4.0、物联网等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其首要和必要条件是通过模拟硬件取得根本性突破,实现物理世界与机器交互的智能感知、认知和处理。为此要求模拟电子器件技术在无线信号链集成电路、计算范式与架构、高精度感知控制,以及模拟微电子技术的设计、工艺和封装测试技术、特定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解决诸如计算范式与架构创新、压缩感知、新架构创新所需的工艺技术、毫米波和太赫兹等高频段集成电路开发所带来的各种挑战。文章从无线信号链集成电路、边缘机器学习中的模拟技术、高精度感知与控制、重要工艺创新等方面探讨了模拟微电子及应用技术前沿的最近研究进展,显示了未来模拟电子技术的关键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惠国保 《现代导航》2017,8(3):218-223
在大数据背景下,结合深度学习,讨论了多源异构影像数据融合问题,在数据融合的基本架构基础上,构思了一种泛化性强的多源异构影像数据融合的深度学习模型,将深度学习技术运用到多源异构数据信息提取与挖掘。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无人电子战作战平台系统在现代化战场上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它们正越来越多地参与对威胁目标的地理位置定位与目标分配,参与战争中先发制人的首轮电子攻击,实施对战场信息网的入侵与欺骗、对敌防空压制等任务,并在战争过程中灵活机动地对时间敏感威胁目标实施有效干扰和精确打击,进一步促进了其电子战任务载荷系统的发展。文章在分析无人作战平台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发展无人电子战作战平台系统可能遇到的技术挑战和关键技术,提出了无人电子战作战平台系统的体系结构以及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李坤朋 《移动信息》2024,46(2):185-187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多源异构数据的整合和利用变得日益重要。文中着眼于解决多源异构数据融合与高性能图数据库查询引擎设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方法。首先,探讨了数据融合的重要性以及在整合过程中面临的挑战,特别是在异构数据类型、格式和来源多样的情况下。接着,介绍了高性能图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并根据数据融合的需求设计了一种高效的查询引擎。文中设计了一个多层次的数据融合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查询优化算法,以应对数据融合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光场多维度调控、高灵敏度光电探测和新型材料等技术的进步,传统光电侦察系统的信息获取能力有了长足进步,但在日益智能和复杂的信息域作战中仍需提升探测精度、信息获取维度和可靠性。分析了光场的多维物理量在光电侦察中的作用机理;总结了光电侦察中光场调控的发展现状,归纳了振幅、传输方向、频率、相位和相干性等物理量的调控能力,分析了典型光电器件在光场调控中的作用;综述了光电侦察技术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光电侦察面临的挑战。最后,对光电侦察在人工智能赋能、集成化、全光波段动态侦察和主动多光谱探测模式等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随着集成电路(IC)T艺进入深亚微米水平,以及射频(Radi0.Frequency,RF)IC工作频率向数千兆赫兹频段迈进,片上防静电泄放(ESD)保护设计越来越成为RF IC设计的挑战.产生这一挑战的关键原因在于ESD保护电路和被保护的RF IC核电路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复杂交互影响效应.本文讨论了RF ESD保护的研究和设计领域的最新动态,总结了所出现的新挑战、新的设计方法和最新的RF ESD保护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