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了经纱采用色纱和段染纱搭配使用,纬纱采用竹节纱,经交织而成的纯棉色织段染竹节布的工艺流程、色纱染色工艺处方及其工艺条件,并介绍了加工过程中的主要工艺参数和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2.
立足于传承,从颜色和图案着手,设计开发真丝纱罗新品种。首先将桑蚕熟丝绞线进行段染染色,段染后的绞线并捻成花色纱,将其作为经纱,纬纱直接染色,为纯单色,提花设计图案为传统的祥云图案,织造成真丝段染花色纱提花花式纱罗,并将该面料制成旗袍,风格独树一帜。对设计构思、花式纱罗组织设计、纹样设计、经纬纱色彩设计以及生产技术要点等进行了阐述,为纱罗丝织物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纯棉色织段染竹节布的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经纱采用色纱和段染纱搭配使用,纬纱采用竹节纱交织而成的纯棉色织段染竹节布的生产工艺流程、工艺处方和工艺条件,以及加工过程中的主要工艺参数和产品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4.
探讨长绒棉桑皮纤维混纺段染色织面料的开发技术。介绍了经纬纱原料性能、色纱排列、织物组织和纺纱关键技术。单色纱和竹节纱染色时防止层差和色花产生;段染纱染色时防止白色色节沾污和泳移;整经保证片纱张力均匀;浆纱以贴伏毛羽为主;织造适当提高上机张力;对织物进行正反两面烧毛和柔软整理。测试结果表明:开发的面料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67.4±3.6)%、(62.9±4.2)%。认为:开发的面料抗菌性能优于同规格苎麻棉混纺段染色织面料,可用于高档休闲衬衫面料。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15 tex集聚纺棉氨小提花纬弹色织面料的规格、风格及其色纱排列设计,总结了优化后的倒筒、筒染、络筒、整经、浆纱、织造和后整理工艺条件,生产出的小提花纬弹面料达到优等。  相似文献   

6.
从纬编针织装设计的角度,将段染纱的特点与纹理效果、时装款式相结合进行研究,并通过试验对比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为段染纱在纬编针织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指出段染纱的应用形式有单独使用、与素色纱搭配使用、与其他元素组合使用等,段染纱独特的色彩效果和多元化的设计适用性迎合了针织服装新颖、个性及多元化的设计需要,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7.
设计与生产了纯棉变纬密纬剪花织物。从织物组织设计、色纱排列、织物风格以及络筒、整经、浆纱、穿综、织造工序工艺参数的设置等方面进行探讨。通过合理设置各工序的工艺参数,织造时经向台时断头为1.2根/万m,纬向台时断头为1.8根/万m,织机效率达91%,下机一等品率达97%,入库一等品率达99%。  相似文献   

8.
亚麻Coolplus棉混纺色纱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开发出风格独特的混纺纱,利用亚麻原料中含外壳、麻杆较多的特点,对亚麻纤维和棉纤维进行了预处理,通过降低开清棉打手转速、优化梳棉工艺以保留大部分外壳、麻杆;合理并条、粗纱、细纱的牵伸工艺以改善成纱质量;偏大掌握络筒清纱工艺参数以保证纱线风格,使得亚麻Coolplus棉19.8tex混纺色纱试纺顺利进行,开发出了符合织造要求和设计要求的有色纱线。  相似文献   

9.
袁新林  徐艳华 《纺织学报》2017,38(10):44-48
为方便快捷地预测出给定段染纱编织的横编织物所形成的花纹形状,对段染纱色段的分布特征和横编织物的编织方式进行分析,探讨了段染纱色段在横编织物中的分布规律,确定其可用三角波函数来模拟。并用MatLab 语言编程模拟出给定段染纱编织的横编织物花纹,预测结果与编织实样有很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段染纱色段分布特征结合横编的往返编织方式,可在织物上形成多变的花纹,花纹形状与段染纱色段循环长度和织物横列用纱长度密切相关;用MatLab 程序可简便地实现花纹的预测,生产中可通过改变编织针数来获得所需的花纹,也可根据花纹的需要来选用或设计段染纱。  相似文献   

10.
采用棉、舒弹丝纱为原料开发色织定位米通布。介绍了该织物的规格、色纱排列设计,详述了其织造生产工艺及技术措施;通过生产工艺优化织造效率和下机一等品率均达到95%,织物下机后纬向每花宽度为95cm,整理后纬向每花宽度为92cm。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经纱曲线织物的织造原理,依据流行色的流行趋势和儿童心理,介绍棉/粘胶色织物的规格设计和组织设计,描述了色织物的色纱排列和选择,结合生产工艺给出了织造各工序的主要工艺参数,特别是柔软整理和后整理工艺.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毛涤交织泡泡女衣呢的设计过程及其纺纱工艺、织造规格设计以及整理工艺要点。该产品充分利用了涤纶在高温下产生收缩的性能,将羊毛纱与涤纶纱在经、纬2个方向分别相间排列,涤纶条在后整理工艺中产生收缩,形成泡泡格子状外观;同时,采用不同捻向的羊毛纱相间配置,在经向毛纱与纬向毛纱交织的部分产生隐格纹理效应。此外,还介绍了该产品颜色及花型排列的设计要点及整经、织造、后整理等关键工序的工艺过程及工艺要点。  相似文献   

13.
徐艳华  袁新林 《纺织学报》2020,41(10):52-57
为给段染纱横编袜子的花纹设计提供理论参考,分析了筒形织物的横机圆周编织方式,以及段染纱在筒形织物中色段的分布规律,并用圆柱螺旋线来模拟其分布规律。借助MatLab模拟出既定段染纱筒形织物的花纹,模拟花纹与织物实样花纹有良好的一致性,同时给出段染纱横编袜子花纹形成的几种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段染纱的色段分布规律结合筒形织物的圆周编织方式,可形成多样的花纹,花纹形状可由圆筒一周的用纱长度与色段循环长度的比例关系确定;用MatLab圆柱螺旋线程序可方便地模拟出花纹;生产中可通过改变线圈长度设计横编袜子花纹,也可根据设计的花纹选择段染纱。  相似文献   

14.
起绒织物由于其立体感强、风格特殊,是机织物中一类非常独特的织物,为丰富起绒织物的品种,增加其多样性,特设计起绒均匀方格平素织物。方格效应的形成原理有方格组织、简单组织与色纱配合等多种方法。通过研究起绒方格平素织物的组织设计,认为利用简单组织与起绒组织进行配合可形成起绒方格组织,并阐述起绒方格平素织物的纹样分类、组织设计、色纱排列和织造要点,进行试织。通过实践得出:利用简单组织、起绒组织和色纱配合可织造出凹凸立体效应明显、色彩丰富的起绒均匀方格平素织物。  相似文献   

15.
总结棉与银纤维混纺色织物的设计要点。甲经为棉/银纤维90/10 14.6 tex纱,乙经为JC 14.6 tex纱,甲经∶乙经=1∶7;甲纬为棉/银纤维90/10 14.6 tex纱,乙纬为JC 14.6 tex纱,甲纬∶乙纬=1∶7。介绍了经纬色纱排列和工艺流程;对织造前的工艺进行了计算;针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优选,最终成功开发了棉与银纤维混纺色织物,其抗菌性和电磁屏蔽效果良好。认为:该织物的设计方法可应用于生产保健床单、内衣内裤、屏蔽服等银纤维特种纺织品。  相似文献   

16.
经纬双向大循环色织物格型循环大,布面立体效果清晰明显,风格独特,产品附加值高,是设计高档服装的首选面料,但因其色纱种类多且循环大,生产难度大。本文设计了一种36/36 300/236 146的经纬双向大循环色织物,经纬纱均为5种不同颜色的纱线,介绍了络筒、整经、浆纱、织造等工序选用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绒纱粗细差异,开圈跨结构组合,绒高的高低变化,色纱排列等方面阐述单面威尔顿地毯设计的要点及对单面威尔顿地毯风格的影响。阐述了原材料优选及搭配原则。单面威尔顿地毯开圈绒同时呈现,圈绒要求毯面光洁,毛羽少,因此选用较大比例粗腔毛含量少的新西兰羊毛;开绒需要挺括且抱合力好的纱线以达到绒头耐踩踏的要求,选择优质的新西兰羊毛与锦纶66科学搭配。同时根据单面威尔顿地毯毯面结构的变化来设计能够体现粗犷与静美风格迥异的纱线支数,进而进行开圈跨圈等结构的组合,设计可操作的生产织造工艺参数,赋之于生产,才能完成从原材料到纱线、结构设计、工艺实施的总体纲领导向。  相似文献   

18.
采用粗特棉色纱开发出一种纯棉仿毛人字呢,介绍了其产品设计思路与织物规格设计。对主要织造生产技术,如染色、络筒、分条整经、剑杆织造等作了重点分析,并对后整理工艺要点作了简要介绍。经检测,产品质量指标良好,产品风格、色泽与粗纺毛产品相似,服用性能优于粗纺毛产品。  相似文献   

19.
以云母冰凉纤维、闪光扁平阳离子涤纶、苎麻、羊毛与粘胶等多种原料,采用赛络纺新型纺纱方式做成竹节纱,再组合吸湿排汗丝为经纱主体纱线,与同细度的阳离子粘胶仿麻纱、蓝彩纱以及阳离子粘胶纱设计色经排列,交织阳离子粘胶高收缩彩纬纱,从原料组合、色彩、组织质地、风格、面料织造与染色技术要点等元素入手,制定面料设计方案,分析各组分在"冰凉一夏"主题织物创新设计中的优势,对织物的织造和染整工艺措施进行了详述,制织成具有冰凉滑爽风格的夏季系列织物,该研究成果可为企业在设计开发产品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研究色织织前工艺对纱线强力性能的影响情况。以CJ 11.7 tex喷气涡流纱为材料,测试了纱线练漂、染色及浆纱后的强力变化情况。试验表明:在练漂工艺中,当酶浓度为10 mL/L时,纱线的平均断裂强力值较高,比原纱断裂强力提高了9.3%;X型、KN型与B型3种活性染料中活性黄B-4RFN对练漂后纱线的强力提高最大,强力提高率可达19.6%;无PVA上浆工艺对浆纱后的色纱强力提高效果较好,色纱浆纱后的平均断裂强力为265.3 cN;浆纱后的色纱强力能够符合织造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