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了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1.5 Mt/a延迟焦化装置汽油终馏点调整的实践经验。在焦化汽油终馏点调整到小于180 ℃的过程中,存在柴油系统超负荷、分馏塔塔顶循环回流泵抽空及塔盘结盐等问题,通过优化调整柴油系统流程、增加塔顶循环脱水罐及塔盘定期除盐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柴油系统的负荷,降低了柴油外送温度,解决了塔顶循环泵抽空及塔盘结盐的问题,使汽油终馏点调整无负面影响,满足了焦化汽油单独加氢作重整料的要求,优化了产品分布,保证了装置的安、稳、优运行。  相似文献   

2.
延迟焦化馏出油(包括汽油、柴油及蜡油)的烯烃含量和氮含量高,必须进行加氢精制.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组合使用活性支撑物RP-1和国产RN-1催化剂对辽河原油焦化馏出油全馏分进行加氢精制,其生成油质量大幅度提高.使烯烃饱和.氮含量降低,为催化裂化和加氢裂化装置扩大了原料来源.  相似文献   

3.
四川石化公司催化汽油加氢精制装置采用GARDES汽油加氢技术,通过性能标定,轻汽油(LCN)终馏点59.12℃,总硫含量0.95μg/g,满足后续轻汽油醚化作为原料的要求;轻重混合汽油产品终馏点199.73℃,总硫含量7.13×10~(-6),辛烷值91.7,满足汽油国V质量标准要求;加氢后混合汽油产品辛烷值较原料辛烷值损失0.55,符合辛烷值损失小于1.6要求;混合汽油收率99.41%,优于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4.
先将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延迟焦化装置所产的焦化石脑油和焦化柴油按生产比例混合,经实沸点蒸馏后得到中间馏分,再根据收率调和,得到不同馏程的焦化石脑油。以上述焦化石脑油为原料,采用Mo—Ni加氢精制催化剂,在20mL微反加氢实验装置上,进行了焦化石脑油单独加氢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压力6.0MPa,温度320℃,空速1.5h^-1,氢油比(体积比)400:1;将焦化石脑油加氢馏分馏程由原来的初馏点(IBP)-230℃(恩式蒸馏干点不超过220℃)拓宽到IBP-270℃(恩式蒸馏干点不超过255℃)后,加氢精制产物仍可满足用作乙烯裂解原料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石脑油原料过剩的情况下,针对汽油+芳烃型重整装置开展了原料组分优化的研究。通过对预加氢精制油和加氢裂化石脑油各个馏分段的族组成进行分析,模拟测算各馏分段在重整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提出应将在重整反应过程中对辛烷值增加贡献最大的石脑油组分作为重整原料。装置试验结果表明,将加氢裂化石脑油120~140℃的馏分由调合汽油改为作重整原料,预加氢精制油初馏点提高至80℃,终馏点降低至169℃,可在装置加工负荷不变的情况下,每月增加效益320万元。  相似文献   

6.
新型加氢精制催化剂RN-10B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120万t/a柴油加氢精制装置首次应用新型加氢精制催化剂RN-10B处理由直馏柴油、催化柴油、焦化汽油、焦化柴油、催化顶循环油组成的混合加氢原料,结果表明,RN-10B具有很好的脱硫、脱氮活性,可以生产出硫含量小于300μg/g的低硫柴油。  相似文献   

7.
<正> 一、前言总公司炼油厂每年只有13万吨左右直馏重整原料油,不能满足年加工15万吨催化重整装置的生产需求。为了扩大原料来源,我们继胜利焦化汽、柴油混合加氢精制工艺及其产品性质的研究之后,参考了有关资料,又对加氢精制油的重整原料油馏份与直馏重整原料混对后的混和原料,进行了加氢予精制和催化重整工艺条件的初步考察。以胜利焦化汽、柴油为原料的加氢精制油(以下简称加氢精制油),用实沸点蒸馏装置切取60~145℃和60~180℃两种重整原料油馏份,然后与60~130℃直馏重整原料油按一定的比例相混对后,作为试验用原料  相似文献   

8.
金陵石化炼油厂60万t/a连续重整装置开工后原料不足,同时随着炼厂延迟焦化装置的扩容改造结束,焦化汽油数量也不断增加,自1998年7月起,连续重整装置开始进行掺炼加氢精制后焦化汽油的工业试验,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焦化装置降低汽油终馏点,汽油加氢精制装置提高反应深度,来满足重整原料的要求;连续重整装置逐步增加掺炼比,不断调整工艺参数,以保证苯类产品收率和质量。到1999年11月为止,连续重整装置共掺炼焦化汽油18.6万t,最大掺炼比例达到30%左右,装置平均负荷由掺炼前75%提高到掺炼后的93%,每年可取得内部经济效益的3000万元。  相似文献   

9.
利用流程模拟软件Petro-SIM对影响延迟焦化柴油95%馏出温度的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主要工艺参数和分馏塔中下部回流取热进行了优化,柴油收率提高了6.43%,装置增加效益114.84万元/月。  相似文献   

10.
在中试加氢装置上考察了页岩油全馏分、页岩油掺炼部分劣质催化柴油的混合原料油经加氢精制后加氢尾油的性质,以及副产石脑油馏分和柴油馏分的性质,并研究了产品分布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页岩油混合油及掺炼部分劣质催化柴油的混合原料油经加氢精制后,C_5~+液体收率高,达95%以上,加氢精制尾油可为催化裂化装置提供优质的进料,且副产的石脑油馏分和柴油馏分性质较好,可以作为催化重整进料、汽油调和组分和清洁车用柴油调和组分。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8 Mt/a连续重整装置二甲苯塔塔底的C+9芳烃终馏点高达250℃导致汽油馏分终馏点超标的问题,对二甲苯塔实施了技术改造,增设二甲苯塔侧线气相抽出流程,侧线抽出组分直接作为汽油调合组分,塔底重组分作为柴油调合组分。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案可有效脱除C+9芳烃中的重组分,大幅降低重整汽油的终馏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2.6 Mt/a柴油加氢装置采用FH-UDS催化剂。工业运用结果表明:原料和操作条件达到设计要求;在反应压力7.55 MPa、体积空速2.42 h-1、平均反应温度365℃、氢油体积比386.9等工艺条件下加工焦化柴油、直馏柴油、催化柴油和焦化汽油等混合原料,生产出硫含量小于350μg/g的清洁柴油。  相似文献   

13.
浅论我厂柴油安定性及提高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述了我厂碱洗电精制蒸馏常一,常二线油,蒸馏常三线油,催化轻催柴油及加氢精制催化重催柴油,各路精制柴油馏份的安定性状况,并提出提高我厂柴油安定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王智 《齐鲁石油化工》2013,41(3):205-210
介绍现有的2#延迟焦化装置与CFB炉低温热综合利用、2#常减压与3#延迟焦化装置低温余热的综合利用、3#柴油加氢精制装置低温热综合利用以及实施效果与存在问题,根据低温热"温度对口,梯级利用"的用能原则,提出了优化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常减压蒸馏装置常压塔改造后一次轻油收率有所提高,生产调整上以效益为导向,围绕增加喷气燃料的产量开展优化工作。利用PETRO-SIM流程模拟软件建立装置模型,对常一线油进行离线操作优化。模拟结果表明,常压塔塔顶石脑油终馏点对常一线油的产量和性质影响较大,实际操作中通过常压塔塔底注汽、常二线汽提蒸汽、常二线油流量和常压塔塔顶石脑油终馏点的调节,实现了增产常一线油的优化目标。同时在优化过程中,发现常压塔高温位热源利用率低、喷气燃料加氢装置喷气燃料分馏塔石脑油组分少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催化裂化柴油中抽提出的280~330℃芳烃为原料,用钼酸镍和钼酸磷工业加氢精制催化剂,在氢分压60公斤/厘米~2、反应温度360℃、空速1.0时~(-1)和氢油比1000∶1的操作条件下进行加氢精制.加氢精制油经实沸点蒸馏切割成240~310℃和310~365℃两种高温导热油.经340℃的高温热稳定性试验,240~310℃馏份的热稳定性与道生(联苯-联苯醚)相近;310~365℃馏份与法国Gilotherm T H(氢化三联苯)相近.  相似文献   

17.
我国炼厂重整装置目前都以窄馏份为原料,以制取轻芳烃,但普遍存在着重整原料不足的问题。为了扩大催化重整原料来源,根据生产及设计部门的要求,我们进行了胜利焦化汽、柴油混合加氢精制试验,目的是考察加氢后汽油馏份作重整原料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选用常规低压航空煤油加氢技术及配套FH-40 B催化剂,通过采取分馏单元增设过滤器及脱硫罐等改造措施,在20万t/a柴油加氢装置上进行了航空煤油的试生产。结果表明:常压蒸馏装置采用常二线95%馏出温度不高于363℃的控制方案,所得常一线油的密度为790 kg/m~3,馏程为157~227℃,冰点为-57℃,可作为生产航空煤油的原料;柴油加氢装置在保持主体工艺流程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中硫醇硫质量分数为(5.00~9.00)×10~(-6),铜片腐蚀为1 a,各项性质均满足航空煤油标准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9.
FH-5A加氢精制催化剂低温活性好,在金陵石化分公司1.4 Mt/a柴油加氢精制装置的应用结果表明,在反应器入口温度280℃条件下,加工焦化柴油、催化柴油、重油催化柴油及常减压直馏柴油的混合油,FH-5A催化剂表现出较高的加氢活性及稳定性,精制柴油硫含量始终保持在500μg/g以下。  相似文献   

20.
青海、西藏地处高原 ,气候寒冷 ,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对低凝柴油的需求量迅速增长。地处青藏高原的格尔木炼油厂为生产低凝柴油 ,经慎重考察 ,选择了加氢精制 临氢降凝串联流程的工艺路线。青海原油常三线油为高蜡高氮原料 ,其性质见表 1 ,其正构烷烃含量与大庆、胜利直馏原料的对比见表 2。表 1 格尔木炼油厂原料油性质原料油常三线油 临氢降凝试验原料油 密度 ( 2 0℃ ) /g·cm- 3 0 .82 610 .82 4 1馏程 /℃ 初馏点 2 2 3 2 69  10 % 30 7 30 5  50 % 351330  95% 387 356 干点 394 359馏出率 ,% 99.0 97.9色度号 (D150 0 )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