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层地热能是热能的一种形式,是地热资源的一部分,既是一次能源,又是二次能源。按不同的原则,浅层地热能可划分为: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非燃料能源、新能源、过程能源、低品位能源和非商品能源。浅层地热能还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分析浅层地热能的热源必须区分天然和人工干扰两种不同的状态。利用浅层地热能供暖和制冷,可部分替代化石能源,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节能减排之目的。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可有效减少投资风险,获取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为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进行浅层地热能的勘查与评价。  相似文献   

2.
《可再生能源》2007,(6):119-119
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介绍,目前我国年利用地热能约4.45亿m^3,居世界第一位.而且大约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3.
正36个国家开始组建全球地热能联盟Energy Daily,2015-12-072015年12月7日,36个国家正式启动一项倡议,目的是促进发展中国家把地热能作为一种替代石油、天然气、煤炭的更清洁的能源。全球地热能联盟是在Le Bourget举办的联合国气候谈判非正式会议期间发起并组建的,旨在实现到2030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长沙某浅层地热能利用示范项目为依托,对既有集中供冷供热能源站进行能源绿色、低碳升级改造,以浅层地热能替代传统高碳排燃气能源,分析多种冷热源方案的适用性,得出最合适的冷热源方案。对改造后的冷热源方案与现有方案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浅层地热能替代传统燃气供暖制冷既经济节能又低碳环保,符合国家“双碳”战略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5.
地热能在我国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热能是地球本身所蕴藏的能源,储量极为丰富。地热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应用的多样性。文中介绍了我国地热能在发电,热水,工农业生产及建筑方面的利用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6.
司士荣 《地热能》2006,(5):27-27
“地温能源”是相对于“地热资源”而言的能源概念,二者均属地热能范畴,其区别在于:前者是对浅层低温(〈25℃)地热能的定义,后者是对深层(≥25℃)地热能的定义。地热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法》规定的被鼓励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在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中居重要地位。地热能的广泛利用势必降低对常规能源的依赖性,缓解我国常规能源严重不足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国际     
《节能与环保》2016,(1):10-10
正全球地热能联盟成立日前,6个国家正式建立全球地热联盟,旨在向发展中国家及地区推广地热能替代油气等化石能源。当前,全球地热发电量以每年3%~4%的速度稳步增长。全球地热联盟希望在2030年前使全球地热发电量达到当前的6倍,地热供热达到当前的3倍。该联盟是由地热能相对丰富的非洲、南亚和拉丁美洲地区首次倡议成立的。  相似文献   

8.
地球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全部地热资源基数约为3万亿亿t油当量,仅10~20年内的经济可采储量就有119亿t油当量,相当于全球1年的一次能源供应量.地球上高品质的高温地热资源并不丰富,而资源丰富的低温地热开发成本还较高.同其他类型新能源相比,地热能产业尚未做大,不过发展潜力较大.文章对全球的地热资源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地热能发展的制约因素,认为地热能虽然不可能在未来成为主流能源,但可作为其他能源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9.
<正>6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9部委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太阳能热利用、地热能供暖、生物质供热、生物质燃料等非电利用规模达到6000万吨标准煤以上。”这是《规划》所定目标之一,其他三个目标(总量目标、发电目标、消纳目标)也都有生物质能的内容。毋庸置疑,生物质能源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之前,5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中指出,“积极推进先进生物燃料在市政、交通等重点领域替代推广应用,推动化石能源向绿色低碳可再生能源转型。”“中国产业促进会生物能产业分会近日发布的蓝皮书显示,目前我国主要生物质资源年产量约为34.94亿吨,生物质资源能源化利用量约为4.61亿吨,实现碳减排约为2.18亿吨。”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兼生物质能分会秘书长张大勇介绍说,  相似文献   

10.
氢能—有效利用太阳能的新能源系统鲍德佑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在全世界逐步得到推广应用。在发达国家,这类新能源已在整个能源结构中约占10—20%的份额,而且由于技术进步,其成本也在不断降低,有接近常规能源的趋势,这对保护环境,防止温室效...  相似文献   

11.
据11月26日召开的“江西省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信息,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被列入该省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将根据省情,选择开发利用潜力、经济条件较好的11个设区市、10个县级市和9个县城,展开浅层地热能资源的调查评价。  相似文献   

12.
浅层地热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新型环保能源,也是一种特殊矿产资源,利用前景广阔。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对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改善我国现有能源结构、促进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浅层地热能勘查评价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推进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太阳能》2013,(4)
2012年11月27~28日,第二届亚太可再生能源论坛在韩国济州岛乐天酒店隆重召开.此次论坛共吸引了30多个国家约500名代表参加,分别在光伏、风能、太阳能热利用、生物质能、氢能和燃料电池、海洋能、地热能、小水电、废物利用、政策战略和新产业、低碳技术等11个分会场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27日下午举办的开幕式上,韩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席Kyung Seop Han、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宝山、日本可再生能源委员会代表Kosuke Kurokawa和世界可再生能源协会主席Ali Sayigh致祝贺辞.  相似文献   

14.
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是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分析了我国能源资源、传统生物质的利用情况,提出要充分利用生物质,要通过制沼气、秸秆气化、生物质成型燃料配合太阳能、地热能来完成替代任务以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相似文献   

15.
《热机技术》2007,(3):48-48
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近日称,未来1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领域每年投资可达800亿美元。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国可再生能源正从单纯的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发展,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6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总计为2亿吨标准煤,约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8%,比上年度提高了0.5个百分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据REN21 2007可再生能源全球现状报告,全世界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达到237GW,风能为93GW,小型水电为73GW,生物质为44GW,地热能为10GW,光伏并网发电为8GW等。可再生能源仍仅占世界总发电能力4300GW的5.5%。  相似文献   

17.
吕祖明 《新能源》1994,16(3):37-42
本文介绍菲律宾地热能源开发和利用的简史,现状,前景及其利用的经济效益。报道了该国1981-1989年间有关一次能源发电利用的财务与经济指标。对各种能源的发电成本,运行结果和其它数据的分析比较表明,地热能是很有竞争力,很可靠的,并且是缓解菲律宾能源紧缺的一种可行的能源资源。菲律宾15%的电力来自地热能。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政府一直努力致力于节能减排工作,2006年实施《可再生能源法》以来,地热能的开发与其它可再生能源一样受到相关政策的鼓励,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开发商乐于投资开发地热能。以地热供暖为特色的传统地热能直接利用快速发展,目前全国地热供暖面积已超过3020万m2,平均年增长速率超过19%;传统温泉洗浴和医疗利用逐步向养生保健和休闲娱乐提升,体现人性化和温泉文化内涵。地热发电反思了20年的无增长,重新认识了上世纪70年代认为“经济上不可行”的历史偏见,2008年在羊八井地热电厂增加了1MW的螺杆膨胀动力机,利用原排放的废热水发电。地热热泵在近5年内得到飞速的发展,年增长供暖(部分制冷)面积2000-2300万m2,从2004年约383MWt至2009年可达5210MWt。另外,2007年中国开始投入增强型地热系统资源潜力的研究。伴随着中国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的进展,目前以煤为主体的传统化石能源利用将被限制,可再生能源将大发展,地热开发以其至少超过6000小时的稳定可运行时间、具有商业可竞争性的成本和不受季节影响等优势,将得到更稳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地热能》2005,(4):29-29
记者从6月6日举行的“北京市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城市座谈会”上获悉:北京市将推广浅层地热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再生能源,部分替代电能。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是个常规能源异常贫乏的省份,既缺油又少煤,有限的煤炭资源又几乎都是无烟煤,可利用的水力资源也已利用相当部分了。目前,每年都需从省外,国外运进大量的煤,油和气来补充,这个比例还在不断扩大中,能源的供需矛盾十分紧张,已成为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福建省又是全国新能源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四十年前,就已着手研究开发潮汐与风能,地热能的利用已长达一千多年,曾引起过国内外能源界的关注,但时至今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