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结合北京汽车博物馆工程实例,通过仔细分析和研究建筑物的特点,采用较先进的测量仪器及方法,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案和工作程序,以确保测量的精度和进度。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民用建筑中测量放线的主要工作内容,重点研究了民用建筑测量放线的运用,具体包含建筑物的测量放线、建筑标准层的测量放线以及建筑沉降观测的测量放线,希望测量放线工作更加标准、更加高效。 相似文献
3.
工程测量时房屋建筑测量放线施工的重要内容,保证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可以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同时,也可以有效地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主要是由工程测量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方法决定的,那么如何才能使用科学的工程测量方式,本文将主要围绕房屋建筑测量放线施工技术进行详细地分析。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放线的意义,并结合具体工程,对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放线技术的实践应用展开探讨,旨在为建筑工程顺利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搭建一个完整的工程控制体系,应加强对相关工作的重视度,保证后续施工的正常推进.本文主要介绍了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放线技术,对实际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精准把控,最大限度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确保结构尺寸符合设计标准,细化工程测量的具体流程,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6.
7.
8.
9.
针对工程中由于未进行精确测量放线所发生的问题,从测量放线的必要性、如何进行测量放线、测量放线的内容、目的、如何实施、具体施工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0.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高层弧形建筑的定位测量放线进行了介绍,提出一种新的高精度测量方法,分别阐述了放线工作思路及施工步骤,并对精度预估及相关计算作了简要说明,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1.
根据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文分析了加强土木工程专业建筑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结合教学改革的实践 ,论述了从提高思想认识、开展第二课题活动和加强实践环节等几个方面加强建筑文化教育的措施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结合现有的教学经验,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对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进行了教学改革,针对性的提出了实施案例教学、重视实践教学、完善考核体系等几点改革建议,以促进结构力学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14.
15.
强化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实践能力与职业训练的新体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提出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实践能力的三个指标———绘、算、测,引入案例教学法到最新绘、算、测应用软件的课程教学中,改革毕业设计机制,结合就业需求对学生进行职业训练。 相似文献
16.
17.
18.
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两个方面,提出了普通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素质要求,并且提出了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现场工程师”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nd examines aspects of Lacan's critical social theory, it examines why a Lacanian psychoanalytical appoach can be regarded as pertinent to analysis of planning processes.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notion of the Lacanian subject and explains some of the key Lacanian concepts including the ‘Real’, the ‘Other’, and the Lacanian signifier. These concepts are then related to the acquisitions of planning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skill development—what ‘shapes’ the planner? The article suggests that planning practices and decision‐making are often constrained by the planner's desire to conform to self‐imposed perceptions of professional and societal expectations. These practices contribute to maintenance of the ideological edifices which constitute social reality in that they do not necessarily materialise a planner's own values and beliefs, but rather the beliefs and values which a planner ‘thinks’ that planners are supposed to have and to express in society.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a consideration of the implications this has for planning ethics.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