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花型文件的传输是以ARM9处理器为核心的电脑横机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数据处理系统一般通过USB接口取得花型准备系统生成的花型文件,采用合理的算法将花型文件处理成下位机能识别的控制数据,通过CAN总线发送给下位机。本文主要介绍该系统中的数据通讯模块,采用CAN总线通讯方式,使用SJA1000作为CAN通讯控制器,详细地阐述了其硬件模块设计方案以及基于EVC的软件设计。该系统的软硬件经过反复测试,能够准确、及时地接收和发送数据。  相似文献   

2.
德国CMS系列全自动电脑横机是科技含量颇高的自动化针织机械,它融计算机数字控制、机械设计及软件工程等为一体。现以CMS530机横为样机,探讨了电脑横机工作原理和总线控制理论,为产品更新和设备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电脑编织横机的选色系统,编织动作系统,选针系统,度目控制系统,读针器与左、右极限,故障检测系统,各电机控制系统等控制子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电脑横机控制系统机头控制器的设计方案。该方案以F040高性能单片机为核心,通过CAN总线与上位机通讯,完成对电脑横机机头执行元件的控制。机头控制器由核心板、电动机驱动板、选针器与电磁铁驱动板和电源底板几个部分组成,分别介绍了各部分的功能及电气原理。该方案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数据传输量少,可应用于CAN总线传送方式的电脑横机的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5.
基于ARM的电脑横机可视化数据处理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应用于嵌入式电脑横机控制系统的可视化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以ARM处理器为核心,通过USB接口取得花型准备系统处理好的花型文件,运用CAN总线传送给下位机,同时根据现场信息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和显示,并实现人机对话.介绍了该数据处理系统各硬件模块及软件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6.
结合目前主流计算机具有主频高、存储容量大和传输性能好的优点,提出利用计算机直接与横机驱动控制器相连,构成网络化电脑横机控制系统结构。利用Truetime工具箱建立基于CAN总线的网络化电脑横机驱动控制模型,结合网络具有数据丢包的特性,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在低概率数据丢包的情况下,伺服驱动系统可响应控制数据的控制要求。该网络化横机驱动系统为低成本、高速度的电脑横机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电脑横机始于七十年代初,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机械加工技术的迅猛发展,加上人们对于羊毛衫行业外衣化、时装化、系列化的高品质要求,计算机技术在电脑横机上的应用日趋成熟。电脑横机呈现出自动化程度高,产品品质优良、用途广泛,花色品种繁多等特点。在国内,虽然尚未形...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电脑横机的机械结构和编织工艺的分析,得出织针组件及机头组件的运动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电脑横机控制系统的通信方法,并从电脑横机的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出发,分析和验证了CAN通信总线针对电脑横机通信的相关技术指标。结果表明:利用CAN总线实现电脑横机的主控制系统与机头控制系统之间的通讯,应用CAN总线控制器实现上位机和下位机之间的电气隔离,有效地保证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为在电脑横机上稳定实现多种编织工艺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10.
CK132电脑提花横机的电气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CK132小型电脑提花横机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并从主控制板,后针床横移控制及密度控制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其硬件构成。  相似文献   

11.
电脑横机中递阶控制原理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递阶控制原理引入电脑横机的控制系统中,结合了工控机、单片机与FPGA各自的功能和优势,能够将复杂的控制逻辑简化,并提高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Linux嵌入式电脑横机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向军  刘妹琴 《纺织学报》2007,28(3):107-110
通过分析电脑横机整机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构建以ARM微处理器S3C2410和协处理器FPGA为中心的硬件平台、基于Linux的嵌入式横机控制系统,利用GPIO驱动程序实现S3C2410和FPGA之间的通讯,编织控制程序可完成从读入花型数据到编织出图案的整个过程。基于Qt/E设计出的图形用户界面可提供简单、快捷、友好的人机界面。与传统电脑横机控制系统相比,该电脑横机控制系统设计合理,集成度高,可移植性强。  相似文献   

13.
为更合理地为毛针织行业的生产和交易提供标准的编织工时,通过分析电脑横机的编织动作过程,分解电脑横机在生产加工中的各种动作要素,测试这些动作要素在编织时所占用的时间,找出它们对编织工时的影响情况。由此建立了编织时间预测数学模型,并通过毛衫衣片的实际编织测试时间与预测时间相比较,验证了该数学模型的可行性,从而实现了电脑横机编织工时的预测,为生产加工时的成本核算和交易价格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鉴于横机控制系统正朝着高速、高精度(高端)方向发展,分析了满足高端横机控制系统供电要求的电源技术指标,设计了共直流母线式多种拓扑输出的高频开关电源方案,重点分析了24V大电流输出电源正激式电路拓扑的设计方法和参数。制作并加工电源样机进行了实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该开关电源的四路输出电压精度均在3%的范围内,电压输出稳定,纹波较小,效率在80%以上,符合横机控制系统的供电要求,基于该电源设计的横机系统其编织速度可以达到1.5m/s,这给高端横机控制系统的研发提供了一套高性价比的电源方案。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毛衫生产无法一体成形,下机后需再进行套口和缝合等不足,研究了四针床电脑横机的全成形工艺。从机器的针床、机头三角系统、拉力装置、送纱和导纱装置的工作原理出发,对平针组织、罗纹组织以及开口的成形编织原理进行分析,并以典型的毛衫为例,用四针床电脑横机,探讨其结构成形方法。结果发现:基于4 个针床配置的电脑横机使得毛衫能够进行满针筒状编织;四针床电脑横机全成形编织的基础是圆筒编织,具体包括筒状平针结构编织、筒状罗纹结构编织以及开口编织;通过选择编织方向和配置纱嘴,能完成典型款式毛衫,如高领长袖套衫、长袖开衫、无袖套衫,在四针床电脑横机上的一体成形。  相似文献   

16.
罗冰洋  莫易敏  郭艳 《纺织学报》2007,28(7):116-120
为了解决花型准备系统符号记忆困难,绘图设计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并实现了一套基于面向对象和多图层概念的全新图形编辑系统。该系统不但提供功能强大的图形编辑工具,使花型的输入、编辑和显示变得简单、灵活,而且提供一套形象、生动的纱色调色板、织法库、翻针库、摇床针数选择、提花组织库,减少了打板工艺师对编织符号的记忆,最大限度地实现绘图的方便性。另外,为了达到快速、精确设计花型的目的,在编译过程中自动生成上机图和程序指令。系统采用窗口式指令与菜单式程序制作方式,为用户提供一个直观、友好的界面。  相似文献   

17.
李华  张伍连 《毛纺科技》2021,49(1):11-15
为节省芝麻点提花的编织用时,根据织物特点,将导纱器由低号到高号按顺序进行排列,并对各颜色纱线进行相应编号,阐述了芝麻点提花反面各色纱线的编织规则,即在满足1个颜色纱线只使用1把导纱器、2个正面提花横列为1个提花编织循环的条件下,通过将导纱器合理放置在针床两侧,使横机机头左、右移动时,尽可能多地带动导纱器进行编织,避免了机头空行移动,最大限度地减少半空行移动,以提高各色提花的编织效率;说明了双系统电脑横机2~6色芝麻点提花的具体编织工艺。结果表明:编织2、4、6色提花的系统使用率均可达到100%,3色提花的系统使用率为75%,5色提花的系统使用率为83.3%。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国内外常用花版设计软件的现状和所用花型设计系统的基本功能,羊毛衫起口的类别及其编织工艺过程,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在国产电脑横机上羊毛衫起口花型设计的几种方法,如落布法、移针法、应用起针梳等方法,并给出了使用这些方法编织1+1、2+2、3+3罗纹组织时详细的起口花型设计步骤、在机器上的实现过程以及线圈模拟图。文章就起口编织过程中对织物质量及边口外观等的影响因素也做了简单的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电脑横机纱嘴控制的有效性,给出了一种结合PC104模块和FPGA二级控制的设计方法.上位机软件通过对花样文件进行解析后获取控制数据,利用PC104总线传送给下位机.FPGA采用串行比较方式,将纱嘴位置数据存入缓冲区中,在时钟驱动下依次取出各纱嘴位置数据与当前机头位置进行比较,实现最多32把纱嘴的调度.应用结果证明,这种方法充分发挥了PC104模块和FPGA强大的处理能力,双缓冲结构的存储器设计和串行比较方式,有效提高了数据吞吐率,使纱嘴调度稳定可靠、扩展性好,FPGA资源消耗小,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方园  夏凡甜 《纺织学报》2013,34(1):122-127
针对国产电脑横机与国外电脑横机相比技术差距较为明显,缺乏系统地理论分析等问题,对电脑横机成圈机件进行建模研究,以提升电脑横机的整机性能。基于UG NX/Motion建立了成圈机件的瞬态力学模型,分析了三角对导针片垂直方向上冲击力的变化;结合UG NX分析软件对成圈机构进行了运动仿真,分析成圈过程中导针片的位移、速度以及加速度的变化情况,从而提高了织针的运动稳定性。并通过实验研究分析成圈过程中导针片的位移、速度以及加速度变化,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的结果与实际运动情况相一致,验证了成圈机件的瞬态动力学分析的正确性,为电脑横机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