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织物的各向异性,研究了纯棉平纹和斜纹织物的折皱回复性能随取向角变化的情况。采用织物折皱回复动态测试仪测量不同取向角的动态回复指标,包括初始回复速率、急弹时间、急弹回复角度、缓弹时间、缓弹回复角度。结果表明,仅回复角度随取向角变化存在一定规律性,平纹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度随着取向角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斜纹织物正面对折和反面对折试样的趋势有所不同。试验证明了织物对角线方向能较全面反映结构均匀平纹织物的折皱回复性能,斜纹斜向和其垂直方向能作为斜纹织物的测试角度。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经编纵条衬衫织物折皱回复的各向异性并合理表征其折皱回复性,运用SDL-M003A折皱回复角试验机测量经编纵条衬衫织物在不同取向角下的折皱回复角。为了提高织物的利用率和测量效率,首先对标准规定的测量方法进行适当改进;然后分析织物在不同取向角下折皱回复性的变化规律;最后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织物正反面各个取向角下折皱回复角的均值与取向角为0°和90°下折皱回复角均值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经编纵条衬衫织物取向角不同,折皱回复性也不同;同一取向角下织物正反面折皱回复性也存在差异;在织物正面,取向角由0°到165°的变化过程中,折皱回复角先增大后减小;可以用正反面取向角0°和90°下折皱回复角的均值表征经编纵条衬衫织物的折皱回复性。  相似文献   

3.
探讨影响纯棉机织物折皱动态回复性能的因素。通过图像处理技术,获取织物折皱回复角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分别计算分析了纯棉平纹织物和斜纹织物折皱动态回复指标,包括瞬时回复角、瞬时回复时间、延迟回复角、延迟回复时间以及瞬时回复率等。结果表明:平纹织物较斜纹织物瞬时回复特征更为显著,且瞬时回复率较大;提高平纹织物的经密有利于缩短瞬时回复时间,提高纬密可减少瞬时回复角;同时增加斜纹织物的经密和纬密,可明显缩短延迟回复时间,降低延迟回复角。认为:织物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其经密和纬密来改变织物的折皱动态回复风格。  相似文献   

4.
织物实际使用中产生的折皱是多向立体的,需要对织物不同取向进行折皱回复性能的研究。现有的测量方法只能测量静态回复角,无法显示织物折皱回复过程。采用视频序列的动态测量方法测试了3块不同规格羊毛平纹织物7个不同方向的折皱回复过程,分析各向折皱回复性能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羊毛织物回复迅速,动态测试系统优势明显;纯羊毛织物比含涤纶羊毛织物折皱回复性能好,织物在急弹和缓弹阶段的折皱回复各向异性一致;在取向角为45°时,折皱回复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的织物抗皱性测试方法不能直接用来表征穿着过程引起的折皱这一现象,提出一种可模拟实际着装的织物抗皱性测试方法。构建了模拟装置,并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了折皱密度。经20块织物的相关实验验证得出:模拟方法与实际着装产生的折皱非常相似,说明模拟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且其测试稳定性好于折皱回复角法;0°折皱回复角与折皱密度的相关性最大,随后是45°,建议增加45°折皱回复角的测试,以使测试结果更能表征实际着装时织物的折皱变形能力;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此模型可用来预测实际着装时的折皱密度,无需经过工作量繁重的服装制作和实际穿着实验。  相似文献   

6.
研究纱线合股数和织物组织对织物保形性能的影响。采用细度相同的9.6 tex单纱和4.8 tex×2、3.2 tex×3和2.4 tex×4股线,以相同经纬密分别制织成平纹、二上二下方平、二上二下左斜纹组织的织物。测试了各织物的折皱回复性,采用人工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方法评价了织物平整度。结果表明:随着纱线合股数的增加,织物的折皱回复性变差,平纹双股线织物折皱回复性最好,方平织物中单纱和双股线织物折皱回复性相近,斜纹单纱织物的折皱回复性好于其他织物;平纹和方平单纱织物的平整度等级高于股线织物,纱线合股数对斜纹织物的平整度无明显影响;织物组织结构交织点少、浮线长,结构越松散,其保形性越好。认为:纱线合股数和织物组织对织物保形性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才前 《毛纺科技》2012,40(11):59-61
使用YG(B)541E型智能式织物折皱弹性仪,测试5块不同规格涤/毛平纹织物的7个不同方向折皱回复角,分析各向抗皱性能差异.通过研究得到结论:与织物经向接近方向折皱回复角与经向差异较小,而与织物纬向接近方向折皱回角与纬向差异较大;织物经、纬密度小的,缓弹性回复性能较好;交织织物各角度抗皱性能具有明显规律,而混纺织物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织物折皱回复性能测量方法存在仅能静态测量某时刻织物折皱回复角度值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基于视频序列的织物折皱回复角度动态测量方法。按AATCC66-2008标准要求,以SDL-M003折皱回复角试验机的负载装置压试样,再将试样置于视频序列采集系统中,对采集到的单帧图像依次进行二值化、细化预处理,采用Hough变换检测图像中织物折皱回复两翼对应的角度,进而获得折皱回复角。试验结果显示,基于视频序列的方法与AATCC66-2008测量方法的结果接近,表明了基于视频序列方法的可行性,并且该方法可以精确描述织物折皱回复的动态过程,为实现新的折皱回复性能指标的提出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纯棉纱线合股数对织物力学性能和保形性的影响,采用线密度相同的单纱、双股线、3股线、4股线4种股线类型,以适当的经、纬密分别织制成平纹、斜纹、缎纹组织的织物。对织物的拉伸性能、撕裂强力、拉伸弹性、折皱回复性、悬垂性、弯曲性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3股线织物的断裂强力和撕裂强力较大,4股线织物的断裂伸长率较大,双股线织物的拉伸弹性回复率较大;平纹织物仅有双股线织物的折皱回复性优于单股线织物,斜纹和缎纹织物的折皱回复性随合股数的增加均变差;双股线平纹织物悬垂性相对较好,但均没有斜纹和缎纹织物的悬垂性好;单纱织物的弯曲性能比股线织物好。  相似文献   

10.
通过试验,分析了毛涤混纺平纹织物试样在不同的加压压力、释压时间、加压时间条件下,折皱回复角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毛涤混纺织物中涤纶比例的增加,织物的折皱性能有所改善,其中当毛/涤含量比为70/30时,折皱回复性为最好。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paper, the anisotropic wrinkle recovery properties of plain and twill fabrics are explored by studying the variations of the wrinkle recovery angle with sample orientation angle. Orientation angle is the angle measured counterclockwise from the weft direction to the sample’s long axis, that is, the crease direction. This study focused on inspecting anisotropy in wrinkle recovery to find more effective test angles for different woven fabrics. A dynamic wrinkle recovery tester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recovery angles of specimens automatically which were cut in various directions. The trend of plain fabrics shows that its recovery angle generally increases at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orientation angle. The trend of twill fabrics differs in folding way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wrinkle recovery angles of the woven fabrics had the lowest values near the orientation angles of 0° and 90°, i.e. the warp and weft directions, and therefore these two traditionally used directions in the standard test method did not best reflect the wrinkle recovery yielded from both warps and wefts. The diagonal direction (45°) was proven to be the optimal orientation angle for a balanced plain fabric, while the two orthogonal directions, i.e. the twill direction and its perpendicular direction, were found to be more relevant for a twill fabric. Optimal orientation angles used to test the wrinkle recovery angle of a woven fabric should be associated with its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2.
为提升棉织物的抗皱性能,研究了织物紧度和抗皱整理工艺的协同作用对棉织物抗皱性能的影响.选取了不同紧度的斜纹、平纹2组棉织物试样,测试了其在抗皱整理前后的急弹与延迟回复角、表面形貌和化学结构.在实验基础上,结合双因素方差分析,确认了织物紧度、树脂质量浓度双因素的协同作用对织物抗皱性影响的显著性,分析了双因素单独和协同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组织结构与磨损对织物屏蔽性能的影响,以及不锈钢长丝对织物折皱回复性的影响,使用自制的棉/不锈钢长丝包芯纱织制了3种不同组织的机织物,测试了织物在0.3~1 500 MHz频段上的电磁屏蔽性能,并使用平磨仪对各织物分别摩擦60、120、180、240 及300次后,测试了织物磨损后的电磁屏蔽性能;同时,采用视频序列法测试了织物的动态折皱回复角。结果表明:织物组织结构对电磁屏蔽性能有一定影响,平纹组织结构紧密,屏蔽效果好;经过若干次磨损后,织物的电磁屏蔽性能先小幅升高后逐渐降低;相同磨损条件下,试样耐磨性越好,屏蔽效能的降低幅度越小;由于不锈钢长丝的加入使织物的折皱回复性降低,可以采用浮长更长的组织改善织物起皱现象。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聚酯(PET)长丝/棉复合纱斜纹织物的保形性及服用性能,利用PET长丝与纯棉纱开发了3种线密度为9.8 tex的纱线,并以二上二下斜纹组织织造了4种织物。对织物进行了折皱回复性、免烫性、尺寸稳定性、悬垂性等保形性能,强伸性、拉伸弹性、顶破性等抗变形性测试,以及手感风格、透湿性、透气性等服用性能测试。对比分析了纯棉纱织物与复合纱织物的保形性与服用性能。结果表明:PET长丝/棉复合纱可改善纯棉织物的折皱回复性、悬垂性,提高免烫等级,同时又不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包芯纱织物比包缠纱织物有更好的保形性,更高的免烫等级,是免烫衬衫面料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5.
选取了24种精纺毛织物,将织物沿0°、10°、20°、30°、40°、45°、50°、60°、70°、80°、90°方向裁剪成11个试样,然后用YG541E型全自动激光织物折皱弹性测试仪测试了24块毛织物在11个方向下的急弹性和缓弹性折皱回复角。经过数据处理得出以下结论:毛织物的平均急弹性回复角(X)和平均缓弹性回复角(Y)之间具有高度正相关关系,且Y=0.9219X+20.275,可以应用此公式由急弹性回复角计算缓弹性回复角,以减少测试工作量;建议今后对毛织物进行折皱回复性测试与评价时,为提高评价准确性,经向、纬向以及45°斜向需一起考虑。  相似文献   

16.
根据常见的衬衫面料组织结构,使用JC9.7 tex纱线设计了6种不同组织结构的面料,研究不同组织结构对织物保形性的影响。对面料的保形性(尺寸稳定性、抗折皱性、外观平整度、抗起毛起球性、顶破性、悬垂性)及舒适性(透气、透湿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组织结构对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外观平整度等级、顶破强力、透湿量与透气率有直接影响;织物紧度太大、太小都不利于织物的折皱回复,相同紧度下斜纹组织的抗皱性比平纹好;6种组织结构中2/2斜纹组织抗折皱性最好,2/2方平组织的顶破强力、抗起毛起球等级最高,2/2破斜纹透气、透湿性最好,2/2斜纹组织具有良好的保形性。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织物剪切变形对纤维增强材料渗透行为的影响,采用真空导入模塑工艺测试玻璃纤维织物预成型体的表观渗透率。结果表明:剪切变形降低了预成型体的渗透率;对于斜纹织物,不同的剪切方向使纤维增强材料的渗透率呈现一定的差异,在剪切角为10°时,异向剪切的渗透率较同向剪切高出约26%;对于不同织物组织,剪切 变形下的渗透率差异显著;一般情况下,随着剪切角的增大纤维增强材料的渗透率逐渐下降,当织物剪切30°后,其渗透率平均下降约50%,但平纹织物在剪切角为10°时,渗透率却略有上升;剪切变形引起了织物整体渗透行为的改变,流动前峰的形状由一条平行于纬纱的直线逐渐变化成倾斜的直线。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棉织物的防皱性能,采用不同活性基团的活性染料,通过冷轧堆工艺对棉织物进行染色。借助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染色棉织物的化学性能和表面形貌进行表征,探究了活性染料基团数量、种类、距离对染色棉织物防皱性能的影响,并对染色棉织物的颜色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单活性基团染料,双活性基团染料可以提高棉织物的防皱性能;相较于含有异双基团的活性红198染色棉织物,含有双乙烯砜基团的活性黑5染色棉织物具有更好的防皱性能;在活性黑5、活性橙131、活性蓝203以及活性红AS这4种双乙烯砜基团染料中,活性基团距离越大,染色织物的防皱性能越好,其中活性黑5染料染色织物的折皱回复角可达到210°;染料主要在纤维的无定形区与大分子链上的羟基发生共价键合反应,形成交联结构提升了棉织物的防皱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