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逻辑的诞生使逻辑摆脱旧有束缚,进而开启了逻辑学发展的新局面。在逻辑获得新生的同时,逻辑的本质问题也日益凸显。维特根斯坦赋予逻辑命题3个重要特征:(1)逻辑命题是重言式;(2)逻辑命题假定对象和世界的存在;(3)逻辑命题不可说但并不神秘。这些特征是对弗雷格、罗素的逻辑哲学的反叛,但也对分析哲学乃至整个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弗雷格的意义理论是弗雷格语言哲学的核心,对含义和指称的区别是弗雷格意义理论的基础.弗雷格认为专名的含义是构成句子整体的思想的一部分,专名的指称是它所表达的对象;概念词的含义也是构成句子整体思想的一部分,它的指称是概念;句子的含义是思想,其指称是真值.弗雷格对含义与指称的区别,是对语言哲学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存在是不是谓词"的争论由来已久,主要集中于三种结论:一是以弗雷格、罗素等逻辑学家为代表,认为"存在"不是谓词,而是量词。二是皮尔士等人结合精致的自然语言分析,认为"存在"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充当逻辑谓词,因此它是一种特殊的谓词。三是自由逻辑学家认为"存在"是谓词。  相似文献   

4.
"存在是不是谓词"的争论由来已久,主要集中于三种结论:一是以弗雷格、罗素等逻辑学家为代表,认为"存在"不是谓词,而是量词。二是皮尔士等人结合精致的自然语言分析,认为"存在"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充当逻辑谓词,因此它是一种特殊的谓词。三是自由逻辑学家认为"存在"是谓词。  相似文献   

5.
弗雷格在<论涵义和意谓>中深入探讨了"同一"问题.他认为,同一关系既可以表示对象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表示对象的名字或符号之间的关系.弗雷格区分了符号、符号的涵义和符号的意谓,并把这一区分应用于分析专名和句子,探讨了专名和句子的涵义和意谓,认为句子的涵义是其思想,而句子的意谓是其真值.然而,弗雷格的观点也有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6.
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为我们建构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逻辑的世界,是可能的世界,它由事实构成,而不是由事物构成。因此,这个逻辑世界是有结构的,是可分的,它和语言相对应,具有同构性。世界是逻辑的,逻辑也是世界的。在这里,逻辑是用来表达世界的,如果没有世界的存在,逻辑就成为了多余的东西;同时,逻辑是世界的载体,如果没有逻辑,世界也无法存在,因为它将无所依赖。逻辑世界的构建是为了划界,划出逻辑的世界,也即科学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东西是可说的,划定了可说的范围,也就划定了不可说的范围。不可说的范围才是维特根斯坦最根本关注的对象。保留不可说世界的“地盘”,也就为伦理和宗教保留了“领地”。不可言说的世界是神秘的世界,信仰的世界,不同于逻辑的世界,我们需要对它保持沉默。  相似文献   

7.
著名的同一陈述疑难起源于对“相等”的理解。弗雷格在历史上第一次严格区分符号的涵义与意谓,试图解答这个长期困扰人们的难题。但是由于他把“相等”理解为对象同一,以及涵义理论中存在许多缺陷,最终导致解答失败。  相似文献   

8.
塔斯基的语言层次理论对自然科学、逻辑学和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弗雷格和罗素的语言层次理论及其问题、塔斯基的语言层次理论、塔斯基语义学理论的缺陷及其与符合论的关系三个方面对该理论进行分析.在充分肯定塔斯基语言层次论的同时,指出其真之定义的一个缺陷,即用“满足”来定义“真”是多余之举.  相似文献   

9.
被称为“静”的逻辑的形式逻辑与被称为“动”的逻辑的辩证逻辑,二者既对立又统一。虽然在研究对象、适用领域以及产生依据等方面有所差异,但二者之间密切相关、互为补充。“静”的逻辑是“动”的逻辑的前提和基础,“动”的逻辑是“静”的逻辑的动力和目的。形式逻辑作为“静”的逻辑,既不是形而上学的世界观,也不存在被辩证逻辑彻底否定的可能。青年学生要正确认识两种思维工具的重要性,自觉树立“动”“静”结合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0.
针对逻辑哲学的基本问题即:逻辑存在本身之所以存在的根据是什么?逻辑存在本身之所以存在的根据是如何可能的?本文以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为视角,认为哲学就是哲学本身,逻辑哲学不应当研究诸如”什么是逻辑”等逻辑问题。同时认为,逻辑哲学是研究与逻辑有关问题的哲学,哲学逻辑根本就是没有理论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同一替换原则失效的问题一直是哲学界关注的焦点,弗雷格、罗素等哲学家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维护该原则。通过对几位逻辑学家解决方案的不足,以及导致同一替换原则失效的缘由的分析,认为以逻辑反观之,失效的不是同一替换原则,而是混淆了符号的两种语境,即外延语境和内涵语境,从而产生出两套评价体系。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同一性替换原则失效”的命题不成立。  相似文献   

12.
沈有鼎先生是中国几位有成就的数理逻辑学家之一。他对经典逻辑、直觉主义逻辑、相干逻辑、模态逻辑等都有很深入的研究。他构造了“沈氏悖论”。沈先生在中国古代逻辑研究中的最重要成果,是挖掘出《墨经》中许多鲜为人知的重要的逻辑思想,揭示了以《墨经》逻辑为代表的中国古代逻辑体系,把我国学者对《墨经》逻辑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在哲学方面,沈先生分析中华民族的思维特点,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哲学的民族”的观点。沈先生是一位真做学问、做真学问的学者,是一位在众多领域里做出重要贡献的伟大学者。生活中的沈先生是一位十分可爱的老人。  相似文献   

13.
逻辑经验主义将确证逻辑建基于“分析真”之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确证的“分析真教条”。格莱莫尔批判分析真,并提出了无需分析真的拔靴带确证策略。格莱莫尔的批判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他提出的拔靴带确证策略实际上也未摆脱分析真。  相似文献   

14.
名称的指称问题一直是逻辑学家、哲学家和语言学家的关注焦点,特别是现代,这一问题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弗雷格、罗素代表的是描述理论传统,他们认为专名既有涵义,也有指称,涵义决定指称,专名是缩略的描述语。克里普克、普特南是因果历史理论的代表,他们认为专名是严格指示词,在每个可能世界都指称同一个对象。在认真研究前人理论后,名称之所指应该主要看这个名称的使用语境。  相似文献   

15.
名称的指称问题一直是逻辑学家、哲学家和语言学家的关注焦点,特别是现代,这一问题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弗雷格、罗素代表的是描述理论传统,他们认为专名既有涵义,也有指称,涵义决定指称,专名是缩略的描述语。克里普克、普特南是因果历史理论的代表,他们认为专名是严格指示词,在每个可能世界都指称同一个对象。在认真研究前人理论后,名称之所指应该主要看这个名称的使用语境。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符合论真理观强调命题的真在于命题与事实的符合关系,否定逻辑证明在判断命题"真"与"假"方面的作用.通过对实践特点的分析,认为实践应该是人类对世界的已知和未知的验证和认识的过程性活动,强调逻辑证明也属于实践的范畴.并且认为命题通过与客观事实的直接符合,或者在已知客观事实基础上通过逻辑证明验证符合后,此命题就可以认为是"真"的,建立起这种"实践"意义上的真理观.  相似文献   

17.
杜威从逻辑研究的对象、逻辑的存在、常识推理与科学探索的区别3个方面来建构其逻辑观.他强调逻辑是一种自然主义的理论,他所说的逻辑研究对象是以实际事物为主体和基础的.杜威并不反对纯粹形式逻辑的研究,他所关注的是如何从逻辑的自然发生过程与存在状态的角度去理解逻辑与人实际生活的关系.他提出了自认为能统一常识推理和科学探究方法的科学方法,但他对归纳和演绎功能的理解是肤浅的;杜威用模糊的科学方法来替代逻辑,并解释生物的、心理的和历史的经验,形式逻辑的影子在杜威哲学中更加模糊了.而杜威的逻辑取向在其哲学应用于教育改革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相似文献   

18.
杜威从逻辑研究的对象、逻辑的存在、常识推理与科学探索的区别3个方面来建构其逻辑观。他强调逻辑是一种自然主义的理论,他所说的逻辑研究对象是以实际事物为主体和基础的。杜威并不反对纯粹形式逻辑的研究,他所关注的是如何从逻辑的自然发生过程与存在状态的角度去理解逻辑与人实际生活的关系。他提出了自认为能统一常识推理和科学探究方法的科学方法,但他对归纳和演绎功能的理解是肤浅的;杜威用模糊的科学方法来替代逻辑,并解释生物的、心理的和历史的经验,形式逻辑的影子在杜威哲学中更加模糊了。而杜威的逻辑取向在其哲学应用于教育改革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语:在现代法治社会,法学家通常是以价值灌输和价值批判方式来推动公民理性发展的,但是,法律解释、法理论证、个案认知和司法公正性的评判,不仅仅依赖于价值分析,事实上远非价值论述能够消解理性问题:在法律规范领域里,价值追问与逻辑分析纠缠在一起,倘若缺乏相对独立的逻辑方法论研究,则在这种纠缠中产生价值迷失和逻辑误导是极可能的;在事实认知领域里,司法领域的个案真相,不简单归结为真和假的还原,司法证据规则带有价值倾向,真和善是纠缠的,倘若没有专门的诉讼逻辑理论,则可能得出“真即伪”、“善则假”的印象……这些正是困扰法…  相似文献   

20.
王左立先生的基本观点是:无“是”即无三段论。但其观点远离事实,若按他的说法包括亚里士多德的无“是”的三段论与严复的无“是”的逻辑翻译而言,也是一个逻辑神话。王先生的症结是执迷于来自张东荪的语言主义逻辑观,把逻辑当语言规则,把逻辑的载体当本体;背弃了现代逻辑对三段论的正确解释。正确的解释是:三段论是类逻辑,类之间的基本关系及其规律才是三段论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