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缓膨高强度聚丙烯酰胺堵水颗粒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普通聚丙烯酰胺油田堵水颗粒浸水膨胀速度快、强度低、不能进行油田深部堵水调剖的缺点,以丙烯酰胺、膨润土、甲醛、丙烯酸等为原料制备缓膨高强度聚丙烯酰胺油田堵水颗粒,降低膨胀速度,提高颗粒膨胀后强度。考察了甲醛、丙烯酸等因素对吸水性能的影响,测试了产品性能。最佳条件为:w(交联剂)=0.26%,w(引发剂)=0.25%,w(膨润土)=20%,w(甲醛)=8%,w(丙烯酸)=7%;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h,制备的油田堵水颗粒浸入自来水中24h吸水倍率仅为3g/g,3d后才开始缓慢膨胀,吸水倍率10g/g,20d吸水膨胀倍率210g/g,耐热温度81.3℃,在模拟矿化水中浸泡30d弹性模量为50kPa,吸水倍率为180g/g。  相似文献   

2.
高吸水性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堵水性能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有机硅—双丙烯酰胺为复合交联剂、 K2 S2 O8 为引发剂,采用溶液法合成了丙烯酸钠与丙烯酰胺共聚物吸水剂。研究了交联剂、引发剂用量、中和程度、单体组成及其含量等聚合条件对凝胶物吸水性能的影响。用凝胶配成的堵水剂,在人造岩心上进行了堵水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渗透率低于10μm 2 的人造岩心,堵水率高达99 % 以上,堵油率仅为15 % 左右。现场试验表明,该凝胶堵剂具有很好的降水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主料,增强剂作为填料,合成了一种均质网络结构的吸水树脂凝胶颗粒堵水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配方为:单体配比为1:2:7.5;交联剂用量为0.03%;引发剂用量为0.04%;增强剂加量为8%;pH值为10。评价了该堵剂产品的抗盐耐温性能、封堵率以及堵剂的选择性,试验证明该堵剂产品具有较好的耐温抗盐性能,且有较好的选择性堵水能力。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温高盐大孔道地层,以丙烯酸、丙烯酰胺、有机交联剂MBAM和功能性离子单体D/S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吸水膨胀型堵水剂。根据正交试验,确定了堵水剂的最佳配方:单体总加量35%,引发剂加量0.4%,交联剂加量0.055%,单体质量比10:2.5。实验结果表明,该堵水剂耐高温达140℃,在矿化度为20×10~4mg/L的条件下,吸水膨胀倍数达10 g/g以上,岩芯封堵率达98%以上,具有良好的耐水冲刷性能。  相似文献   

5.
均匀实验设计在合成淀粉基高吸水性树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均匀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设计,利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玉米淀粉接枝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高吸水性树脂。通过回归分析得到反应条件与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倍数及凝胶强度之间的关系,并采用数学分析法和单因素实验方法确定了优选样的合成条件:w(引发剂)=0.54%,w(交联剂)=0.14%,w [丙烯酰胺(AM)]=20%,w(淀粉)=26.67%,n(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n(AM)为0.16,反应温度为39.4℃时。在室温下,优选样在蒸馏水中的吸水倍数为786 g/g,凝胶强度为6.82 kPa。所制得的高吸水性树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以丙烯酰胺(AM)、中和度为70%的丙烯酸(AA)和海藻酸钠(SA)为原料,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AM-AA共聚物/SA复合材料的基础上,添加淀粉和交联剂硝酸铝,采用造粒工艺制备了一种新型堵水剂AM-AA共聚物/SA复合材料小球(粒径约为3 mm),考察了SA用量、硝酸铝用量、淀粉用量和AA与AM单体的配比对堵水剂吸水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堵水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1.4 mol/L AM、60 m L水、KPS用量1.0%(w)(基于单体AM和AA的质量)、SA用量6.0%(w)(基于AA,AM,SA的总质量)、硝酸铝用量0.6%(w)(基于复合材料的质量)、淀粉用量15.0%(w)(基于复合材料的质量)、n(AA)∶n(AM)=1.3、75℃、3 h。在该条件下制备的堵水剂吸水倍率最大,可达26.8 g/g,且凝胶强度好。  相似文献   

7.
实验以黄原胶(XG)为改性基体材料,丙烯酸(AA)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接枝单体,并添加膨润土黏土,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黄原胶/膨润土/P(AA-co-AMPS)/复合高吸水性树脂,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影响树脂性能的各种因素。较佳工艺条件为:w(膨润土)=15%,m(AMPS)=1.7g,w(引发剂)=0.8%,w(交联剂)=0.045%,聚合温度70℃,树脂最大吸水倍数数为873.4g/g,最大吸盐水倍数达108.9g/g。分析表明黄原胶、AA、AMPS和膨润土之间可能发生了交联共聚反应,膨润土的加入使复合树脂的热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8.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钠/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蒙脱石三元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反应温度、中和度、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AMPS用量、蒙脱石添加量等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30%的AMPS和10%的蒙脱石后,产品后处理容易,吸水率达到827 g/g,吸盐水率达到126 g/g,与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相比,吸水速度提高约30%,保水率提高约20%,且具有很好的凝胶强度。IR谱图表明AMPS参与了聚合反应,并初步表示聚丙烯酸(盐)已接枝在蒙脱石表面上。  相似文献   

9.
以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顺丁烯二酸酐(MA)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采用紫外光固化法,在不加引发剂和无任何气氛保护下合成了AMPS/AM/MA高吸水性树脂。利用FTIR和SEM方法研究了AMPS/AM/MA高吸水性树脂的分子结构和树脂吸水后的表面形态。考察了反应条件对AMPS/AM/MA高吸水性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优化条件为:n(AMPS)∶n(AM)∶n(MA)=2.0∶1.5∶0.3,w(NMBA)=0.06%(基于单体的总质量),pH=3.4,紫外光固化时间5.5 min。在优化条件下合成的AMPS/AM/MA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倍率为1 627 g/g,且吸水速率较快,保水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
以丙烯酸、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膨润土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新型耐温抗盐吸水膨胀型堵水剂SAP.性能评价结果表明,SAP抗盐达10%以上,耐温达125℃;SAP具有较好的油水选择性能;SAP能改善地层的非均质性,调整吸水剖面;在油气田开发中,SAP可作为选择性调剖堵水剂,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渗铝钢的性能及在石化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分析了渗铝钢的耐蚀、耐磨和抗氧化性能及其机理,并介绍了其在石化工业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phenotypes (18 antimicrobials; disk diffusion method) and genotypes (38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genes; PCR) of 20 pathogenic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strains isolated from seafood in Shanghai wholesale markets between 2009 and 2013 were evaluated. Seventeen isolates (85%) were resistant to one or more antimicrobials, and highest resistance was observed to ampicillin (85%) and cephazolin (30%). And the isolates with tdh displayed higher resistant rates than isolates with trh. Eight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genes (strB, aadA2, strA, tetA, floR, sulI, sulII, and sulIII) were detected in these isolates. Surprisingly, the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phenotypes and genotypes of these isolates were not consistent: some isolates were resistant to β-lactam or aminoglycoside, whereas the corresponding genes were negative. Comparatively, aminoglycoside, tetracycline and chloramphenicol resistance genes occurred in susceptibility isolates. This research reveals the mismatch phenomenon between the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phenotype and genotype of seafood-derived pathogenic V. parahaemolyticus, and that susceptibility isolates might be a potential risk source for storage and transmission of resistance genes.  相似文献   

13.
以丙烯酸十八酯(ODA)为疏水单体,与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酸(AA)通过自由基共聚法制得长脂肪链改性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PAMBA),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耐盐性、耐温性及耐剪切性能。研究发现,PAMBA水溶液中存在强烈的分子间缔合作用。合成的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PAMBA)具有阴离子磺酸基,因此具有良好的抗盐性。和未改性PAM相比,PAMBA在60℃下能保持较高的表观黏度,其耐温性和耐剪切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新型缔合聚合物AP调剖体系研制及矿场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常规聚合物如聚丙烯酰胺在调剖、调驱、三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耐温、耐盐、抗剪切性能的不足,利用新型缔合聚合物AP-P4的特殊分子结构及其抗温、抗盐、抗剪切优势,首次研究开发出了适合中原油田高温、高盐油藏的新型缔合聚合物调剖体系,筛选出了适合新型缔合聚合物调剖体系的酸度调整剂、交联剂MZ-YL、MZ-BE、MZ-XS,通过性能评价试验表明,该体系具有良好的增粘、耐温、耐盐、抗剪切和抗脱水特性。2003年率先在国内开展了新型缔合聚合物调剖现场试验26井次,取得了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研制开发的新型缔合聚合物调剖体系及相关应用技术对高温、高矿化度油藏开展聚合物调剖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典型SPAR平台湿拖状态下的阻力特性进行研究.在低傅汝德数条件下对模型进行拖航试验,详细分析了SPAR模型湿拖过程中的阻力成分.由于SPAR阻力与常规船型不同,首先提出摩擦面积的概念,通过阻力换算,估算SPAR实际拖航过程中阻力大小,并对试验模型剩余阻力数据进行曲线拟合,提出对SPAR阻力的近似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董振华 《油田化学》2021,38(1):29-33
针对聚合物类增黏剂在高温和高盐环境下降解失效,不易现场维护等问题,以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N-乙烯基吡咯烷酮、白油及配套乳化剂为主要原料,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了高相对分子质量的抗温抗盐聚合物增黏剂DQVIS,考察了该剂的抗老化性、增黏性、降滤失性,并以DQVIS替代原深层水基体系中的增黏剂考察了D...  相似文献   

17.
借助后反应处理技术将不同类型的抗氧性官能团引入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分散剂分子,合成了系列抗氧型丁二酰亚胺分散剂,重点考察了不同的抗氧性官能团对丁二酰亚胺分散剂的热稳定性、抗氧化性、分散性能以及抗磨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某些抗氧型丁二酰亚胺分散剂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氧化安定性,以及良好的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18.
抗盐抗高温水基钻井液体系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满足复杂地层深井钻探钻井工艺技术对钻井液的要求,开展了抗盐抗高温深井水基钻井液体系的试验研究,研制了两套钻井液配方,评价了钻井液的抗温性能、沉降稳定性能、泥饼封堵性能、润滑性能、抑制性能和抗污性能。结果表明:体系的抗温可达200℃;静置48h后,钻井液的上下密度差小于0·05g/cm3;泥饼的渗透率小于0·5×10-3μm2;泥饼的粘附系数均小于0·1;可抗0·1?Cl2,0·1%MgCl2和10%NaCl。现场应用了3口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含硫气井堵水作业中现用胶乳水泥类堵剂在流变性、耐酸腐蚀及抗硫化氢性能方面的缺陷,研发了低黏耐腐蚀树脂添加剂CSL-1,其常温下塑性黏度低至37 mPa·s,高温130℃条件下2.5 h后自固化,固化后抗压强度18 MPa。CSL-1作为添加剂与水泥复配后,可提高水泥浆流变性和水泥石的耐腐蚀性。实验表明:将CSL-1加入胶乳水泥后,胶乳水泥浆常温下塑性黏度可由73 mPa·s降至60 mPa·s,固化后水泥石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中浸泡7 d后,质量损失率由19.4%降至5.6%,在15%H_2S和8%CO2环境中腐蚀30 d后,水泥石强度保留率大于80%。该技术在P105-2井的连续油管堵水现场试验获得成功,表明CSL-1与胶乳水泥复配的堵剂体系满足普光高含硫气井堵水要求,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柳长春 《钻采工艺》2006,29(3):82-83
介绍一种用于聚合物驱油的新型聚合物交联体系,通过试验,对比分析了聚合物浓度、聚交比、剪切降解、温度、热稳定性等对交联体系性能的影响,表明该体系可用于高矿化度、中等温度的油藏聚合物调驱油。新型交联体系的耐盐能力高达70000mg/L(其中Ca^2++Mg^2+含量为1627.35mg/L),耐受温度达到80%,可获得较好的聚合物调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